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章末综合提升课件(77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章末综合提升课件(77页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09 20:3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7张PPT)
章末综合提升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概念梳理 构建体系
返回
分层突破 提升能力
一、氨基酸的成肽规律
1.两种不同氨基酸形成二肽的种数
两种不同氨基酸(只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脱水可形成4种二肽(可以是相同分子之间,也可以是不同分子之间),如甘氨酸与丙氨酸混合后可形成以下4种二肽:



2.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成环
+2H2O
3.氨基酸分子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针对练1.(2024·安徽滁州高二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
A.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同
B.蛋白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C.用甘氨酸( )和丙氨酸( )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D.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针对练2.我国在有机分子簇集和自
由基化学研究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某物质A(结构简式如图)是科学家在
研究过程中涉及的一种物质。
(1)A________(填“是”或“不是”)蛋白质;A中官能团①的名称为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个氨基酸分子发生成肽反应形成的。
(2)该化合物水解时,生成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中含有④的水解产物若发生分子内成肽反应,
则可得到________种有机物。该化合物水解时生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氨基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
肽键
4
2
H2NCH2COOH+NaOH―→
H2NCH2COONa+H2O
二、核苷、核苷酸、核酸
1.核苷、核苷酸、核酸三者的关系
2.核酸分子的结构层次
3.DNA与RNA的比较
类别 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组成差异 二者主要差异在于戊糖的不同
存在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生理功能 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还指挥着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 根据DNA提供的信息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DNA和RNA
的结构联系
针对练3.下列物质不属于核糖核酸水解产物的是
A.碱基       B.核糖
C.脱氧核糖 D.磷酸
核糖核酸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为碱基、核糖、磷酸,故选C。

针对练4.下列概念图中所填内容正确的有
①脱氧核苷酸 ②8种 ③5种碱基 
④脱氧核糖 ⑤脱氧核苷酸链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根据题图中DNA可以确定:①脱氧核苷酸、②4种、③4种碱基、④脱氧核糖、⑤脱氧核苷酸链,①④⑤正确,正确的有3个;故选B。
针对练5.抗病毒药物瑞得西韦的结构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含有碱基结构,属于核酸
B.该物质结构中存在5个手性碳原子
C.该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的产物中含有丙氨酸
D.1 mol该物质与足量盐酸反应,最多可消耗 3 mol HCl

A.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该物质不属于核酸,A错误;B.连接四种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该
分子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如图所示 ,B正确;
C.含有酯基,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的产物中含有丙氨酸盐,不能生成丙氨酸,C错误;D.该物质含有氨基能与HCl反应,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1 mol HCl反应,D错误。
针对练6.如图为甲、乙两核酸分子局部结构
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核酸甲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
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核酸甲含有碱基T,T是脱氧核糖核酸特有的碱基,因此核酸甲属于脱氧核糖核酸(DNA)。
脱氧核糖核酸
核酸甲含有碱基T
(2)图中结构4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结构4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核酸是细胞内携带____________的物质。
在部分病毒,如HIV、SARS等中,承担该
功能的核酸是________。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因此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HIV、SARS都属于RNA病毒,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遗传信息
RNA
(4)图中共有____种碱基,有_____种核苷酸。
图中甲、乙核酸共有5种碱基(A、C、G、T、U),有7种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3种核糖核苷酸)。
返回
5
7
教考衔接 明确考向
1.(2022·广东卷,9)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
的碳循环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烃类
C.1 mol CO中含有6.02×1024个电子
D.22.4 L CO2被还原生成1 mol CO

淀粉在酸性或酶条件下水解可得到葡萄糖,故A正
确;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结构不
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但含有O元素,不属于
烃类,属于烃的衍生物,故B错误;1个CO分子中
含有14个电子,则1 mol CO中含有14×6.02×1023
=8.428×1024个电子,故C错误;未指明气体所处环境,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2.(2021·山东卷,7)某同学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向试管Ⅰ中加入1 mL 20%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打开盛有10% NaOH溶液的试剂瓶,将玻璃瓶塞倒放,取1 mL溶液加入试管Ⅱ,盖紧瓶塞;向试管Ⅱ中加入5滴2% CuSO4溶液。将试管Ⅱ中反应液加入试管Ⅰ,用酒精灯加热试管Ⅰ并观察现象。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A.1        B.2
C.3 D.4

第1处错误:利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中的醛基时,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否则作水解催化剂的酸会与氢氧化铜反应,导致实验失败,题干实验过程中蔗糖水解后溶液未冷却且未加入足量的NaOH碱化;第2处错误: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不能用玻璃瓶塞,否则NaOH与玻璃瓶塞中SiO2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Na2SiO3,会导致瓶盖无法打开,共2处错误。
3.(2023·浙江1月选考,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都是多羟基醛及其缩合产物
B.蛋白质溶液与浓硝酸作用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黄色
C.水果中因含有低级酯类物质而具有特殊香味
D.聚乙烯、聚氯乙烯是热塑性塑料

A.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都是多羟基醛或酮及其缩合产物,故A错误;B.某些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液与浓硝酸会因胶体发生聚沉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发生显色反应变为黄色,故B正确;C.酯是易挥发而具有芳香气味的有机化合物,所以含有酯类的水果会因含有低级酯类物质而具有特殊香味,故C正确;D.聚乙烯、聚氯乙烯是链状结构,它们是具有优良性能的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具有网状结构,故D正确。
4.(2022·浙江6月选考,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高分子,可用于制造肥皂和油漆
B.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常用的燃料
D.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油脂不属于高分子,A错误;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B正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清洁燃料,C正确;我国科学家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D正确。
5.(2022·湖北卷,5)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
B.蛋白质只能由蛋白酶催化水解
C.淀粉可用CO2为原料人工合成
D.核酸可视为核苷酸的聚合产物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故A正确;蛋白质在酸、碱的作用下也能发生水解,故B错误;将二氧化碳先还原生成甲醇,再转化为淀粉,实现了用CO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故C正确;核苷酸通过聚合反应生成核酸,故D正确。
6.(2021·海南卷,12改编)我国化工专
家吴蕴初自主破解了“味精”的蛋白
质水解工业生产方式。味精的主要成
分为谷氨酸单钠盐。X是谷氨酸(结构简式如下)的同分异构体,与谷氨酸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种类与数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谷氨酸分子式为C5H8NO4
B.谷氨酸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C.谷氨酸单钠能溶于水
D.X的数目(不含立体异构)有9种

,共8种,故D错误。
返回
单元检测卷
1.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作防腐剂
B.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中含有活性银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
C.用聚氯乙烯代替木材,生产快餐盒,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D.制作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其水溶液可用作防腐剂,A正确;免洗洗手液的成分为活性银离子,银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B正确;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对人体有毒不能生产快餐盒,C错误;聚丙烯可由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正确;故选C。
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B.“春蚕到死丝方尽”里“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淀粉和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只有一种
D.毛织品可以使用碱性洗涤剂洗涤

A.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共热产生银镜,故A正确;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不是纤维素,故B错误;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可能生成多种氨基酸,故C错误;D.毛织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蛋白质遇碱发生变性,应该用中性洗涤剂而不能用碱性洗涤剂,故D错误。
3.下列生物大分子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其主要作用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A错误;B.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正确;C.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能合成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蛋白质,C正确;D.DNA分子解螺旋后在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核苷酸合成子链,形成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并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4.人类肝脏蛋白质两谱三图三库已全面破译完成,它将为肝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下列关于乙肝病毒的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高分子
B.水解的最终产物能与酸和碱反应
C.遇强酸可能会变性
D.水解时肽键中的碳氧键断裂

A.乙肝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B.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含氨基显碱性,含羧基显酸性,故B正确;C.浓硝酸是强酸,有强氧化性,蛋白质遇浓硝酸会变性,故C正确;D.蛋白质水解时是肽键中的碳氮键断裂,碳氧键不断裂,故D错误。
5.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60~140 nm,怕酒精,不耐高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
B.高温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C.病毒扩散到空气中不可能形成胶体
D.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中加入浓盐酸可以增强消毒效果

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A错误;高温、重金属盐、酒精等均能使蛋白质变性,B正确;病毒直径大约在60~140 nm,其中直径在1~100 nm的部分扩散到空气中能形成胶体,C错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会与H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消毒效果会减弱,D错误。
6.豆腐是“养生人”挚爱之物,每100 g豆腐中含有水89.30 g、蛋白质4.70 g、油脂1.30 g、糖类2.80 g。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
C.某些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A.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错误;B.单糖、二糖均不是高分子,错误;C.某些物理因素如加热等、化学因素如加入强氧化剂等均能使蛋白质变性,正确;D.酶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而失去催化活性,在高温下,淀粉水解速率反而变小,错误。
7.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蔗糖互为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葡萄糖和蔗糖都能与新制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D.用甘氨酸(H2NCH2COOH)和苯丙氨酸( )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二者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不是高分子,B错误;蔗糖是非还原糖,C错误。
8.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 ,当它完全水解时,可得到的产物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来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
B.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汁中滴入碘化钾检验淀粉的存在
C.将纤维素和稀硫酸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证明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再加水又能溶解

选项A中植物油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溶液不分层,矿物油与NaOH不反应,溶液分为两层,因而可以区分;选项C未加NaOH溶液中和多余的H2SO4;选项D是蛋白质的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加水不溶解。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系物
B. 有三种官能团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白色沉淀中加水,沉淀溶解
D.判断蔗糖水解产物中是否有葡萄糖的方法:向水解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

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n值不同,都属于混合物,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羧基、碳碳双键和亚氨基三种官能团,故B正确;氯化钡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过程,向白色沉淀中加水,沉淀不能溶解,故C错误;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沉淀,若没有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葡萄糖酸性条件下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故D错误;选B。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向油脂皂化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油脂已经完全皂化
B 蔗糖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适量氨水使溶液呈碱性,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有光亮的银镜生成 蔗糖已经水解完全
C 向X溶液中滴入3滴NaHCO3溶液,产生无色气体 X中的溶质一定是酸
D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沉淀,加水稀释沉淀不消失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A.油脂皂化反应后的溶液中含高级脂肪酸盐、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水解显碱性,滴入酚酞,溶液变红,不能说明油脂已完全皂化,A项错误;B.有光亮的银镜生成说明蔗糖发生水解,但不能说明蔗糖完全水解,B项错误;C.X也可能为硫酸氢钠,硫酸氢钠与NaHCO3反应产生无色气体,C项错误;D.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鸡蛋清发生变性产生沉淀,为不可逆过程,加水稀释沉淀不消失,D项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
12.(2024·济南高二检测)某DNA分子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键的强度:①>②
B.该片段中所有氮原子都采取sp2杂化
C.该片段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D.胞嘧啶与鸟嘌呤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氮原子,半径小于氮原子,形成的氢键更强,则氢键的强度:①>②,A项正确;如图中“*”所标注的氮原子
( )形成三个共价键,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因此采用sp3杂化,B项错误;该片段中含有酰胺基,在一定条件下可发
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胞嘧啶与鸟嘌呤中都含有碳碳双键,故二者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项正确。
13.天冬糖精是常用的甜味剂,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冬糖精有甜味,属于糖类
B.天冬糖精在人体内不能发生水解,
但该物质能溶于水
C.天冬糖精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天冬糖精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不能与盐酸反应

天冬糖精虽然有甜味,但其分子组
成和结构不符合糖的定义,不属于
糖类,A错误;天冬糖精分子中含
有酰胺基,在人体内能水解,B错误;天冬糖精分子中含—COOH,能与NaHCO3溶液反应,C正确;天冬糖精分子中含—NH2和—COOH,具有两性,能与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D项错误。
14.如图是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aspartame)的结构简式。关于aspartam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芳香族化合物
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只有氨基、
羧基、酯基、肽键
C.既能与NaOH反应,也能与HCl反应
D.1 mol aspartame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A.由于分子中含有苯环,所以属芳香
族化合物,A项正确;B.分子中含有
氨基、羧基、酯基和肽键四种官能团,
B项正确;C.羧基能与NaOH反应,氨基能与HCl反应,C项正确;D.羧基、酯基和肽键都能与NaOH反应,1 mol aspartame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D项错误。
15.(10分)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1)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油脂、淀粉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蛋白质在人体中完全水解生成________(填物质名称,下同),油脂在人体中水解生成
_____________和甘油,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写出该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基酸
高级脂肪酸
(2)市场上销售的食盐品种很多。下列食盐中,所添加的元素不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加锌盐   B.加碘盐   c.加钙盐
(3)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从化学成分看,纤维素是一种_____。
a.多糖 B.蛋白质 c.脂肪
c
a
16.(15分)某氨基酸中含有C、N、H、O四种元素,
已知除氢原子外,其他原子均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
定结构。如图为该氨基酸分子的球棍模型:
(1)氨基酸是________(填“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或“油脂”)完全
水解的产物,该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蛋白质
(2)该氨基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
由模型可知,该氨基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羧基
(3)已知R—NO2为硝基化合物(R—表示烃基),碳原子
数相同而结构相似的一元氨基酸与一元硝基化合物互
为同分异构体,写出该氨基酸的所有硝基化合物类同
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该氨基酸能与乙醇发生反应,此反应
类似于乙酸与乙醇的反应,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具有相同种类和数目的官能团,
与该氨基酸互为同系物且少一个碳原子的氨基酸的结
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氨基,分子中比该氨基酸分子少一个碳原子的氨基酸只能是H2N—CH2—COOH。
H2N—CH2—COOH
17.(15分)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6H12O6(葡萄糖)+Br2+H2O―→C6H12O7(葡萄糖酸)+2HBr,
2C6H12O7+CaCO3―→(C6H11O7)2Ca(葡萄糖酸钙)+H2O+CO2↑。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物质名称 葡萄糖酸钙 葡萄糖酸 溴化钙
水中的溶解性 可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可溶 易溶
乙醇中的溶解性 微溶 微溶 可溶
(1)第①步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第①步溴水氧化葡萄糖时,加热温度小于100 ℃,选用水浴加热装置,测量的温度应是水的温度而不是反应液的温度,所以应选B。
B
(2)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也可用其他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
A.新制Cu(OH)2
B.O2/葡萄糖氧化酶
C.酸性KMnO4溶液
D.[Ag(NH3)2]OH溶液
观察题给试剂,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最适合的是O2/葡萄糖氧化酶,因为在催化氧化过程中选用该试剂不引入新的杂质,故选B。
B
(3)第③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表中信息可知,葡萄糖酸钙易溶于热水,在过滤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葡萄糖酸钙冷却结晶析出,需趁热过滤。
葡萄糖酸钙冷却后会结晶析出
(4)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酸钙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所以在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降低葡萄糖酸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葡萄糖酸钙的析出。
降低葡萄糖酸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葡萄糖酸钙的析出
(5)第⑥步中,下列洗涤剂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冷水          B.热水
C.乙醇—水混合溶液 D.乙醇
在过滤后对固体进行洗涤,应尽可能减少固体损失,同时除去残留的溴化钙,由表中信息可知,溴化钙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葡萄糖酸钙微溶于乙醇,所以在第⑥步中,选用乙醇—水混合溶液更适合,故选C。
C
(6)写出葡萄糖(用结构简式表示)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2OH(CHOH)4CHO+2Cu(OH)2+NaOH CH2OH(CHOH)4
COONa+Cu2O↓+3H2O
18.(18分)某天然氨基酸M是人体必
需的氨基酸之一,以甲苯为原料已制
得中间产物D,后续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醛基
(2)G+K→L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3)写出H与足量O2反应生成I的化学方
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代反应
(4)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M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含有羧基且羧基连在苯环上;
②含有一个甲基;
③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④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1∶1∶2∶2∶2∶3。
(5)请结合以上合成路线,写出以丙酸和上述流程中出现的物质为原料经三步合成丙氨酸
(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返回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