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末综合提升课件(113页ppt) | ![]() | |
格式 | ppt | ||
文件大小 | 4.4MB | ||
资源类型 | 试卷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2019) | ||
科目 | 化学 | ||
更新时间 | 2025-03-09 21:17:34 |
√
6.乙苯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一氯取代物,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稳定
B.反应①比反应②的速率快
C.选择合适催化剂可提高单位时间内取代物2的含量
D.若升温时取代物2的含量提高,则原因是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
由图示原理知,取代物1为 ,取代物2为 ,取代物2
能量低,稳定,故 稳定,A正确;反应①活
化能比反应②小,故反应①反应速率比反应②快,B正确;选择合适催化剂,可降低反应②活化能,加快反应②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取代物2的产率,C正确;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均逆向移动,D错误;故选D。
√
7.人体内的血红蛋白(Hb)可与O2结合形成HbO2,Hb(aq)也可以与CO结合,人体发生CO中毒的原理为HbO2(aq)+CO(g) HbCO(aq)+O2(g) 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气压较低,所以血红蛋白较难与O2结合,容易产生缺氧现象
B.已知CO中毒为熵减过程,则理论上冬天比夏天可能更容易发生CO中毒现象
C.把CO中毒的人转到高压氧仓中有助于缓解症状
D.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
8.Bodenstein研究了反应2HI(g) I2(g)+H2(g),某温度下的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c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c(I2)·c(H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根据以上内容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物浓度越大,正反应速率越大
B.生成物浓度越大,逆反应速率越大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D.速率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根据v正=k正c2(HI)可知,反应物浓度越大,正反应速率越大,A正确;根据v逆=k逆c(I2)·c(H2)可知,生成物浓度越大,逆反应速率越大,B正确;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
v逆,即k正c2(HI)=k逆c(I2)·c(H2), = =K,C正确;速率常数的大小
与温度、活化能有关,D错误。
√
9.(2023·广东高一期中)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 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A.化学平衡状态的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
率,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还在改变,未达平衡,错
误;B.a到b时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随时间
不断减小,错误;C.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
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错误;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增大,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正确;答案选D。
10.实验室中模拟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得到三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实验2中,前20min内以NH3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12mol·L-1·min-1
C.比较实验1和2,说明实验2使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剂
D.实验3中,40min时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e,则正反应速率v正不变
实验序号 温度(℃) H2浓度(mol/L)
0min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1 300 2.00 1.70 1.50 1.36 1.25 1.20 1.20
2 300 2.00 1.50 1.28 1.20 1.20 1.20 1.20
3 200 2.00 1.60 1.39 1.29 1.27 1.27 1.27
√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同,在反应过程中体系的压强随着分子数的变化而变化,故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正确;实验2中,前20min
内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0.036mol·L-1·min-1,NH3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24mol·L-1·min-1,B错误;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影响平衡移动。比较实验1和2,实验2更快达到了与实验1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说明实验2使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剂,C正确;恒容容器中通入氦气,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故反应速率不变,D正确;故选B。
11.SO2既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又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如可生产SO3并进而制得硫酸等,其反应原理为2SO2(g)+O2(g) 2SO3(g) ΔH=-196.6kJ·mol-1。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B.2molSO2(g)和1molO2(g)所含键能总和比2molSO3(g)所含键能小
C.反应达平衡后再通入O2,SO3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D.反应在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可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
√
该反应的熵减小,故不一定在任何条件均能自发,A错误;当通入无穷大的O2时,参与反应的O2较少,生成的SO3略有增多,但是由于没有反应的O2的量更多,则SO3的体积分数反而减小,C错误;催化剂不可以改变SO2的平衡转化率,D错误;故选B。
12.(2023·吉林吉化第一高级中学)一定条件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2molX和3molY进行反应:X(g)+Y(g) Z(g),经12s达到平衡,生成0.6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s)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X的浓度,平衡右移,X的转化率增大
C.其他条件不变,12s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10L,Z的平衡浓度变为0.06mol/L
D.12s达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20%
√
13.体积恒定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CO(g)和
H2O(g)各1mol,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反应分别在
不同的温度和催化剂下进行,保持其他初始
实验条件不变,经10min测得CO气体转化率如图所示,T2温度下两曲线相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催化剂2比催化剂1的效率高
B.在A点时,反应一定未达到平衡
C.C点时,两种催化剂下反应速率相同,用水蒸气表示速率为v(H2O)=0.02mol·L-1·min-1
D.增大压强对该反应的速率无影响
√
温度不同,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各有优
劣,温度低于T2,催化剂1的效率高,温度
高于T2,催化剂2的效率高,故A错误;因
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则A点时,反应一
定未达到平衡,因B点CO的转化率较大,故B正确;C点时用水蒸气表
示速率为v(H2O)= =0.01mol·L-1·min-1,故C错误;增
大压强,可增大反应速率,故D错误。故选B。
14.(2023·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中高二期末)在3种不同条件下,分别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
2C(g) ΔH=QkJ/mol,相关条件和数据见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1<K2<K3
B.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实验Ⅱ比实验Ⅰ达平衡所需时间小的可能原因是使用了催化剂
D.实验Ⅲ达平衡后,恒温下再向容器中通入1molA和1molC,平衡正向移动
√
实验编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反应温度/℃ 700 700 750
达平衡时间/min 40 5 30
平衡时n(C) /mol 1.5 1.5 1
化学平衡常数 K1 K2 K3
反应为2A(g)+B(g) 2C(g),比较实验Ⅰ和Ⅲ,温度升高,平衡时C的量减少,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Q<0,则K3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g)+2B(g) === 2C(g)
根据图甲可知,达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减少1mol-0.7mol=0.3mol,B的物质的量减少1mol-0.4mol=0.6mol,C的物质的量增加0.6mol,所以A、B、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为0.3mol∶0.6mol∶0.6mol=1∶2∶2,且A和B未完全转化为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2B(g) 2C(g);
根据图乙可知:t3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与图像不符。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分数减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与图像相符,所以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2)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乙判断,在t3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
升高温度
根据图乙可知,在t1~t2时反应正向进行,A的转化率逐渐增大,t2~t3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的转化率达到最大;t3~t4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逐渐减小,t4~t5时A的转化率达到最小;t5~t6时,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且相等,说明平衡没有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与t4~t5时相等,所以A的转化率最大的时间段是t2~t3,A的转化率最大时,C的体积分数最大,对应a;
②a、b、c对应的平衡状态中,C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是状态____。
a
③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K1、K2、K3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用“>”、“<”或“=”连接)。
t2~t3 t4~t5 t5~t6
K1 K2 K3
K1>K2=K3
反应A(g)+2B(g) 2C(g) ΔH<0,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所以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越小;t2~t3、t4~t5、t5~t6时间段的温度关系为(t4~t5)=(t5~t6)>(t2~t3),所以化学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1>K2=K3;
Ⅱ.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S,发生反应:2H2S(g) = 2H2(g)+S2(g) ΔH,如图丙所示为H2S气体分解生成H2(g)和S2(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3)ΔH_____(填“>”、“<”或“=”)0。
恒压条件下,温度升高,H2S的转化率增大,即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ΔH>0;
>
2H2S(g) 2H2(g)+S2(g) ΔH,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H2S的转化率减小,则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3>p2>p1;
(4)图丙中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p3>p2>p1
M点对应的H2S转化率为50%,总压为5MPa,设H2S起始量为2mol,列三段式:
2H2S(g) 2H2(g)+S2(g)
始(mol) 2 0 0
变(mol) 1 1 0.5
平(mol) 1 1 0.5
Kp= =1MPa;
(5)图丙中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p=__MPa(用平衡分压代
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1
如果想进一步提高H2S的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压强外,还可以减少生成物浓度促进平衡正向移动。
(6)如果想进一步提高H2S的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及时分离出生成物
16.(12分)汽车尾气是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利用反应2NO(g)+2CO(g)
N2(g)+2CO2(g)可实现汽车尾气的无害化处理。向甲、乙两个体积都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CO和2molNO,分别在T1、T2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n(CO2)随时间(t)变化情况见下表:
时间/s 0 2 4 6 8 10
甲容器(T1)n(CO2)/mol 0 0.72 1.20 1.60 1.60 1.60
乙容器(T2)n(CO2)/mol 0 0.60 1.00 1.40 1.70 1.70
2NO(g)+2CO(g) N2(g)+2CO2(g),向甲、乙两个体积都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CO和2molNO,分别在T1、T2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甲容器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短,则反应速率快,说明反应温度T1>T2;达到平衡状态时,乙中CO2的物质的量大于甲中CO2的物质的量,说明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1)T1_____T2(填“>”、“<”或“=”,下同),该反应ΔH______0。
>
<
(2)乙容器中,2~4s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___。
0.05mol·L-1·s-1
(3)甲容器中NO平衡转化率为_____,T1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
80%
160
a项,增大NO浓度,NO的转化率降低,故a不选;b项,压缩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故b选;c项,移去部分N2,反应速率减慢,故c不选;d项,改用高效催化剂,平衡不移动,NO的转化率不变,故d不选;故选b。
(4)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反应速率同时提高N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填字母)。
a.增大NO浓度 b.压缩容器体积
c.移去部分N2 d.改用高效催化剂
b
17.(18分)在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工生产中,对有关反应的反应原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t℃时,关于N2、NH3的两个反应的信息如下表所示:请写出t℃时NH3被NO氧化生成无毒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热用a、b、e、d代数式表
示)。t℃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用K1和K2表示)。请解释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 正反应活化能 逆反应活化能 t℃时平衡常数
N2(g)+O2(g)===2NO(g) ΔH>0 a kJ·mol-1 b J·mol-1 K1
4NH3(g)+5O2(g)===4NO(g)+6H2O(g) ΔH<0 e J·mol-1 d J·mol-1 K2
4NH3(g)+6NO(g)===5N2(g)+
6H2O(g) ΔH=(e-d-5a+5b)kJ·mol-1
该反应ΔH<0,ΔS>0,所以ΔG<0,可以自发进行
依题意可得:①N2(g)+O2(g)===2NO(g) ΔH=(a-b)kJ·mol-1
②4NH3(g)+5O2(g)===4NO(g)+6H2O(g) ΔH=(e-d)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将反应②-①×5,即得t℃时NH3被NO氧化生成无毒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6NO(g)===5N2(g)+6H2O(g) ΔH=
(e-d-5a+5b)kJ·mol-1。t℃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因为a>b、e<d,所以ΔH=(e-d-5a+5b)<0,反应物的气体分子数小于生成物的气体分子数,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原因是该反应ΔH<0,ΔS>0,所以ΔG<0,可以自发进行;
(2)一定温度下,将2molN2和6molH2置于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 ΔH<0。测得不同条件、不同时间段内合成氨反应中N2的转化率,数据如下:
①上表中T1____T2(填“>”、“<”或“=”),其中a、b、80%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用含“>”、“<”或“=”的关系式表示)。
时间
N2转化率
温度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T1 30% 50% 80% 80%
T2 35% 60% a b
<
a=b<80%
因为相同时间内,T2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大,则反应速率快,温度高,所以题表中T1<T2;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高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低,所以a、b、80%三者的大小关系是a=b<80%。
时间
N2转化率
温度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T1 30% 50% 80% 80%
T2 35% 60% a b
②研究表明,合成氨的速率与相关物质的浓度关系为v=kc(N2)c (H2)c-1
(NH3),k为速率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k值增大
B.T2℃时若容器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7且保持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将原容器中的NH3及时分离出来可使v增大
D.合成氨达到平衡后,增大c(N2)可使正反应速率在达到新平衡的过程中始终增大。
ABC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则v增大,所以k值增大,A正确;合成氨反应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物质的量不变,气体的分子数不变,所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v与c(NH3)成反比,将原容器中的NH3及时分离出来,则c(NH3)减小,所以v增大,C正确;合成氨达到平衡后,增大c(N2)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随着平衡的移动,正反应速率减小,D错误;故选ABC。
已知某温度下该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均为1mol,容器容积为1L,则K=1;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又充入3molN2后,此时容器的体积为2L,
Q= =1,则平衡不移动。
③已知某温度下该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均为1mol,容器容积为1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又充入3molN2后,平衡__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
不移动
18.(16分)研究氮、碳及其化合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氢气还原氮气合成氨低温下自发发生。若将2.0molN2和6.0molH2通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在T1和T2温度下进行反应。曲线A表示T2温度下n(H2)的变化,曲线B表示T1温度下n(NH3)的变化,T2温度下反应到a点恰好达到平衡。
曲线A表示T2温度下n(H2)的变化,反应到4min时,v(H2)=
= 0.5mol·L-1·min-1,该条件下对应氨气的速率为:v(NH3)=
= ≈0.33mol·L-1·min-1,
①温度T1___(填“>”、“<”或“=”下同)T2。T1温度下恰好平衡时,曲线B上的点为b(m,n),则m___12,n__2。
>
<
<
曲线B表示T1温度下n(NH3)的变化,4min时v(NH3)= =
0.4mol·L-1·min-1,曲线B对应的反应速率快,可知T1>T2,因曲线B对应的温度高,速率快,所以到达平衡的时间比曲线A短,即m<12,但因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导致曲线B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比曲线A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少,即n<2;
T2温度下,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根据题中数据列三段式:
N2+3H2 2NH3
起始浓度(mol/L) 2 6 0
转化浓度(mol/L) 1 6-3=3 2
平衡浓度(mol/L) 1 3 2
②T2温度下,若某时刻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起始时的80%,则此时v(正)
____(填“>”、“<”或“=”)v(逆)。
>
c
d
(3)CO2在Cu-ZnO催化下,同时发生以下反应,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手段。
Ⅰ.CO2(g)+3H2(g) CH3OH(g)+H2O(g) ΔH1<0
Ⅱ.CO2(g)+H2(g) CO(g)+H2O(g) ΔH2>0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起始及达平衡时,容器内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及总压强如下表所示:
若容器内反应Ⅰ、Ⅱ均达到平衡时,p0=1.4p,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_______ (kPa)-2。(用含p的式子表示,分压=总压×气体物质的量分数)
CO2 H2 CH3OH CO H2O 总压强/kPa
起始/mol 0.5 0.9 0 0 0 p0
平衡/mol 0.3 p
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设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则n∶(0.5+0.9)=p∶1.4p,解得n=1mol,反应前后气体减少的物质的量为0.4mol,反应Ⅱ中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反应Ⅰ中反应后气体减少的物质的量为生成甲醇气体的2倍,则生成甲醇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mol,反应Ⅰ中生成的n(H2O)=n(CH3OH)=0.2mol,则反应Ⅱ中生成的n(H2O)=0.3mol-0.2mol=0.1mol,所以反应Ⅱ中生成的n(CO)=0.1mol,消耗的n(CO2)=0.2mol+0.1mol=0.3mol,剩余的n(CO2)=0.5mol-0.3mol=0.2mol,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