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出师表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出师表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9 10: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猥自枉屈( ) 崩殂( ) 行阵( )
陟罚臧否( ) 倾颓( ) 攘除( )
咨诹善道( ) 裨补阙漏( )
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盖追先帝之殊遇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_______
(3)庶竭驽钝___________________
(4)引喻失义___________________
(5)陟罚臧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宜付有司论其刑赏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3)临表涕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以光先帝遗德  
(2)恢弘志士之气  
(3)此皆良实  
(4)优劣得所  
(5)亲贤臣  
(6)远小人  
5.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所广益 精益求精
B. 不求闻达于诸侯 知书达理
C. 夙夜忧叹 忧心如焚
D. 临表涕零 涕泪交流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7.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回顾了三顾茅庐、临终托孤等往事,表明了作者“兴复汉室”的决心。语言不借助华丽辞藻,率直质朴。
B.选文中多次提到“先帝”,所以选文的中心只是诸葛亮表达自己对先帝的感激,感激先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和充分信任。
C.阅读古文时,应注意停顿。“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这样的停顿可以使朗读更流畅,更有感情。
D. 选文中有些短语后来凝固为成语,沿用至今,如危急存亡、不毛之地、不知所云、鞠躬尽瘁等。
8. 填空。
(1)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复汉室,____________。
(2)文章第六段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_________________
(2)庶竭驽钝 _________________
(3)猥自枉屈 _________________
(4)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______
10、参照示例,分析“诚”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示例:“诚宜开张圣听”中,“诚”是确实,的确的意思。强调了广开言路的必要性,引起刘禅的重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诚”是确实,的确的意思。强调了 。
11、下面是同学所做的劝说语气整理单。请你用现代汉语写出相关语句的意思,并分析其语气的表达效果,完成表格。
语气 相关语句 分析
反问语气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告诉马生: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有没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反问语气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以自身学习体会向后学马生强调,只有用心专一,才能学有所成。“岂”和“哉”连用,加强反问语气,显示出不容置辩的力量,能引起马生深思。
祈使语气 陈述语气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12、课文第6段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有什么用意?请简要概括两点。
13、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你从诸葛亮身
上学到了什么优秀品格?请结合本文作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侯①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②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③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④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⑤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⑥,克之,以封其子击⑦。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 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⑨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文侯:魏国君主。②适:到……去。③虞人:古代管理山泽的官。④罢:停止,取消。⑤讲:讲和,和解。⑥中山:中山国。⑦击:文侯的儿子魏击。⑧任座:人名。⑨向者:刚才。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师:      
(2)吾与虞人期猎 期:      
(3)皆朝于魏 朝:      
(4)使乐羊伐中山,克之 克:      
15.下列语句中加着重号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赵借师于魏以伐韩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B.何谓仁君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乃往,身自罢之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何以知之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16.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
(2)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17.文中的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国君?请简要概括。
18.文章叙述了关于文侯的哪三件事?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 觉: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忿:
③故欲杀之 故: ④天下无冤狱 狱:
20.翻译下列句子。
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21. 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答案
1、wěi cú hánɡ pǐ tuí rǎnɡ zōu bì 2.(1)追念 (2)发扬光大。(3)表示期望
(4)道理 (5)提拔、晋升。 赞扬和批评。 (6)罚 3、(1)时候 秋季 (2)扩大
(3)眼泪 鼻涕 (4)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4.(1)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2)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展  (3)形容词用为名词,忠良诚实的人 (4)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5)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 (6)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 5.C 6。(1)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2)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3)陛下也应当自己思虑谋划,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察和接受正确合理的言论,深切地追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4)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5)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7.A 8.(1)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还于旧都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1)怠慢,疏忽 (2)劣马,跑不快的马 (3)辱。谦辞 (4)答应
10、蜀国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引起刘禅的重视。
11、诸葛亮告诉后主刘禅: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时间就不远了。句首用“愿”引出希望,态度诚恳;句末用“也”,语气肯定。诸葛亮让刘禅坚信:只要亲贤远佞,就一定能兴复汉王室。
12、①抒发对先帝的感激之情。②表明自己对蜀汉的忠心,希望后主信任自己。③写出先帝的任人唯贤,为后主树立榜样。④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后主努力进取。(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3、示例:我从诸葛亮身上学到了知恩图报的优秀品格。诸葛亮被先帝三顾茅庐的诚意感动,于危难之际接受任命,一生对先帝忠心耿耿,这种知感恩、重情义的品格令我敬慕。 14.(1)军队 (2)约定 (3)朝见 (4)战胜,攻破
15.C
16.(1)今天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
(2)我(臣)听说国君仁德,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仁君。
17.诚实守信;外交上坚持原则(有外交原则,重情重义,善于搞好邻国关系);贤明、仁德(为人正直,善于听取大臣正确的意见)。
18.(1)魏文侯守信赴约;(2)魏文侯和解韩赵矛盾;(3)魏文侯迎任座为上宾。
19. ①觉:(被)发现 ②忿:愤恨 ③故:所以 ④狱:案件
20、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21、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