(共25张PPT)
1
2
3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大航海时代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目录
CONTENTS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
其他航路的开辟
时 空定 位
航海图是人类走向海洋的必备工具。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传入欧洲后,欧洲的航海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指南针和其他相关仪器,不仅容易测定船只方位,而且能制作出新型航海图。这种航海图呈现海岸海域地貌,布满航海用的放射状罗盘方位线。
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航海图:现存最古老的新型航海图
新 课导 入
尽管人类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万年。但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6世纪时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15世纪时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旧”航路——丝绸之路
从中国或印度出发,到中亚沿里海和黑海到小亚细亚转运至欧洲。
从印度出发,由海路到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转运至欧洲。
从中国出发,由海路进红海,然后陆路穿越苏伊士地带进入埃及,再转运欧洲。
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统称为新航路。
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新航路
概念解析
新旧航路的区别是什么?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一)动因
1、伊比利亚半岛的历史传统
(从大西洋的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获取木材、粮食和糖等资源);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一)动因
材料1: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2:“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区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三: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四:1498年,当达·迦马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一位当地人问葡萄牙人到底想得到什么,达·迦马答到:“基督徒和香料”。 ——约翰·马凯等《世界诸国史》
2、经济动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刺激了对金银财富的需求,要求开拓新市场;
3、精神动因:传播基督教的热情,以及文艺复兴鼓励冒险进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一)动因
描绘的收集胡椒的场景
描绘的东方城市
材料: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日本据有黄金,金多无量……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459座海岛……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行纪》
4、社会根源:
《马可 波罗行记》激起了多个阶级、阶层(穷困潦倒的贵族、新兴资产阶级)到东方和未知海外实现发财梦(寻金热)
○
15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征收重税,商路受阻。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一)动因
5、直接因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切断东西方传统商路,引发商业危机。
材料:(15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统一进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必要的组织能力。封建国家为了扩大贸易,增加财源,进而发动海外掠夺,对开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条件。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一)动因
6、政治动因:西欧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形成,
并支持海上探险。
材料: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联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感督官衔赐给你们……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
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7、个人动因:对经济利益和权力地位的追求
15世纪西欧航海扩张的本质:掠夺与殖民
(2)经济动因: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5)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传统商路,引发了商业危机。
(4)社会动因:《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欧洲的寻金热。
(3)思想动因:文艺复兴推崇的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6)精神动力:欧洲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1)历史渊源:伊比利亚半岛的历史传统(从大西洋获取粮食、木材等资源)
(7)政治支持: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
(8)个人动因:对经济利益和权力地位的追求。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必要性)
知识点小结
(根本原因)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二)条件(可能性)
14世纪的星盘
多桅帆船
多桅帆船
罗盘指南针
地图与航海图的绘制
季风与洋流知识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二)条件
地圆学说
技术: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的发展,
指南针的应用。
知识:地理知识的丰富(季风流);
自然科学的发展(地圆说)
经验:长期航行,海上探险经验
积累丰富;
资金:王室与教会的资金支持。
在伊比利亚半岛,历时8个世纪之久的再征服运动到15世纪逐渐结束。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统一进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必要的组织能力。封建国家为了扩大贸易,增加财源,进而发动海外掠夺,对开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条件。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葡萄牙亨利王子
合作探究:为什么是西班牙、葡萄牙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
1、地理位置有利都在大西洋沿岸
2、掌握先进的航海与造船技术
3、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4、都是中央集权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洋航行
二、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487
迪亚士
1497-1498
达·伽马
1492
哥伦布
1519-1522
麦哲伦船队
航向 支持 时间 航海家 开辟新航路的概况 成就
向 东 1487
1497---1498
向 西 1492
1519---1522
葡
萄
牙
迪亚士
达·伽马
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绕过非洲好望角驶达印度
第一次绕过好望角
所开辟的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哥伦布
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麦哲伦
西
班
牙
绕过南美洲,经(现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后又达菲律宾群岛,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返回欧洲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二、新航路的开辟
太 平 洋
大
西
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两条航线
四个人物
欧洲
东
西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非洲—亚洲—美洲—西欧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注意】一个中心,两条航线,早期殖民扩张范围大体上虽相互区分,但也相互联系。以教皇子午线为例,这条以教皇作保规定、西葡两国同意的分界线,开启近代殖民列强瓜分世界的先河。
二、新航路的开辟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纽芬兰岛
北冰洋
拉布拉多半岛
世界地图:以航海家名字命名的地方:
1.麦哲伦海峡
2.德雷克海峡
3.哈得孙海峡
4.哈得孙湾
5.塔斯曼海
6.塔斯马尼亚岛
......
当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崛起的英法、荷兰等民族国家开始寻求更多的海上航线:
二、新航路的开辟
航向 支持 时间 航海家 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及成就
向 北 英国 1497 卡伯特 发现
法国 16 世纪 卡蒂埃 到达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 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
17世纪初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 18上半叶 维塔斯·白令等人 在被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 的航线
向 南 英国 1578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
荷兰 1642-1643 塔斯曼 环航 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纽芬兰岛
北冰洋
合恩角
拉布拉多半岛
北太平洋到北冰洋
澳大利亚
哈德逊(英)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特征:在航行方向上侧重于南北方向,并向人际罕至的高纬度和南半球探索,探索的地理意义明显增强。
原因:为了发展海上贸易,另辟蹊径寻找通往亚洲的更多航路。
意义: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众多重要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都建立了直接联系。
合作探究:与西葡两国相比,这些航路的特征?出现这样特征的原因、意义?
P36【史料阅读】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意]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合作探究:与郑和下西洋对比,哥伦布寻求新航线有何进步之处,
又有何不当之处?
进步之处:经济动力为主----有利于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地区间的交流与贸易。
不当之处:侵略性强----给当地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破坏了美洲本土文明进程。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差别
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要先向当地的国王、酋长宣读明朝皇帝的诏书,赠送珍贵的礼品,然后用所带的瓷器、丝绸、麝香、铁器和金属货币,交换各国的珍珠、宝石、香料及珍禽异兽,还同当地人分享中国的历法、图书、冠服、乐器、度量衡器、种植技术等。
陛下应该下决心让我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
——哥伦布《航海日志》(1492年11月12)
知识拓展
比较项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不同点 经济 基础
目的
性质
影响 积极
消极
相同点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扬威于海外,
以朝贡贸易推动中外交流
海外寻金,打破商路障碍;传播天主教等
政治行为——
封建制度下的朝贡贸易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
海外扩张、殖民掠夺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欧洲:开始崛起
世界:走向会合
国力不堪重负
远洋航海业衰落
造成亚、非、拉美
的长期贫困落后
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知识拓展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差别
如何看待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拓展思考
这是今天座落在菲律宾的一对纪念碑,远处的是1555年西班牙人为纪念麦哲伦而树立的麦哲伦纪念碑;
而近处的是1952年菲律宾为纪念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树立的英雄纪念碑。
麦哲伦纪念碑与拉普拉普纪念碑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新航路:
一条勇敢者们的探险之路;一条沟通全球的开拓之路;
一条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一条资本主义的发展之路;
一条血与火的征服之路;一条铁与血的反抗之路;
一条殖民掠夺的罪恶之路;一条物种传播的交流之路;
一条人类文明的相遇之路;一条震撼至今的历史之路。
影响: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
人类海洋联通开发的三个阶段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期
西方主导的大航海时代
21世纪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
1
2
3
合作共赢之路
和平发展之路
文明互鉴之路
共建共享之路
课 堂 提 升
“一带一路”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与西方大航海时代掠夺式全球化政策有着本质区别。
标志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