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三节醛酮课件(72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三节醛酮课件(72页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09 20:4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2张PPT)
第三节 醛 酮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1.认识醛、酮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3.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醛、酮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学习目标
任务一 乙醛
新知构建
1.组成结构
乙醛的分子式: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
官能团:_________(或_________)。
2.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___,沸点20.8 ℃,易挥发,与水、乙醇______。
C2H4O
CH3CHO
—CHO

互溶
3.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①催化加氢(又称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HCN加成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名称为_____________)。
2-羟基丙腈 
(2)氧化反应
①与银氨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向①中滴加氨水,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乙醛,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壁出现一层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醛二银)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澄清
光亮的银镜
AgNO3+NH3·H2O===AgOH↓(白色)+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实验结论:[Ag(NH3)2]OH是一种弱氧化剂,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而
Ag+被还原成Ag。由于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该反应又叫______反应。
银镜
特别提醒
银镜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
1.银氨溶液必须现用现配;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
2.试管要洁净——先用热碱洗涤,再用蒸馏水冲洗。
3.银镜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且需水浴加热,反应过程中不能振荡试管。  
②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中溶液出现蓝色絮状沉淀,滴入乙醛,加热至沸腾后,③中溶液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醛二铜)
2NaOH+CuSO4===Cu(OH)2↓+Na2SO4
实验结论:新制Cu(OH)2是一种弱氧化剂,能把乙醛氧化,而Cu(OH)2被还原成砖红色_________沉淀。
Cu2O
特别提醒
Cu(OH)2必须用新配制的;配制Cu(OH)2时,所用NaOH必须过量;反应液必须加热煮沸,但加热时间不宜过长,避免Cu(OH)2分解。
③氧化反应
a.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可燃性(特定的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强氧化剂氧化。
交流研讨1
某醛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HO。
(1)检验分子中醛基的方法?
提示:加入银氨溶液后,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可证明有醛基。
(2)检验分子中碳碳双键的方法?
提示:加入溴水,看溶液是否褪色。
(3)实验操作中,哪一个官能团应先检验?为什么?
提示:由于溴水也能氧化—CHO,所以必须先用银氨溶液氧化醛基,又因为氧化后溶液呈碱性,所以应先酸化再加溴水检验碳碳双键。
交流研讨2
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的实验体现了乙醛的什么性质?化学键是如何断裂的?
提示:体现了乙醛的还原性,在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存在下就可以被氧化为羧酸。断裂的是碳氢键②。
归纳总结
醛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醛基的氧化:醛基的还原性较强,能被氧化性很弱的银氨溶液、新制Cu(OH)2氧化,乙醛也易被氧气、酸性KMnO4溶液、溴水等强氧化剂氧化,KMnO4、Br2等被还原而使溶液褪色。
典例应用
1.正误判断,错误的说明原因。
(1)乙醛和乙酸的混合液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
答案:错误。乙醛能溶于乙酸中,应该用蒸馏法分离。 
(2) 或 中有醛基结构,也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正确。 
(3)银氨溶液的配制,将硝酸银溶液滴加到氨水中至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完全溶解为止。
答案:错误。应将氨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 
(4)乙醛加氢得到乙醇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也称为还原反应。
答案:正确。
2.下列有关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反应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试管应先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然后用蒸馏水洗涤
B.向2%的稀氨水中滴入2%的AgNO3溶液,配得银氨溶液
C.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
D.2 mL 1 mol·L-1 CuSO4溶液和4 mL 0.5 mol·L-1 NaOH溶液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得砖红色沉淀

做银镜反应实验时试管要洁净,实验前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是为了将试管内壁上的油污洗净,A项正确;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向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即制得银氨溶液,B项错误;制取光亮的银镜必须用水浴加热,C项错误;根据题给CuSO4溶液和NaOH溶液的量知,CuSO4过量,而乙醛与新制的Cu(OH)2的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观察不到砖红色沉淀,D项错误。
3.(2023·上海宝山高二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表明乙醛具有还原性
B.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醛
C.有些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对应的醛
D.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乙醛被氧化为乙酸,表明乙醛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葡萄糖、甲酸和甲酸酯类等物质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是醛类,故B正确;若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氢原子为1个时,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酮,若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时,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故C正确;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两种官能团,而溴水既能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也能氧化醛基而褪色,所以不能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故D错误。
返回
任务二 醛类和酮
新知构建
(一)醛类
1.概念:由烃基(或氢原子)与______相连构成的化合物。
2.结构特点
醛类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饱和一元醛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醛基
—CHO 
CnH2nO(n≥1) 
CnH2n+1CHO
3.甲醛和苯甲醛
物质 甲醛(蚁醛) 苯甲醛
分子式 CH2O C7H6O
结构简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质 颜色 无色 无色
气味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有苦杏仁气味
状态 ______ ______
溶解性 易溶于水,甲醛的水溶液又称__________ 与乙醇等有机溶剂互溶
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造染料、香料及药物的原料
HCHO  
气体
液体
福尔马林
福尔马林用于消毒和制作生物标本
特别提醒
1.常温下,甲醛是醛类中唯一的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害,不能用于食品防腐。
2.甲醛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4个原子共平面,其结构可以看
作两个醛基: 。因此与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时,相当于两个醛基的用量,且 。
(二)酮
1.酮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2.丙酮
(1)丙酮是最简单的酮类化合物,结构简式为 。
(2)常温下丙酮是无色透明液体,易______,能与水、乙醇等互溶。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但能催化加氢生成___。
(3)催化加氢:化学方程式为 。
(4)酮的应用: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丙酮可用作化学纤维、钢瓶储存乙炔等的溶剂,还用于生产有机玻璃、农药和涂料等。
挥发

交流研讨1
分别写出由丙醛制取1-丙醇、丙酸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研讨2
丙醛和丙酮的分子式都是C3H6O。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性质上有哪些异同点?
提示:都能与H2、HCN等发生加成反应,都能燃烧发生氧化反应;丙醛可被银氨溶液、新制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而丙酮则不能。
(2)可采用哪些方法鉴别它们?
提示:①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鉴别。②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法鉴别。
归纳总结
醛和酮的区别与联系
有机物 醛 酮
官能团 醛基: 酮羰基:
官能团位置 碳链末端(最简单的醛是甲醛) 碳链中间(最简单的酮是丙酮)
结构通式 (R为烃基或氢原子) (R、R′均为烃基)
联系 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脂肪醛和饱和一元脂肪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典例应用
1.正误判断,错误的说明原因。
(1)甲醛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生物标本,具有防腐性。
答案:正确。
(2)酮类物质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不能被银氨溶液氧化,所以只能发生还原反应,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错误。酮类物质既能发生还原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如燃烧)。
(3)1 mol 发生银镜反应可以生成4 mol Ag。
答案:正确。
(4)醛和酮都能与H2、HCN等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正确。
2.(2024·安徽淮南高二检测)下列各组物质中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甲醛、丁醛 B.丙酮、丙醛
C.乙醛、丙酮 D.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

A项中两物质互为同系物;B项中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中两物质互为同系物;C项中两物质分子式不同,尽管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是官能团不同,因此不属于同系物。
3.(2024·山东莱州一中高二期中)某一元醛(非甲醛)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金属银4.32 g,等质量的该醛完全燃烧生成水1.08 g,则此醛可能是
A.乙醛
B.丙烯醛(CH2==CHCHO)
C.丁醛(C3H2CHO)
D.丁烯醛(CH3CH==CHCHO)

根据一元醛与A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计算出一元醛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该醛燃烧规律计算出一个分子中H原子的个数即可。n(Ag)=
=0.04 mol,发生银镜反应时,醛基和A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需该醛0.02 mol,等质量的该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H2O)= =0.06 mol,由H原子守恒得该醛中n(H)=2×0.06
mol=0.12 mol,则该醛与其分子中所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2 mol∶0.12 mol=1∶6,说明1个该醛分子中含有6个H原子。
4.(2024·上海金山中学高二期中)有一种
选择性氧化醇的方法叫欧芬脑尔氧化法,
它是指在三级丁醇铝(Al[OC(CH3)3]3)存在
的条件下,醇和丙酮发生反应,醇失去两
个氢原子被氧化为对应的酮,如右图所示:
此过程中,只在醇和丙酮之间发生了氢原子的转移,不涉及分子的其他部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醇(i)发生了氧化反应,丙酮(ii)对应发生了还原反应
B.该反应的选择性体现在分子中其他易被氧化的结构如碳碳双键未被氧化
C.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可以通过加入过量2-丙醇(iv)促使反应逆向进行
D.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可以通过加入金属Na消耗(i)促使反应逆向进行

A.醇(i)失去氢转化为酮发生了氧化反
应,丙酮(ii)得到氢转化为醇发生了还
原反应,A正确;B.该反应的选择性
体现在分子中其他易被氧化的结构如
碳碳双键未被氧化,而只氧化了醇羟
基,B正确;C.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生成物2-丙醇(iv)促使反应逆向移动,C正确;D.加入金属Na既可以与醇(i)反应,又可以与2-丙醇(iv)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都要被消耗,D错误。
返回
随堂达标演练
1.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在一支试管内加入2 mL 1 mol·L-1硫酸铜溶液和4 mL 0.4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A.氢氧化钠不足 B.硫酸铜不足
C.乙醛溶液太少 D.加热时间不够

做该实验,与乙醛反应的必须是新制的氢氧化铜、氢氧化钠必须相对过量,所以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不足;答案选A。
2.(2024·石家庄高二期末)下列有机反应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乙醛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醛使溴水褪色
C.乙醛与氢氧化二氨合银溶液反应
D.乙醛与HCN反应生成2-羟基丙腈

A.乙醛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醛被氧化为乙酸,该反应为氧化反应;B.乙醛使溴水褪色,乙醛被氧化为乙酸,该反应为氧化反应;C.乙醛与氢氧化二氨合银溶液反应,乙醛被氧化,该反应为氧化反应;D.乙醛与HCN反应生成2-羟基丙腈,该反应为加成反应;综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为D,答案选D。
3.(2024·东莞实验中学高二期末)香茅醛( )可作为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体,下列关于香茅醛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分子式为C10H18O 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④分子中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根据有机物的结构,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8O,①正确;②此有机物中含有醛基,因此能发生银镜反应,②错误;③此有机物中含有醛基和碳碳双键,因此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正确;④依据等效氢的判断方法,此有机物中有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④错误。
4.(2024·江苏射阳中学高二期中)用丙醛制取聚丙烯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依次为
①取代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酯化反应 ⑤氧化反应 ⑥还原反应
A.①④⑥ B.⑤②③
C.⑥②③ D.②④⑤

聚丙烯需要丙烯经加聚反应得到,而丙烯需要通过CH3CH2CH2OH消去反应得到,CH3CH2CHO与H2的还原反应得到CH3CH2CH2OH,所以发生的反应类型依次为还原反应、消去反应、加聚反应。
5.有机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以下转化:
其中B可发生银镜反应,C跟石灰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A、B、C的结构简式和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H2OH,乙醇 
CH3CHO,乙醛
CH3COOH,乙酸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②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
③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或加成反应)
返回
课时测评
题点一 醛、酮的结构
1.下列物质中既不属于醛,也不属于酮的是

2.(2023·河北保定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甘油醛(2,3-二羟基丙醛)分子的写法最合理的是
A.OHCH2CH(OH)CHO
B.HOCH2CH2(OH)CHO
C.HOCH2CH(OH)COH
D.HOCH2CH(OH)CHO

甘油醛(2,3-二羟基丙醛),主链为丙醛,从距离官能团醛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在2、3号碳原子上各含有一个羟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OH)CHO,注意最左边的羟基应该写成HO—,醛基写成—CHO,故选D。
3.自然界的许多植物中含有醛,其中有些醛具有特殊香味,可作为植物香料使用,如桂皮含肉桂醛( ),杏仁含苯甲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肉桂醛和苯甲醛互为同系物
B.苯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
C.肉桂醛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加聚反应
D.与肉桂醛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相同官能团和苯环结构的有机物共有4种

肉桂醛中含有碳碳双键,而苯甲醛中没有碳碳双键,二者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A项错误;苯环、醛基均为平面形结构,当苯环所在的平面与醛基所在的平面重合时,苯甲醛分子中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内,B项正确;肉桂醛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含有苯环,能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与肉桂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且含相同官能团和苯环结构的有机物有 、 、
、 ,共4种,D项正确。
题点二 醛、酮的性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
B.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体现了醛具有氧化性
C.在加热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醇都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对应的醛
D.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于浸制生物标本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醛基,但不一定为醛,A项错误;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体现了醛具有还原性,B项错误;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如铜)的条件下,与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醇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对应的醛或酮,C项错误。
5.下列物质不能由醛或酮加氢还原制得的醇是

6.(2024·黑龙江哈尔滨高二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混合后加热至沸腾:
CH3CHO+2Cu(OH)2+OH- Cu2O↓+3H2O+CH3COO-
B.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
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
D.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
HCHO+2[Ag(NH3)2]++2OH- NH +2Ag↓+3NH3+3H2O+HCOO-

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混合后加热被氧化成乙酸钠,氢氧化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和水,故A正确;溴乙烷属于卤代烃,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故B正确;由于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离子,则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是苯酚和碳酸氢钠,故C正确;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甲醛被氧化生成碳酸铵,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HO+4[Ag(NH3)2]OH (NH4)2CO3+4Ag↓+6NH3+2H2O,故D错误;答案选D。
7.(2024·浙江嘉兴高二期中)香草醛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草醛的分子式为C8H8O3
B.加FeCl3溶液,溶液显紫色
C.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D.含有四种官能团

A.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8O3,故A正确;B.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正确;C.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故C正确;D.分子含有醛基、酚羟基、醚键3种官能团,故D错误。
题点三 醛、酮的定量计算
8.甲醛、乙醛、丙酮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

由甲醛(HCHO)、乙醛(CH3CHO)和丙酮(CH3COCH3)组成的混合物中,C、H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始终是1∶2,质量比为(1×12)∶(2×1)=6∶1,由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4%-9%=37%。
9.下列物质各1 mol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的质量相等的是
①HCHO ②CH3CHO ③(CH3)2CHCHO ④OHC(CH2)3CHO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由甲醛结构简式可知甲醛相当于二元醛,1 mol甲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4 mol Ag;OHC(CH2)3CHO为二元醛,1 mol该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 mol Ag;②③中的醛均为一元醛,1 mol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均生成2 mol Ag。故答案为①④或②③。
10.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可得21.6 g银,等物质的量的该醛完全燃烧时生成7.2 g水,则该醛可能是
A.乙醛 B.丙醛 C.甲醛 D.丁醛

21.6 g银的物质的量n(Ag)= = 0.2 mol,根据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物质的量关系R—CHO~2Ag可知,饱和一元醛的物质的量为0.1 mol;醛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为7.2 g,n(H2O)= =0.4 mol,则H的物质的量为0.8 mol,根据饱和一元醛通式CnH2nO得2n=8,解得n=4,则该醛为丁醛。
11.(2024·宁夏石嘴山高二期末)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本杰明·李斯特、大卫·麦克米兰,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中的贡献,用脯氨酸催化合成酮醇反应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的分子式为C10H11NO4
B.理论上,该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C.脯氨酸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b和c

A.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分子式为C10H11NO4,A正确;B.上述反应无副产物,所以理论上原子利用率为100%,B正确;C.脯氨酸的
分子式为C5H9NO2, 的分子式也为C5H9NO2,两者互为同分异
构体,C正确;D.b分子中的醛基和c分子中的羟基均容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所以不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b和c,D错误。
12.(2024·辽宁大连八中高二期中)凡是结构简式为 的醛、酮,跟次卤酸钠作用,有产物卤仿(CHX3)生成,这种反应称为卤仿反应(式中R为烷基,X为卤素原子)。如:(R)HCOCH3+3NaIO→CHI3+2NaOH+(R)HCOONa,以上称为碘仿反应。试判断下列物质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13.(2024·云南曲靖高二期中)桂皮中的肉桂醛( )是一种食用香料,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照碳骨架分类,肉桂醛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M与新制Cu(OH)2反应:CH3CHO+2Cu(OH)2+NaOH
CH3COONa+Cu2O↓+3H2O
C.肉桂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存在顺反异构体
D.为检验肉桂醛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加入溴水褪色则说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M和苯甲醛反应生成肉桂醛,由肉桂醛的结构简式逆推,可知M是乙醛。A.按照碳骨架分类,肉桂醛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A正确;B.M是乙醛,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乙酸钠和Cu2O,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Cu(OH)2 +NaOH CH3COONa+Cu2O↓+3H2O,
故B正确;C.肉桂醛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 ,
故C正确;D.肉桂醛分子中含碳碳双键、醛基,都能使溴水褪色,故D错误。
14.我国盛产山茶籽精油,其主要成分柠檬醛可以合成具有工业价值的β-紫罗兰酮。
(1)要检验柠檬醛中含有碳碳双键,需要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
(按加入顺序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银氨溶液 D.碳酸钠溶液
CB
因为柠檬醛中含碳碳双键和醛基,醛基具有还原性,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检验碳碳双键前先除去醛基,则选择银氨溶液,将醛基氧化后,再选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含有碳碳双键,所以选择试剂的顺序是CB。
(2)写出柠檬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柠檬醛中含有1个醛基,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化学方程式
是 +2Cu(OH)2+NaOH +Cu2O↓+3H2O;
(3)柠檬醛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能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 种。
A.含有一个 的六元环结构,六元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
B.能发生银镜反应
15
柠檬醛的分子式为C10H16O,去掉—C6H9后还剩—C4H7O,因能发生银镜反应,故含有醛基,六元环上的取代基可为—CH2CH2CH2CHO、—C(CH3)2CHO、—CH(CH3)CH2CHO、—CH(CHO)CH2CH3、—CH2CH(CHO)CH3 共5种,在环上有3种取代位置,所以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有5×3=15种。
15.实验表明,当乙醛加入溴水中,溴水会褪色。针对此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乙醛结构进行探究。
[实验假设]
(1)假设Ⅰ:醛基含有不饱和键,可与Br2发生_______(填反应类型)反应。
假设Ⅱ:乙醛具有α-H,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无论乙醛发生几元取代反应,参加反应的Br2与生成的H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假设Ⅲ:乙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溴水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成 
1∶1 
CH3CHO+Br2+H2O―→CH3COOH+2HBr 
由醛基含有碳氧不饱和键可知,乙醛可发生加成反应;由取代反应的机理可知,若乙醛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无论是几元取代,参加反应的溴与生成的溴化氢物质的量之比恒定为1∶1;由题意可知,若乙醛与溴水发生氧化反应,则生成乙酸和氢溴酸。
[实验过程]
针对以上假设,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组方案。
方案Ⅰ:通过对比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类型。
结论:假设Ⅰ不成立。
(2)则试管2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操作 现象
试管1 1 mL溴水+1 mL乙醛,充分振荡后静置 褪色
试管2 1 mL溴的CCl4溶液+1 mL乙醛,充分振荡后静置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褪色
由假设Ⅰ不成立可知,乙醛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所以充分振荡后静置,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褪色。
方案Ⅱ:通过测定反应后混合液的pH判断反应类型。
注:苯酚和乙酸的电离及温度变化对混合液pH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3)若试管4中反应后混合液的pH=1.85,则证明乙醛与溴水的反应为_______(填反应类型)反应;若试管4中反应后混合液的pH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1.85,则证明乙醛与溴水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序号 操作 pH
试管3 加入20 mL溴水,再加入10 mL苯酚溶液,待完全反应后(苯酚过量),测定混合液pH 1.85
试管4 加入20 mL相同浓度的溴水,再加入10 mL 20%的乙醛溶液(乙醛过量),3 min后完全褪色,测定混合液pH
取代
小于
返回
若试管4中反应后混合液的pH为1.85,与试管3中pH一致说明乙醛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rCH2CHO和溴化氢;若乙醛与溴水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生成的溴化氢的物质的量为取代反应的2倍,溶液的pH小于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