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动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素养提升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3动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素养提升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12 14:0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素养提升学案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1. 3.动量守恒定律
【核心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
通过实例了解系统、内力和外力的概念。
2. 科学思维
理解动量守恒的内容、表达式,掌握动量守恒的推导过程。
3. 科学探究
探究系统内动量守恒的条件。
4. 科学态度与责任
体会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知识点探究】
知识点一 系统、内力、外力
1.系统
由两个(或多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构成的整体叫作一个力学系统,简称系统。
2.内力
系统中物体间的作用力。
3.外力
系统以外的物体施加给系统内物体的力。
【情景思考】 如图,大人和小孩在冰面上游戏,小孩用力推大人。以大人和小孩组成的系统,涉及重力、推力、摩擦力、支持力作用,哪些是外力?哪些是内力?
提示:重力、 摩擦力、支持力是外力;推力是内力。
(√)
知识点二 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
对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常写成:p1+p2=p1′+p2′或m1v1+m2v2=m1v1′+m2v2′。
3.适用条件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
【情景思考】 如图所示,小车A、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烧断细线后,两小车受弹簧弹力的作用而运动,系统动量守恒吗?
提示:守恒。
【考点探究】
考点1 对动量守恒条件的理解


情景1: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正碰的两物体。
情景2:如图乙所示,速度为v0的物体滑上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
1 图甲中,两物体受哪些力作用?系统动量守恒吗?
2 图乙中,物体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吗?
提示: 1 两物体发生正碰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内力。物体还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们的支持力,是外力。由于外力的合力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
2 物体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合力为零,动量守恒;竖直方向上合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
1.动量守恒中,研究对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
2.动量守恒条件
(1)理想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时,动量守恒。
(2)实际条件: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时,动量守恒。
(3)近似条件:系统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则系统总动量近似守恒。
(4)推广条件:系统受力不符合以上三条中的任一条,则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但是,若系统在某一方向上符合以上三条中的某一条,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典例1】(2020成都调研)甲、乙两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表演,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速度大小都是2m/s,甲、乙相遇时用力推对方,此后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1m/s和2m/s.求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之比( )
A. B. C. D.
【解析】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代入数据得.,选项B正确。
【方法归纳】
系统动量是否守恒的判定方法
(1)选定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分清外力与内力。
(2)分析系统受到的外力矢量和是否为零,若外力矢量和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3)若外力在某一方向上合力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动量守恒。系统动量严格守恒的情况很少,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注意把实际过程理想化。
(4)多个物体情况下,选取不同的物体组成系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考点2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一个人站在车上用大锤敲打车的左端,如图所示。在连续的敲打下,这辆车能持续地向右运动吗?说明理由。
提示:不能,因为此过程动量守恒,当把锤头打下去时,锤头向右摆动,系统总动量要为零,车就向左运动;举起锤头时,锤头向左运动,车就向右运动。用锤头连续敲击时,车只是左右运动,一旦锤头不动,车就会停下来,所以车不能持续向右运动。
1.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研究对象: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
(2)对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的理解。
①系统在整个过程中任意两个时刻的总动量都相等,不能误认为只是初、末两个状态的总动量相等。
②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但系统内每个物体的动量可能都在不断变化。
③系统的总动量指系统内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总动量不变指的是系统的总动量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2.动量守恒常见的表达式:
(1)p=p′,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2)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3)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大反向。
(4)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典例2】 如图所示,甲车质量m1=20 kg,车上有质量M=50 kg的人,甲车(连同车上的人)以v=3 m/s的速度向右滑行,此时质量m2=50 kg的乙车正以v0=1.8 m/s的速度迎面滑来,为了避免两车相撞,当两车相距适当距离时,人从甲车跳到乙车上,求人跳出甲车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应当在什么范围以内才能避免两车相撞?(不计地面和小车的摩擦,且乙车足够长,取g=10m/s2。)
甲     乙
【思路点拨】:(1)以人、甲车、乙车组成的系统水平动量守恒。
(2)人跳到乙车上后,如果两车同向,甲车的速度小于或等于乙车的速度就可以避免两车相撞
[解析] 以人、甲车、乙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
(m1+M)v-m2v0=(m1+m2+M)v′,
解得v′=1 m/s
以人与甲车为一系统,人跳离甲车过程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人跳离甲车时速度为u,
得:(m1+M)v=m1v′+Mu
解得u=3.8 m/s
因此,只要人跳离甲车的速度u≥3.8 m/s
就可避免两车相撞。
[答案] 大于等于3.8 m/s
[母题变式]
在[例2]中,当人跳出甲车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为多少时才能使甲车静止?此时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 人跳到乙车上后,甲车的速度等于零时,
以人、甲车、乙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设人与乙的共同速度为v′
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
(m1+M)v-m2v0=(m2+M)v′
解得v′=1.2 m/s
以人与甲车为一系统,人跳离甲车过程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人跳离甲车的速度为u
得:(m1+M)v=Mu
解得u=4.2 m/s
因此,人跳离甲车的速度u=4.2 m/s
[答案] 4.2 m/s  1.2 m/s
【方法归纳】
处理动量守恒问题的步骤
(1)分析题目涉及的物理过程,选择合适的系统、过程,这是正确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2)判断所选定的系统、过程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3)确定物理过程及其系统内物体对应的初、末状态的动量。
(4)确定正方向,选取恰当的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求解。
【同步训练】
1.(多选)(2020·全国Ⅱ卷,21)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 kg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 m/s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 m/s,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  )
A.48 kg B.53 kg
C.58 kg D.63 kg
【答案】BC 
【解析】[选运动员退行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设运动员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物块被推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0,运动员第一次推出物块后的退行速度大小为v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运动员第一次推出物块时有0=Mv1-mv0,物块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以等大的速率反弹;第二次推出物块时有Mv1+mv0=-mv0+Mv2,依此类推,Mv2+mv0=-mv0+Mv3,…,Mv7+mv0=-mv0+Mv8,又运动员的退行速度v8>v0,v7<v0,解得13m2. (2023山东青岛高二期中)如图,2022年9月2日凌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中国宇航员此次出舱活动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最前沿科技——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假设一个连同装备共90kg的航天员,离开空间站太空行走,在离飞船12m的位置与空间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装备中有一个高压气源,能以60m/s 的速度喷出气体。航天员为了能在2min内返回空间站,他需要在开始返回的瞬间至少一次性向后喷出气体的质量是(不计喷出气体后航天员和装备质量的变化)
A.0.1kg
B.0.13kg
C.0.15kg
D.0.16kg
【答案】C
【解析】根据题述,航天员为了能在2min内返回空间站,应获得v=L/t=0.1m/s的速度。由动量守恒定律,Mv=mv0,v0=60m/s,解得m=0.15kg,选项C正确。
3.(多选)(2021届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两质量相同的小球A、B同向运动,已知pA=6 kg·m/s,pB=4 kg·m/s,某时刻两小球发生碰撞,碰后A、B球的动量pA′、pB′可能为(  )
A.pA′=5 kg·m/s,pB′=5 kg·m/s
B.pA′=8 kg·m/s,pB′=2 kg·m/s
C.pA′=2 kg·m/s,pB′=8 kg·m/s
D.pA′=4 kg·m/s,pB′=6 kg·m/s
【答案】AD 
【解析】以两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取甲球碰撞前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两球的质量均为m,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Ek=+=+=,系统的总动量p=6 kg·m/s+4 kg·m/s=10 kg·m/s;若碰撞后甲、乙两球动量为pA′=5 kg·m/s,pB′=5 kg·m/s,系统上的总动量p′=5 kg·m/s+5 kg·m/s=10 kg·m/s,动量守恒,总动能Ek′=+=+=,总动能不增加,符合实际情况,A正确;若碰撞后甲、乙两球动量为pA′=8 kg·m/s,pB′=2 kg·m/s,系统总动量p′=8 kg·m/s+2 kg·m/s=10 kg·m/s,动量守恒,总动能Ek′=+=+=,总动能增加,不符合实际情况,B错误;若碰撞后甲、乙两球动量为pA′=2 kg·m/s,pB′=8 kg·m/s,系统上的总动量p′=2 kg·m/s+8 kg·m/s=10 kg·m/s,动量守恒,总动能Ek′=+=+=,总动能增加,不符合实际情况,C错误;若碰撞后甲、乙两球动量为pA′=4 kg·m/s,pB′=6 kg·m/s,系统上的总动量p′=4 kg·m/s+6 kg·m/s=10 kg·m/s,动量守恒,总动能Ek′=+=+=,总动能不增加,符合实际情况,D正确.
4.(2021年5月石家庄二模)如图所示,我国自行研制的 “歼-15”’战斗机以速度v0水平向东飞行,到达目的地时,将总质量为M的导弹自由释放瞬间,导弹向西喷出质量为m、对地速度为v1的燃气,则喷气后导弹的速率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总质量为M的导弹自由释放瞬间,导弹水平向东的速度为v0,由动量守恒定律,M v0=(M-m)v-mv1,解得v=,选项A正确。
5.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平板车的车头与车尾站着甲、乙两人,质量分别为m1和m2,当两人相向而行时(  )
A.当m1>m2时,车子与甲运动方向一致
B.当v1>v2时,车子与甲运动方向一致
C.当m1v1=m2v2时,车子静止不动
D.当m1v1>m2v2时,车子运动方向与乙运动方向一致
【答案】CD
【解析】 取甲、乙两人和平板车为系统,整个系统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由于系统开始动量为零,所以总动量始终为零.当m1>m2时,由于不清楚速率v1、v2的关系,即无法确定甲、乙两人动量大小关系,所以不能确定车子运动方向,选项A错误;当v1>v2时,由于不清楚m1和m2的关系,即无法确定甲、乙两人动量大小关系,所以不能确定车子运动方向,选项B错误;两人速度方向相反,即动量方向相反,当m1v1=m2v2时,两人动量和为零,而系统动量为零,所以车子静止不动,选项C正确;两人速度方向相反,即动量方向相反,当m1v1>m2v2时,两人动量之和的方向与甲的动量方向相同,而系统动量为零,所以车子动量的方向与甲的动量方向相反,即车子运动方向与乙运动方向一致,选项D正确.
6.冬季雨雪天气时,公路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结冰的公路上,一辆质量为1.8×103 kg的轻型货车尾随另一辆质量为1.2×103 kg的轿车同向行驶,因货车未及时刹车而发生追尾(即碰撞,如图甲、乙所示)。若追尾前瞬间货车速度大小为36 km/h,轿车速度大小为18 km/h,刚追尾后两车视为紧靠在一起,此时两车的速度为多大?
甲         乙
[解析] 设货车质量为m1,轿车质量为m2,碰撞前货车速度为v1,轿车速度为v2,碰撞后两车速度为v。选定两车碰撞前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题意可知,
m1=1.8×103 kg,m2=1.2×103 kg,
v1=36 km/h,v2=18 km/h。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1+m2v2=(m1+m2)v解得
v== km/h=28.8 km/h
所以,刚追尾后两车的速度大小为28.8 km/h。
[答案] 28.8 km/h
【课堂小结】
回归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提示:相互作用的系统。
2.合外力对系统做功为零,系统动量就守恒吗?
提示:不一定守恒。
3.一个系统初、末动量大小相等,动量就守恒吗?
提示:不一定守恒。
【知识拓展】
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动量守恒定律,是最早发现的一条守恒定律,它渊源于十六、七世纪西欧的哲学思想。历史上,笛卡儿、惠更斯、牛顿等人先后研究过碰撞等问题,建立并完善了动量概念,提出了动量守恒规律。
笛卡儿曾提出“运动量”是由“物质”的多少和“速度”的乘积决定的。惠更斯曾通过碰撞实验研究碰撞现象(如图),由此他提出“两个物体所具有的运动量在碰撞中可以增加或减少,但是它们的量值在同一个方向上的总和保持不变”,他明确指出了动量的方向性和守恒性。牛顿采用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定义动量,更加清晰地表述了动量的方向性及其守恒规律。
惠更斯论文中研究碰撞现象的原图
问题
1.动量是和哪些物理量相关的量?是矢量还是标量?
提示:动量是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相关的物理量;是矢量。
2.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3.上述阅读材料中,惠更斯研究的碰撞过程是否满足动量守恒?
提示:满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