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运动的快慢 速度 分层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 运动的快慢 速度 分层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8 20:00:45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INCLUDEPICTURE "对点巩固.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对点巩固.TIF" \* MERGEFORMATINET
知识点 INCLUDEPICTURE "1.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1.TIF" \* MERGEFORMATINET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INCLUDEPICTURE "AI25TBGDWL8XYH章7_5.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AI25TBGDWL8XYH章7_5.TIF" \* MERGEFORMATINET
图1
(1)实验中需要测量时间的仪器,实验室有手表和秒表两种计时器,你选择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斜面倾角大小要合适,若斜面倾角过大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斜面倾角过小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的表盘每格代表1 s(图中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sAC=60 cm,则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__cm/s。
(4)在测量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时,下列方法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计算得到vBC
B.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计算得到vBC
(5)下列图像中,能大致反映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填字母)
INCLUDEPICTURE "AI25TBGDWL8XYH章7_6.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AI25TBGDWL8XYH章7_6.TIF" \* MERGEFORMATINET
知识点 INCLUDEPICTURE "2.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2.TIF" \* MERGEFORMATINET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小明骑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min、第2 min和第3 min内所通过的路程都是300 m,那么小明在3 min内的运动(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一定是匀速曲线运动 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5 s内通过100 m,那么它在前2 s内的速度是(  )
A.20 m/s B.16 m/s C.10 m/s D.无法确定
知识点 INCLUDEPICTURE "3.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3.TIF" \* MERGEFORMATINET 平均速度及其计算
4.用频闪照相机记录小球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记录小球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小球在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从A点到E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INCLUDEPICTURE "AI25TBGDWL8XYH章7_7.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AI25TBGDWL8XYH章7_7.TIF" \* MERGEFORMATINET
图2
5.公路上常见的测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图3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 km,一辆车通过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 km/h和110 km/h,该路段限速120 km/h。若按“定点测速”的方式判断,该车通过点A、B时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判为超速;若按“区间测速”的方式判断,该车在这个路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判为超速。
INCLUDEPICTURE "AI25TBGDWL8XYH章7_8.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AI25TBGDWL8XYH章7_8.TIF" \* MERGEFORMATINET
图3
知识点 INCLUDEPICTURE "4.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4.TIF" \* MERGEFORMATINET 运动的图像
6.图4-甲是甲车运动的s-t图像,图4-乙是乙车运动的v-t图像,则(  )
INCLUDEPICTURE "AI25TBGDWL8XYH章7_9.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AI25TBGDWL8XYH章7_9.TIF" \* MERGEFORMATINET
图4
A.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B.乙车处于静止状态
C.图乙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乙车在0~6 s内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车在前5 s通过的路程都是20 m
7.在水平路面上,甲、乙两车由同一起点同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AI25TBGDWL8XYH章7_10.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AI25TBGDWL8XYH章7_10.TIF" \* MERGEFORMATINET
图5
A.在0~5 s内,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相同
B.在0~5 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是2 m/s
C.在第10 s时,甲、乙两车行驶的速度相同
D.在0~10 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8.图6-甲为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场55 km,汽车限速100 km/h。
INCLUDEPICTURE "AI25TBGDWL8XYH章7_11.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AI25TBGDWL8XYH章7_11.TIF" \* MERGEFORMATINET
图6
(1)按照交通规则行驶,汽车通过大桥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6-乙所示,已知汽车前15 s行驶了300 m,随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在前30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INCLUDEPICTURE "综合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综合提升.TIF" \* MERGEFORMATINET
9.某百米短跑运动员的成绩为10 s,如果他在前5 s内的平均速度为9 m/s,跑到中间(50米处)时的速度为10 m/s,冲过终点时的速度达到12 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8 m/s B.9 m/s C.10 m/s D.12 m/s
10.图7是沿直线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AI25TBGDWL8XYH章7_12.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AI25TBGDWL8XYH章7_12.TIF" \* MERGEFORMATINET
图7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
B.在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10~30 s内,甲的运动速度小于乙的运动速度
D.在0~40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75 m/s
INCLUDEPICTURE "素养培优.TIF" INCLUDEPICTURE "E:\\李慧\\25总复习课件\\同步YH物理\\TIFF\\素养培优.TIF" \* MERGEFORMATINET
11.甲、乙两人在赛跑,甲前一半时间(10 s)的平均速度为4 m/s,后一半时间(10 s)的平均速度为6 m/s;乙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4 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6 m/s,则甲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1)秒表 秒表测量时间更精确 (2)小车下滑过快,不便于测量时间 小车速度变化不明显(或小车不能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 (3)12 (4)B (5)B
2.D 3.A 
4.变速 0.1 【解析】(1)由题图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变速运动。
(2)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路程:sAE=8.00 cm-0.00 cm=8.00 cm=0.08 m,所用时间:tAE=0.2 s×4=0.8 s,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vAE===0.1 m/s。
5.不会 150 会 【解析】(1)由题意可知,该路段限速120 km/h,该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 km/h、110 km/h,由120 km/h>110 km/h>100 km/h可知,该车通过监测点A、B时不会被判为超速;
(2)由题图可知,该车在该路段所用的时间:t=10:41-10:31=10 min= h,该车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v===150 km/h,由150 km/h>120 km/h可知,该车在该路段会被判为超速。
6.D 【解析】ABD.由题图可知,甲车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甲车做匀速运动;乙车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车的速度不变,所以乙车做匀速运动;由题图甲可知,甲车前5 s通过的路程为20 m;由题图乙可知,v乙=4 m/s,所以乙车在前5 s内通过的路程s乙=v乙t=4 m/s×5 s=20 m,故A、B错误,D正确。C.v-t图像中,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该段时间车运动的路程,故C错误。
7.B 
8.解:(1)由v=可得,汽车通过大桥的最短时间:
t===0.55 h
(2)由题图乙可知匀速行驶的速度:v2=15 m/s
匀速行驶的时间:t2=t总-t1=30 s-15 s=15 s
匀速行驶的路程:s2=v2t2=15 m/s×15 s=225 m
汽车行驶的总路程:s总=s1+s2=300 m+225 m=525 m
则在前3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v平均===17.5 m/s
9.C 【解析】百米短跑的路程s=100 m,运动时间t=10 s,
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10 m/s。故选C。
10.D 【解析】A.由题图可知,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400 m-100 m=300 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 m,故A错误;B.由题图可知,在0~10 s,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 s后乙物体才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题图可知,在10~30 s内,甲通过的路程为300 m-100 m=200 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 m,所用的时间相同,根据v=可得,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故C错误;D.由题图像可知,0~40 s内,乙的平均速度v乙===3.75 m/s,故D正确。
11.5 4.8 【解析】甲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s甲1=v甲1t甲1,后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s甲2=v甲2t甲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甲====
=5 m/s。设乙通过的总路程为s,乙前一半路程用时t乙1===,乙后一半路程用时t乙2===,乙全程的平均速度v乙====4.8 m/s。7.2 运动的快慢 速度
第1课时 运动的快慢
知识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学校运动会上,甲、乙、丙三位同学在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3.6 s、14.2 s、14.9 s。根据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位同学运动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路程比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路程”)。
2.警察在10 m远处看到了一个小偷,小偷同时也发现了警察,然后立即掉头逃跑,警察马上就追,2 min后警察抓住了小偷。在追逃过程中,他们所用的时间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警察通过的路程比小偷的________(选填“长”或“短”),因此,警察运动得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
知识点速度的理解
3.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估算出物体运动速度的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 B.坐地日行八万里
C.春风十里扬州路 D.桃花潭水深千尺
4.为了赶火车,大人牵着孩子一起快速走了50 m,其中大人共走了60步,孩子共走了110步。关于两人整个过程中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样大 B.大人的速度大
C.小孩的速度大 D.无法确定哪个人的速度大
知识点速度的单位及估测
5.下列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有可能等于20 m/s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百米赛跑的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客机
6.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速度可达40 m/s;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20 km/h;绿皮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的速度为1.8 km/min,则(  )
A.猎豹最快 B.轿车最快
C.绿皮火车最快 D.三者一样快
知识点速度的简单计算
7.某快递公司采用无人机运送包裹,某次派送包裹时,无人机在10 min内飞行了6 km,此次无人机飞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8.图1是汽车速度表和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km/h,若该汽车在图1-乙所示路段行驶,则该汽车__________(选填“超速”或“未超速”);按交规行驶,汽车从这个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要________min。
图1
9.小高每天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下表是他用手机软件记录的自己某次跑步的数据。已知他的平均步长为0.6 m。求:
总步数 4 500步
速度 3 m/s
消耗能量 256大卡
(1)他完成表中步数所经过的路程;
(2)他完成表中步数所需要的时间;
(3)若他以该速度再坚持跑20 min,则他坚持跑步的路程。
10.甲、乙两车在平直的路面上相向而行,做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20 m/s,乙车的速度为15 m/s,如图2所示。当甲车经过P点时,乙车刚好经过Q点,以此刻为计时起点,过了20 s,甲、乙两车相距100 m。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图2
A.甲车行驶的路程为400 m B.乙车行驶的路程为300 m
C.PQ的距离一定为800 m D.PQ的距离可能是600 m
11.一列长300 m的火车沿平直轨道匀速行驶,车身经过轨道旁边的信号灯,共用时10 s,该火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m/s。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平直隧道,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80 s,则该隧道长________m。
12.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由此可以判断风的方向以及两人中骑车的速度较大的是(  )
A.自西向东 甲 B.自西向东 乙
C.自东向西 甲 D.自东向西 乙
7.2 运动的快慢 速度
第1课时 运动的快慢
1.甲 相同路程比时间 2.相等 长 快 3.B 4.A 
5.A 6.A 7.10 
8.70 超速 12 
【解析】由题图甲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是70 km/h;交通标志牌中的“40”表示此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为40 km/h,该汽车超速;此处距西大桥的距离是8 km,根据v=可得,汽车从这个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要t===0.2 h=12 min。
9.解:(1)由题意可得,他完成表中步数所经过的路程:
s=0.6 m×4 500=2 700 m
(2)由v=可得,他完成表中步数所需要的时间:
t===900 s
(3)20 min=1 200 s
由v=可得,他坚持跑步的路程:
s′=vt′=3 m/s×1 200 s=3 600 m
10.C 【解析】AB.由v=可知,甲车行驶的路程:
s甲=v甲t=20 m/s×20 s=400 m
乙车行驶的路程:s乙=v乙t=15 m/s×20 s=300 m
故A、B不符合题意;
CD.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之和:
s总=s甲+s乙=400 m+300 m=700 m
若过了20 s,甲、乙两车还未相遇,则PQ之间的距离:
Δs=700 m+100 m=800 m
若过了20 s,甲、乙两车已经相遇,则PQ之间的距离:
Δs′=700 m-100 m=600 m;故C符合题意。
11.30 2__100 【解析】(1)由题意可得,该火车行驶的速度:
v===30 m/s
(2)火车以同样的速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80 s,火车行驶的路程:
s1=vt1=30 m/s×80 s=2 400 m
隧道的长度:s隧道=s1-s车=2 400 m-300 m=2 100 m
12.B 【解析】因为甲、乙都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说明风的方向自西向东,且甲的速度小于风速;乙感觉逆风,说明乙的速度大于风速,所以两人中骑车的速度较大的是乙。故选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