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
问题导入
通过学习《古诗三首》,我们
了解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
的习俗。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
确定主题
确定小组的研究小课题并根据节日为小组取名。
你们想研究主题节日哪些方面的内容?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研究时要注意什么?又如何记录呢?
你打算如何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及习俗?又打算如何记录下来呢?
查阅资料、列表格
确定主题
我们小组要研究的内容是清明节的由来、各地清明节的庆典活动等,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也可以问自己的长辈。收集资料时要注意整理和分类,访问时要事先约好时间,设计好访问提纲,在访问过程中要有礼貌,并做好访问记录……还可以开展体验活动,如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踏青等,感受清明节的节日气氛。
活动过程一定要注意安全呦!
注意事项
当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要想办法解决,可以寻求老师、同学、家长或其他人的帮助,但不要让他们替你们包办哟!
向别人询问、采访时应有礼貌,声音要响亮,要把问题讲清楚。
活动中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争取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相信你是最棒的!
如果你们要到学校以外的地方进行调查、研究,一定要注意安全。
活动中有什么感受、感想,有什么收获,可及时记下来,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哟!
课前,大家收集了自己最感
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我
们一起来分享!
资料分享
中华传统节日记录表
节日名称:_________________
节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传说:
小组交流
活动推进
组长收集记录小组同学收集到的信息。
修改补充收集的资料。
商讨确定展示方式。(展示小组做的月饼、猜灯谜、讲传统节日故事及传说等)
各组确定展示方式。
小组汇报
端午节除了赛龙舟,还有许多其他习俗。比如门前插药草,传说这样做可以预防瘟疫。传说在端午节的这一天,由于天气转热,许多有毒的虫子都开始活动了,为了让孩子们避免受虫子的叮咬,家长们要用防虫的雄黄在他们的头上画一个大大的“王”字。而更小的孩子要穿上绣有五种毒虫的肚兜,取的是“以毒攻毒”的意思。而妈妈们要用彩线缠出各种形状的葫芦、彩粽,给孩子们佩戴在身上。
端午节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
还有关于粽子的习俗。老北京的粽子有很多的讲究,送礼使用的是南方口味的粽子,而供在供桌上的是一种特别小巧、雪白、玲珑剔透的粽子,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是黄米红枣的粽子。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是因为古时候有“五丝续命”的传说,是希望孩子们长命百岁的意思。除此之外,我们组的同学还决定自己过一过端午节,感受一下这些有趣的民俗活动。我们决定向妈妈、奶奶学习缠五色丝线、编五彩绳、制作粽子,这样一来,这个活动就变得有趣多了,也有意义多了。
端午节小组汇报
端午节小组了解到的知识可真多呀,你们是否也使用了资料查找这种方式来了解传统节日呢?在查找资料之后,别忘了也和他们一样,把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展示总结
小组汇报
我们小组调查研究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时,发现不少习俗现在已经消失了,但在搜寻关于中秋节的资料时,找到的很多风俗我们也从未听说过。带着好奇的心情,我们通过查资料、求助家长、调查访问、网上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比对,找出最有价值的资料。通过给老人打电话的方式进行询问,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和长辈进行了沟通。最后,我们小组坐下来一起研究讨论,将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主要从中秋节的传说、饮食、风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很广。
中秋节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很流行。在宋代,中秋赏月更加盛行,每到这一天,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很多百姓登上楼台,一些有钱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亲人团聚,共同赏月叙谈。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节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我们小组要在中秋节的时候学习做月饼、赏月。
中秋节小组汇报
案例中,中秋节小组收集到的资料可真不少,老师都跟着长知识了。相信今年的中秋节他们会做好准备,过一个传承文化的中秋节。
展示总结
小组汇报
我们小组采用的是查资料、打电话、看视频、翻照片、设计制作等形式来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我们小组分工明确,两人查资料、两人打电话、两人看视频、两人翻看照片,最后,大家坐在一起共同整理归纳资料。我们小组还采取设计制作窗花的方式来感受春节的气氛,因为窗花最能代表春节,贴上红红的窗花,非常喜庆。我们买了红色的纸,在合理设计后剪出了美观的窗花,还用刀刻的方法来刻窗花,效果都不错。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春节以及春节的习俗。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春节至少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汉族地区,节日活动历来从除夕开始,直到正月十五。
春节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
众多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也大体相同,但又各具特色。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时间却很长。从年尾廿三(或廿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春节的习俗: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四——扫尘,腊月二十五——接玉皇,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腊月三十(除夕)——吃年夜饭、贴年红、祭祖、守岁。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还有拜年、逛庙会、观社火、舞龙、舞狮等活动,这些都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这是我们小组剪的窗花。(教师将窗花贴在黑板上)我们小组要在春节的时候体验一下贴福字、贴春联、贴挂千、贴窗花。
春节小组汇报
春节小组不仅查阅、整理了相关资料,还制作了窗花,完成得非常好,相信他们接下来的体验活动也会非常成功。
展示总结
小组汇报
我们小组调查研究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时,发现不少习俗现在已经消失了。在搜寻关于重阳节的资料之前,我们不知道重阳是什么意思,于是我们带着好奇的心理,通过查资料、求助家长、调查访问、网上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比对,找出最有价值的资料。我们还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开展调查活动,我们小组到广场、社区进行访问。在行动之前我们进行了讨论,设计了访问任务单,主要围绕重阳节的习俗进行访问。问题有:重阳节还叫什么节?重阳节有什么风俗?各地还有哪些独特的过节形式?最后,我们小组坐下来一起研究讨论,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下面,我们把整理后的资料向大家展示。登高:在古代,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重阳节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多用米粉、果料等为原料,做法因地而异。九月九日天亮的时候,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愿子女百事俱高。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糕上还印上双羊,取“重阳(羊)”之义。
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要赏菊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晋代诗人陶渊明。后人模仿,于是有了重阳赏菊的风俗。
插茱萸: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人们或将茱萸戴在手臂上,或放在香袋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
重阳节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
到了现代,重阳节的活动有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在这一天,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操。
我们小组决定在今年的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打扫卫生,和他们一起过节。
重阳节小组汇报
案例中重阳节小组采取了访问的形式开展活动,他们通过访谈知道了很多关于重阳节的知识,期待重阳节时他们给老人送去欢乐,将尊老敬老之风传承下去。
展示总结
同学们,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民风民俗的体现,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象征,相信大家在假日里与家人共度这些传统节日的时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也一定会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
展示总结
视频欣赏
春节
端午节
除夕夜,街上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接连不断,空中闪烁着耀眼的火花,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金黄色、黄绿色的窗户,在忽明忽暗、忽燃忽灭的烟花中,好像同时打开的电视机,在播放精彩的节目。
元宵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通常在这一天早上吃汤圆,在家里挂上红红绿绿的灯笼,很多地方都有在这一天猜灯谜的习俗。
随着一声声震天动地的礼炮声,一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有的像绚丽多彩的降落伞,有的像五颜六色的蘑菇,有的像金色的绣球,有的像银色的星星,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音乐喷泉……美丽的礼花在空中盛开。
好词佳句
今年的元旦我过得特别开心!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哥哥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南宁看花灯。
我们来到南湖公园,四条红、黄相间的火龙首先跃入了我的眼帘。火龙全身闪着金光,远远望去,仿佛四条出海蛟龙,飞腾在宽阔的鼓楼广场上。四周的彩灯五颜六色,简直就像灯的海洋,仿佛是银河落到了人间,我也如同步入了天堂。
我们穿过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仔细观看,只
例文引路
开心元旦
见两条巨龙手舞足蹈,围着一个大火球舞着,跳着……它们昂
首挺立,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舞动漂亮的身躯,在天空飞着。那晶莹透明的身子,像水晶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大扇子似的尾巴高高翘起,仿佛是为祖国巨大的成就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远处还有一对双龙戏珠呢!四条龙载歌载舞,好像正和我们一起欢度着元旦佳节。啊!十多亿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汇成了滔滔奔腾的江河,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大业不正像这欢腾的巨龙吗?
花灯,可真好看呀!这个元旦,我过得非常开心。以后每年的元旦我都要来看花灯!
例文引路
(1)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和家人去看花灯的事情,叙事完 整。
(2)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3)作者按照观察的顺序把自己看到的情景写具体。
(4)文章语言优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四周的彩 灯五颜六色,简直就像灯的海洋,仿佛是银河落到了 人间”,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交流评议
确定主题。
概括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师生评议。
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习作讲评。
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并誊抄。
完成习作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