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知识点
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一、核心知识脉络
二、单元知识梳理
知识点01 基本国情
知识点02 区域特色
知识点03中国与世界
知识点04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重难点解读
重难点1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我国的区域特色
重难点2 运用资料和联系现状,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四、常见题型解答
题型01 我国的基本国情
题型02 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就以及我国与世界的联系
知识点01 基本国情
知识点一: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从地形上看,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兼而有之,赋予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以多样化的色彩。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从北到南由寒变暖,从东到西由湿变干,北方与南方、沿海与内地的地理环境状况明显不同。
知识点二:人口众多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总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知识点三: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一部分自然资源的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比较少。
知识点四: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知识点02 区域特色
知识点一:沿海地区的特色
(1)位置优势:海岸线漫长,拥有众多良港和岛屿,利于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联系。
(2)发展方式:建立众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3)现状: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拉动内地。
知识点二:沿边地区的特色
(1)位置优势: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2)发展方式:开放一系列陆地边境口岸,与邻国开展广泛的边界贸易。
(3)现状: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自治区的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云南的旅游业成为该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知识点三: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特色
黄河、长江流经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灌溉着无数农田,连接了众多城镇。
黄河流域:黄河流经我国中西部,沿途发展的城市有郑州、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兰州等;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对外交通联系。
(2)长江流域: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重庆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加上长江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
【教材P108活动】
读图9—2,完成下列任务。
图9—2 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格局
找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5个经济特区,说一说它们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
②找出重庆、宜昌、岳阳、武汉、黄石、九江、芜湖、南通等8个城市,议一议它们地理位置的共同点是什么,并具备哪些发展优势。
这些城市分布在长江干流沿岸地区。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等。
知识点03 中国与世界
知识点一:中国的发展成就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己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2)40多年来,中国积极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世界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1)中国属于世界,中国正在阔步走向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2)纵观中国,城乡日新月异,到处欣欣向荣;放眼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我们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3)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事务
①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浩荡洪流。
② 2008年,中国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③ 2010年,中国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④ 2017年,中国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⑤ 2022年,中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点拨】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知识点04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知识点一: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中国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加剧……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知识点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
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创建美丽中国共同努力,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教材P109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但与居世界第1位的美国相比,尚存在着显著差距。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21位。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目前,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人均的116,人均石油、天然气储量不到世界人均的1/10,人均主要金属储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4,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能源消耗水平居高不下。中国单位产值的能耗,约相当于美国的3倍、德国的4倍和日本的6倍。中国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问题仍很突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可谓任重道远。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品,许多核心技术不得不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说一说,上面的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经济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不足;资源、能源的利用率较低;中国科技水平较低,且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2)议一议,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我国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大力发展科技,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的关系。
重难点1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我国的区域特色
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喀什地处沿边地区,找出我国沿边地区的边境口岸,说一说我国沿边地区发展经济有何优势,并举例说明我国沿边地区应如何发展经济。
沿边地区的边境口岸,北方地区:黑河、绥芬河、珲春、丹东等;西北地区:塔城、博乐、伊宁等;南方地区:瑞丽、畹町、河口、凭祥、东兴等。
我国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沿边地区应积极利用边境口岸,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
重难点2 运用资料和联系现状,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人地协调绿色海洋:“治沙—种植—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的沙漠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