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化学一轮考点梳理精讲(人教)】主题3 重难突破1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原卷版+解答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化学一轮考点梳理精讲(人教)】主题3 重难突破1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原卷版+解答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10 11:20:30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学习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重难突破1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考向1: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
1.(2024·黄石一模)压煮器中发生反应:4Na2CO3+4FeWO4+R4Na2WO4+2Fe2O3+4CO2,R的化学式为 O2 。
【解题技巧】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列表如下:
原子 Na W O Fe C
生成物原子数目 8 4 30 4 4
反应物原子数目 8 4 28 4 4
差值 0 0 2 0 0
R的化学式  O2 
考向2:密闭容器中反应数据的处理
2.(2020·宜昌)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 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 g
D.当甲为2 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解题技巧】
第1步:求a的值。
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确定a=10+6+10-8-6-0= 12 。
第2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是催化剂或未参与反应的杂质。由此可知甲为 生成物 ,乙为 生成物 ,丙为催化剂或杂质,丁为 反应物 。
第3步:判断反应类型。
由第2步可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丁甲+乙,是分解反应。
第4步:确定物质类别。
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确定丁属于 化合物 。
第5步:确定质量比。
根据反应物减少的质量和生成物增加的质量,得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
丁→甲+乙
10 8  2
第6步:根据质量比进行相关计算,判断选项,找出答案。
丁为5 g时,已经分解的丁的质量为5 g,反应新增甲 4 g ,新增乙 1 g ,所以此时甲为 4 g ,乙为 11 g ,丙为6 g,丁为5 g。
当甲为2 g时, 消耗 丁2.5 g,新增乙 0.5 g,此时甲为2 g,乙为10.5 g,丙为6 g,丁为 7.5 g。
1.(2024·青海)《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理是Fe2O3+3CO2Fe+3X,X的化学式为( D )
A.H2O B.CO
C.Fe3O4 D.CO2
2.(2020·三市一企)电石(CaC2)遇水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C2+2H2OCa(OH)2+X↑,X遇明火会剧烈燃烧,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X的化学式是C2H2
B.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O2CO2+H2O
C.X是有机化合物
D.CaC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5%
3.(2024·襄阳保康县模拟)如今,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用运载火箭向太空发射卫星。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R的化学式为C2H8N2
B.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1
C.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总和相等
D.反应过程中原子的质量发生改变
4.(2022·随州)在反应X+2Y2Q+R中,1.6 g X与足量的Y完全反应,生成4.4 g R,则a∶b等于( D )
物质 X Y Q R
相对分子质量 18 44
参加反应或生成的 物质的质量/g 1.6 a b 4.4
A.23∶9 B.46∶9
C.32∶9 D.16∶9
5.(2024·驻马店模拟)一定质量的碳和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测得剩余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碳和铜的质量比为( B )
A.1∶3 B.1∶4
C.3∶8 D.3∶16
6.(2024·哈尔滨月考)某密闭容器中只有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甲、乙、丙的质量随丁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甲属于化合物
B.a的值为16
C.当丁为2 g时,容器中乙和甲的质量比为2∶3
D.当甲为6 g时,容器中丙和丁的总质量为16 g
7.(2024·泰安二模)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中的待测值为27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9
D.丙和丁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8.(2024·武威三模)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丙可能是单质
C.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4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9.(2024·日照模拟)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参加反应的Y与Z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7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YZ
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化学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重难突破1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考点梳理精讲
学习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考向1: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
1.(2024·黄石一模)压煮器中发生反应:4Na2CO3+4FeWO4+R4Na2WO4+2Fe2O3+4CO2,R的化学式为   。
O2
【解题技巧】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列表如下:
原子 Na W O Fe C
生成物原子数目 8 4 30 4 4
反应物原子数目 8 4 28 4 4
差值 0 0 2 0 0
R的化学式 ___________ O2
考向2:密闭容器中反应数据的处理
2.(2020·宜昌)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 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 g
D.当甲为2 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D
【解题技巧】
第1步:求a的值。
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确定a=10+6+10-8-6-0=   。
第2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是催化剂或未参与反应的杂质。由此可知甲为   ,乙为   ,丙为催化剂或杂质,丁为   。
12
生成物
生成物
反应物
第3步:判断反应类型。
由第2步可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丁甲+乙,是分解反应。
第4步:确定物质类别。
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确定丁属于   。
第5步:确定质量比。
根据反应物减少的质量和生成物增加的质量,得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
丁→甲+乙
10 8  2
化合物
第6步:根据质量比进行相关计算,判断选项,找出答案。
丁为5 g时,已经分解的丁的质量为5 g,反应新增甲   ,新增乙   ,所以此时甲为   ,乙为   ,丙为6 g,丁为5 g。
当甲为2 g时,   丁2.5 g,新增乙   g,此时甲为2 g,乙为10.5 g,丙为6 g,丁为 7.5 g。
4 g
1 g
4 g
11 g
消耗
0.5
1.(2024·青海)《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理是Fe2O3+3CO2Fe+3X,X的化学式为(  )
A.H2O B.CO
C.Fe3O4 D.CO2
D
2.(2020·三市一企)电石(CaC2)遇水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C2+2H2O
Ca(OH)2+X↑,X遇明火会剧烈燃烧,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是C2H2
B.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O2CO2+H2O
C.X是有机化合物
D.CaC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5%
B
3.(2024·襄阳保康县模拟)如今,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用运载火箭向太空发射卫星。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的化学式为C2H8N2
B.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1
C.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总和相等
D.反应过程中原子的质量发生改变
A
4.(2022·随州)在反应X+2Y2Q+R中,1.6 g X与足量的Y完全反应,生成4.4 g R,则a∶b等于(  )
物质 X Y Q R
相对分子质量 18 44
参加反应或生成的 物质的质量/g 1.6 a b 4.4
A.23∶9 B.46∶9
C.32∶9 D.16∶9
D
5.(2024·驻马店模拟)一定质量的碳和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测得剩余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碳和铜的质量比为(  )
A.1∶3 B.1∶4
C.3∶8 D.3∶16
B
6.(2024·哈尔滨月考)某密闭容器中只有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甲、乙、丙的质量随丁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属于化合物
B.a的值为16
C.当丁为2 g时,容器中乙和甲的质量比为2∶3
D.当甲为6 g时,容器中丙和丁的总质量为16 g
D
7.(2024·泰安二模)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待测值为27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9
D.丙和丁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D
8.(2024·武威三模)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丙可能是单质
C.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4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9.(2024·日照模拟)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Y与Z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7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YZ
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学习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重难突破1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考向1: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
1.(2024·黄石一模)压煮器中发生反应:4Na2CO3+4FeWO4+R4Na2WO4+2Fe2O3+4CO2,R的化学式为 O2 。
【解题技巧】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列表如下:
原子 Na W O Fe C
生成物原子数目 8 4 30 4 4
反应物原子数目 8 4 28 4 4
差值 0 0 2 0 0
R的化学式  O2 
考向2:密闭容器中反应数据的处理
2.(2020·宜昌)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 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 g
D.当甲为2 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解题技巧】
第1步:求a的值。
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确定a=10+6+10-8-6-0= 12 。
第2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是催化剂或未参与反应的杂质。由此可知甲为 生成物 ,乙为 生成物 ,丙为催化剂或杂质,丁为 反应物 。
第3步:判断反应类型。
由第2步可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丁甲+乙,是分解反应。
第4步:确定物质类别。
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确定丁属于 化合物 。
第5步:确定质量比。
根据反应物减少的质量和生成物增加的质量,得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
丁→甲+乙
10 8  2
第6步:根据质量比进行相关计算,判断选项,找出答案。
丁为5 g时,已经分解的丁的质量为5 g,反应新增甲 4 g ,新增乙 1 g ,所以此时甲为 4 g ,乙为 11 g ,丙为6 g,丁为5 g。
当甲为2 g时, 消耗 丁2.5 g,新增乙 0.5 g,此时甲为2 g,乙为10.5 g,丙为6 g,丁为 7.5 g。
1.(2024·青海)《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理是Fe2O3+3CO2Fe+3X,X的化学式为( D )
A.H2O B.CO
C.Fe3O4 D.CO2
2.(2020·三市一企)电石(CaC2)遇水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C2+2H2OCa(OH)2+X↑,X遇明火会剧烈燃烧,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X的化学式是C2H2
B.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O2CO2+H2O
C.X是有机化合物
D.CaC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5%
3.(2024·襄阳保康县模拟)如今,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用运载火箭向太空发射卫星。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R的化学式为C2H8N2
B.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1
C.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总和相等
D.反应过程中原子的质量发生改变
4.(2022·随州)在反应X+2Y2Q+R中,1.6 g X与足量的Y完全反应,生成4.4 g R,则a∶b等于( D )
物质 X Y Q R
相对分子质量 18 44
参加反应或生成的 物质的质量/g 1.6 a b 4.4
A.23∶9 B.46∶9
C.32∶9 D.16∶9
5.(2024·驻马店模拟)一定质量的碳和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测得剩余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碳和铜的质量比为( B )
A.1∶3 B.1∶4
C.3∶8 D.3∶16
6.(2024·哈尔滨月考)某密闭容器中只有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甲、乙、丙的质量随丁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甲属于化合物
B.a的值为16
C.当丁为2 g时,容器中乙和甲的质量比为2∶3
D.当甲为6 g时,容器中丙和丁的总质量为16 g
7.(2024·泰安二模)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中的待测值为27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9
D.丙和丁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8.(2024·武威三模)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丙可能是单质
C.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4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9.(2024·日照模拟)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参加反应的Y与Z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7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YZ
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