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精练本】2.1中国近代史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版+教师版+讲解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精练本】2.1中国近代史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版+教师版+讲解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9 07:12:17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板块二 中国近代史
2.1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024·滨州)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银外流量为684万银元,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到1 388万银元,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锐减到219万银元。导致白银外流量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B)
A.闭关锁国和政治腐败
B.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C.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D.《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2.(2024·黄石模拟)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位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D)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3.(2024·湖南)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商业生产的作用。出现这一后果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2024·恩施二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无业游民被外商雇佣,同时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涉和翻译的买办阶层。这表明(D)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西方侵略势力不断扩大
C.近代化探索的开始
D.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动
5.(2024·武汉模拟)蒋竹山认为是鸦片将东亚各个国家,尤其是大清帝国,推向了以不平等条约为特征的近代社会。据此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A)
A.社会性质发生转变
B.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6.(2024·十堰模拟)文物是一个民族成长的符号和记忆,圆明园的废墟正是对历史的记忆与民族危亡的警醒。圆明园遗址主要警醒我们不要忘记的历史是(A)
A.英法联军侵华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北洋军阀割据
7.(2024·潜江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战后美国获得的“权益”是(A)
A.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B.在华开设工厂
C.割占北方大片领土
D.获得军费赔偿
8.(2024·新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朝的主要力量应付来自东南海疆的英法联军时,俄国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超乎英法。俄国“攫取的利益”主要是(A)
A.侵占大片领土 B.索要巨额赔款
C.增开通商口岸 D.获得领事裁判权
9.(2024·襄阳模拟)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文献。与图一相比,图二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A)
 
图一   图二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10.(2024·孝感模拟)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A)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11.(2024·荆州三模)“曾国藩部离开安庆东下,拉开进攻天京的序幕,各地太平军在敌人的全面进攻下节节败退。与此同时,苏浙战场也在淮军、洋枪队、左宗棠部湘军的进攻下趋于瓦解。7月19日,湘军轰塌天京城墙10余丈,蜂拥入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D)
A.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B.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
C.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12.【鸦片战争的影响】(9分)
材料一 英国通过这场战争强行打开中国的国门,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后,英美等国的棉纺织品大量涌向上海,使得原本的手工棉纺业纷纷破产,女工几停其半。另一方面,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上海的出口贸易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取代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也对上海青睐有加,促进了上海的繁荣。
——摘编自李德征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给上海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2分)
积极:上海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促使上海繁荣发展等。(1分)消极:导致手工棉纺业纷纷破产。(1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5分)
变化: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棉纱和棉布的进口量不断增加;丝、茶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下降;对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3分)原因:《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获得协定关税的特权;东南沿海开放了通商口岸。(2分)
(3)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屡屡得逞,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2分)
道理: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1分)教训: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祖国的富强尽自己的力量。(1分)
13.(2023·聊城)“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C)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板块二 中国近代史
2.1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024·滨州)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银外流量为684万银元,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到1 388万银元,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锐减到219万银元。导致白银外流量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B)
A.闭关锁国和政治腐败
B.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C.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D.《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2.(2024·黄石模拟)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位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D)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3.(2024·湖南)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商业生产的作用。出现这一后果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2024·恩施二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无业游民被外商雇佣,同时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涉和翻译的买办阶层。这表明(D)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西方侵略势力不断扩大
C.近代化探索的开始
D.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动
5.(2024·武汉模拟)蒋竹山认为是鸦片将东亚各个国家,尤其是大清帝国,推向了以不平等条约为特征的近代社会。据此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A)
A.社会性质发生转变
B.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6.(2024·十堰模拟)文物是一个民族成长的符号和记忆,圆明园的废墟正是对历史的记忆与民族危亡的警醒。圆明园遗址主要警醒我们不要忘记的历史是(A)
A.英法联军侵华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北洋军阀割据
7.(2024·潜江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战后美国获得的“权益”是(A)
A.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B.在华开设工厂
C.割占北方大片领土
D.获得军费赔偿
8.(2024·新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朝的主要力量应付来自东南海疆的英法联军时,俄国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超乎英法。俄国“攫取的利益”主要是(A)
A.侵占大片领土 B.索要巨额赔款
C.增开通商口岸 D.获得领事裁判权
9.(2024·襄阳模拟)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文献。与图一相比,图二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A)
 
图一   图二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10.(2024·孝感模拟)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A)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11.(2024·荆州三模)“曾国藩部离开安庆东下,拉开进攻天京的序幕,各地太平军在敌人的全面进攻下节节败退。与此同时,苏浙战场也在淮军、洋枪队、左宗棠部湘军的进攻下趋于瓦解。7月19日,湘军轰塌天京城墙10余丈,蜂拥入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D)
A.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B.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
C.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12.【鸦片战争的影响】(9分)
材料一 英国通过这场战争强行打开中国的国门,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后,英美等国的棉纺织品大量涌向上海,使得原本的手工棉纺业纷纷破产,女工几停其半。另一方面,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上海的出口贸易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取代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也对上海青睐有加,促进了上海的繁荣。
——摘编自李德征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给上海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2分)
积极:上海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促使上海繁荣发展等。(1分)消极:导致手工棉纺业纷纷破产。(1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5分)
变化: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棉纱和棉布的进口量不断增加;丝、茶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下降;对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3分)原因:《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获得协定关税的特权;东南沿海开放了通商口岸。(2分)
(3)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屡屡得逞,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2分)
道理: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1分)教训: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祖国的富强尽自己的力量。(1分)
13.(2023·聊城)“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C)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历史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板块二 中国近代史
2.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材知识梳理整合 精练本
1.(2024·滨州)道光十一年(1831年)白银外流量为684万银元,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到1 388万银元,道光十九年(1839年)又锐减到219万银元。导致白银外流量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闭关锁国和政治腐败
B.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C.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D.《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B
2. (2024·黄石模拟)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位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D
3.(2024·湖南)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商业生产的作用。出现这一后果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A
4.(2024·恩施二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无业游民被外商雇佣,同时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涉和翻译的买办阶层。这表明( )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西方侵略势力不断扩大
C.近代化探索的开始
D.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动
D
5.(2024·武汉模拟)蒋竹山认为是鸦片将东亚各个国家,尤其是大清帝国,推向了以不平等条约为特征的近代社会。据此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 )
A.社会性质发生转变
B.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A
6.(2024·十堰模拟)文物是一个民族成长的符号和记忆,圆明园的废墟正是对历史的记忆与民族危亡的警醒。圆明园遗址主要警醒我们不要忘记的历史是( )
A.英法联军侵华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北洋军阀割据
A
7.(2024·潜江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战后美国获得的“权益”是( )
A.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B.在华开设工厂
C.割占北方大片领土
D.获得军费赔偿
A
8.(2024·新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朝的主要力量应付来自东南海疆的英法联军时,俄国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超乎英法。俄国“攫取的利益”主要是( )
A.侵占大片领土
B.索要巨额赔款
C.增开通商口岸
D.获得领事裁判权
A
9.(2024·襄阳模拟)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文献。与图一相比,图二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A
10.(2024·孝感模拟)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A
11.(2024·荆州三模)“曾国藩部离开安庆东下,拉开进攻天京的序幕,各地太平军在敌人的全面进攻下节节败退。与此同时,苏浙战场也在淮军、洋枪队、左宗棠部湘军的进攻下趋于瓦解。7月19日,湘军轰塌天京城墙10余丈,蜂拥入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A.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B.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
C.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
12.【鸦片战争的影响】(9分)
材料一 英国通过这场战争强行打开中国的国门,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后,英美等国的棉纺织品大量涌向上海,使得原本的手工棉纺业纷纷破产,女工几停其半。另一方面,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上海的出口贸易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取代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也对上海青睐有加,促进了上海的繁荣。
——摘编自李德征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给上海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2分)
积极:上海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促使上海繁荣发展等。(1分)
消极:导致手工棉纺业纷纷破产。(1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5分)
变化: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棉纱和棉布的进口量不断增加;丝、茶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下降;对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3分)
原因:《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获得协定关税的特权;东南沿海开放了通商口岸。(2分)
(3)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屡屡得逞,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2分)
道理: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1分)
教训: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祖国的富强尽自己的力量。(1分)
13. (2023·聊城)“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