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五)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钦佩(qīn) 吞噬(shì) 雪橇(qiào) 步履艰难(lǚ)
B.砭骨(biān) 不禁(jìn) 屠刀(tú) 芸芸众生(yún)
C.噎住(yē) 躯壳(ké) 峰巅(diān) 锲而不舍(qiè)
D.耸立(sǒnɡ) 滞留(zhì) 轮廓(kuò) 疲惫不堪(kān)
【解析】选D。A项“橇”应读qiāo;B项“禁”应读jīn;C项“壳”应读
qi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辐射 搁浅 养精蓄锐 不可思义
B.幻影 家眷 聊以自慰 勇往直前
C.崔巍 斫痕 风餐露宿 齐心协力
D.阴霾 告罄 孜孜不倦 小心翼翼
【解析】选A。“不可思义”应为“不可思议”。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B.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C.杜牧对项羽投江自杀不以为然,认为他还可能卷土重来。
D.七十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
【解析】选B。“目空一切”是“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
4.(2015·黔南州中考)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B.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标的标准。
C.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D.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
【解析】选D。A项语序不当,“纠正并指出”应为“指出并纠正”;B项两面失衡,可以删去“能否”;C项缺少主语,可以删去“通过”或“使”。
5.(2015·南宁中考)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人,实际上都需要有自己的翅膀,你含辛茹苦攀登科学的高峰,
;你目光凝聚构思新颖的设计, ;你奋力征服人生旅途上的重峦叠嶂, 。有了这样一双翅膀,你才能更高、更快地飞翔。
①多么需要扇动进攻的翅膀
②多么需要插上知识的翅膀
③多么需要张开想象的翅膀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①③
【解析】选A。这道题总领的句子是“人,实际上都需要有自己的翅膀”。所选选项中所列句子一一对应的句子应为“攀登科学的高峰”“构思新颖的设计”“征服人生旅途上的重峦叠嶂”。
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伟大的悲剧》一文主要写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经历艰险即将到达南极点时,却悲哀地发现竞争对手挪威人阿蒙森已捷足先登了,他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路。
B.《在沙漠中心》描写了圣埃克絮佩里和他的战友因飞机失事而被困在沙漠中心时的心理历程,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渴望和为生命而奋斗的顽强精神,同时也表明人应该为责任而活的道理。
C.《真正的英雄》一文作者在演讲中有着双重的身份:一是作为全国人民的总统,一是作为普通人民的一员。
D.《登上地球之巅》着重叙写我国登山队员们克服了艰难险阻,终于从珠穆朗玛峰南坡登上峰顶的全过程。
【解析】选D。应为“从北坡登上峰顶”。
7.(2015·十堰中考)综合性学习。(7分)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 , ?
(2)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字左右)(4分)
答案:(1)示例一: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示例二: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2)示例:一家人在一起过节,融洽了亲情,拉近了距离,爸爸妈妈多想和你聊聊天啊,不要再玩手机了。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8~12题。(12分)
【甲】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乙】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①饮于河、渭 ( )
②未至,道渴而死 ( )
③是炎帝之少女 ( )
④以堙于东海 ( )
答案:①喝水 ②到 ③这 ④填塞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②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
10.“精卫”以前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变成鸟?(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全文,寻找“精卫”以前所叫的名字和变成鸟的原因。
答案: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
11.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从夸父敢于追赶太阳及死后手杖化为邓林进行概括。
答案: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
12.这篇短文和《夸父逐日》一样,都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精神和愿望?(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注意抓住两文的主旨回答。【甲】文中的夸父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乙】文中的精卫亦如此。
答案:都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至死不渝的斗争精神和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意志。
附【乙】【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它)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二)阅读《伟大的悲剧》选段,完成13~17题。(13分)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3.为什么斯科特上校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写日记?这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体现了他坚忍不拔的精神。
14.斯科特将“我的妻子”改成“我的遗孀”,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遗孀”的意思是“某人死后,他的妻子称为某人的遗孀”。这是斯科特面对死亡时所表现出的冷静、坚韧的性格以及他对妻子深深的爱。
15.文中为何要写“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国王悼念英雄表现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答案:“国王”是英国人民的代表,以此突出他们心灵的无比高尚,表现了人们对他们的敬仰。
16.“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一句中“这些”指代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代词的指代作用。“这些”所指代的内容,大多都指此代词前面的内容。
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17.最后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作用的把握能力。末段一般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答案: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是全文的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三)(2015·重庆中考(A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15分)
我的暖,一寸长
葛 闪
(1)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脸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2)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3)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这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4)我一听有点蒙。
(5)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又是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您说是不,大哥?”
(6)“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7)“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8)“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生芥蒂。
(9)“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10)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的眼神。
(11)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12)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13)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将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14)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了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15)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16)“其实俺明白,城里人也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他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他,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17)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18)“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他的朴实,又被他的深沉!
(选自葛闪新浪博客,有删改)
18.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能力。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答案:为了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他请求坐一次“我”的车,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19.文章第(1)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描写特点判断类型,结合文章内容及情节发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外貌描写(肖像描写)。作用:①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②暗示了他工作的艰辛;③暗示了“几天来”他被拒绝的原因;④为后面“我”的“皱眉”做了铺垫。
20.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您是这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理解词语含义,结合文章中心及人物形象,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几天来”说明父亲为此努力了好些天,表现出父亲的艰辛努力和坚持,以及父爱的执着深沉。
21.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理解情节内容,联系悬念的一般作用,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悬念举例:第(2)~(14)段中他为什么无缘无故给“我”香烟?他为什么对“我”油嘴滑舌?他为什么要坐“我”的车,而且只坐一会儿?为什么他的孩子出来他就“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作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情节波澜起伏。
22.“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理解父亲的言行,体会其对儿子的关爱。
答案:这个父亲认为自己为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而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给孩子的爱是很少的。但是他想出办法,不惜委屈自己,来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这样的父爱是深沉的,是伟大的。
三、写作(40分)
23.题目:阅读,曾让我感动
要求:①以“阅读,曾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写作提示】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关键词是“感动”,所写的主要内容是“阅读”。即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感人的情节、故事,让自己仿佛置身其中,也就是读书入迷的感觉。那么这些故事、情节也就是应详写的内容。确定了所写内容后,就应考虑文章的结构安排,开头要先点明中心:“感动无处不在”,我就常被感动着。接下来详写被感动的经过,当然要与阅读有关,写得越详细越好。最后要呼应一下开头,且要突出阅读的重要性。语言上要多润色一下,做到生动形象,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