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测评(四)第九、十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质量测评(四)第九、十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8 20:21:52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测评(四)(第九、十章)
(5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我国中药中的瑰宝,与人参、鹿茸一起被称为“三大补品”,有“百药之王”的美称,其价值昂贵,有植物中的“软黄金”之称。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冬虫夏草的产地在(C)
A.青藏高原西北部  B.新疆塔里木盆地
C.青藏高原东南部  D.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
2.“掠夺式”采挖冬虫夏草可能导致(A)
①草甸破坏严重 ②虫草资源枯竭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沼泽湿地大面积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南阳一模)浙江省台州市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即通过奖励和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渔民们将海洋垃圾带回。右图为浙江省台州市位置图。读图,完成3、4题。
3.台州市濒临我国(C)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浙江省打造“蓝色循环”模式的首要目的是(B)
A.获取经济效益   B.减少海洋污染
C.提高渔民收入   D.调节城市气候
  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5~7题。
5.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主要原因是(A)
A.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B.海拔较低,风力较小
C.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6.青藏地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C)
①海冰、冰盖面积变化 ②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
③“中华水塔”水量变化 ④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现在三江源地区成为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有生物演化“天然实验室”的美誉,其影响因素是(C)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气候
  (2024·菏泽期末)近年来,青海省在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同时,不断扩大省际能源合作,其中江苏省对口援助青海省建设能源基地,持续推进“青电送苏”工程,从2016年至2021年累计送电量已超过33亿千瓦时。右图为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完成8~10题。
8.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B)
A.气温 B.降水 C.植被 D.河流
9.甲地区可开发的清洁能源主要有(A)
A.太阳能和风能 B.风能和潮汐能
C.太阳能和水能 D.水能和潮汐能
10.青海省与江苏省的协同发展,有利于(D)
①青海省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江苏省增加水资源,促进农业的发展
③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④江苏省能源结构调整,减轻大气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连云港学业考)如图为柴达木盆地地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原因是(A)
A.矿产资源丰富 B.稀土资源丰富
C.生物资源丰富 D.森林资源丰富
12.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地应治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D)
A.耕地退化 B.湿地退化
C.林地退化 D.草地退化
  (2022·河南郑州期末)青稞是西藏自治区主要的农作物。如图为青稞及西藏自治区青稞分布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根据西藏自治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推测青稞的主要生长习性是(B)
A.喜高温 B.喜温凉 C.耐洪涝 D.耐盐碱
14.西藏自治区的农业属于(D)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
15.该地区的青稞穗大粒饱,原因是(C)
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②气温高,生长期短
③降水充沛,水源充足 ④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的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24·临沂二模)2023年8月19日,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西宁举办,主题为“国家公园——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首批国家公园,位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以山原和高山峡谷地貌为主,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园区共有维管束植物760种,野生陆生脊椎动物270种。下图为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三江源有“中华水塔”之称,“中华水塔”水量最丰富的月份可能是(C)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7.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其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B)
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②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
③夏季高温,威胁原有生物生存 ④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针对目前的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D)
①填埋矿坑,恢复地表植被 ②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收入
③禁止用水,保护水源 ④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当地时间2022年6月6日,为期10天的波恩气候大会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属机构的第56届会议在德国拉开帷幕。会议重点聚焦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以及损失、危害等关键领域的工作。据此回答19、20题。
19.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D)
A.核电、水电 B.化肥、农药
C.地热、风能 D.煤炭、石油
20.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B)
A.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B.植树种草,保护森林
C.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D.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21.(2024·河南学业考)“青电入豫”工程一头牵着清洁能源丰富的青海省,一头连着能源需求巨大的河南省,被誉为输送清洁能源的“高速公路”。如图为青海省、河南省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绿电出高原】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但清洁能源发电量不稳定,存在“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现象,给电力输送带来一定隐患。
(1)列举青海省可着重发展的清洁能源类型。(2分)
答: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2)分析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原因。(2分)
答:夏季光照时间长,太阳能发电量大;夏季河流水量大,水能发电量大;白天的太阳能发电量高于夜晚。
【入豫惠民生】
  2024年4月,“青电入豫”工程骨干电源点玛尔挡水电站开始发电,该水电站及配套项目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其所在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玛尔挡水电站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如图)。
(3)简述上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作用。(2分)
答:可以减少水污染;减少环境污染和植被破坏,保护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等。
(4)说出“青电入豫”工程对河南省发展的意义。(2分)
答:减少环境污染,改善能源结构。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5分)
材料一 纳帕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3 266米,由一系列淡水湖泊和沼泽组成,是黑颈鹤等40余种水禽的主要越冬栖息地。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大量湖泊变为沼泽,部分甚至干涸成为美丽的草原。
材料二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性情胆小,反抗天敌与保护幼雏的能力弱;不善游泳,利用长喙在浅水或泥土中摄食植物茎叶、昆虫、鱼、蛙等。隆宝湿地是黑颈鹤的繁殖地,每年秋季黑颈鹤克服重重障碍飞往纳帕海越冬,次年春季又返回隆宝湿地,两地间往返时间约1个月。
材料三 青藏高原局部示意图和黑颈鹤示意图。
(1)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纳帕海大量湖泊变成沼泽的原因是AD。(双项选择)(1分)
A.气温低,冰雪融水减少 B.蒸发量增加
C.受西南季风影响 D.处于旱季,降水减少
(2)分析隆宝湿地成为黑颈鹤繁殖地的有利条件。(2分)
①淡水湿地,水面宽广,水深适宜;②夏季时水草繁盛,食物丰富,利于黑颈鹤栖息;③海拔高,人烟稀少,天敌较少等。
(3)分析黑颈鹤迁徙至纳帕海越冬的主要原因。(2分)
①隆宝湿地纬度高、海拔高,冬季寒冷,食物短缺;②纳帕海相对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冬季较温暖,食物依然比较充足;③冬季时纳帕海水深变浅,适合黑颈鹤摄食等。
23.(2023·郑州模拟)用好生态大理念,边疆发展展画卷。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政府因地制宜开展西部脱贫工作,至2020年,我国全面脱贫。结合材料并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我国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修建公路,公路旁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种植梭梭和红柳,形成沙漠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目前,我国又在青藏高原修建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被誉为21世纪现代化的“天路”。
材料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设专项资金在新疆三地州地区成立两大公司:①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加工手工羊毛地毯;②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加工果汁饮料。
(1)在沙漠里的公路两旁设置草方格并种植红柳,其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公路不被流沙吞没。我国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地形复杂、高寒缺氧、多年冻土施工难、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等。(2分)
(2)在西藏乡村地区,随处可见晾晒的牛粪,当地百姓用干牛粪做燃料烧火做饭,而郑州农村一般用秸秆烧火做饭,这说明两地的农业类型有何不同 西藏以畜牧业为主,郑州以种植业为主,国家在琼结县拉玉乡建设了光伏农场,该项目利用高原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将光伏发电与现代化科技农业有机融合,增加农业光照率,提高农作物产量。(2分)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当地政府在新疆三地州地区成立两大公司的优势条件:该地以畜牧业为主,羊毛原料充足,同时瓜果甜且多样,可制作果汁。(2分)
(4)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在青藏地区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目的是保护高原湿地,保护水源地(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2分)
24.(2024·成都学业考)青藏铁路不仅是青藏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还是一条美丽的雪域景观大道。图1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碧波荡漾——青海湖】
(1)青海湖四周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由此推测湖水水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湖畔绿茵如毯,碧波倒映着蓝天白云,由此推测湖水含沙量小(选填“大”或“小”)。(2分)
【盐的世界——聚宝盆】
  柴达木盆地是盐的世界,有察尔汗盐湖、万丈盐桥等景点;途经该地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修建在干盐滩上,这里的机场跑道也是用盐和卤水修建而成。
(2)指出盐湖的开发利用方向。(2分)
发展旅游业;提供建筑材料;提供工业原料等。
【中华水塔——三江源】
  这里是江河的源地,野生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保护区。图2为途经三江源保护区的青藏铁路景观。
(3)简述青藏铁路多采取高架桥通过三江源保护区的原因。(2分)
减少对野生动物生活的干扰;保护湿地生态;保障铁路运行安全等。
(4)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草场不断退化,将会给黄河带来的影响可能有流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等。(1分)
【高寒河谷——特色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农产品穗大粒饱,品质优良。
(5)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青稞和小麦等;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该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2分)
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单元质量测评(四)(第九、十章)
(5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我国中药中的瑰宝,与人参、鹿茸一起被称为“三大补品”,有“百药之王”的美称,其价值昂贵,有植物中的“软黄金”之称。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冬虫夏草的产地在( )
A.青藏高原西北部  B.新疆塔里木盆地
C.青藏高原东南部  D.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
2.“掠夺式”采挖冬虫夏草可能导致( )
①草甸破坏严重 ②虫草资源枯竭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沼泽湿地大面积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南阳一模)浙江省台州市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即通过奖励和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渔民们将海洋垃圾带回。右图为浙江省台州市位置图。读图,完成3、4题。
3.台州市濒临我国(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浙江省打造“蓝色循环”模式的首要目的是( )
A.获取经济效益   B.减少海洋污染
C.提高渔民收入   D.调节城市气候
  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5~7题。
5.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B.海拔较低,风力较小
C.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6.青藏地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 )
①海冰、冰盖面积变化 ②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
③“中华水塔”水量变化 ④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现在三江源地区成为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有生物演化“天然实验室”的美誉,其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气候
  (2024·菏泽期末)近年来,青海省在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同时,不断扩大省际能源合作,其中江苏省对口援助青海省建设能源基地,持续推进“青电送苏”工程,从2016年至2021年累计送电量已超过33亿千瓦时。右图为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完成8~10题。
8.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植被 D.河流
9.甲地区可开发的清洁能源主要有( )
A.太阳能和风能 B.风能和潮汐能
C.太阳能和水能 D.水能和潮汐能
10.青海省与江苏省的协同发展,有利于( )
①青海省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江苏省增加水资源,促进农业的发展
③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④江苏省能源结构调整,减轻大气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连云港学业考)如图为柴达木盆地地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原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稀土资源丰富
C.生物资源丰富 D.森林资源丰富
12.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地应治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耕地退化 B.湿地退化
C.林地退化 D.草地退化
  (2022·河南郑州期末)青稞是西藏自治区主要的农作物。如图为青稞及西藏自治区青稞分布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根据西藏自治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推测青稞的主要生长习性是( )
A.喜高温 B.喜温凉 C.耐洪涝 D.耐盐碱
14.西藏自治区的农业属于( )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
15.该地区的青稞穗大粒饱,原因是( )
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②气温高,生长期短
③降水充沛,水源充足 ④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的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24·临沂二模)2023年8月19日,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西宁举办,主题为“国家公园——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首批国家公园,位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以山原和高山峡谷地貌为主,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园区共有维管束植物760种,野生陆生脊椎动物270种。下图为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三江源有“中华水塔”之称,“中华水塔”水量最丰富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7.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其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②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
③夏季高温,威胁原有生物生存 ④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针对目前的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填埋矿坑,恢复地表植被 ②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收入
③禁止用水,保护水源 ④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当地时间2022年6月6日,为期10天的波恩气候大会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属机构的第56届会议在德国拉开帷幕。会议重点聚焦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以及损失、危害等关键领域的工作。据此回答19、20题。
19.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 )
A.核电、水电 B.化肥、农药
C.地热、风能 D.煤炭、石油
20.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A.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B.植树种草,保护森林
C.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D.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21.(2024·河南学业考)“青电入豫”工程一头牵着清洁能源丰富的青海省,一头连着能源需求巨大的河南省,被誉为输送清洁能源的“高速公路”。如图为青海省、河南省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绿电出高原】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但清洁能源发电量不稳定,存在“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现象,给电力输送带来一定隐患。
(1)列举青海省可着重发展的清洁能源类型。(2分)
(2)分析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原因。(2分)
【入豫惠民生】
  2024年4月,“青电入豫”工程骨干电源点玛尔挡水电站开始发电,该水电站及配套项目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其所在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玛尔挡水电站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如图)。
(3)简述上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作用。(2分)
(4)说出“青电入豫”工程对河南省发展的意义。(2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5分)
材料一 纳帕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3 266米,由一系列淡水湖泊和沼泽组成,是黑颈鹤等40余种水禽的主要越冬栖息地。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大量湖泊变为沼泽,部分甚至干涸成为美丽的草原。
材料二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性情胆小,反抗天敌与保护幼雏的能力弱;不善游泳,利用长喙在浅水或泥土中摄食植物茎叶、昆虫、鱼、蛙等。隆宝湿地是黑颈鹤的繁殖地,每年秋季黑颈鹤克服重重障碍飞往纳帕海越冬,次年春季又返回隆宝湿地,两地间往返时间约1个月。
材料三 青藏高原局部示意图和黑颈鹤示意图。
(1)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纳帕海大量湖泊变成沼泽的原因是 。(双项选择)(1分)
A.气温低,冰雪融水减少 B.蒸发量增加
C.受西南季风影响 D.处于旱季,降水减少
(2)分析隆宝湿地成为黑颈鹤繁殖地的有利条件。(2分)

(3)分析黑颈鹤迁徙至纳帕海越冬的主要原因。(2分)

23.(2023·郑州模拟)用好生态大理念,边疆发展展画卷。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政府因地制宜开展西部脱贫工作,至2020年,我国全面脱贫。结合材料并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我国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修建公路,公路旁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种植梭梭和红柳,形成沙漠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目前,我国又在青藏高原修建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被誉为21世纪现代化的“天路”。
材料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设专项资金在新疆三地州地区成立两大公司:①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加工手工羊毛地毯;②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加工果汁饮料。
(1)在沙漠里的公路两旁设置草方格并种植红柳,其主要作用是 。我国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2分)
(2)在西藏乡村地区,随处可见晾晒的牛粪,当地百姓用干牛粪做燃料烧火做饭,而郑州农村一般用秸秆烧火做饭,这说明两地的农业类型有何不同 ,国家在琼结县拉玉乡建设了光伏农场,该项目利用高原丰富的 资源,将光伏发电与现代化科技农业有机融合,增加农业光照率,提高农作物产量。(2分)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当地政府在新疆三地州地区成立两大公司的优势条件: 。(2分)
(4)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在青藏地区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目的是 。(2分)
24.(2024·成都学业考)青藏铁路不仅是青藏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还是一条美丽的雪域景观大道。图1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碧波荡漾——青海湖】
(1)青海湖四周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由此推测湖水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湖畔绿茵如毯,碧波倒映着蓝天白云,由此推测湖水含沙量 (选填“大”或“小”)。(2分)
【盐的世界——聚宝盆】
  柴达木盆地是盐的世界,有察尔汗盐湖、万丈盐桥等景点;途经该地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修建在干盐滩上,这里的机场跑道也是用盐和卤水修建而成。
(2)指出盐湖的开发利用方向。(2分)
【中华水塔——三江源】
  这里是江河的源地,野生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保护区。图2为途经三江源保护区的青藏铁路景观。
(3)简述青藏铁路多采取高架桥通过三江源保护区的原因。(2分)
(4)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草场不断退化,将会给黄河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1分)
【高寒河谷——特色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农产品穗大粒饱,品质优良。
(5)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和小麦等;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该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