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原子核章末整合提升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原子核章末整合提升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12 23:50:33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五章 原子核
章末整合提升
素养1 核反应方程的书写
1.书写原则: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2.常见的核反应方程及相关内容
3.关于核反应的三点说明
(1)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箭头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
(2)核反应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只依据两个守恒规律杜撰出生成物来写核反应方程。
(3)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遵循电荷数守恒。

[解析] 太阳内部核聚变是氢原子核的聚变,故A正确;
B为实现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反应,C为重核裂变,D为α衰变,均不属于聚变反应,故B、C、D错误。
素养2 原子核的衰变和半衰期

1.原子核衰变规律


:
21世织纪教痘
2订世看
,27G2@P
α射线:高速运动的氦核流,①本领最强
[答案]
三种射线
B射线:高速运动的②流
Y射线:高频电磁波,③本领最强
①电离
半衰期:放射性元素④发生衰变所用的时间
②电子
原子核
三个概念
核力:⑤间的作用力
③穿透
结合能:结合能和比结合能
天然放射现象
④有半数
质子:卢瑟福用粒子轰击⑥发现质子
⑤核子
五个发现
中子: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⑦发现中子
⑥氨核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核裂变
⑦铍核
衰变
⑧质量数

守恒
人工转变
两个守恒
⑨电荷数
四种核变化
⑨守恒
裂变
0
mc2
聚变
原子核
原子核数目计算
三个计算
半衰期
核能计算
质能方程E=⑩
四类粒子
强子、轻子、规范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章末过关检测(五)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科学家研制“两弹”所涉及的基本核反应方程有:
(1) U+n→Sr+Xe+kn
(2)H+H→He+dn
下列关于这两个方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1)中k=10,方程(2)中d=1
B.方程(1)中k=6,方程(2)中d=1
C.方程(1)属于轻核聚变
D.方程(2)属于α衰变
解析:选A。 根据质量数守恒,方程(1)中箭头左侧的质量数之和为236,箭头右侧应有90+136+k=236,解得k=10,根据质量数守恒,方程(2)中应满足2+3=4+d,解得d=1,A正确,B错误;方程(1)为重核裂变,方程(2)为轻核聚变,C、D错误。
2.关于重核的裂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裂变释放的能量等于它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
B.中子从铀块中通过时,一定发生链式反应
C.重核裂变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明显的质量亏损,所以核子数要减少
D.重核裂变为中等质量的核时,要发生质量亏损,放出核能
解析:选D。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源于裂变过程的质量亏损,是核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其能量远大于俘获中子时吸收的能量,A错误,D正确;发生链式反应是有条件的,铀块的体积必须大于其临界体积,否则中子从铀块中穿过时,可能碰不到原子核,则不会发生链式反应,B错误;重核裂变时,核子数守恒,C错误。
3.“人造太阳”实验中的可控热核反应的聚变方程为H+H→He+n,反应原料氘(H)富存于海水中,氚(H)可以用中子轰击锂核(Li)得到,则关于中子轰击锂核(Li)产生一个氚核(H)和一个新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方程为Li+n→He+H
B.核反应生成物中的α粒子具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穿透能力较弱
C.在中子轰击锂核(Li)的核反应生成物中有α粒子,故该核反应属于α衰变
D.核聚变的条件是要达到高温高压的热核反应状态,故核聚变过程不能释放出核能
答案:B
4.用回旋加速器对质子加速,质子经加速后以Ek的动能轰击静止的锂原子核,其核反应方程为:H+Li→2He。已知质子质量为m1,锂原子核的质量为m2,α粒子的质量为m3,光速为c。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α粒子的动能,则两α粒子的总动能为(  )
A.(m1+m2-m3)c2+Ek   B.(m3-m1-m2)c2+Ek
C.(m1+m2-2m3)c2 D.(m1+m2-2m3)c2+Ek
解析:选D。根据质能方程,质子轰击锂原子释放的能量为ΔE=Δmc2=c2
根据质子加速后的能量为Ek,则两α粒子的总动能
E=c2+Ek
故A、B、C错误,D正确。
5.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聚变。设某次聚变反应可以看作是4个氢核H结合成1个氦核He,同时释放出正电子e。已知氢核的质量为mp,氦核的质量为mα,正电子的质量为me,真空中光速为c,则此次核反应释放的能量E等于(  )
A.(4mp-mα-me)c2 B.(4mp-mα-2me)c2
C.(4mp+mα-me)c2 D.(4mp+mα-2me)c2
解析:选B。根据氢核的聚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其核反应方程为4H→He+2e,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Δm=4mp-mα-2me,导致反应后核子的平均质量小于反应前核子的平均质量,根据质能方程可得此次核反应释放的能量,ΔE=(4mp-mα-2me)c2。
6.下列核反应方程中错误的是(  )
A.α衰变方程U→Th+He
B.查德威克发现中子He+Be→6C+n
C.重核裂变U→Ba+Kr+2n
D.轻核聚变H+H→He+n
解析:选C。U→Th+He,238=234+4,92=90+2,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A正确;He+Be→C+n,4+9=12+1,2+4=6+0,B正确;重核裂变必有中子去撞击铀核,反应物中应该有中子,C错误;H+H→He+n,2+3=4+1,1+1=2+0,D正确。
7.一种常见的核聚变反应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聚合成氦,并释放一个中子。已知氘核质量为2.013 6 u,氚核质量为3.016 0 u,氦核质量为4.002 6 u,中子质量为1.008 7 u,1 u相当于931 MeV。若建一座功率为3.0×105 kW的核聚变电站,假设聚变所产生能量的50%转变为电能,则每年消耗的氘的质量约为(1年按3.2×107 s计算,1 MeV=1.6×10-13 J)(  )
A.23.6 kg B.11.7 kg
C.35.1 kg D.46.8 kg
解析:选A。由质能方程得ΔE=Δmc2=2.7×10-12 J
每年消耗的总能量可表示为Pt,每年消耗的氘的质量
m=≈23 .6 kg,A正确,B、C、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8.美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型镍铜长效电池,它是采用半衰期长达10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镍63(Ni)和铜两种金属作为长效电池的材料,利用镍63发生β衰变时释放电子给铜片,用镍63和铜片作电池两极,为外接负载提供电能。下面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镍63的衰变方程是Ni→e+Cu
B.镍63的衰变方程是Ni→e+Cu
C.外接负载时镍63的电势比铜片高
D.该电池内电流方向是从铜片到镍片
解析:选CD。 Ni的衰变方程为Ni→e+Cu,A、B错误;电流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在电池内部电流从铜片到镍片,镍片电势高,C、D均正确。
9.关于原子核衰变放出的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射线是高速氦核流,其电离本领很强
B.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是核外电子受激发形成的
C.β射线的电离本领很强,穿透能力很弱
D.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本领比X射线还强
解析:选AD。α射线是高速氦核流,其电离本领很强,穿透本领很弱,A正确;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β射线是由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放出电子形成的,B错误;电离本领是α射线最强,γ射线最弱,穿透能力是γ射线最强,α射线最弱,β射线均处于居中位置,C错误;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穿透本领比X射线还强,D正确。
10.钍(Th)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带钢灰色光泽,质地柔软,广泛分布在地壳中,是一种前景十分可观的能源材料。已知钍发生衰变的半衰期为24天,关于钍的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放出的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
B.钍原子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核放出一个电子
C.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
D.现在有80个钍原子,经过96天后,未衰变的钍原子个数为5个
解析:选BC。衰变放出的γ射线是高能电磁波,电离能力弱,故A错误;钍原子发生一次β衰变,核内一个中子变为质子,释放一个电子,故B正确;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故C正确;半衰期是大量统计的结果,对少量的粒子没有意义,故D错误。
11.轻核聚变的一个核反应方程为H+H→He+X,若已知H的质量为m1,H的质量为m2,He的质量为m3,X的质量为m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和H在常温下就能够发生聚变
B.X是中子
C.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ΔE=(m1+m2-m3-m4)c2
D.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解析:选BC。 H和H在高温下才能够发生聚变,A错误;核反应方程为H+H→He+n,X是中子,B正确;这个反应释放的核能ΔE=(m1+m2-m3-m4)c2,C正确;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6分)
12.(6分)放射性元素Po衰变为Pb,此衰变过程的核反应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用此衰变过程中发出的射线轰击F,可得到质量数为22的氖(Ne)元素和另一种粒子,此核反应过程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核反应中的质量数、电荷数守恒规律,可以求出新生射线为He,另一粒子为H。方程式中一定要使用箭头,不能用等号。
答案:2Po→Pb+He  He+F→Ne+H
13.(6分)氘核和氚核可发生核聚变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H+H→He+X,式中X是某种粒子。已知:H、H、He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2.014 1 u、3.016 1 u、4.002 6 u和1.008 7 u;1 u=,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X是_____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MeV(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X是n(或中子)。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Δm=2.014 1 u+3.016 1 u-4.002 6 u-1.008 7 u=0.018 9 u
所以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
ΔE=Δmc2≈17.6 MeV。
答案:n(或中子) 17.6
14.(10分)铀238的半衰期是4.5×109年,假设一块矿石中含有2 kg铀238。
(1)经过45亿年后还剩下多少铀238?假设发生衰变的铀238均变成了铅206,则此矿石中含有多少铅?
(2)若测出某块矿石中的铀、铅含量比为119∶309,求此矿石的年龄。
解析:(1)45亿年即4.5×109年,由m=m0知剩余的铀238质量为m=2×kg=1 kg;在此45亿年中将有1 kg铀238发生衰变并获得了铅206,故有m′=(m0-m),则m′=kg≈0.866 kg,即矿石中含有铅0.866 kg。
(2)设此矿石中铀238原来的质量为m0,此矿石的年龄为t,则现在剩余的铀238为m=m0,那么在时间t内发生了衰变的铀238为m0-m=,设铅206的质量为mx,则=,即mx=,所以现在矿石中的铀、铅含量之比为,解得t=2τ=90亿年。
答案:(1)1 kg 0.866 kg (2)90亿年
15.(10分)三个α粒子结合成一个C,已知碳原子的质量为12.000 0 u,氦原子的质量为4.002 6 u。(1 u=1.66×10-27 kg)
(1)写出核反应的方程;
(2)这个核反应放出的能量是多少焦?
(3)这个能量合多少MeV
解析:(1)3He→C;
(2)Δm=3×4.002 6 u-12.000 0 u=0.007 8 u
Δm=0.007 8×1.66×10-27 kg=1.294 8×10-29 kg
ΔE=Δmc2≈1.165×10-12 J;
(3)ΔE=eV≈7.28×106 eV=7.28 MeV。
答案:(1)3He→C (2)1.165×10-12 J
(3)7.28 MeV
16.(12分)H的质量是3.016 050 u,质子的质量是1.007 277 u,中子的质量是1.008 665 u。
(1)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为氚核时,是吸收还是放出能量?该能量为多少?
(2)氚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各是多少?
(3)如果这些能量是以光子形式放出的,则光子的频率是多少,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解析:(1)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氚核的核反应方程式是H+2n→H,反应前各核子总质量为mp+2mn=1.007 277 u+2×1.008 665 u=3.024 607 u
反应后新核的质量为mH=3.016 050 u
质量亏损为
Δm=3.024 607 u-3.016 050 u=0.008 557 u
因反应前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的总质量,故此核反应为放出能量的反应。
释放的核能为ΔE=Δm×931.5 MeV=0.008 557×931.5 MeV≈7.97 MeV;
(2)氚核的结合能即为ΔE≈7.97 MeV
它的比结合能为≈2.66 MeV;
(3)放出光子的频率为
ν==Hz≈1.92×1021 Hz。
答案:(1)放出能量 7.97 MeV (2)7.97 MeV
2.66 MeV (3)1.92×1021 Hz
17.(12分)在可控核反应堆中需要使快中子减速,常用轻水、重水和石墨等作慢化剂。中子在重水中可与H核碰撞减速,在石墨中与C核碰撞减速。上述碰撞可简化为弹性碰撞模型。某反应堆中快中子与静止的靶核发生对心正碰,通过计算说明,仅从一次碰撞考虑,用重水和石墨作减速剂,哪种减速效果更好?
解析:设中子质量为Mn,靶核质量为M,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nv0=Mnv1+Mv2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nv=Mnv+Mv
解得v1= v0
在重水中靶核质量MH=2Mn,
v1H=v0=-v0
在石墨中靶核质量MC=12Mn,
v1C=v0=-v0
与重水靶核碰后中子速度较小,故重水减速效果更好。
答案:见解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INCLUDEPICTURE "知识体系网络构建.TIF"
INCLUDEPICTURE "核心素养能力聚焦.TIF"
素养1 核反应方程的书写
INCLUDEPICTURE "重难整合.TIF"
1.书写原则: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2.常见的核反应方程及相关内容
核反应方程 与其相关的重要内容
N+He→O+H 质子的发现(1919年) 卢瑟福
Be+He→C+n 中子的发现(1932年) 查德威克
Al+He→P+n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 约里奥·居里夫妇
P→Si+e 正电子的发现(1934年) 约里奥·居里夫妇
U+n→Ba+Kr+3n 重核裂变
H+H→He+n 轻核聚变
3.关于核反应的三点说明
(1)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箭头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
(2)核反应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只依据两个守恒规律杜撰出生成物来写核反应方程。
(3)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遵循电荷数守恒。
INCLUDEPICTURE "典例引领.TIF"
【例1】 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热核反应形成的,其核反应主要是(  )
A.H+H→He+n
B.N+He→O+H
C.U+n→Xe+Sr+10n
D.U→Th+He
[解析] 太阳内部核聚变是氢原子核的聚变,故A正确;B为实现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反应,C为重核裂变,D为α衰变,均不属于聚变反应,故B、C、D错误。
[答案] A
素养2 原子核的衰变和半衰期
INCLUDEPICTURE "重难整合.TIF"
1.原子核衰变规律
衰变类型 α衰变 β衰变
衰变方程 X→Y+He X→ Y+e
衰变实质 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整体射出 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2H+2n→He n→H+e
衰变规律 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
2.半衰期
(1)意义: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用半衰期来表示,即半衰期反映了核衰变过程的统计快慢程度。
(2)特征:只由核本身的因素决定,而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
(3)公式表示:N余=N原,m余=m原,式中N原、m原分别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N余、m余分别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t表示衰变时间,τ表示半衰期。
INCLUDEPICTURE "典例引领.TIF"
【例2】 (多选)天然放射性元素Th(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Pb(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C.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解析] 钍核Th比铅核Pb多90-82=8个质子,质量数之差为232-208=24,故Pb比Th少24-8=16个中子,B正确,A错误;设从Th→Pb经过了n次α衰变和m次β衰变,衰变方程为:Th→Pb+nHe+me,则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解得n=6,m=4,即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D正确,C错误。
[答案] BD
【例3】 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其衰变方程是Rn→Po+______。已知Rn的半衰期约为3.8天,则约经过________天,16 g的86Rn衰变后还剩1 g。
[解析]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空内应填
He(或α),根据m=m0,
解得t=3.8×4天=15.2天。
[答案] He(或α) 15.2
素养3 核反应与核能
INCLUDEPICTURE "典例引领lll.TIF"
【例4】 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射出的α粒子(He)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用m、q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
(1)放射性原子核用X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表示,写出该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α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求圆周运动的周期和环形电流大小;
(3)设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化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新核的质量为M,真空中光速为c,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Δm。
[解析] (1)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
X→Y+He;
(2)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有qv1B=m eq \f(v,R)
所以v1=,
圆周运动的周期T==
等效电流I==;
(3)衰变过程动量守恒,有0=pY+pα
所以pY=-pα,“-”号表示方向相反。
因为p=mv,Ek=mv2
所以Ek=
即EkY∶Ekα=m∶M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Δmc2=EkY+Ekα
Δm=,其中Ekα=mv=,
所以Δm=。
[答案] (1)X→Y+He (2) 
(3)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