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同步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同步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8 20:31:24

文档简介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基础主干落实
一、江河的源地
1.位置范围:位于 省南部,是a 源区、b 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地位: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被誉为“ ”。
3.水源补给: 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 。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意义 ①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 、面积 的高原湿地; ②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 最集中的地区; ③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
面积减 小的原 因及表 现 ①原因: a.自然原因:由于 ,冰川逐年萎缩,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减少; b.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②突出表现: 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 等
治理 措施 ①国家设立了 自然保护区; ②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 、禁采 、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 保护工程等措施
【质疑判断】
(1)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没有野生动物。 ( )
(2)三江源地区的“三江”都注入太平洋。 ( )
(3)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 ( )
关键词
高原湿地、三江源、中华水塔、生态环境保护
地图笔记
情境思考
三江源地区降水并不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江大河发源于这里呢
名师提醒
三江源地区≠三江平原≠三江并流
(1)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指的是黄河、长江、澜沧江。
(2)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指的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3)“三江并流”指的是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横断山脉自北向南平行分布而形成的并流奇观。
重点案例探析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三江源地区成为江河源头的原因
案例突破 
三江源地区及其生态保护
  (2022·天津学业考)三江源地区是全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读三江源地区水系图,回答1~3题。
1.“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最初水源是 ( )
A.湖泊水 B.大气降水
C.沼泽水 D.雪山、冰川融水
2.三江源地区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旅游,增加收入
B.发展生产,带动经济
C.保护生态,涵养水源
D.捕猎动物,改善生活
3.近年三江源地区冰川萎缩,主要原因是 ( )
A.水土流失加剧 B.草地沙化严重
C.野生动物锐减 D.全球气候变暖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郑州一模)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加上矿产盗采、过度放牧、虫草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草地覆盖率下降15%~25%,其涵养水源的能力急剧下降,“中华水塔”水源“告急”。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平均径流量分别减少了24%、27%和13%。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造成“中华水塔”水源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B.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
C.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气候干旱,降水逐年减少
2.针对目前的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
②鼓励采挖虫草,增加收入
③禁止用水,保护水源
④填埋矿坑,恢复地表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三江源生态被破坏,给长江下游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
A.洪灾频率降低
B.河流流量增加
C.河流含沙量增加
D.农作物品种增加
【关键能力·提升练】
  (跨学科·地理与生物)(2023·北京质检)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素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注:种质有时又称基因,是连续的遗传物质)之称,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下图为青藏地区简图。读图,完成4、5题。
4.三江源地区有着众多湖泊,起着调蓄河流水量的作用,其表现为 ( )
A.①冻结 ②消融 ③蓄水 ④补给河流
B.①消融 ②冻结 ③蓄水 ④补给河流
C.①消融 ②冻结 ③补给河流 ④蓄水
D.①冻结 ②消融 ③补给河流 ④蓄水
5.三江源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是因为 ( )
①位于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为高寒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热量条件
②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高,独特的高原气候,孕育了高寒生物
③南临太平洋,终年降水丰富,为高寒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水分条件
④位于大江大河发源地,湖泊、沼泽众多,高寒生物种类丰富多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3·河南学业考)西藏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助推“西藏好水”走向国内外市场。2022年用水出口额增长近50%。如图为西藏水资源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守一方净土,掬一捧天上之水。西藏是世界上罕有的无污染之地,也是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里的水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1)西藏水资源主要包括 、 、淡水湖泊水等。
(2)描述西藏水资源的特点。
  受自然条件制约,生产难和物流成本高曾是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面临的困难。随着国家持续的建设投入,西藏交通、物流等快速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显著增强。
(3)简述西藏天然饮用水生产难的自然原因。
(4)列举两条我国在降低西藏物流成本方面采取的措施。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基础主干落实
一、江河的源地
1.位置范围:位于青海省南部,是a长江源区、b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地位: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
3.水源补给: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意义 ①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②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③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面积减 小的原 因及表 现 ①原因: a.自然原因: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减少; b.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②突出表现: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治理 措施 ①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②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质疑判断】
(1)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没有野生动物。 (×)
(2)三江源地区的“三江”都注入太平洋。 (√)
(3)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 (√)
关键词
高原湿地、三江源、中华水塔、生态环境保护
地图笔记
情境思考
三江源地区降水并不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江大河发源于这里呢
答:海拔高,多雪山和冰川,冰雪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名师提醒
三江源地区≠三江平原≠三江并流
(1)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指的是黄河、长江、澜沧江。
(2)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指的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3)“三江并流”指的是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横断山脉自北向南平行分布而形成的并流奇观。
重点案例探析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三江源地区成为江河源头的原因
案例突破 
三江源地区及其生态保护
  (2022·天津学业考)三江源地区是全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读三江源地区水系图,回答1~3题。
1.“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最初水源是 (D)
A.湖泊水 B.大气降水
C.沼泽水 D.雪山、冰川融水
2.三江源地区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C)
A.促进旅游,增加收入
B.发展生产,带动经济
C.保护生态,涵养水源
D.捕猎动物,改善生活
3.近年三江源地区冰川萎缩,主要原因是 (D)
A.水土流失加剧 B.草地沙化严重
C.野生动物锐减 D.全球气候变暖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郑州一模)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加上矿产盗采、过度放牧、虫草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草地覆盖率下降15%~25%,其涵养水源的能力急剧下降,“中华水塔”水源“告急”。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平均径流量分别减少了24%、27%和13%。读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造成“中华水塔”水源减少的人为原因是(B)
A.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B.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
C.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气候干旱,降水逐年减少
2.针对目前的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有 (D)
①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
②鼓励采挖虫草,增加收入
③禁止用水,保护水源
④填埋矿坑,恢复地表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三江源生态被破坏,给长江下游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C)
A.洪灾频率降低
B.河流流量增加
C.河流含沙量增加
D.农作物品种增加
【关键能力·提升练】
  (跨学科·地理与生物)(2023·北京质检)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素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注:种质有时又称基因,是连续的遗传物质)之称,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下图为青藏地区简图。读图,完成4、5题。
4.三江源地区有着众多湖泊,起着调蓄河流水量的作用,其表现为 (B)
A.①冻结 ②消融 ③蓄水 ④补给河流
B.①消融 ②冻结 ③蓄水 ④补给河流
C.①消融 ②冻结 ③补给河流 ④蓄水
D.①冻结 ②消融 ③补给河流 ④蓄水
5.三江源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是因为 (D)
①位于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为高寒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热量条件
②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高,独特的高原气候,孕育了高寒生物
③南临太平洋,终年降水丰富,为高寒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水分条件
④位于大江大河发源地,湖泊、沼泽众多,高寒生物种类丰富多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3·河南学业考)西藏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助推“西藏好水”走向国内外市场。2022年用水出口额增长近50%。如图为西藏水资源分布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守一方净土,掬一捧天上之水。西藏是世界上罕有的无污染之地,也是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里的水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1)西藏水资源主要包括冰川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等。
(2)描述西藏水资源的特点。
答:总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无污染、水质优。
  受自然条件制约,生产难和物流成本高曾是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面临的困难。随着国家持续的建设投入,西藏交通、物流等快速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显著增强。
(3)简述西藏天然饮用水生产难的自然原因。
答: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容易缺氧;山地众多,地表起伏大;冻土广布等。
(4)列举两条我国在降低西藏物流成本方面采取的措施。
答:加强铁路、公路、航空、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市场监管机制,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