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件(23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件(23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9 22:1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初中历史
九年级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归纳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列举其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重点、难点)
自主学习
【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内容;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讲授新课
彼得一世改革
9世纪晚期
13世纪
上半叶
15世纪晚期
俄国建立的史实:
建立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
莫斯科公国统一了俄国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
(1533—1584)
采用“沙皇”称号
背景
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农业和手工工厂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及其缓慢。
时间
18世纪初
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实现富国强兵
彼得一世
(1672—1725)
彼得一世
人物简介: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彼得一世
知识拓展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
改革措施
1、政治方面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军事方面
创建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要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才能提拔
4、社会文化方面
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
彼得一世改革
3、经济方面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
村庄的农奴;
措施
讲授新课
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
1700—1721年,打败瑞典,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彼得一世改革
作用
作用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行。
彼得一世改革
缺陷:但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彼得一世改革
作用
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
1700 -1721 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废除农奴制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
人物简介: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II Николаевич,1818年4月29日-1881年3月13日),史称亚历山大二世(英语:Alexander II),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855年3月2日-1881年3月13日在位)。
他是俄罗斯近代化的先驱。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讲授新课
原因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生产效率极低
农奴的生活
农奴制改革
工厂主(资本家)的烦恼
最近有些烦,工厂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起……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农奴生活水平低下——市场难以扩大
原因
农奴制改革
对外—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
克里米亚战争
原因
农奴制改革
经济上
政治上
对外军事上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与英法在争夺巴儿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
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内忧
外患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1861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
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说明改革非常不彻底
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影响。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性质: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合作探究
总结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在俄国的发展中,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至关重要,那么这两次改革有何异同呢?
相同点:
①都是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
②都推动了俄国的发展
③都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不同点:
①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是封建性质改革;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
合作探究
课堂总结
俄国经过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改革仍有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板书设计
中考链接:
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摆脱民族危机B 解放农奴为自由人C走资本主义道路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2、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 )
A结束了沙皇统治B保留了封建残余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