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提优】统编版语文三下( 第二单元重难点梳理)知识清单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提优】统编版语文三下( 第二单元重难点梳理)知识清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0 10:2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篇目 课时目标 单元主题
5. 守株待兔 1. 认识“宋、耕、释、冀”等生字,会写“守、株、待”等生字。 2. 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内容,分析农夫“守株待兔”的行为和心理。 3.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不劳而获无好果”的寓言道理。 寓言故事
6. 陶罐和铁罐 1. 掌握“骄傲、谦虚、懦弱”等词语,辨析近义词与反义词。2. 分角色朗读,体会铁罐的傲慢与陶罐的谦和。 3. 通过对比结局,感悟“尊重差异,和睦相处”的深刻寓意。
7. 鹿角和鹿腿 1. 认读“匀称、抱怨、狮子”等词语,理解多音字“称、禁、撒”。 2. 分析鹿对角和腿态度的转变,体会“外表与价值”的关系。 3. 结合故事情节,理解“事物价值需全面判断”的道理。
8 池子与河流 学习“滚滚滔滔、遵循、淤塞”等词语,积累四字成语。 通过对话分析池子与河流的不同人生态度。 联系实际讨论“才能需善用”的哲理,体会寓言诗的深刻内涵。
口语交际 围绕班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展开讨论,清晰表达观点并尊重他人意见。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
习作 观察图画并按顺序描述画面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运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将所见所感写清楚。
语文园地 积累“邯郸学步”等寓言成语,理解其含义。 掌握横竖笔画较多字的书写规则(如“艳、静”)。 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巩固寓言阅读方法。
一、易读错的字
宋(sòng)人 解释(shì) 触株(chù zhū) 耕(gēng)者
折颈(jǐng) 懦弱(nuò ruò) 陶(táo)罐 谦(qiān)虚
价(jià)值 尘(chén)土 捧(pěng)起 狮(shī)子
别致(zhì) 欣赏(xīn shǎng) 不禁(jīn) 皱(zhòu)眉
匀称(yún chèn) 挣(zhèng)脱 倒映(yìng) 遵循(zūn xún)
传(chuán)来 尊(zūn)敬 碌(lù)碌无为
二、易写错的字
生字 易错点说明
释 左部为"釆"(非"采"),第五笔为横撇
颈 第二笔为点,右部"页"末笔为点
虚 半包围结构,部首为"虍",右下为"业"
懦 右上"雨"第三笔为横钩,右下为"需"
赏 下边为"贝"(非"见"),末笔为点
映 右部为"央"(非"夹"),中间为一竖
三、生字组词(每字两组)
生字 组词
守 守护、守候
株 植株、守株待兔
待 等待、对待
谦 谦虚、谦让
懦 懦弱、怯懦
称 匀称、称重
鹿 鹿角、梅花鹿
遵 遵循、遵守
多音字
多音字 读音 组词 例句(教材出处)
为 wèi 为什么 你为什么这么做?(口语常用)
wéi 作为 我们要有所作为。(《池子与河流》)
朝 cháo 王朝 这个王朝持续了三百年。(《陶罐和铁罐》)
zhāo 朝霞 朝霞把天空染成了红色。(课外拓展)
倒 dào 倒茶 他给客人倒茶。(生活场景)
dǎo 跌倒 小鹿跌倒后又站了起来。(《鹿角和鹿腿》)
撒 sā 撒手 他撒手不管了。(《鹿角和鹿腿》)
sǎ 撒种 农民在田里撒种。(《守株待兔》拓展)
折 zhé 折断 兔子折颈而死。(《守株待兔》)
shé 折本 这次生意折本了。(生活场景)
盛 chéng 盛东西 陶罐用来盛东西。(《陶罐和铁罐》)
shèng 盛开 荷花盛开了。(《荷花》)
禁 jīn 不禁 他不禁笑了。(《鹿角和鹿腿》)
jìn 禁止 图书馆禁止喧哗。(生活场景)
挣 zhèng 挣脱 小鹿挣脱了陷阱。(《鹿角和鹿腿》)
zhēng 挣扎 他在水中挣扎。(课外拓展)
称 chèn 匀称 鹿的身段很匀称。(《鹿角和鹿腿》)
chēng 称号 他获得了 "三好学生" 称号。(生活场景)
划 huá 划船 我们在湖里划船。(《荷花》拓展)
huà 划分 老师划分了小组。(生活场景)
难 nán 难过 他考试没考好很难过。(生活场景)
nàn 苦难 我们要战胜苦难。(《池子与河流》)
应 yīng 应该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口语常用)
yìng 应答 他应答了老师的问题。(生活场景)
五、形近字
字组 辨析 组词示例
颈(颈部) 劲(用劲) 长颈鹿 / 用劲
代(代表) 袋(布袋) 古代 / 口袋
塘(池塘) 糖(糖果) 荷塘 / 冰糖葫芦
涯(生涯) 崖(山崖) 天涯 / 悬崖勒马
株(植株) 珠(珠宝) 守株待兔 / 珍珠
懦(懦夫) 糯(糯米) 懦弱 / 糯米团
致(导致) 至(至于) 精致 / 至今
遵(遵照) 尊(尊严) 遵守 / 尊敬师长
傲(傲慢) 熬(熬夜) 骄傲 / 熬药
骄(骄纵) 娇(娇气) 骄阳 / 娇生惯养
狮(雄狮) 师(教师) 狮子 / 老师
碌(庸碌) 录(记录) 忙碌 / 目录
六、重点词语
词语 解释及例句
守株待兔 比喻不劳而获,例:他总是守株待兔,不愿努力
相提并论 混为一谈,例:不能将相提并论不同事物
没精打采 情绪低落,例:他考试失利后没精打采
无忧无虑 轻松自在,例:童年生活无忧无虑
源源不断 连续不断,例:泉水从地下源源不断涌出
翻来覆去 反复翻动,例:他翻来覆去睡不着
灰心丧气 意志消沉,例:失败后他灰心丧气
七、近义词
词语 近义词 例句对比(教材出处)
耕 耘 (种) 农民在田里耕种(《守株待兔》)
折 断 兔子折颈而死(《守株待兔》)
触 撞 兔子触株而死(《守株待兔》)
复 再 冀复得兔(《守株待兔》)
谦虚 虚心 陶罐虚心地回应(《陶罐和铁罐》)
恼怒 愤怒 铁罐愤怒地吼叫(《陶罐和铁罐》)
朴素 朴实 陶罐外表朴实(《陶罐和铁罐》)
傲慢 骄傲 铁罐傲慢地扬起头(《陶罐和铁罐》)
懦弱 软弱 陶罐不软弱(《陶罐和铁罐》)
轻蔑 轻视 铁罐轻蔑地看了一眼(《陶罐和铁罐》)
确实 实在 陶罐确实很坚固(《陶罐和铁罐》)
争辩 分辩 陶罐争辩道(《陶罐和铁罐》)
羞耻 耻辱 铁罐感到耻辱(《陶罐和铁罐》)
理会 理睬 陶罐不再理睬铁罐(《陶罐和铁罐》)
流逝 消逝 时间流逝(《陶罐和铁罐》)
覆灭 消灭 铁罐最终覆灭(《陶罐和铁罐》)
倒塌 坍塌 宫殿倒塌(《陶罐和铁罐》)
惊讶 惊异 人们惊讶地发现陶罐(《陶罐和铁罐》)
欣赏 观赏 鹿欣赏自己的角(《鹿角和鹿腿》)
抱怨 埋怨 鹿抱怨自己的腿(《鹿角和鹿腿》)
逼近 接近 狮子逼近鹿(《鹿角和鹿腿》)
犹豫 迟疑 鹿犹豫要不要逃跑(《鹿角和鹿腿》)
遵循 遵从 (依照) 河流遵循自然规律(《池子与河流》)
尊敬 尊重 (敬重) 人们尊重陶罐(《陶罐和铁罐》)
反义词
词语 反义词 例句对比(教材出处)
有 无 兔不可复得(《守株待兔》)
死 活 折颈而死(《守株待兔》)
得 失 冀复得兔(《守株待兔》)
笑 哭 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懦弱 刚强 陶罐不懦弱(《陶罐和铁罐》)
荒凉 繁华 昔日荒凉的废墟(《陶罐和铁罐》)
朴素 华丽 陶罐外表朴素(《陶罐和铁罐》)
谦虚 骄傲 陶罐谦虚 vs 铁罐骄傲(《陶罐和铁罐》)
羞耻 荣耀 铁罐感到羞耻(《陶罐和铁罐》)
傲慢 谦恭 铁罐傲慢 vs 陶罐谦恭(《陶罐和铁罐》)
兴奋 镇静 鹿兴奋地欣赏 vs 镇静地逃跑(《鹿角和鹿腿》)
犹豫 果断 鹿犹豫 vs 果断逃跑(《鹿角和鹿腿》)
机灵 迟钝 鹿机灵地逃跑 vs 狮子迟钝(《鹿角和鹿腿》)
别致 普通 鹿角别致 vs 腿普通(《鹿角和鹿腿》)
凶猛 温顺 狮子凶猛 vs 鹿温顺(《鹿角和鹿腿》)
遵循 违背 河流遵循规律 vs 池子违背(《池子与河流》)
忙忙碌碌 轻轻松松 河流忙忙碌碌 vs 池子轻轻松松(《池子与河流》)
守株待兔 随机应变 守株待兔的农夫 vs 随机应变的猎人(拓展)
九、词语积累
1. AABB式
痛痛快快、忙忙碌碌、轻轻松松、干干净净、纷纷扬扬、飘飘荡荡
2. ABAC式
无忧无虑、自言自语、无边无际、自由自在、无牵无挂、挨家挨户
3. AABC式
源源不断、念念不忘、彬彬有礼、津津有味、翩翩起舞、恋恋不舍
4. 寓言成语
守株待兔、邯郸学步、画蛇添足、叶公好龙、滥竽充数、杞人忧天
5. 量词搭配
一(个)树桩、一(只)陶罐、一(条)河流、一(头)狮子、一(面)镜子
6. 动词搭配
(谦虚)地回答、(傲慢)地问、(兴奋)地叫、(仔细)地观察、(悄悄)地逼近
十、句子积累
1. 文言特殊句式
三个“而”字句:
(1) 折颈而死。(《守株待兔》)
(2) 因释其耒而守株。(《守株待兔》)
(3) 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2. “把”字句
(1) 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陶罐和铁罐》)
(2)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陶罐和铁罐》)
3. “被”字句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鹿角和鹿腿》)
4. 语言与神态描写
(1)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陶罐和铁罐》)
(2)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陶罐和铁罐》)
(3)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陶罐和铁罐》)
(4)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和铁罐》)
5. 反问句
(1) 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池子与河流》)
(2)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池子与河流》)
6. 其他重点句式
比喻句: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角和鹿腿》)
陶罐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安闲。(《池子与河流》)
拟人句:
鹿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鹿角和鹿腿》)
池子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池子与河流》)
哲理句:
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池子与河流》)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陶罐和铁罐》)
排比句: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有的刻着两条飞龙,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赵州桥》)
十一、背诵内容整理
1. 《守株待兔》全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 《池子与河流》关键句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3. 日积月累
邯郸学步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杞人忧天 井底之蛙
杯弓蛇影
第5课 守株待兔
1. 课题解读
《守株待兔》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守株”即守候在树桩旁,“待兔”指等待兔子出现,课题直接点明了故事的核心情节。学习这则寓言,能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不可取,要凭借自身努力去创造美好生活,同时有助于提升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作者简介
出处:《守株待兔》源自《韩非子·五蠹》。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所著的《韩非子》,文风犀利,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阐述深刻的道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韩非的思想为当时的政治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后世的政治、法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主要内容
故事梗概: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间劳作时,一只兔子飞奔过来,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不费力气就得到一只兔子,此后便放下农具,每日守在树桩旁,期盼再次捡到撞死的兔子。然而,兔子再也没出现,他的田地却因无人耕种而荒芜,还沦为宋国人的笑柄。
寓意:这则故事讽刺了那些抱有侥幸心理,妄图不通过努力就获取成功的人。它告诉我们,只有依靠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不能把偶然发生的事情视为必然规律。
4. 课文重点理解
(1)重点字词理解
“耕”:耕种,体现了农夫原本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是其获取生活物资的正常途径。
“株”:树桩,是故事的关键道具,兔子因撞树桩而死,引发了后续农夫的一系列行为。
“释”:放下,生动展现出农夫捡到兔子后,内心的侥幸以及对不劳而获的期待,从而放弃了正常的劳作。
“冀”:希望,深刻揭示了农夫的心理,他把偶然当成必然,一心指望再次不劳而获。
(2)重点句子理解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理解: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去。此句简洁地交代了事件的起因,是一个偶然发生的意外事件。
作用:为下文农夫守株待兔的行为做铺垫,同时暗示了这种情况的偶然性。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理解:农夫于是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得到兔子。
心理分析:通过“释”“守”“冀”等动词,生动刻画了农夫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他被眼前的偶然利益冲昏头脑,放弃了本职工作。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理解:兔子没有再得到,农夫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启示:揭示了不劳而获的行为最终会失败,还会成为他人笑柄,强调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
5. 问题探究
(1)农夫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
农夫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是因为看到兔子撞树桩而死这一偶然事件,便认为这是必然会再次发生的情况,产生了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希望能再次轻易得到兔子,而不愿继续辛苦耕种田地。
(2)从农夫的行为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教训?
从农夫的行为中,我们明白不能把偶然的成功当作必然规律,不能抱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在生活和学习中,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脚踏实地追求目标,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若像农夫一样只靠偶然机会,最终只会一事无成。
(3)这则寓言在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这则寓言仍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和目标时,不能心存侥幸,要依靠自身努力奋斗。比如学习上,不能指望不努力就取得好成绩;工作中,不能幻想不付出就获得丰厚回报。同时,它告诫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理性看待生活中的偶然事件,避免被眼前利益迷惑,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6. 课后拓展
阅读《韩非子》中的其他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和《守株待兔》对比,看看它们在寓意揭示和故事讲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第6课 陶罐和铁罐
1. 课题解读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经典寓言故事,通过两种容器的对话与结局,揭示深刻哲理。课题中“陶罐”与“铁罐”代表不同性格与命运的事物,二者的对比贯穿全文,寓意事物各有长短,需正确看待。
2. 主要内容
故事梗概: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常奚落易碎的陶罐。陶罐谦和礼让,据理力争。王朝覆灭后,陶罐出土仍光洁如新,铁罐却锈蚀消失。
寓意:事物各有优缺点,需尊重差异,取长补短,避免因片面自大导致失败。
3. 课文重点理解
(1)重点字词理解
奚落:用尖刻语言讽刺(如铁罐多次嘲讽陶罐)
轻蔑:轻视、瞧不起(铁罐轻蔑地称陶罐为“懦弱的东西”)
相提并论:将不同事物混为一谈(陶罐反驳“我们不能相提并论”)
(2)重点句子分析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理解:铁罐以挑衅语气突显自身坚硬,贬低陶罐易碎的弱点。
作用:通过感叹号和称呼,刻画铁罐傲慢无礼的性格。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理解:陶罐理性回应,强调存在价值(盛物而非争斗),展现谦虚而不软弱的品格。
对比手法:与铁罐的蛮横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
理解:侧面描写陶罐的珍贵,暗示其历经时间考验的价值。
启示:外表与内在价值的辩证关系。
4. 问题探究
(1)铁罐为何反复奚落陶罐?
铁罐因自身坚硬的物理特性产生优越感,忽视陶罐的实用价值,体现其片面看待事物的短视。
(2)陶罐的“懦弱”是否等同于无能?
陶罐的“懦弱”是策略性退让,实则是对自身价值的清醒认知(盛物功能),与铁罐的盲目自大形成对比。
(3)结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陶罐的保存源于其材质特性(抗氧化),铁罐的消失因其易锈蚀的缺点。寓意事物优缺点由本质属性决定,需客观看待。
5. 语言特色
对话推动情节:通过五次对话展现冲突升级,如“傲慢→轻蔑→恼怒”的语气变化。
象征手法:陶罐象征内在价值,铁罐象征表面强大,结局暗示本质决定命运。
对比艺术:态度(傲慢vs谦和)、称呼(陶罐子vs铁罐兄弟)、结局(保存vs消失)的三重对比。
6. 课后拓展·情境写作
想象铁罐消失前的心理活动,写一段内心独白。以“如果铁罐复活”为题续写故事,体现其思想转变。
第7课 鹿角和鹿腿
1. 课题解读
《鹿角和鹿腿》是一篇经典寓言故事,通过鹿对角与腿的态度转变,揭示事物价值的辩证关系。课题中“鹿角”象征美丽但存在隐患的事物,“鹿腿”代表实用却被忽视的价值,二者对比贯穿全文,寓意需全面看待事物。
2. 主要内容
故事梗概: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嫌弃难看的腿。突遇狮子时,腿助其逃生,角却被树枝挂住险丧命。鹿最终领悟到事物各有价值。
寓意:事物各有优缺点,不能仅凭外表判断价值,需全面客观看待。
3. 课文重点理解
(1)重点字词理解
匀称:比例和谐(如鹿身段匀称)
抱怨:因不满而责怪(鹿抱怨腿难看)
没精打采:情绪低落(逃生后鹿的状态)
(2)重点句子分析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理解:鹿通过比喻赞美鹿角,用“多么”表达骄傲之情。
修辞手法:比喻(鹿角如珊瑚),突出角的美丽。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理解:鹿用反问句表达对腿的不满,动作描写(噘嘴、皱眉)强化抱怨情绪。
作用:为后文腿的重要性埋下伏笔。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理解:鹿的幡然悔悟,点明寓意——外表与实际价值的反差。
对比手法:“美丽”与“难看”对比,突显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4. 问题探究
(1)鹿的态度为何发生转变?
危险发生前,鹿以貌取物,只看到角的美丽和腿的缺陷;逃生后,通过亲身经历认识到腿的实用价值,态度因此转变。
(2)鹿角是否毫无用处?
鹿角在逃生时虽带来危险,但在求偶、抵御其他动物等场景中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事物价值的多面性。
(3)如何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事物各有优缺点,如鹿的角美但危险,腿丑却实用。生活中需全面看待,如铅笔与钢笔各有适用场景。
5. 课后拓展·对比阅读
比较《鹿角和鹿腿》与《陶罐和铁罐》,分析两者如何通过对比手法揭示道理。
第8课 池子与河流
1. 课题解读
《池子与河流》是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创作的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展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池子”象征贪图安逸的生活方式,“河流”代表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课题通过对比揭示深刻哲理。
2. 作者简介
出处:选自《克雷洛夫寓言》。
克雷洛夫:俄国著名寓言作家,全名伊凡·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1769—1844)。他的寓言以动物为主角,语言生动幽默,讽刺社会弊端,蕴含深刻哲理。代表作有《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等,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中的伊索”。
3. 主要内容
故事梗概:池子享受安逸生活,认为奔流不息是徒劳;河流则坚持流动,为人们带来利益。最终池子淤塞干枯,河流长流不断。
寓意:才能需不断磨砺,贪图安逸将导致衰退,生命价值在于奉献与进取。
4. 课文重点理解
(1)重点字词理解
蜿蜒:曲折延伸(如河流蜿蜒流淌)
无忧无虑:无烦恼(池子自认为的理想状态)
遵循:遵照(河流遵循自然规律)
(2)重点句子分析
“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理解:池子用比喻表现安逸,突显其贪图享乐的心态。
作用:与河流的忙碌形成对比,暗示其短视。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理解:河流反问池子,强调流动的重要性,点明核心寓意。
修辞手法:反问加强语气,引发思考。
“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理解:直接点明寓意,说明懒惰对才能的损害。
哲理:生命需积极进取,避免碌碌无为。
5. 问题探究
(1)池子为何嘲笑河流?
池子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安逸,无法理解河流追求长远价值的意义,认为其忙碌是“负担”。
(2)河流的“光荣”体现在哪里?
河流通过持续流动保持清洁,为人们提供水源,实现了社会价值,赢得尊重,体现生命的意义。
(3)如何理解“池子干枯是必然结局”?
池子停止流动后,泥沙淤积,最终干枯。象征不进取的人终将被时代淘汰,呼应“懒惰导致一无所为”的主题。
6. 课后拓展·生活实践
制定“个人进取计划”,记录每日努力方向。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A:这单元的寓言故事特别难忘,比如《乌鸦喝水》中乌鸦用石子喝水的聪明办法,《狐假虎威》里狐狸借老虎威风的情节,《揠苗助长》农夫拔苗的做法,读过就刻在脑子里。
B:对!寓言还藏着深刻道理。读《守株待兔》明白成功需靠努力,不能存侥幸心理;学《陶罐和铁罐》知道人各有长短,要正视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C:寓言还能关联生活。遇见不努力却盼收获的人,会想到 “守株待兔”;发现只看到自身优点、贬低他人的同学,就像骄傲的 “铁罐”。用寓言道理观察生活,能理解更多人事。
D:补充一点,像《池子与河流》中 “才能不利用会衰退” 的道理,也适用于学习 —— 知识常运用、勤练习,能力才会提升,这就是寓言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二、词句段运用
1. 词语积累
AABC式(前两字相同):
示例:源源不断、津津有味、彬彬有礼、翩翩起舞
仿写:念念不忘、头头是道、斤斤计较
ABAC式(首尾字相同):
示例:无忧无虑、无边无际、自由自在、自言自语
仿写:无法无天、无穷无尽、无声无息
2. 动作神态描写
例句:
鹿_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_:“唉,这四条腿太细了……”
他_急得直跺脚,涨红了脸_:“你真是急死我了!”
姐姐_高兴得一蹦三尺高_:“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玩啦!”
仿写技巧:
情绪词+动作:“愤怒地挥舞拳头”“惊喜地瞪大双眼”。
比喻辅助:“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如同离弦的箭冲出去”。
3. 通知写作
格式规范:
常见错误:
称呼多余(如“同学们:”)
日期与署名颠倒
三、书写提示
字 结构 书写要点
艳 左右 三横间距均匀,右部“色”竖弯钩舒展
静 左右 左部“青”三横长短不一,右部“争”横画紧凑
舞 上下 四竖平行等距,横画错落有致
戒 半包围 戈部斜钩挺拔,撇画舒展
口诀记忆:
“横多不挤,竖多不密,间距均匀,重心平稳。”
四、日积月累
成语 出处 寓意 生活应用场景
邯郸学步 《庄子》 模仿他人反失自身长处 盲目跟风网红穿搭导致不伦不类
滥竽充数 《韩非子》 无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中 考试作弊、抄袭作业
掩耳盗铃 《吕氏春秋》 自欺欺人 隐瞒错误、逃避批评
自相矛盾 《韩非子》 言行前后抵触 广告宣传与实际产品不符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不懂变通,固守成法 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
画蛇添足 《战国策》 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作文中堆砌无用辞藻
杞人忧天 《列子》 无谓担忧不切实际的事 过度担心未来不可控因素
井底之蛙 《庄子》 见识狭窄却自以为是 拒绝学习新知识
杯弓蛇影 《风俗通义》 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误会他人背后议论自己
分类记忆:
讽刺类:邯郸学步、滥竽充数
警示类:刻舟求剑、杞人忧天
哲理类:自相矛盾、画蛇添足
统编版语文三下第二单元重难点知识点梳理记忆
课文解读
基础梳理
课文归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