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高 一 历 史 试 卷(理科)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题, 60分。请将答案用2B铅笔涂于答题卡上。)
1.《灌县乡土志》中说:“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这里的“李王”是指( )
A. 李斯 B. 李冰 C. 李世民 D. 李白
2. 右图中素纱禅衣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纺织成就(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3.《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
C.经商的人很多 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
4.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海禁 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
5.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6. 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7.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毅然冲破传统观念,自称“捐弃所恃,舍身喂虎”,积极投身实业。他兴办的企业是( )
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大生纱厂 D.保兴面粉厂
8.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镜头一:商人通过有线电报向家人报平安 B.镜头二:商人身着中山装到北京洽谈生意
C.镜头三:商人与外国友人在西餐厅进餐 D.镜头四:商人见到政府官员称“老爷”“大人”
9. 伴随“铁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活动空间得到极大拓展。铁路在中国开始出现于( )
A. 明朝末年 B. 晚清时期 C. 中华民国时期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0.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
①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② 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③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 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 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
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12. 下列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的《世界改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中国改变世界》一文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C.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4. 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
15. 一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在18世纪下半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并一步步走向世界的中心,这个国家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16.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它最早发生在( )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日本
17.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纽约股市暴跌 B.市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8.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 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
A. 实行社会救济 B. 兴办公共工程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19. 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征是:( )
① 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 ② 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③ 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④ 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 )
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21. 1921年初,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原因是实行了( )
A. 粮食税 B. 余粮收集制 C. 全面国有化 D. 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22.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货币是( )
A. 美元 B. 英镑 C. 欧元 D. 人民币
23. 二战后初期调整世界经济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
① 关贸总协定 ② 世界银行 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 世界贸易组织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下列思想中,孔子提出的是( )。
A.“无为而治” B. 格物致知
C.“仁”与“礼” D.“存天理,灭人欲”
25.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火药
26.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呈现的汉字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7.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的是( )。
A. 文人画 B. 山水画 C. 花鸟画 D. 油画
28. 19世纪中期,一位日本著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是 ( )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孔子改制考》
29.戊戌变法在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突出的作用是( )。
A.变法思想的宣传 B.思想解放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行君主立宪
30.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
A.实行三民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动民主进程 D.建立共和政体
31.“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2.井冈山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撰写了 (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论十大关系》
33. “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主要是指李大钊( )。
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 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C.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D.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3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 )
A.遵义会议、七大 B.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七大、十五大 D.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
35.建国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属于20 世纪60年代的成就是( )
A. 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B.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
C.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发射“神舟”五号
36.文艺复兴时期,与但丁的《神曲》并列,享有“人曲”美称的文学作品是( )。
A. 彼特拉克的《歌集》 B. 薄伽丘的《十日谈》
C.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D.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37.16世纪欧洲出现了反对教皇权威的宗教改革。它首先发生于 ( )
A.意大利 B.德国 C.瑞士 D.英国
38.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列运动中,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思想藩篱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与“社会”双重觉醒的是 (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39.某著述的部分目录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章.家养状态下的变异”、“第2章.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3章.生存斗争、“第4章.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下列各项,最有可能包含上述目录内容的是 ( )
A.《物种起源》 B.《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C.《哲学通信》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40.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该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
A. 毕加索 B. 塞尚 C. 凡·高 D. 罗丹
清流一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高一 历 史 (理科)试 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Ⅱ卷
二. 非选择题(31题10分,32题10分,33题10分,34题10分,共40分。)
41、(10分)教育是立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康有为屡次上书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败后,认识到今当多难之秋,……“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界,莫亟於教育。”严复明确道:“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张也。”
——张良才、孙传宏《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材料三: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 http: / / www.21cnjy.com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贡献。(2分)
(2)据材料二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在他们的推动下,十九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6分)
42.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世纪中国经历了3次巨变,产生三位伟人,他们的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三 1978年,邓小平的重要讲话 图四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
(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1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2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理论的发展过程?(1分)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1分)
43.(10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对外政策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3
材料三 27年前,在邓小平先生领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16494亿美元,年均增长9.4%;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1548亿美元,上升为世界第三位,年均增长超过16%。
——胡锦涛2005年4月27日在菲律宾国会联席会议上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及其危害(4分)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中共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根据材料二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两种对外政策产生的不同影响,谈谈你的看法(2分)
44、(10分)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一是所有制的单一性……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三是始终坚持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惜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很明显,苏联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斯大林模式:苏联强大与衰落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三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四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弊端。(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却涉及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2分)其中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走出的一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1分)
(5)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学校 __ 班级 姓名 __ 座号 __
(密 封 线)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关闭了对外贸易的厦门、宁波、定海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中国人民不能自由开拓海外市场,对外贸的正常发展无疑起了阻碍作用……对国内商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