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9 21:37:25

文档简介

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础过关练
高炉炼铁是一种传统的炼铁工艺,使用该工艺生产的铁占世界铁产量的95%以上。2016年瑞典某大型铜铁企业开始研发试验“氢气炼铁”工艺,并于2021年采用该工艺成功试验生产出首批钢材。下图示意高炉炼铁与“氢气炼铁”工艺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高炉炼铁相比,“氢气炼铁”工艺的突出优势是( )
A.能源消耗少 B.生产成本低 C.生产效率高 D.环境效益好
2.采用“氢气炼铁”工艺的钢铁企业在选址时应首先考虑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清洁能源丰富 B.铁矿品位较高 C.生态环境良好 D.交通运输便捷
3.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下列不属于绿色社区硬件设施的是( )
①绿色设施 ②绿色志愿者队伍 ③绿色联席会议
④社区绿化 ⑤垃圾分类 ⑥一定比例的绿色家庭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蜜蜂群数已经超过900万群,为了提高产蜜量,养殖规模较大的蜂农会根据花期,在全国范围内由南至北转移到蜜源多的地区进行养殖,这种养蜂方式叫做转地养蜂。自然界中85%左右的作物都需要蜜蜂进行授粉,转地养蜂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的转地养蜂进行蜜蜂授粉是蜂农的主要收入,其收入超过了蜂产品获得的收入,但在中国未能广泛推广,主要是因为授粉还未能给蜂农带来良好的经济收入,蜂农难以靠授粉谋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冬季,我国转地养蜂的最佳目的地可能为( )
A.河北 B.海南 C.云南 D.江西
5.相较于定点养蜂,转地养蜂的特点有( )
①技术难度大 ②投入成本低 ③蜂群发展好 ④蜂蜜产量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美国的蜜蜂授粉服务对农业生产的主要意义是( )
A.提高粮食作物产量 B.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C.提高培育良种速度 D.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M现代农业产业园所产的水稻和稻田中养殖的鱼、虾、蟹全国知名。近年来,M现代农业产业园稻田私人定制和认领蔚然成风。被认领地块,除了保证单位面积年产一定数量的优质大米外,稻田中养殖的鱼、虾、蟹等也是属于客户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发展定制农业的前提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捷
C.农产品优质 D.劳动力丰富
8.发展定制农业能使当地( )
A.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B.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C.农产品产量增加 D.农产品市场适应性增强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一系列问题,影响人类生存。盐城市政府把“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做好“碳中和”工作,建设美丽盐城。随着对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减排降碳成效显著。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盐城市大力发展(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0.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助力盐城实现“碳中和”( )
①增加绿地建设 ②垃圾分类处理
③关停有大气污染的工厂 ④减少使用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11.“长株潭”是长沙、株洲和湘潭的合称。在历史上,三城多次分分合合,如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一体化速度在不断加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该区域以全省1/7的国土面积、22%的人口,创造了4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此外,全省60%以上的创业平台、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80%以上的高校科研机构集中于长株潭地区。
材料二:长株潭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已成为世界级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湖南省政府在推断“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进程中,明确将工程机械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交通设施、能源、水利水电及城镇化等方面建设投资了大批的工程项目,工程机械需求旺盛。非洲、中东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加快发展中,也为长株潭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材料三:长株潭内建有一条城际铁路,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近年来,长株潭城际铁路大幅提高开行密度,平均发车间隔约为10—20分钟,基本达到“公交化”的水平。长株潭三城共享一片面积约528平方千米的“绿心区域”,这里以农田、水域、森林、丘陵为主,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原生态,开发强度不宜过大。
(1)归纳长株潭城市建成区空间布局的特征,概述长株潭城市群中不同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工程机械产业的有利条件。
(3)说明城际铁路的建设和优化对长株潭地区发展的积极意义。
(4)长株潭“绿心区域”规划发展信息技术、设计创意、休闲旅游等绿色创新产业,从环境角度评价其合理性。
提升综合练
艾尔萨克雷格岛(下左图)由岩浆活动形成,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岛上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成为制造冰壶(下右图)的最佳石材(冰壶需不断在冰面上移动,对石材的要求较高)。1851年,苏格兰凯斯公司开始从岛上开挖石材生产冰壶,该公司每十年开采一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艾尔萨克雷格岛岩石出露的地质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拾升-外力堆积
C.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侵蚀 D.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堆积
2.凯斯公司每十年开采石材一次,主要是为了( )
A.保护石材资源 B.减少地质灾害
C.提高冰壶价格 D.减小对鸟类影响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4.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 D.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5.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上图中的( )
A. B. C. D.
我国西部某县某传统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借鉴外地经验采用了青瓦地面(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如下图。青瓦铺地不仅仅是建筑装潢的艺术,也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景区路面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主要作用在于( )
①增加下渗,减少积水 ②路面粗糙,雨天防滑
③造型多样,视觉美观 ④素雅古朴,人地和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经测量发现在夏季烈日暴晒的情况下,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水泥地表面( )
A.青瓦地粗糙,增强路面的反射 B.青瓦地缝隙大,通风散热快
C.青瓦地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 D.青瓦地地基低于草地,升温慢
8.青瓦地多见于( )
A.华北平原 B.江南水乡 C.东北雪原 D.川西牧区
2021年4月以来,原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7头亚洲象群从普洱市墨江县一路向北迁徙,6月初到达昆明市晋宁县区大象迁徙途中一路吃了大量庄稼,也得到了投喂食物和布控警力确保人象安全的应急保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大象迁徙途中不可能吃到下列哪种作物( )
A.水稻 B.玉米 C.春小麦 D.甘蔗
10.投喂食物和保护人象安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慢生鸭”饲养者在保障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1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用“压砂技术”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图中B湖日趋缩小,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说明B湖面积缩小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础过关练
高炉炼铁是一种传统的炼铁工艺,使用该工艺生产的铁占世界铁产量的95%以上。2016年瑞典某大型铜铁企业开始研发试验“氢气炼铁”工艺,并于2021年采用该工艺成功试验生产出首批钢材。下图示意高炉炼铁与“氢气炼铁”工艺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高炉炼铁相比,“氢气炼铁”工艺的突出优势是( )
A.能源消耗少 B.生产成本低 C.生产效率高 D.环境效益好
2.采用“氢气炼铁”工艺的钢铁企业在选址时应首先考虑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清洁能源丰富 B.铁矿品位较高 C.生态环境良好 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1.D 2.A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氢气炼铁”工艺使用的是非化石燃料作为能源,高炉炼铁使用的是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与高炉炼铁相比,“氢气炼铁”工艺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效益更好,D正确;没有减少能源消耗,A错误;生产升本没有降低,B错误;没有反映生产效率是否提高,C错误。所以选D。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氢气炼铁”工艺使用非化石燃料作为能源,所以清洁能源是限制与“氢气炼铁”工艺钢铁企业选址的主要条件,A正确;铁矿石品位、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条件都不是影响“氢气炼铁”工艺钢铁企业选址的主要条件,BCD错误。所以选A。
3.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下列不属于绿色社区硬件设施的是( )
①绿色设施 ②绿色志愿者队伍 ③绿色联席会议
④社区绿化 ⑤垃圾分类 ⑥一定比例的绿色家庭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绿色设施、社区绿化、垃圾分类等属于绿色社区的硬件设施,不符合题意,①④⑤错误,ACD错误。绿色志愿者队伍、绿色联席会议、一定比例的绿色家庭等属于绿色社区的软件建设,符合题意,②③⑥正确,B正确。故选B。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蜜蜂群数已经超过900万群,为了提高产蜜量,养殖规模较大的蜂农会根据花期,在全国范围内由南至北转移到蜜源多的地区进行养殖,这种养蜂方式叫做转地养蜂。自然界中85%左右的作物都需要蜜蜂进行授粉,转地养蜂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的转地养蜂进行蜜蜂授粉是蜂农的主要收入,其收入超过了蜂产品获得的收入,但在中国未能广泛推广,主要是因为授粉还未能给蜂农带来良好的经济收入,蜂农难以靠授粉谋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冬季,我国转地养蜂的最佳目的地可能为( )
A.河北 B.海南 C.云南 D.江西
5.相较于定点养蜂,转地养蜂的特点有( )
①技术难度大 ②投入成本低 ③蜂群发展好 ④蜂蜜产量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美国的蜜蜂授粉服务对农业生产的主要意义是( )
A.提高粮食作物产量 B.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C.提高培育良种速度 D.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答案】4.C 5.B 6.A
【解析】4.转地养蜂目的是追逐花期,不断转移到蜜源多的区域,以提高蜜蜂采蜜量,而花期主要受气候影响。冬季为了提高采蜜量,蜂农会转移到较温暖的地区越冬,蜜源丰富。根据所学知识,河北与江西冬季较冷,不适于养蜂,A、D选项错误;海南、云南纬度较低,冬季温暖,适宜蜜蜂越冬,但海南与大陆隔着琼州海峡,交通不便,转地难,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5.相较于定点养蜂,转地养蜂需要长距离、大范围迁移,运输过程中对蜜蜂的管理要求高,技术难度大,①正确;蜂箱包装和运输、蜂农生产生活费用高,投入成本更高,②错误;转地可充分利用不同花期,延长蜜蜂采蜜期,利于蜂群发展壮大,提高蜂蜜产量,③④正确,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6.自然界中很多作物都需要蜜蜂进行授粉,美国具有较完善的蜜蜂授粉服务链,蜜蜂授粉有利于农作物繁殖生长,可增加粮食作物产量,A选项正确。蜜蜂授粉主要影响作物生长繁殖,对农业生产效率、育种速度和农产品商品率影响不大,B、C、D选项错误。
M现代农业产业园所产的水稻和稻田中养殖的鱼、虾、蟹全国知名。近年来,M现代农业产业园稻田私人定制和认领蔚然成风。被认领地块,除了保证单位面积年产一定数量的优质大米外,稻田中养殖的鱼、虾、蟹等也是属于客户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发展定制农业的前提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捷
C.农产品优质 D.劳动力丰富
8.发展定制农业能使当地( )
A.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B.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C.农产品产量增加 D.农产品市场适应性增强
【答案】7.C 8.D
【解析】7.客户私人定制和认领稻田,追求的是高品质的农产品,所以,发展定制农业的前提是定制地有优质的农产品,C正确;科技发达、交通便捷、劳动力丰富等属于发展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但不是发展定制农业的最主要影响因素,ABD错误。故选C。
8.定制农业在进行生产前和生产过程中,是根据客户需求来明确生产方向和生产产品的,所以,农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更强,D正确;定制农业追求的农产品的品质,并不能使当地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也不会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及农产品产量增加,ABC错误。故选D。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一系列问题,影响人类生存。盐城市政府把“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做好“碳中和”工作,建设美丽盐城。随着对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减排降碳成效显著。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盐城市大力发展(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0.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助力盐城实现“碳中和”( )
①增加绿地建设 ②垃圾分类处理
③关停有大气污染的工厂 ④减少使用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9.B 10.C
【解析】9.由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是以“人”为主体视域,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属于共同性原则,B正确。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它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涉及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中的“度”或“承载力”的关系;涉及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目标或责任的差别,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10.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增加绿地建设可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有鉴于实现“碳中和”,①正确;减少使用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有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④正确,C正确。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节约能源,对实现“碳中和”影响不大,②错误,AD错误。关停有大气污染的工厂不符合现实,③错误,B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
11.“长株潭”是长沙、株洲和湘潭的合称。在历史上,三城多次分分合合,如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一体化速度在不断加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该区域以全省1/7的国土面积、22%的人口,创造了4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此外,全省60%以上的创业平台、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80%以上的高校科研机构集中于长株潭地区。
材料二:长株潭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已成为世界级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湖南省政府在推断“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进程中,明确将工程机械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交通设施、能源、水利水电及城镇化等方面建设投资了大批的工程项目,工程机械需求旺盛。非洲、中东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加快发展中,也为长株潭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材料三:长株潭内建有一条城际铁路,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近年来,长株潭城际铁路大幅提高开行密度,平均发车间隔约为10—20分钟,基本达到“公交化”的水平。长株潭三城共享一片面积约528平方千米的“绿心区域”,这里以农田、水域、森林、丘陵为主,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原生态,开发强度不宜过大。
(1)归纳长株潭城市建成区空间布局的特征,概述长株潭城市群中不同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工程机械产业的有利条件。
(3)说明城际铁路的建设和优化对长株潭地区发展的积极意义。
(4)长株潭“绿心区域”规划发展信息技术、设计创意、休闲旅游等绿色创新产业,从环境角度评价其合理性。
【答案】(1)主要沿湘江布局、拓展;沿铁路线布局;呈“品”字形分布。长沙为省会城市,城市等级较高,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株洲、湘潭为地级市,城市等级较低,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或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2)政策支持,政府重点扶植,有利于资金及配套设施的落实;有湘江流经,铁路、高速公路密布,水陆交通便捷,有利于原产料的输入和及新产品的输出;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工程机械设备,市场需求量大;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众多,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目前已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不同企业集聚分布,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好。
(3)提高长株潭交通的通达性,促进长株潭三城人才、技术、信息的流通;扩大长沙市的辐射影响能力;推动沿线站点配套设施建设和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方便居民出行;有利于通勤,缓解中心城区人口集中所带来的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
(4)长株潭“绿心地区”自然风光秀美,拥有良好的空气、水质,符合绿色创新产业对环境条件的需求;绿色创新产业耗能少,污染小,土地开发强度低,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解析】本题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材料,涉及城市区位、城市等级体系、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以及城市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长株潭城市建成区空间布局主要有:沿湘江分布;沿主要铁路交通干线分布;呈“品”字形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沙为湖南省会,城市等级最高,主要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株洲和湘潭为湖南省的地级市,城市等级稍低,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2)材料显示,铁路线将长沙、株洲、湘潭等城市贯通,且有湘江流经,城际铁路实现了公交化,交通便捷,各城市之间的水陆交流便利,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各城市都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关联性较强,产业发展优势互补才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根据材料信息“近年来,……发展机遇。”可知,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量较大,市场需求旺盛;根据材料信息“全省60%以上的创业平台、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80%以上的高校科研机构集中于长株潭地区”可知,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多,劳动力素质较高,科技水平较高。
(3)长株潭城际铁路在三市之间形成“人”字形的半小时通勤圈,方便了居民的出行,缩短了城市之间的用时;城际铁路实现了公交化,交通便捷,各城市之间的交流更便捷,通达性更强,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融合;可带动三市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长株潭的一体化进程;可以缓解中心城区因为人口拥挤带来的主要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4)生态绿心在城市群中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建设更美观;提高空气质量,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作为绿地还能调节区域气候,调蓄水源,减少气候灾害,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城市提供水资源;能够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绿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能耗小,污染较小,能够获取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提升综合练
艾尔萨克雷格岛(下左图)由岩浆活动形成,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岛上岩石致密坚硬、吸水性弱,成为制造冰壶(下右图)的最佳石材(冰壶需不断在冰面上移动,对石材的要求较高)。1851年,苏格兰凯斯公司开始从岛上开挖石材生产冰壶,该公司每十年开采一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艾尔萨克雷格岛岩石出露的地质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拾升-外力堆积
C.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侵蚀 D.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堆积
2.凯斯公司每十年开采石材一次,主要是为了( )
A.保护石材资源 B.减少地质灾害
C.提高冰壶价格 D.减小对鸟类影响
【答案】1.A 2.D
【解析】1.由资料可知,艾尔萨克雷格岛是由岩浆活动形成,岩石致密坚硬,孔隙率小,透水性弱,抗水性强,是侵入岩。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浆侵入海底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环境变质形成致密坚硬,透水性弱的花岗岩,地壳抬升,覆盖在花岗岩表层的物质被外力侵蚀、搬运,岩石出露地表。故形成过程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所以选A。
2.由资料可知,艾尔萨克雷格岛是英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凯斯公司每十年开采石材一次,主要是为了减小对鸟类影响。十年开采石材一次,开采量不一定少,所以保护石材资源、减少地质灾害、提高冰壶价格不是主要目的。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4.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 D.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5.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上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3.B 4.A 5.A
【解析】3.温度带是根据活动积温划分,即作物某时段或某生长季节内逐日活动温度的总和。根据材料“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说明当地气候趋向寒冷,冬季风势力更加强大,降水少趋于干燥,故选B。
4.仰韶文化早中期聚落遗址中有大型木骨泥墙建筑,消耗了大量的木材,说明森林砍伐量大;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黄土的土质疏松,烧制陶器也需要砍伐森林,获取燃料。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人类过度砍伐,植被遭到破坏,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淤积,河床抬升,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A正确;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水平低,人类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人口增长缓慢,BC错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的土质疏松,土壤肥力较低,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不是其向高处迁移的最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
5.由图可知,该窑洞位于坡面位置,门上洞顶的土层厚度较小,越往里,窑顶的土层越厚,而挖掘窑洞为了避免坍塌,宽度应窄于洞顶覆盖土层,窑洞的宽度应随着窑顶的黄土厚度增加而增加,C错误,A正确;B迅速拓宽不符合坡面黄土厚度变化趋势,B错误;窑洞门口到窑洞里应是从窄到宽,D项与A项对比,D门口处宽度较宽,更易坍塌,D错误,故选A。
我国西部某县某传统古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借鉴外地经验采用了青瓦地面(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如下图。青瓦铺地不仅仅是建筑装潢的艺术,也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景区路面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主要作用在于( )
①增加下渗,减少积水 ②路面粗糙,雨天防滑
③造型多样,视觉美观 ④素雅古朴,人地和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经测量发现在夏季烈日暴晒的情况下,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水泥地表面( )
A.青瓦地粗糙,增强路面的反射 B.青瓦地缝隙大,通风散热快
C.青瓦地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 D.青瓦地地基低于草地,升温慢
8.青瓦地多见于( )
A.华北平原 B.江南水乡 C.东北雪原 D.川西牧区
【答案】6.C 7.C 8.B
【解析】6.根据材料“也是人类在建设家园过程中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以及图示可知,青瓦竖立铺设,缝隙较大,有利于水的下渗,减少路面积水,①正确;增加路面粗糙度,雨天有防滑的的作用,寻找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具有素雅古朴,人地和谐的作用,②④正确。造型比较简单,不是为了追求视觉美观,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
7.青瓦地粗糙,路面的反射作用减弱,A错误;青瓦地缝隙大,粗糙度大,风力减弱,不利于通风散热,B错误;青瓦地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相较于水泥地,在烈日暴晒下,升温慢,因此青瓦地温度要明显低于水泥地表面。C正确;青瓦地地基是高于草地的,D错误。故选C。
8.根据材料“铺地的青瓦部分是从破损废弃的老建筑物上拆下的旧品”可知,青瓦地多见于江南水乡老旧建筑物屋顶,B正确。华北平原老旧建筑屋顶是红瓦,A错误;东北雪原老旧建筑物屋顶是草棚,C错误;川西牧区老旧建筑多种材料,D错误。故选B。
2021年4月以来,原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7头亚洲象群从普洱市墨江县一路向北迁徙,6月初到达昆明市晋宁县区大象迁徙途中一路吃了大量庄稼,也得到了投喂食物和布控警力确保人象安全的应急保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大象迁徙途中不可能吃到下列哪种作物( )
A.水稻 B.玉米 C.春小麦 D.甘蔗
10.投喂食物和保护人象安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9.C 10.A
【解析】9.根据材料可知,大象从西双版纳迁徙到了昆明附近,沿途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适宜水稻、玉米、甘蔗种植,但是春小麦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差的长城以北的地区,因此大象迁徙途中不可能吃到春小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投喂食物和保护人象安全,体现了人类和大象不同物种间的公平,因此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未体现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慢生鸭”饲养者在保障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1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11.A 12.B
【解析】本题以“慢生鸭”为背景,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途径。
11.审题,“慢生鸭”饲养者一方面保障了消费者健康,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饲养者获取了高利润,保证了自身的合法收益,故兼顾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权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A正确;持续性原则主要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利用资源的速度在自然资源的再生速度范围内,B错误;共同性原则主要指解决问题中共同承担相应的义务,C错误;公正性原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D错误;故选A。
12.绿色食品是指对环境无污染、无公害,按环境友好生产方式生产的食品总称,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会造成环境污染,①错误;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不会造成环境污染,②正确;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对环境有害,③错误;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不会造成环境污染,④正确;故选B。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用“压砂技术”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图中B湖日趋缩小,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说明B湖面积缩小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答案】(1)分布规律:由东南向西北增加。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减少。而在西部山地:由西南向东北增加。原因是: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
(2)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土壤侵蚀(或者保持土壤水分、肥力),增大瓜田日温差,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
(3)B湖面积缩小原因:身居内陆,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过度引用入湖河流的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措施: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农业区位因素的改变,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1)据图数据可知,东南一条等干燥度线数值是0.75,西北一条等干燥度线数值是30,故干燥度由东南向西北增加,同理,西部山地由西南向东北增加。原因是我国以季风气候为主,受夏季风影响,但西北地区因距海远,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且蒸发量大,干燥度大;而在西部山地干燥度分布规律是由西南向东北增加,图中山脉为祁连山,东南风遇山地(祁连山),因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所以西南干燥度小。
(2)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铺一些小石块,是为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肥力,白天石块吸热快,夜晚降温快,增大瓜田日温差,有利于糖分的积累,以达到增加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3)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此区域是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是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B湖面积缩小主要与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有关;与全球变暖,蒸发增强密切相关.结合区域位置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要使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治理环境,具体措施有:退耕还草,恢复天然植被,合理分配利用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恢复下游供水,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实行滴灌和喷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