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城镇化
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读世界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2.下列关于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叙述,合理的是( )
A.OA阶段,城镇经济发展缓慢 B.BD阶段,城镇出现劳动力短缺
C.BC阶段,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D.DE阶段,城镇中心人口剧增
【答案】1.D 2.A
【解析】1.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目前大多城市镇水平较高,速度放缓,处于DE阶段,D对。故选D。
2.OA阶段城镇化尚未快速发展,应是农业社会阶段,城镇经济发展缓慢,A对;BD阶段城镇化速度快,大量人口迁往城镇,劳动力充足,B错;逆城镇化是指人口由城镇迁往乡村的现象,而BC阶段城镇化速度快,人口大量迁往城镇,C错;DE阶段城镇化速度放缓,城镇人口增速变慢,D错。故选A。
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阶段的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日本都市圈建设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
A.雏形阶段 B.加速阶段
C.调整阶段 D.成熟阶段
4.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成熟阶段城市具有的特征是( )
A.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 B.核心城市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
C.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拉大 D.已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答案】3.A 4.A
【解析】3.图中雏形阶段资源都流向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的圈最大;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资源除流向中心城市外,还流向次级城市,因此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雏形阶段,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图中成熟阶段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A正确;外围地区城市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缩小;是否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从图中看不出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2019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统计图和2019年菲律宾、越南部分信息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菲律宾 越南
城市人口比重 60% 30%
GDP 3622亿美元 2620亿美元
土地所有制 私有制 国有制
农业经营方式 佃农、种植园雇工 农民家庭承包
耕地面积 106357平方公里 88075平方公里
粮食进出口 进口大米290万吨 出口大米600万吨
5.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造成过度城市化现象。图中国家过度城市化最显著的是( )
A.印度尼西亚 B.马来西亚 C.新加坡 D.菲律宾
6.过度城市化国家可能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
A.贫民窟现象严重 B.全国粮食短缺
C.农村人地矛盾突出 D.城市失业率高
7.据材料推断,越南与菲律宾人口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经济水平 B.工业结构
C.土地制度 D.农业结构
【答案】5.D 6.C 7.C
【解析】5.根据图示得知,新加坡的经济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水平均最高,不存在过度城市化现象,故排除C;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不到40%,人口城市化水平不到60%,两项数据相差约20%;马来西亚的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大约78%,人口城市化水平95%,两项数据相差约17%;菲律宾的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30%,人口城市化水平60%,两项数据相差约30%;都属于人口城市化超前,出现了过度城市化,三个国家相比,过度城市化最显著的是菲律宾,D符合题意,AB错。故本题选D。
6.过度城市化国家,由于工业化发展滞后于城市化,工业化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力不足,城市不能为其居民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社会失业率增高,而失业人群的增加将会扩大贫富差距,造成城市当中大量的贫民窟;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虽然可以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力还未达到相应高度的情况下,减少了对农业资源的开发,有可能造成全国粮食短缺。综合上述分析,C项符合题意。故本题排除ABD三项,选C。
7.图中数据显示,越南与菲律宾的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均在30%左右,故经济水平相差不大,据此可排除A;两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力不足,所以工业结构对越南与菲律宾人口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影响不大,B错;越南与菲律宾两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的种植业为主,故排除D;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两国土地所有制不同,并且越南是大米出口国,说明越南农民家庭承包的经济效益好,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使越南的城市化进程没有出现超前的现象,C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提升综合练
从高空俯瞰成都平原,天空浮云悠悠,大地光影变幻,流水蜿蜒,与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成烂漫的乐章。田间不时出现的丛丛“绿岛”如翡翠般镶嵌在这富庶的平原上,这些绿岛是一种独属于成都平原的人居模式:翠竹高林掩映之间,数户农家比邻聚居,河溪水渠交错纵横,耕田环绕四周。这个人与自然调适出的诗意聚落,蜀人将其形象地称为林盘(引自孙吉《林盘:成都平原的田间绿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作家描述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推测林盘随田散布的成因和广植竹木的主要目的是( )
A.地形调节气候 B.气候美化环境 C.水系增加收入 D.植被心理安全
10.近年来,成都市附近林盘数量大幅减少,反映了成都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上升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11.为保护林盘风貌,振兴乡村,当地将林盘分为农耕型、农家旅游型和生态型,其中农家旅游型林盘可以( )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促进乡村文化传承
C.提高耕地利用率 D.降低乡村生活成本
【答案】8.A 9.C 10.D 11.B
【解析】8.根据材料信息“成都平原”,“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可知:成都平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好,可以种植双季稻、油菜。春季水稻返青,油菜花开,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成烂漫的乐章,A对,故选A。
9.根据题设“林盘随田散布”,成都平原地形平坦,不会因为地形导致“林盘随田散布”,A错;该区域为同一气候区,气候、植被相同,不会导致“林盘随田散布”,B、D错;“河溪水渠交错纵横,耕田环绕四周”,是导致林盘随田散布的成因,同时田间广植竹木的主要目是为了增加收入,C对。故选C。
10.居住人口减少,生态环境应该得到改善,林盘数量应该增加,A错;城市房价上升、人居环境恶化是成都市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不能反应林盘数量大幅减少的原因,B、C错;近年来,成都市附近因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用地转换成为城市用地,导致成都市附近林盘数量大幅减少,D对。故选D。
11.提高城镇化水平,会增加城镇用地,会导致林盘数量减少,A错;以林盘风貌为旅游资源,其中农家旅游型林盘即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又利于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B对;提高耕地利用率,对农家旅游型林盘的保护关系甚微,C错。随着农家旅游型林盘开发,或会增加乡村生活成本,D错。故选B。
长沙市位于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近年来由于城市建城区扩张迅速等原因,热岛效应严重。图示为长沙市热岛质心位置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长沙市热岛质心位置变化说明( )
A.2000~2009年,长沙东北部高速开发 B.城区绿地和水体比重显著升高
C.2009~2016年,长沙经开区发展迅速 D.芙蓉区始终为热岛最严重区域
13.为了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提高长沙市热岛预警能力,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系统(GIS) 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2.C 13.A
【解析】12.2000~2009年热岛质心向西南转移,可推测西南方向高速开发,A错误;城区绿地和水体比重提高会减轻热岛效应,而长沙热岛效应严重,B错误;2009~2016年热岛质心先向西南移动,再向东北移动,2016年逐渐移动到经开区、开福区边界,经开区发展变化明显,说明经开区发展迅速,C正确,质心位置在变化,不能表明芙蓉区始终为热岛最严重区域,D错误。故选C。
13.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城市土地利用信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提供影像信息,①正确:GIS可以用于地理信息的分析,包括土地利用方式、城市规划等,同时具有反馈信息处理结果的功能,②正确;GNSS主要用于提供空间定位信息;数字地球是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主要用于大范围场景,因此③④不适用。故选A。
二、综合题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 图甲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乙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图甲 图乙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答案】(1)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间联系加强
(2)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
(3)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4)合理布局城市群;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边境贸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1)从图乙可以看出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很多中等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大城市,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如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国道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有材料可知,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城市人口比重较高。这些都是城市化的标志。
(2)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都是能源,因此该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如能源行业、也可以发展化工,尤其是重化工业,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和纺织等轻工业,该区草原广布,饲料充足,适合牛羊放牧养殖,可以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如炼乳等。
(3)既要面对生态破坏,又要防止环境污染问题。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黄河流域特殊的黄土层,以及夏季多暴雨的特点引发的水土流失,该区域发展重化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4)城市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具有示范作用。不同的区域,根据区域特色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和优化。从对外开放的作用来说,对于促进内陆地区的开发和开放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内蒙古东西跨度广,邻国较多,有利于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2.2 城镇化
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读世界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2.下列关于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叙述,合理的是( )
A.OA阶段,城镇经济发展缓慢 B.BD阶段,城镇出现劳动力短缺
C.BC阶段,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D.DE阶段,城镇中心人口剧增
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阶段的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日本都市圈建设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
A.雏形阶段 B.加速阶段
C.调整阶段 D.成熟阶段
4.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成熟阶段城市具有的特征是( )
A.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 B.核心城市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
C.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拉大 D.已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读2019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统计图和2019年菲律宾、越南部分信息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菲律宾 越南
城市人口比重 60% 30%
GDP 3622亿美元 2620亿美元
土地所有制 私有制 国有制
农业经营方式 佃农、种植园雇工 农民家庭承包
耕地面积 106357平方公里 88075平方公里
粮食进出口 进口大米290万吨 出口大米600万吨
5.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造成过度城市化现象。图中国家过度城市化最显著的是( )
A.印度尼西亚 B.马来西亚 C.新加坡 D.菲律宾
6.过度城市化国家可能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
A.贫民窟现象严重 B.全国粮食短缺
C.农村人地矛盾突出 D.城市失业率高
7.据材料推断,越南与菲律宾人口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经济水平 B.工业结构
C.土地制度 D.农业结构
提升综合练
从高空俯瞰成都平原,天空浮云悠悠,大地光影变幻,流水蜿蜒,与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成烂漫的乐章。田间不时出现的丛丛“绿岛”如翡翠般镶嵌在这富庶的平原上,这些绿岛是一种独属于成都平原的人居模式:翠竹高林掩映之间,数户农家比邻聚居,河溪水渠交错纵横,耕田环绕四周。这个人与自然调适出的诗意聚落,蜀人将其形象地称为林盘(引自孙吉《林盘:成都平原的田间绿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作家描述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推测林盘随田散布的成因和广植竹木的主要目的是( )
A.地形调节气候 B.气候美化环境 C.水系增加收入 D.植被心理安全
10.近年来,成都市附近林盘数量大幅减少,反映了成都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上升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11.为保护林盘风貌,振兴乡村,当地将林盘分为农耕型、农家旅游型和生态型,其中农家旅游型林盘可以( )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促进乡村文化传承
C.提高耕地利用率 D.降低乡村生活成本
长沙市位于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近年来由于城市建城区扩张迅速等原因,热岛效应严重。图示为长沙市热岛质心位置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长沙市热岛质心位置变化说明( )
A.2000~2009年,长沙东北部高速开发 B.城区绿地和水体比重显著升高
C.2009~2016年,长沙经开区发展迅速 D.芙蓉区始终为热岛最严重区域
13.为了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提高长沙市热岛预警能力,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系统(GIS) 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 图甲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乙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图甲 图乙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