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2025年化学中考复习
题型二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第二部分 重点题型突破
考点要求
壹
1.形成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能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初步学会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对资源利用和物质转化的重要意义。
2.发展科学思维,强化创新意识。能初步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形成一定的证据推理能力;能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化学变化;初步建立物质及其变化的相关模型。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考查的题目主要涉及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想方法、逻辑推理、证据推理、建立模型、归纳和分类法、控制变量思想、守恒思想等化学思想方法。这些思想维度的方法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渐渗透,达到融会贯通。熟悉教材中的初始呈现形式,如氧分子、氨分子等几种分子的模型,体现了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想;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示意图既体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也体现了守恒的思想;原子的构成示意图蕴含了建立模型的思想;燃烧条件的探究、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等实验探究和思路凸显了控制变量的思想。在回归教材、深刻理解课本的基础上,再进行多维度的变式训练。
考点攻坚
叁
命题点1 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想方法
例1 (2024·湖北)液氢、液氧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其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为氧化物
B.丙的化学式为 H2O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
命题点2 推理法
例2 (2022·常德)根据下列证据,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推理,错误的是( )
C
命题点3 建立模型
例3 (2023·通辽)如下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原子的质量大致相等
C.它们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去电子
D.它们所含中子数不相同
B
命题点4 归纳法和分类法
例4 (2023·恩施州)下列归纳或总结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C
命题点5 控制变量思想
例5 (2022·河南)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写出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命题点6 守恒思想
例6 ▲传统文化(2023·广西)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新方法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g碳元素,当生成醋酸质量最多时,消耗 CO2的质量是 ___________g。
33
CO2+CH4==CH3COOH
催化剂
专项训练
肆
1.(2024·广安)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 (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下图是乙烯与水反应制备乙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B.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2.(2024·成都)中科院李灿院士团队在二氧化碳制甲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消耗的CO2与生成的CH3OH质
量比为11∶16
B.反应中CO2、H2一定要与催化剂接触
C.反应过程中“ ”分成 和
D.该研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A
3.▲项目式学习 (2023·福建)为探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学习小组查得资料:福建学者揭示了硼基催化剂催化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 X、Y和Z等的过程,局部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表示省略相关过程)。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主要成分为甲烷的化石燃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
(2)X为一氧化碳分子,参照上图,
画出该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_。
天然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3)B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4)甲烷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Z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成Y的过程如图中虚线框所示,且各微粒数比为1∶1∶1∶1,则 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3
CH4+O2==CH2O+H2O
C2H6
催化剂
课堂练习
伍
1.(2022·昆明)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下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B.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
量比为73:16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
2.(2022·安徽)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 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
B.X的化学式为CH2O
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
B
3.(2023·新疆)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均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
4.(2023·恩施州)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 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e-3是一种新元素
B.He-3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2个电子
C.He-3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D.H-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
D
5.(2024·深圳)模型建构和理解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右列碳和碳的化合物有关模型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
C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
(2)人们常用模型来进行认知,如下是碳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请在图B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粒子图形。
(3)我国科学家研究高效催化剂能使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生成H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
氧分子
CO+H2O====H2+CO2
高效催化剂
120℃
7.(2024·烟台)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C.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C
8.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金属的熔点:
B.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C.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
D.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
9.(2023·眉山)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与W属于同一周期
B.Z与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C.在化学反应中,Y原子易得到电
子,W原子易失去电子
D.常温下,X、Y、W三种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的水溶液pH>7
A
10.(2023·安徽)某同学用右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KMnO4制取O2
B.通入O2后,白磷燃烧,说用物质
燃烧的条件只需要O2
C.通入O2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
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B
知 识 梳 理
巩 固 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