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第3课时物质的转化课件(45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第3课时物质的转化课件(45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10 09:54:46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物质的转化
[学习目标] 1.熟知酸、碱、盐的性质,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2.能理解物质与元素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元素的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辨析物质的形成过程。
任务一 酸、碱、盐的性质
1.酸的通性(以盐酸为例)
(1)盐酸可与下列物质反应:
(2)写出盐酸分别与上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铁:2HCl+Fe===FeCl2+H2↑,置换反应;
②氧化铜:2HCl+CuO===CuCl2+H2O,复分解反应;
③烧碱:HCl+NaOH===NaCl+H2O,复分解反应;
④硝酸银:HCl+AgNO3===AgCl↓+HNO3,复分解反应。
(3)酸的通性
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②与较活泼金属反应;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④与碱反应;
⑤与某些盐反应。
[交流研讨1] (1)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示:从微观角度来看,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2)为什么酸能与某些盐反应,而不是所有的盐?
提示: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酸与盐才能反应。
2.碱的通性(以烧碱为例)
(1)指出表中各物质的类别:
物质 CO2 HCl MgCl2 CaO BaCl2
类别 酸性 氧化物 酸 盐 碱性 氧化物 盐
(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2NaOH+CO2===Na2CO3+H2O,复分解反应;
②HCl+NaOH===NaCl+H2O,复分解反应;
③2NaOH+MgCl2===Mg(OH)2↓+2NaCl,复分解反应。
(3)碱的通性
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②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③与酸反应;
④与某些盐反应。
[交流研讨2] 为什么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示:从微观角度来看,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
3.盐的性质
(1)盐+金属→新金属+新盐
CuSO4+Zn===Cu+ZnSO4,置换反应;
(2)盐+酸→新盐+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
(3)盐+碱→新碱+新盐
MgCl2+2NaOH===Mg(OH)2↓+2NaCl,复分解反应;
(4)盐+盐→新盐+新盐
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
基于以上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从反应类型上来看,酸与金属单质、盐与金属单质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反应的是(  )
A.KCl溶液 B.CO2
C.HCl D.MgCl2
答案:A
2.基于物质分类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物质。SO2和CO2均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SO2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aSO3难溶于水,Ca(HSO3)2溶于水。将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随着SO2不断通入,观察到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澄清。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O2+CaO===CaSO3
(2)SO2+Ca(OH)2===CaSO3↓+H2O、CaSO3+SO2+H2O===Ca(HSO3)2
任务二 物质的转化
1.物质转化的实例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元素守恒是考虑如何实现物质之间转化的最基本的依据。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2Ca+O2===2CaO,化合反应;
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③CaO+CO2===CaCO3,化合反应;
④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⑤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⑥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
(2)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图中序号所示转化所需反应物的化学式:
①O2 ②H2O ③Ca(OH)2(或CaO) 
④Ca(OH)2 ⑤盐酸(答案合理即可)。
[交流研讨1] 对于上述转化关系,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你发现从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有什么规律?
提示: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
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2.物质转化的应用——物质制备方法的选择
(1)确定物质制备方法的依据
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②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工业生产中最适当方法的选择
[交流研讨2] 以工业上制取 NaOH为例,思考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两种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原料来源、成本等角度考虑工业上能否用上述两种方法制取氢氧化钠?现在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氢氧化钠?
提示:(1)①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H2O===2NaOH;②碱与盐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2)方法①不能用于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钠,因为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工业上制取NaOH过去曾采用方法②。现在工业上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
1.下列物质可以与其他物质直接反应生成盐的是(  )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酸性氧化物 ⑤酸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⑤ D.全部
答案:D
2.氯化镁是一种盐,请按要求写出一个生成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1)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Mg+2HCl===MgCl2+H2↑
(2)Mg(OH)2+2HCl===MgCl2+2H2O
(3)MgCO3+2HCl===MgCl2+CO2↑+H2O
(4)MgSO4+BaCl2===MgCl2+BaSO4↓
(5)MgO+2HCl===MgCl2+H2O
1.(2023·安徽庐江高一检测)物质R既能与某些酸反应,又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还能与某些金属反应。在下列物质中,R可能是(  )
A.KNO3 B.AgNO3
C.HCl D.CO2
答案:B
解析:AgNO3与盐酸、氯化钠溶液、铁均能反应。
2.(2023·江苏扬州一中段考)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Fe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CO2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CO2与C能够发生化合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2023·山东诸城一中段考)以铁、氧化铜、氯化铜溶液、盐酸、氢氧化钾溶液为反应物,两两间发生的反应有(已知Fe与CuO在高温下能反应)(  )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答案:A
解析:根据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性质判断反应是否能进行。下图中用线连接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4.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ZnH2Cu;
方案二:CuOCuSO4Cu。
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②Cu产率高;③产品纯净;④操作安全。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方案一中:Zn+H2SO4===ZnSO4+H2↑,H2+CuOCu+H2O。反应需加热,①正确;H2还原CuO时需先通H2排出空气,否则易爆炸,反应结束后还需通入H2至生成的Cu冷却,否则Cu又易被氧化,②、④正确。
5.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H2O、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铜绿CuCl2Cu(OH)2CuO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铜盐、碳酸盐、碱式盐、含氧酸盐(任选三个即可)
(2)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3)①
(4)CuO+H2Cu+H2O
解析:(1)铜绿是Cu2(OH)2CO3,根据盐的分类,它可以是铜盐、碳酸盐、碱式盐、含氧酸盐等。
(2)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3)反应①是化合反应。
(4)由题给信息,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Cu+H2O。
课时测评3 物质的转化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题点一 酸、碱、盐的性质
1.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隐藏化学变化的是(  )
A.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B.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C.荷风送秋香,竹露滴清响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答案:D
2.小明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愚人节这天决定送妈妈一个“无壳鸡蛋”。他从厨房中取来一个鸡蛋及一杯物质,将蛋泡在其中,只见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气泡,两天后就得到了一个没有壳的蛋。他应取下列哪一种物质(  )
A.醋 B.高粱酒
C.酱油 D.食盐水
答案:A
解析:同类别的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钙盐和二氧化碳气体。小明的实验中产生大量的气泡,选用的应该是酸,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
3.(2023·聊城高一检测)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
A.CaO B.Na2CO3
C.CaCO3 D.CO2
答案:B
解析:CaO是碱性氧化物,与碱不发生反应;CO2是酸性氧化物,与酸不发生反应;Na2CO3和CaCO3都是盐,但后者难溶于水,不与碱、盐发生反应,前者可以,例如Na2CO3可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钙等发生反应。
4.(2023·南京十三中月考)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碱的通性的是(  )
A.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B.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D.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答案:D
解析: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属于碱的通性,故A不符合题意;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的通性,故B不符合题意;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属于碱的通性,故C不符合题意;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不属于碱的通性,故D符合题意。
5.某同学为了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而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沉淀产生。
题点二 物质之间的转化
6.(2023·重庆八中统考)下列物质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aO→CaCl2 B.CuO→Cu(OH)2
C.CaO→Ca(OH)2 D.Mg(OH)2→MgCl2
答案:B
解析:CaO与HCl反应生成CaCl2和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A不选;CuO与水不反应,CuO→Cu(OH)2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B选;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C不选;Mg(OH)2与HCl反应生成MgCl2和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D不选。
7.常温下,有反应M+N―→盐+水,其中M、N的类别不可能是(  )
A.酸、碱 B.氧化物、酸
C.单质、氧化物 D.氧化物、碱
答案:C
8.(2023·沈阳八十三中统考)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常温下,它们水溶液的pH都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反应。
答案:(1)小于 (2)Fe2O3+6HCl===2FeCl3+3H2O (3)中和
9.根据碱的通性解答下列问题。
(1)指出表中各物质的类别
物质 NaOH HNO3 CO2 Na2CO3 CuCl2
类别
(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碱 酸 酸性氧化物 盐 盐
(2)①2HNO3+Ba(OH)2===Ba(NO3)2+2H2O;
②CO2+Ba(OH)2===BaCO3↓+H2O[或2CO2+Ba(OH)2===Ba(HCO3)2];
③Na2CO3+Ba(OH)2===BaCO3↓+2NaOH;
④CuCl2+Ba(OH)2===Cu(OH)2↓+BaCl2。
10.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变化,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1)上述诗句中涉及了哪些化学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
(2)以上述物质为例,描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答案:(1)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分别属于盐、氧化物和碱。
(2)常见含钙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为
11.(2023·湖南汨罗高一检测)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答案:B
解析:A、C、D中的反应均有两种物质生成,而B项只生成一种物质——碱。
12.(2023·山东桓台高一检测)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Fe、HCl(稀)、NaOH(溶液)、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图:
则物质B为(  )
A.Fe B.HCl(稀)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
答案:B
解析:物质B与A发生中和反应,则B为酸或碱,又由于B与C可发生置换反应,可判断B为HCl(稀)。
13.(2023·安徽南陵统考)如图,A、B、C、D、E各代表水、铁、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D______。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中,置换反应共有________个。
答案:(1)Fe CO2
(2)CuSO4+Ba(OH)2===Cu(OH)2↓+BaSO4↓
(3)1
解析:(1)题给五种物质中,常温下水只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铁只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二氧化碳与水和氢氧化钡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硫酸铜溶液除能与铁反应外,还能与氢氧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沉淀,故C为氢氧化钡,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则B为硫酸铜,D为二氧化碳,A为铁,E为水。(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只有A与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14.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X牙膏 Y牙膏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X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图所示:
石灰石,生石灰
碳酸钙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盐 氧化物 (2)难溶 
(3)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1)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2)摩擦剂的作用是除去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迹,可知摩擦剂应为坚硬难溶的物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5张PPT)
第3课时 物质的转化
 
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 熟知酸、碱、盐的性质,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
反应类型。 
2. 能理解物质与元素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元素的角度分析物质的组
成,辨析物质的形成过程。
学习目标
任务一 酸、碱、盐的性质
新知构建
1.酸的通性(以盐酸为例)
(1)盐酸可与下列物质反应:
(2)写出盐酸分别与上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硝酸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的通性
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②与较活泼金属反应;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④与碱反应;
⑤与某些盐反应。
2HCl+Fe===FeCl2+H2↑
置换反应
2HCl+CuO===CuCl2+H2O
复分解反应
HCl+NaOH===NaCl+H2O
复分解反应
HCl+AgNO3===AgCl↓+HNO3
复分解反应
(1)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示:从微观角度来看,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2)为什么酸能与某些盐反应,而不是所有的盐?
提示: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酸与盐才能
反应。
交流研讨1
2.碱的通性(以烧碱为例)
(1)指出表中各物质的类别:
(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Cl+NaOH===NaCl+H2O,_____________;
③2NaOH+MgCl2===Mg(OH)2↓+2NaCl,_____________。
物质 CO2 HCl MgCl2 CaO BaCl2
类别 ____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2NaOH+CO2===Na2CO3+H2O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3)碱的通性
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②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③与酸反应;
④与某些盐反应。
为什么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提示:从微观角度来看,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
交流研讨2
3.盐的性质
(1)盐+金属→新金属+新盐
CuSO4+Zn===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盐+酸→新盐+新酸
CaCO3+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盐+碱→新碱+新盐
MgCl2+2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4)盐+盐→新盐+新盐
NaCl+Ag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Cu+ZnSO4
置换
CaCl2+H2O+CO2↑
复分解
Mg(OH)2↓+2NaCl
复分解
AgCl↓+NaNO3
复分解
归纳总结
基于以上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从反应类型上来看,酸与金属单质、盐与金属单质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典题应用
1.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反应的是
A.KCl溶液 B.CO2
C.HCl D.MgCl2

2.基于物质分类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物质。SO2和CO2均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SO2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aSO3难溶于水,Ca(HSO3)2溶于水。将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随着SO2不断通入,观察到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澄清。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CaO===CaSO3
===CaSO3↓+H2O、CaSO3+SO2+H2O===Ca(HSO3)2
SO2+Ca(OH)2
返回
任务二 物质的转化
新知构建
1.物质转化的实例
通过___________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___________是考虑如何实现物质之间转化的最基本的依据。
化学变化
元素守恒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O2===2CaO
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aO+CO2===CaCO3
化合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Ca(OH)2+2HCl===C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
复分解反应
(2)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写出图中序号所示转化所需反应物的化学式:
①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O2
H2O
Ca(OH)2(或CaO)
Ca(OH)2
盐酸
对于上述转化关系,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你发现从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有什么规律?
交流研讨1
归纳总结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2.物质转化的应用——物质制备方法的选择
(1)确定物质制备方法的依据
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②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工业生产中最适当方法的选择
以工业上制取 NaOH为例,思考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两种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1)①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H2O===2NaOH;②碱与盐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2)从原料来源、成本等角度考虑工业上能否用上述两种方法制取氢氧化钠?现在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氢氧化钠?
提示:(2)方法①不能用于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钠,因为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工业上制取NaOH过去曾采用方法②。现在工业上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
交流研讨2
典题应用
1.下列物质可以与其他物质直接反应生成盐的是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酸性氧化物 ⑤酸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⑤ D.全部
2.氯化镁是一种盐,请按要求写出一个生成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1)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Mg+2HCl===MgCl2+H2↑
Mg(OH)2+2HCl===MgCl2+2H2O
MgCO3+2HCl===MgCl2+CO2↑+H2O
MgSO4+BaCl2===MgCl2+BaSO4↓
MgO+2HCl===MgCl2+H2O

随堂达标演练
1.(2023·安徽庐江高一检测)物质R既能与某些酸反应,又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还能与某些金属反应。在下列物质中,R可能是
A.KNO3 B.AgNO3
C.HCl D.CO2

AgNO3与盐酸、氯化钠溶液、铁均能反应。
Fe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CO2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CO2与C能够发生化合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2023·江苏扬州一中段考)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根据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性质判断反应是否能进行。下图中用线连接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3.(2023·山东诸城一中段考)以铁、氧化铜、氯化铜溶液、盐酸、氢氧化钾溶液为反应物,两两间发生的反应有(已知Fe与CuO在高温下能反应)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②Cu产率高;③产品纯净;④操作安全。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方案一中:Zn+H2SO4===ZnSO4+H2↑,H2+CuO Cu+H2O。反应需加热,①正确;H2还原CuO时需先通H2排出空气,否则易爆炸,反应结束后还需通入H2至生成的Cu冷却,否则Cu又易被氧化,②、④正确。
5.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H2O、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铜绿是Cu2(OH)2CO3,根据盐的分类,它可以是铜盐、碳酸盐、碱式盐、含氧酸盐等。
碱式盐、含氧酸盐(任选三个即可)
铜盐、碳酸盐、
(2)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2(OH)2CO3+4HCl===2CuCl2+
CO2↑+3H2O
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反应①是化合反应。
CuO+H2 Cu+H2O
由题给信息,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 Cu+H2O。
返回
课时测评

题点一 酸、碱、盐的性质
1.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隐藏化学变化的是
A.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B.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C.荷风送秋香,竹露滴清响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2.小明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愚人节这天决定送妈妈一个“无壳鸡蛋”。他从厨房中取来一个鸡蛋及一杯物质,将蛋泡在其中,只见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气泡,两天后就得到了一个没有壳的蛋。他应取下列哪一种物质
A.醋 B.高粱酒
C.酱油 D.食盐水
同类别的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钙盐和二氧化碳气体。小明的实验中产生大量的气泡,选用的应该是酸,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

CaO是碱性氧化物,与碱不发生反应;CO2是酸性氧化物,与酸不发生反应;Na2CO3和CaCO3都是盐,但后者难溶于水,不与碱、盐发生反应,前者可以,例如Na2CO3可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钙等发生反应。
3.(2023·聊城高一检测)在一定条件下,跟酸、碱、盐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A.CaO B.Na2CO3
C.CaCO3 D.CO2

4.(2023·南京十三中月考)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碱的通性的是
A.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B.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D.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属于碱的通性,故A不符合题意;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的通性,故B不符合题意;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属于碱的通性,故C不符合题意;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不属于碱的通性,故D符合题意。
5.某同学为了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而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沉淀产生。
CaO与HCl反应生成CaCl2和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A不选;CuO与水不反应,CuO→Cu(OH)2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B选;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C不选;Mg(OH)2与HCl反应生成MgCl2和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D
不选。

题点二 物质之间的转化
6.(2023·重庆八中统考)下列物质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aO→CaCl2 B.CuO→Cu(OH)2
C.CaO→Ca(OH)2 D.Mg(OH)2→MgCl2

7.常温下,有反应M+N―→盐+水,其中M、N的类别不可能是
A.酸、碱 B.氧化物、酸
C.单质、氧化物 D.氧化物、碱
8.(2023·沈阳八十三中统考)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常温下,它们水溶液的pH都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反应。
小于
Fe2O3+6HCl===2FeCl3+3H2O
中和
9.根据碱的通性解答下列问题。
(1)指出表中各物质的类别
(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NaOH HNO3 CO2 Na2CO3 CuCl2
类别


酸性氧化物


①2HNO3+Ba(OH)2===Ba(NO3)2+2H2O;
②CO2+Ba(OH)2===BaCO3↓+H2O[或2CO2+Ba(OH)2===Ba(HCO3)2];
③Na2CO3+Ba(OH)2===BaCO3↓+2NaOH;
④CuCl2+Ba(OH)2===Cu(OH)2↓+BaCl2。
10.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变化,明
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
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1)上述诗句中涉及了哪些化学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
(2)以上述物质为例,描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答案: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分别属于盐、氧化物和碱。
答案:常见含钙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为
A、C、D中的反应均有两种物质生成,而B项只生成一种物质——碱。
11.(2023·湖南汨罗高一检测)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物质B与A发生中和反应,则B为酸或碱,又由于B与C可发生置换反应,可判断B为HCl(稀)。
12.(2023·山东桓台高一检测)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Fe、HCl(稀)、NaOH(溶液)、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如图:
则物质B为
A.Fe
B.HCl(稀)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

题给五种物质中,常温下水只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铁只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二氧化碳与水和氢氧化钡溶液均能发生反应;硫酸铜溶液除能与铁反应外,还能与氢氧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沉淀,故C为氢氧化钡,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则B为硫酸铜,D为二氧化碳,A为铁,E为水。
13.(2023·安徽南陵统考)如图,A、B、C、D、E各代表水、铁、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D______。
CO2
Fe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只有A与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中,置换反应共有______个。
CuSO4+Ba(OH)2===Cu(OH)2↓+
BaSO4↓
1
14.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两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X牙膏 Y牙膏
摩擦剂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

氧化物
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
摩擦剂的作用是除去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迹,可知摩擦剂应为坚硬难溶的物质。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难溶
(3)X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