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9 20:2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4分)读拼音,根据意思写词语。
(1)李爷爷望着绿油油的稻秧,旺盛的gān zhe    ,想到了收获时的场景,咧开zuǐ chún
   笑了。
(2)听众都táo zuì    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突然,一个táo qì    的小男孩大喊了一声。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彩红 愁怨 湿淋淋 基地
B.险要 检阅 目地的 枯竭
C.毡帽 酱油 农作物 凌乱
D.磁场 节制 后恼勺 潮汛
3.(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有所_____有所_____,有所_____。
A.发明 创造 发现 成就
B.发现 发明 创造 成就
C.发现 创造 成就 发明
D.创造 发现 发明 成就
4.(2分)将打乱的一段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后最合理的一组是(  )
①他的心扑通扑通地跳,像是木榔头不住地敲打着胸膛。
②就在这时,他看到网下在不住地冒着两行水泡。
③大网好像被一股力量顶着,正往水面上浮起。
④青铜垂头丧气地走进水中去收他的网。
⑤那水泡越来越大。
A.④①②③⑤ B.①②⑤④③ C.④②⑤③① D.③⑤②④①
5.(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爸爸的计划》和《小站》两篇写作例文,一篇写人,一篇写景,提供不同的范例,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方法。
B.《月光曲》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的传说故事。
C.《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
D.《少年闰土》重点回忆了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雪地捕鸟”这件事叙述得最详细。
6.(12分)品味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用古诗词赞颂四季美景:春天有“等闲识得东风面,   ”;夏天有“   ,听取蛙声一片”;秋天有“停车坐爱枫林晚,   ”。
(2)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为人们送去绿色,此情此景。让人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句    ,   。
(3)《伯牙鼓琴》一文讲的是锺子期死后,伯牙不再鼓琴的故事。后来人们常用    来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
(4)《七律 长征》这首诗是围绕“   ,   ”这两句来写的。
(5)“五彩缤纷”形容颜色多,其中“五彩”是指    、   、赤、白、黑。“五谷丰登”形容收成好,粮食丰收,其中“五谷”是指    、   、黍、菽、稷。
(6)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仿写句子)
   
7.(4分)根据描述知《童年》人物。
①她说话的方式很特别,好像唱歌一样把词唱出来,所以这些词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就像花朵,温柔、明艳、鲜嫩。人物:   
②他的头发闪闪发亮,浓密的眉毛下一双斜眼里跳动着快活的光芒,刚开始长出的一条黑色的小胡子茬下露出一排白牙。人物:   
③阿廖沙尽管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可怕的生活圈子”中,但他却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进行着抗争。探讨《童年》发现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有    ,也有    ;探讨《童年》中关键事件对阿廖沙的影响发现:   。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24分)
8.(13分)阅读短文《鲁迅先生的生活情趣》,完成练习。
①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却从不把参加体育活动和搞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看作是浪费生命;恰恰相反,他把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看作是增长知识、变换方式积极休息的手段。
②鲁迅一生喜爱花草,即使没有栽种的地方,也要在书案上摆一盆绿色的生命。鲁迅最爱丁香花和木槿花,他住在北京一个四合院的时候,就种了好几株丁香花。夏秋之夜,每当夜深入静,他独自徘徊在花下,闻着略带苦涩的香气,以求解除疲劳。在西安讲学时,他的下榻处窗外有一丛盛开的白木槿花,他对花凝视良久,想构思一部《杨贵妃》的剧本。晚年,鲁迅定居在上海时,还特地在前院种上了夹竹桃、石榴、紫荆等花木。
③鲁迅先生从小爱看绍兴的戏文,还在民间演的目莲戏中自告奋勇地扮演了一个角色。他在西安讲课时,专程去看秦腔的演出。晚年定居上海后,在繁忙的写作之余,他最大的娱乐就是看戏。他不仅看,且多有评论。
④鲁迅先生也喜欢养鱼。有一次,内山完造先生赠送了10尾金鱼。鲁迅先生特地买来一只素白的金鱼缸,和夫人许广平一同兴致盎然地铺沙、灌水,植种水草,小心翼翼地把金鱼放进去。鲁迅先生很熟悉金鱼的生活习性,顾虑到缸面的水苔太密,会影响鱼呼吸氧气,他常暂搁手中的“金不换”笔,仔细地把这些东西除去。
⑤鲁迅先生童年时就喜欢绘画,30年代曾为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设计过封面,也为自己的文章画过插图。“君无常”画像就是他于1927年6月亲笔作的一幅,至今保存在他的《朝花夕拾 后记》里。
(1)短文围绕“   ”这一中心意思,介绍了鲁迅先生种花、   、   、   这四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2)鲁迅先生极为珍惜时间,为什么却花时间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3)谈谈你从第④段的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短文对鲁迅先生哪一方面的爱好写得比较具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读完全文,你又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先生?结合之前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简要评价一下。
(6)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    。
9.(11分)阅读选文《夏》,完成练习。
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已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短文不仅写出了夏天磅礴的气势,还从    和    分别写出了夏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    之情。
(2)第②自然段中写到从春天到夏天事物的变化,请根据这段内容填空。
芊芊细草——   
   ——黛色长墙
(3)在第⑤自然段中,“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是因为    
A.夏天天气炎热,暑气蒸腾,使人容易出汗。
B.人们总是想着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C.人们肩挑夏秋两季,总是在紧张忙碌地劳作。
D.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4)文中②描写景物用词贴切,任选一加点词语,说说其表达效果。
(5)你喜欢哪一个季节?请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再写一句。
三、语言的实际运用(28分)
10.(3分)口语交际。
学校举行以“童心向上 致敬英雄”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1)读课文,知英雄。我们学习过很多革命英雄的故事,比如红四团飞夺泸定桥,  ,  ……他们舍生忘死,为民族解放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用小标题填写革命英雄故事)
(2)英雄不问出处。请向你心目中的英雄致敬,表达你的敬意。
11.(25分)台。
题目:那一次,我很了不起
提示:习近平主席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每个人都了不起”是肯定,是赞美,是激励。回顾过去的一年,相信你也一定有印象深刻的“了不起”的回忆。请你以“那一次,我很了不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2025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答案】(1)甘蔗 嘴唇
(2)陶醉 淘气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1)万紫千红总是春 稻花香里说丰年 霜叶红于二月花
(2)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3)高山流水
(4)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5)青 黄 稻 麦
(6)一片小水塘,几天不见,就布满了浮萍。 一片小山坡,几天不见,就开满了野花。
7.【答案】①外祖母
②小茨冈
③有欢笑和喜悦 磨难和痛苦(有痛苦也有欢乐) 他过早就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但在苦难中也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美好,学会了坚强和乐观,面对苦难依然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24分)
8.【答案】(1)生活情趣 看戏 养鱼 绘画
(2)因为他把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看作是增长知识、变换方式积极休息的手段。
(3)从“兴致盎然”能看出鲁迅享受养鱼过程,对生活充满热爱。“小心翼翼”反映出他对金鱼呵护备至,凸显其温和、细腻的一面。
(4)短文对鲁迅先生喜爱花草写得较为具体。这样安排详略得当,可以重点突出鲁迅先生爱花的情趣,更丰满了人物形象。
(5)文中的鲁迅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对花草、戏剧等满怀热忱。曾经,我眼中的鲁迅是那个弃医从文、唤醒民众的勇士,他的文字如匕首般犀利。现在,他生活中的情趣爱好让我看到他温柔细腻的一面,原来他在为民族觉醒不懈奋斗的同时,也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平凡中享受美好。
(6)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中国的脊梁
9.【答案】(1)色彩 旋律 喜爱赞美
(2)密密的厚发 淡淡绿烟
(3)C
(4)“涌”本义是像水般冒出流动,这里把麦浪比作海浪“涌”着汽车,形象写出麦浪的汹涌,营造热烈氛围,抒发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
(5)我喜欢冬天。你看,雪花刚刚飘落,庭院里那裹着厚厚白棉被的青菜,那在寒风中挺立的翠竹,和那在墙角独自绽放的腊梅,无不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
三、语言的实际运用(28分)
10.【答案】(1)红军巧渡金沙江 红军艰难过草地
(2)你是那无畏的勇士,英勇的事迹令人敬仰,感谢你为我们守护家园。
11.【答案】
那一次,我很了不起
人生中会有很多事情令人难忘,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其中的滋味。成功了,才明白自己有多了不起!
说起这件事,至今还让我心有余悸。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我独自去上书法课,快走到路口时,有个穿着朴素的阿姨突然跑过来问我:“小妹妹,川沙老街怎么走?我有急事。”我看了看她,心想:妈妈上周还带我去过呢,我就告诉她吧!“阿姨,你沿着川沙路走到新川路,一直往东走到川黄路,再往北走点就差不多到了。”这位阿姨茫然地看着我,摆出一副可怜着急的样子说:“我不认识路,你带我去吧!”说完,她就拉着我的手要穿马路,我想挣脱却不行,心里紧张极了,知道自己碰上了坏人,怎么办呢?
在过马路时我看见对面的协管员伯伯在维持交通秩序,心里有了一计。我故意向着协管员的方向靠近,走近时,我大声喊道:“伯伯,这位阿姨要到川沙老街,你告诉她吧,我要上课去了。”说完我挣脱了阿姨的手,飞快地跑了。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也吓出了一身冷汗。不过她也夸我遇事冷静,非常了不起!
这一次的经历虽然让我有些心惊胆战,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了不起的一面。我相信今后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勇敢地去面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