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课时练习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课时练习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11 14:08: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三节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1.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iC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相似,但SiC的硬度低于金刚石
B.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Cl-共有8个
C.NaCl晶体的熔沸点高于CsCl
D.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如顶点原子1的分数坐标为(0,0,0),则体心原子2的分数坐标为(,,1)
【答案】D
【详解】A.金刚石与SiC均是共价晶体,晶胞结构相似,Si半径大于C,键长:C-C<Si-C,键能:C-C>C-Si,故硬度:金刚石>SiC,A正确;
B.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Cl-共有8个(位于顶点),B正确;
C.NaCl、CsCl属于离子晶体,离子半径Na、Cs依次增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离子键:NaCl>CsCl,所以熔沸点:NaCl>CsCl,C正确;
D.2号原子位于体心,如顶点原子1的分数坐标为(0,0,0),则体心原子2的分数坐标为(,,),D错误;
故选D。
2.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X Y Z W
分子式
溶液对应的(25℃) 1.00 13.00 1.57 0.70
A.、元素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B.常温常压下,上述元素的单质都呈固态
C.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
D.的氧化物一定是极性分子
【答案】A
【分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可以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且为多元弱酸,则为磷酸,Z为P元素;结合溶液对应的可知,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一元强酸,即硝酸,则X为N元素;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一元强碱,即氢氧化钠,则Y为Na元素;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二元强酸,即硫酸,则W为S元素;综上,X为N元素,Y为Na元素,Z为P元素,W为S元素。
【详解】A.Z为P元素,磷含有白磷和红磷等同素异形体;W为S元素,硫含有正交硫、单斜硫等多种同素异形体,A正确;
B.常温常压下,X元素的单质为,呈气态,B错误;
C.Y的最高价氧化物为,属于离子晶体;W的最高价氧化物为,属于分子晶体,因此熔点:>,C错误;
D.W的氧化物可以为、,属于极性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因此的氧化物不一定是极性分子,D错误;
答案选A。
3.下图(1)是常见的几种物质的晶胞,从左到右分别为锌、碘、金刚石和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晶胞的俯视图是如图(2)所示的菱形,则晶体中与一个Zn原子最近且等距的Zn原子有12个
B.碘晶胞中I2分子有两种不同的取向,一个晶胞中有4个分子
C.金刚石晶胞中C原子的半径为c pm,则体对角线的长度为8c pm
D.Na晶胞是边长为a nm的立方体,则Na的原子半径可以表示为 pm
【答案】D
【详解】A.锌原子堆积方式为六方最密堆积,属于密堆积,由晶胞结构可知,晶体中与一个Zn原子最近且等距的Zn原子有12个,A正确;
B.由晶胞结构可知,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在顶点和面心的I2取向不同,一个晶胞中有 =4个分子,B正确;
C.由晶胞结构可知,金刚石晶胞的体对角线等于C原子半径的8倍,金刚石晶胞中C原子的半径为c pm,则体对角线的长度为8c pm,C正确;
D.由晶胞结构可知,Na晶胞体对角线的等于Na原子的半径,Na晶胞是边长为a nm的立方体,则Na的原子半径可以表示为nm=×103pm,D错误;
故选D。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O2是极性分子,VSEPR结构模型为
B.NH4Cl晶体溶于水时,破坏了离子键
C.乙烯分子中π键的形成过程:
D.CH3CH(OH)CH2CH3没有手性异构体
【答案】D
【详解】A.SO2的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1,为极性分子,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故A项正确;
B.NH4Cl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只破坏了离子键,故B项正确;
C.乙烯分子中碳原子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通过肩并肩重叠形成π键,即,故C项正确;
D.CH3CH(OH)CH2CH3与羟基相连的C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则CH3CH(OH)CH2CH3有手性异构体,故D项错误;
故本题选D。
5.氧化铈常用作玻璃工业添加剂,在其立方晶胞中掺杂占据原来的位置,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结构,这种稳定的结构使得氧化铈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的空缺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胞结构中与相邻且最近的有8个
B.若掺杂后得到的晶体,则此晶体中的空缺率为
C.晶胞中填充在构成的八面体中
D.每个晶胞中Y3+的个数为8x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以任一顶点的为例,距离其最近的位于该顶点坐在的三个面的面心,一个顶点被8个晶胞共用,则与每个距离相等且最近的个数为错误;
B.以形成的晶胞中,个数比为,则该晶胞的化学式为晶体中含有晶体中所含阳离子总数与相同,则的晶体中的空缺率为错误;
C.由图可知,晶胞中氧离子填充在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C错误;
D.假设中的和的个数分别为和,则,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解得,由图可知位于顶点和面心的和的个数和为,所以每个晶胞中的个数为正确;
故选D。
6.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的科技领域取得了多项新突破。下列有关说法有不正确的是( )
A.8月25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此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等离子体是一种特殊的气体,含有带电粒子,整体呈电中性
B.9月11日,中国科研队宣布成功构架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三号”,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半导体材料硅和氮化硅属于共价晶体
C.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三号”,用的超导材料铝、铜属于金属晶体,存在离子键
D.6月15日,长二丁“—箭41星”发射成功,刷新了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使用的推进剂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属于分子晶体
【答案】C
【详解】A.等离子体是一种特殊的气体,含有电子、阳离子和电中性粒子,整体呈电中性,A正确;
B.硅和氮化硅都属于共价晶体,B正确;
C.超导材料铝、铜属于金属晶体,存在金属键,不存在离子键,C错误;
D.四氧化二氮(NO2)和偏二甲肼(C2H8N2),都属于分子晶体,D正确;
故选C。
7.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CsCl晶体中,距最近的有8个
B.铜晶体中铜原子的配位数为4
C.在9g二氧化硅晶体中,硅氧键个数为
D.在晶胞中,1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分子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在CsCl晶体中,距最近的有8个,即氯离子的配位数为8,由化学式CsCl可知,距最近的也有8个,A正确;
B.以顶点铜原子分析,每个晶胞上有3个位于面上的铜原子与之最近且等距离,顶点铜原子在8个晶胞中,面上铜原子被2个晶胞共有,因此铜原子的配位数为,B错误;
C.1mol二氧化硅有4mol硅氧键,9g二氧化硅物质的量为0.15mol,因此硅氧键个数为,C正确;
D.根据晶胞,以顶点的二氧化碳分子分析,与面心的二氧化碳分子紧邻,顶点CO2在8个晶胞中,面上CO2被2个晶胞共有,因此1个分子周围有个紧邻分子,D正确;
故答案为:B。
8.铁碳合金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铁碳合金可以看成铁晶胞掺碳,掺入碳原子不改变铁原子间的距离,晶胞参数为;在结构化学中,用自旋量子数表示电子自旋方向,同一轨道上2个电子,顺时针旋转的自旋量子数为,逆时针旋转的自旋量子数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B.基态C原子核外自旋量子数之和等于0
C.在该铁碳合金中,铁和碳质量之比为
D.该铁的晶体中渗入碳原子后,可使其密度增大约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两个Fe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项错误;
B.基态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有2个自旋方向相同的未成对电子,所以基态碳原子自旋量子数之和等于或,B项错误;
C.该晶胞中,12个碳原子位于棱上、1个碳原子位于体内,8个铁原子位于顶点、6个铁原子位于面心,所以,1个晶胞含4个铁原子、4个碳原子,原子个数之比为,质量之比为,C项错误;
D.根据提示信息,碳掺入铁晶胞中晶胞体积不变,铁碳合金密度净增为,D项正确;
答案选D。
9.关于下列晶胞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晶体中(黑球球为)周围距离最近的个数为6
B.分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该晶胞中含有4个
C.共价晶体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如图丙所示,该晶胞中含有8个
D.金属晶体钠的晶胞结构如图丁所示,晶体中的配位数为8
【答案】A
【详解】A.离子晶体的晶胞中周围等距离最近的个数为12,A错误;
B.分子晶体的晶胞中含有个 ,B正确;
C.金刚石的晶胞中含有个,C正确;
D.金属晶体钠的晶胞中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Na有8个,配位数为8,D正确;
故选A。
10.硒化锌(ZnS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乙图为该晶胞沿轴方向在平面的投影,已知晶胞边长为,阿优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B.基态原子核外有18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
C.若点原子坐标为点原子坐标为,则点原子坐标为
D.该晶体密度为
【答案】C
【详解】A.Zn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A正确;
B.基态S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数=电子所占原子轨道数,s、p、d原子轨道数分别为1、3、5,所以基态Se原子核外有1+1+3+1+3+5+1+3=18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B正确:
C.A点原子坐标为,由图乙可知,C点原子的坐标为,C错误;
D.该晶胞中位于晶胞内部的Zn原子个数为4,位于顶点和面心的Se原子个数为8,则,D正确;
答案选C。
11.长白山聚龙泉是驰名中外的温泉,水温最高可达82.3℃,富含钠、氢、钙、镁等元素,属钠-碳酸氢盐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态Ca原子核外电子有20种空间运动状态
B.H分别与Na、Mg、Ca组成的氢化物均为离子晶体
C.基态N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
D.Na、Mg、Ca元素的焰色呈现不同颜色跟电子跃迁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答案】A
【详解】A.基态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电子占据1s、2s、2p、3s、3p、4s共10个轨道,有10种空间运动状态,故A错误;
B.H分别与Na、Mg、Ca组成的氢化物为NaH、MgH2、CaH2,均含离子键,均为离子晶体,故B正确;
C.基态N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1,基态N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是3s能级上的电子,3s能级上的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为球形,故C正确;
D.焰色试验的原理是金属或其化合物在灼烧时原子核外电子吸收能量由低能轨道跃迁到高能轨道后,又从高能轨道向低能轨道跃迁,释放出不同波长的光,Na、Mg、Ca元素的焰色呈现不同颜色跟电子跃迁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故D正确;
故选A。
12.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能用共价键的键能变化加以解释的是( )
A.HF、HBr、HCl的沸点依次降低
B.金刚石、SiC、晶体Si的熔点依次降低
C.Li、Na、K的熔点依次降低
D.NaF、NaCl、NaBr的熔点依次降低
【答案】B
【详解】A.HF、HBr、HCl的沸点依次降低主要原因是HF存在分子间氢键,沸点升高,HBr、HCl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沸点越高,A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SiC、晶体Si都属于共价晶体,键长C-CC-Si>Si-Si,所以,金刚石、SiC、晶体Si的熔点依次降低,B符合题意;
C.Li、Na、K是金属晶体,存在金属键,不属于共价键,C不符合题意;
D.NaF、NaCl、NaBr属于离子晶体,不含共价键,与共价键的键能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的化学键相同
B.共价晶体的熔点一定高于金属晶体
C.的离子键强度低于
D.、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为杂化
【答案】D
【详解】A.、中均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而中只存在离子键,A错误;
B.共价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如金属钨的熔点比很多共价晶体的高,B错误;
C.构成离子晶体的离子半径越小,且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因离子半径:、,故的离子键强度大于,C错误;
D.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故中的P原子为杂化,同理中的N原子也为杂化,D正确;
故选D。
14.下列关于微粒间的作用力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②离子键的强弱和离子半径及所带电荷有关
③在晶体中有阳离子一定有阴离子
④石墨晶体既存在共价键又存在范德华力,属于混合型晶体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物质越稳定,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①错误;
②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则离子键的强弱和离子半径及所带电荷有关,故②正确;
③晶体中如果含有阳离子,可能不含阴离子,如: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故③错误;
④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范德华力,属于混合型晶体,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5.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晶体中,距最近的有6个
B.在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的配位数是4
C.金刚石晶体中含有键
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或
【答案】C
【详解】A.以顶点研究,与之最近的处于晶胞棱心且关于对称,即距最近的有6个,A正确;
B.每个晶胞占有4个,距离最近且等距的有4个,即的配位数为4,B正确;
C.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键,每个键为2个C原子占有,故12g金刚石中含有键,C错误;
D.该气态团簇分子中含有4个E、4个F原子,分子式应为或,D正确;
故选:C。
16.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
B.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晶体也是分子晶体
D.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含有阴离子
【答案】B
【详解】A.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晶体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错误;
B.稀有气体由单原子分子构成,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是由其分子通过分子作用力结合而成,属于分子晶体,故B正确;
C.晶体是硅、氧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属于共价晶体,不是分子晶体,故C错误;
D.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故D错误;
答案选B。
下列有关金属键与金属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为许多金属原子所“共有”
B.金属键不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C.金属键的实质是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D.体心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高
【答案】D
【详解】A.构成金属键的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中做自由运动,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所共有,A正确;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所共有,所以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正确;
C.从基本构成微粒的性质看,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两种带异性电荷的微粒间的强烈相互作用,C正确;
D.金属晶体得堆积方式中空间利用率分别为:简单立方堆积52%,体心立方堆积68%,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和六方最密堆积均为74%,体心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不是最高,D错误;
故选D。
18.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个数有( )
①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能用于食品(如腊肉、香肠等)的生产
②键长小于键长,故键能大于键能
③离子键的强度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的熔点远高于
④第一电离能: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⑥可逆反应的限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
⑦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详解】①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且能与食物作用生成致癌物,但在规定的用量下,亚硝酸钠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和护色剂使用,可用于食品(如腊肉、香肠等)的生产,但要严格控制其用量和残留量,错误;
②F的原子半径很小,因而键键长比键键长短,但也是由于键键长短,两个F原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核之间的距离就小,排斥力大,因此键能比键键能小,错误;
③为离子晶体,为分子晶体,由于离子键的强度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熔点:,正确;
④N核外电子排布处于半充满的较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族元素,则第一电离能:,错误;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确实与浓度有关,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因为离子浓度增加,载流子的数量增多,导电能力提高。当浓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离子迁移速率减慢,导致导电性反而下降,错误;
⑥可逆反应的限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越大,例如加入某种反应物,平衡正向移动,但自身转化率降低,错误;
⑦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答案选B。
19.X、Y、Z、M、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同周期中Y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大,Y与Z相邻,Z、M的核电荷数之比为,基态Q原子的价电子中s能级和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Z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B.Y与M、Q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一定不同
C.简单氢化物的键角:
D.电负性:
【答案】A
【分析】X、Y、Z、M、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X为H;同周期Y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大,则Y为N;Y与Z相邻,Z、M的核电荷数之比为2:3,则Z为O,M为Mg;基态Q原子的价电子中s能级和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则Q为Si;
【详解】A.H、O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子有H2、O2、O3,其中H2、O2是非极性分子,O3是极性分子,A错误;
B.Mg3N2是离子晶体,Si3N4为共价晶体,B正确;
C.SiH4、NH3、H2O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VSEPR模型都为四面体形,孤电子对数分别为0、1、2,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孤电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则简单氢化物的键角:,C正确;
D.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O>N>H>Si>Mg,D正确;
故选A。
20.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的数据如表,注:AlCl3的熔点在2.02×105Pa条件下测定。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NaCl MgCl2 AlCl3 SiCl4 单质M
熔点/℃ 801 712 190 -70 2300
沸点/℃ 1465 1412 178 57.6 2500
A.AlCl3易升华,SiCl4常温下为液态 B.单质M可能是共价晶体
C.熔沸点:MgOMgCl2
【答案】C
【详解】A.AlCl3熔点低,易升华,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SiCl4熔点为-70℃,沸点57.6℃,故常温的时候为液体,A正确;
B.单质M的熔沸点均大于离子晶体的,因此单质M可能是共价晶体,不可能是分子晶体,B正确;
C.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跟离子键强度有关,离子键的强度与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的熔沸点高于的,C错误;
D.从表中数据可知,的熔沸点均高于MgCl2的,说明的离子键强度大于MgCl2的,D正确;
故选C。
21.离子液体是在室温和接近室温时呈液态的盐类物质,一般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构成。咪唑()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两种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所有C原子与N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B.两种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熔点:
C.部分有关元素的电负性:
D.a和b的阳离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C
【详解】A.根据a分子结构可知,C原子有sp2、sp3两种杂化方式,A错误;
B.离子体积更大,导致离子液体a熔点较低,B错误;
C.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电负性逐渐增大,第二周期B之后元素电负性都比H元素电负性大,因此电负性HD.a和b的阳离子中氢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错误;
故选C。
22.I.按构成晶体的粒子和粒子间作用力的不同,将以下晶体进行分类:
①氯化钡、②石英、③金刚砂、④水、⑤乙醇、⑥铜、⑦氯酸钾、⑧高锰酸钾、⑨稀有气体的晶体、⑩干冰
(1)属于共价晶体的有: ;属于分子晶体的有: ;属于离子晶体的有: ;属于金属晶体的有: 。
Ⅱ.比较:
(2)熔点:金刚石 干冰(填“>”或“<”),原因是 。
(3)键角:CH4 H2O(填“>”或“<”),原因是 。
Ⅲ.请回答:
(4)黄铜合金采取面心立方堆积,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合金中粒子间作用力类型是 。
②与Cu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Cu原子有 个。
(5)甲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可得砖红色沉淀Cu2O,已知Cu2O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
在该晶胞中,Cu+的配位数是 。
(6)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
储氢原理:镧镍合金吸附H2,H2解离为原子,H原子储存在其中形成化合物。若储氢后,氢原子占据晶胞中上下底面的棱心和面心,则形成的储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1) ②③ ④⑤⑨⑩ ①⑦⑧ ⑥
(2) > 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只需要破坏分子间的作用力,而破坏共价键所需消耗的能量比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需消耗的能量要大得多
(3) > CH4、H2O分子中,中心C、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4,都发生sp3杂化,但C原子的最外层无孤电子对,O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越多,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越大,键角越小
(4) 金属键 8
(5)2
(6)LaNi5H3
【详解】(1)②石英、③金刚砂晶体内只含有共价键,它们属于共价晶体,故选②③;④水、⑤乙醇、⑨稀有气体的晶体、⑩干冰都由分子构成,它们都属于分子晶体,故选④⑤⑨⑩;①氯化钡、⑦氯酸钾、⑧高锰酸钾都由阴阳离子构成,它们都属于离子晶体,故选①⑦⑧;⑥铜属于金属晶体,故选⑥。
(2)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只需要破坏分子间的作用力,则熔点:金刚石>干冰,原因是: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只需要破坏分子间的作用力,而破坏共价键所需消耗的能量比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需消耗的能量要大得多。
(3)CH4、H2O分子中,中心C、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4,都发生sp3杂化,但C原子的最外层无孤电子对,O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孤电子对,则键角:CH4>H2O,原因是:CH4、H2O分子中,中心C、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4,都发生sp3杂化,但C原子的最外层无孤电子对,O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越多,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越大,键角越小。
(4)①黄铜合金由Zn、Cu原子构成,粒子间作用力类型是金属键。
②我们以1个面心上的Cu原子为研究对象,与Cu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Cu原子分别位于相邻面的面心,则共有8个。
(5)在Cu2O晶胞中,根据组成,大圆圈表示O2-,小圆圈表示Cu+,O2-的配位数为4,则Cu+的配位数是2。
(6)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中,含La原子个数为=1,含Ni原子个数为=5,
若储氢后,氢原子占据晶胞中上下底面的棱心和面心,则含H原子个数为=3,所以形成的储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LaNi5H3。
【点睛】计算晶胞中所含微粒数目时,可使用均摊法。
2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 ,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与钛同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钛相同的元素有 种。
(2)与形成中键角比中键角大,原因是 ,中键角 中键角(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3)比较①乙酸②甲酸③二氯乙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填序号);比较①②③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填序号);比较①晶体硅 ②晶体锗 ③ ④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填序号)。
(4)在周期表中,与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 ,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等是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碳正离子可以通过在“超强酸”中获得1个而得到,而失去可得。
①是反应性很强的正离子,是缺电子的,其电子式是 。
②中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3个键角相等,键角应是 。
【答案】(1) 1s22s22p63s23p63d54s1 球形 第四周期第VIB族 3
(2) 、的中心原子N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中N原子没有孤电子对,而中N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 大于
(3) ③>②>① ③<①<② ④<③<②<①
(4) Al
(5)
【详解】(1)Cr为24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为第N层,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球形,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VIB族,钛为22号元素,基态T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与钛同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钛相同的元素有Ni、Ge、Se,共3种。
(2)因为、的中心原子N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中N原子没有孤电子对,而中N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故与形成中键角比中键角大;与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相同,电负性F>H,在分子中,成键电子对更偏向F原子,因此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更小,键角更小,故中键角大于中键角。
(3)烷基是推电子基,碳原子数越多,推电子能力越强,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弱,酸性越弱,乙酸和甲酸相比,乙酸中烃基的碳原子数大于甲酸,所以甲酸的酸性大于乙酸,氯原子是吸电子原子,会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增强,酸性增强,所以二氯乙酸的酸性大于乙酸,故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③>②>①。
三者均为离子晶体,熔融时都需要破坏离子键,形成离子键的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则离子键越强,该离子晶体的熔点就越高,、相比,Mg2+半径小,故离子键较强,故熔点①<②,与相比,离子所带电荷数少,阴离子半径大,阳离子半径小,电荷的影响大于半径的影响,故③<①,综上所述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③<①<②;
晶体硅和晶体锗均为共价晶体,Si-Si键的键长比Ge-Ge键的键长短,键能大,故晶体硅的熔点高于晶体锗,为离子晶体,为分子晶体,故四者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④<③<②<①。
(4)在周期表中,与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Al,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①是反应性很强的正离子,是缺电子的,其电子式是。
②中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3个键角相等,为平面三角形,键角应是。
24.几种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的晶体类型为 ,金刚石晶胞中碳原子的配位数与晶胞中的配位数之比为 。
(2)晶胞与晶胞结构相似,晶体的熔点 (填“>”或“<”)晶体的熔点,原因是 。
(3)晶体生长过程中容易产生晶体缺陷,造成空位。用替换可改善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
(4)铁和碳形成的晶胞可以看成是铁晶胞中插入若干个碳原子,晶胞体积不变。铁碳晶体的化学式为 ,铁晶体转化为铁碳晶体时晶体密度净增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 分子晶体 1:3
(2) < 镁离子半径小于钠离子,所带电荷数大于钠离子,氧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所带电荷数大于氯离子,故MgO晶体中离子键强与NaCl晶体
(3)Br-半径小于I-,使阴离子和阳离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增强
(4) FeC 21.4
【详解】(1)的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金刚石晶胞中碳原子的配位数4,晶胞中的配位数为12,故金刚石晶胞中碳原子的配位数与晶胞中的配位数之比为1:3;
(2)镁离子半径小于钠离子,所带电荷数大于钠离子,氧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所带电荷数大于氯离子,故MgO晶体中离子键强与NaCl晶体,晶体的熔点<晶体的熔点;
(3)Br-半径小于I-,使阴离子和阳离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增强,可以改善晶体生长过程中产生晶体缺陷;
(4)Fe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为:,C原子位于棱上和内部,个数为:,故晶体的化学式为FeC;密度增加是由于碳原子增加,一个晶胞中含铁原子4个,C原子4个,密度增加的百分比为:。
25.根据晶体结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为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所表示的化学式为AX3的是 。(填字母标号)
(2)Al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已知Al原子半径为dc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
①晶胞中Al原子的配位数为 。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 (用字母表示)。
(3)下图为氟化钙晶胞,试回答下列问题:
每个F-周围有 个Ca2+与之紧邻,每个F-周围与其距离最近的F-的数目是 。
(4)磷和钼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已知晶胞中Mo位于顶点和面心,而P原子位于棱边中点和体心。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以A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请在下图中画出晶胞中各原子沿z轴的透视图 (用“”代表Mo原子,用“”代表P原子,用“”代表Mo原子和P原子的重合) 。
【答案】(1)b
(2) 12
(3) 4 6
(4) Mo2P
【详解】(1)a中每个黑球周围有6个白球,每个白球有3个黑球,化学式应该为AX2,b中每个黑球周围有6个白球,每个白球周围有2个黑球,化学式为AX3,答案选b;
(2)以图甲中任一顶点的Al原子为例,距离该Al原子最近且等距离的Al原子数目为3×8÷2=12,Al原子的配位数为12;
一个晶胞中有Al原子数目为8×+6×=4,晶胞的质量为,面对角线上三个Al原子相切,Al的原子半径为dcm,晶胞的棱长为2dcm,所以晶胞的体积为(2dcm)3=16d3cm3,密度为=g·cm3;
(3)据图可知,F-位于Ca2+形成的四面体的空隙中,所以每个F-离子周围有4个Ca2+,而每个F-离子周围与其最近的F-的数目为6个;
(4)
Mo位于立方晶胞的顶点和面心,晶胞中有Mo的个数为6×个;P位于中心和棱上,个数为4×,二者个数比为2:1,化学式为Mo2P;以A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该晶胞中各原子沿z轴的透视图为。
26.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位于元素周期表 区。
(2)铁镁合金是目前储氢密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储氢时,H2分子位于晶胞体心和棱的中心位置。该合金储满氢后所得晶体的化学式是 。
(3)实验室用KSCN溶液、苯酚检验Fe3+。
①苯酚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②类卤素离子SCN-可用于Fe3+的检验,其对应的酸有两种,分别为硫氰酸(H—S—C≡N )和异硫氰酸(H—N=C=S ),异硫氰酸分子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 。
(4)FeBr2为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距一个Fe2+最近的所有Br-为顶点构成的几何形状为 。
【答案】(1) 第四周期VIII族 d
(2)Mg2FeH2
(3) sp2 3∶2
(4)立方体(或正方体)
【详解】(1)Fe是26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VIII族,在周期表中位于d区;
(2)晶胞中Mg原子个数为8个都在晶胞内部,Fe原子个数为8×+6×=4个,H2个数为1+12×=4个,Mg:Fe:H=8:4:8=2:1:2晶体的化学式为Mg2FeH2;
(3)苯酚中C原子都在苯环上,苯环为平面六边形结构,C原子杂化方式为sp2;单键都是σ键,双键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H—N=C=S中σ键有3个,π键有2个;σ键与π键个数比为:3:2;
(4)FeBr2中Fe与Br的比值为1:2,在晶胞中大球个数为8个在晶胞内部,小球个数为8×+6×=4,因此小球为Fe2+原子,大球为Br-原子,由晶胞图可知:距一个Fe2+最近的所有Br-有8个,构成的几何形状为正方体。
27.硅、硼、铜、硒的单质及化合物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的核外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铜或铜盐的焰色试验为绿色,该光谱是 (填“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
(2)SeO中Se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比较与沸点高低,并说明原因: 。
(3)CuSO4和Cu(NO3)2是自然界中重要的铜盐,向CuSO4熔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产物的外界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Cu(NO3)2中的化学键除了σ键外,还存在 。
(4)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则M为 (填元素符号)。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MO的熔点比CaO的高,其原因是 。
【答案】(1) 发射光谱
(2) H2O沸点高于H2Se,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因此沸点高于H2Se
(3) 正四面体 离子键、π键
(4) Mg 二者均为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电荷相同,Mg2+离子半径比Ca2+小,离子键强
【详解】(1)Cu的原子序数为29,核外电子数为29,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失去4s上的一个电子后,基态的核外价层电子排布式为;铜或铜盐的焰色试验为绿色,该光谱是发射光谱;
(2)中Se原子孤对电子对数:,σ键个数为3,所以为Se原子为sp3 杂化;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所以沸点高于;
(3)产物为硫酸四氨合铜,外界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含4个σ键,不含孤电子对,为sp3杂化,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中的化学键除了σ键外,与之间存在离子键,中存在π键;
(4)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SiC电子总数为14+6=20,则M为电子总数为20-8=12,M为12号元素Mg;MgO的熔点比CaO的高原因:二者均为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电荷相同,离子半径比小,离子键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三节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1.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iC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相似,但SiC的硬度低于金刚石
B.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Cl-共有8个
C.NaCl晶体的熔沸点高于CsCl
D.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的分数坐标,如顶点原子1的分数坐标为(0,0,0),则体心原子2的分数坐标为(,,1)
2.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用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X Y Z W
分子式
溶液对应的(25℃) 1.00 13.00 1.57 0.70
A.、元素均存在同素异形体
B.常温常压下,上述元素的单质都呈固态
C.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
D.的氧化物一定是极性分子
3.下图(1)是常见的几种物质的晶胞,从左到右分别为锌、碘、金刚石和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晶胞的俯视图是如图(2)所示的菱形,则晶体中与一个Zn原子最近且等距的Zn原子有12个
B.碘晶胞中I2分子有两种不同的取向,一个晶胞中有4个分子
C.金刚石晶胞中C原子的半径为c pm,则体对角线的长度为8c pm
D.Na晶胞是边长为a nm的立方体,则Na的原子半径可以表示为 pm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O2是极性分子,VSEPR结构模型为
B.NH4Cl晶体溶于水时,破坏了离子键
C.乙烯分子中π键的形成过程:
D.CH3CH(OH)CH2CH3没有手性异构体
5.氧化铈常用作玻璃工业添加剂,在其立方晶胞中掺杂占据原来的位置,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结构,这种稳定的结构使得氧化铈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的空缺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胞结构中与相邻且最近的有8个
B.若掺杂后得到的晶体,则此晶体中的空缺率为
C.晶胞中填充在构成的八面体中
D.每个晶胞中Y3+的个数为8x
6.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的科技领域取得了多项新突破。下列有关说法有不正确的是( )
A.8月25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此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等离子体是一种特殊的气体,含有带电粒子,整体呈电中性
B.9月11日,中国科研队宣布成功构架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三号”,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半导体材料硅和氮化硅属于共价晶体
C.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三号”,用的超导材料铝、铜属于金属晶体,存在离子键
D.6月15日,长二丁“—箭41星”发射成功,刷新了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使用的推进剂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属于分子晶体
7.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CsCl晶体中,距最近的有8个
B.铜晶体中铜原子的配位数为4
C.在9g二氧化硅晶体中,硅氧键个数为
D.在晶胞中,1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分子
8.铁碳合金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铁碳合金可以看成铁晶胞掺碳,掺入碳原子不改变铁原子间的距离,晶胞参数为;在结构化学中,用自旋量子数表示电子自旋方向,同一轨道上2个电子,顺时针旋转的自旋量子数为,逆时针旋转的自旋量子数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B.基态C原子核外自旋量子数之和等于0
C.在该铁碳合金中,铁和碳质量之比为
D.该铁的晶体中渗入碳原子后,可使其密度增大约
9.关于下列晶胞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晶体中(黑球球为)周围距离最近的个数为6
B.分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该晶胞中含有4个
C.共价晶体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如图丙所示,该晶胞中含有8个
D.金属晶体钠的晶胞结构如图丁所示,晶体中的配位数为8
10.硒化锌(ZnS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乙图为该晶胞沿轴方向在平面的投影,已知晶胞边长为,阿优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B.基态原子核外有18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
C.若点原子坐标为点原子坐标为,则点原子坐标为
D.该晶体密度为
11.长白山聚龙泉是驰名中外的温泉,水温最高可达82.3℃,富含钠、氢、钙、镁等元素,属钠-碳酸氢盐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态Ca原子核外电子有20种空间运动状态
B.H分别与Na、Mg、Ca组成的氢化物均为离子晶体
C.基态N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
D.Na、Mg、Ca元素的焰色呈现不同颜色跟电子跃迁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12.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能用共价键的键能变化加以解释的是( )
A.HF、HBr、HCl的沸点依次降低
B.金刚石、SiC、晶体Si的熔点依次降低
C.Li、Na、K的熔点依次降低
D.NaF、NaCl、NaBr的熔点依次降低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的化学键相同
B.共价晶体的熔点一定高于金属晶体
C.的离子键强度低于
D.、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为杂化
14.下列关于微粒间的作用力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②离子键的强弱和离子半径及所带电荷有关
③在晶体中有阳离子一定有阴离子
④石墨晶体既存在共价键又存在范德华力,属于混合型晶体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15.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晶体中,距最近的有6个
B.在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的配位数是4
C.金刚石晶体中含有键
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或
16.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
B.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晶体也是分子晶体
D.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含有阴离子
下列有关金属键与金属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为许多金属原子所“共有”
B.金属键不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C.金属键的实质是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D.体心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高
18.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个数有( )
①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能用于食品(如腊肉、香肠等)的生产
②键长小于键长,故键能大于键能
③离子键的强度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所以的熔点远高于
④第一电离能: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⑥可逆反应的限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
⑦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9.X、Y、Z、M、Q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同周期中Y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大,Y与Z相邻,Z、M的核电荷数之比为,基态Q原子的价电子中s能级和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Z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B.Y与M、Q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一定不同
C.简单氢化物的键角:
D.电负性:
20.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的数据如表,注:AlCl3的熔点在2.02×105Pa条件下测定。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NaCl MgCl2 AlCl3 SiCl4 单质M
熔点/℃ 801 712 190 -70 2300
沸点/℃ 1465 1412 178 57.6 2500
A.AlCl3易升华,SiCl4常温下为液态 B.单质M可能是共价晶体
C.熔沸点:MgOMgCl2
21.离子液体是在室温和接近室温时呈液态的盐类物质,一般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构成。咪唑()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两种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所有C原子与N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B.两种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熔点:
C.部分有关元素的电负性:
D.a和b的阳离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22.I.按构成晶体的粒子和粒子间作用力的不同,将以下晶体进行分类:
①氯化钡、②石英、③金刚砂、④水、⑤乙醇、⑥铜、⑦氯酸钾、⑧高锰酸钾、⑨稀有气体的晶体、⑩干冰
(1)属于共价晶体的有: ;属于分子晶体的有: ;属于离子晶体的有: ;属于金属晶体的有: 。
Ⅱ.比较:
(2)熔点:金刚石 干冰(填“>”或“<”),原因是 。
(3)键角:CH4 H2O(填“>”或“<”),原因是 。
Ⅲ.请回答:
(4)黄铜合金采取面心立方堆积,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合金中粒子间作用力类型是 。
②与Cu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Cu原子有 个。
(5)甲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可得砖红色沉淀Cu2O,已知Cu2O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
在该晶胞中,Cu+的配位数是 。
(6)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
储氢原理:镧镍合金吸附H2,H2解离为原子,H原子储存在其中形成化合物。若储氢后,氢原子占据晶胞中上下底面的棱心和面心,则形成的储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 ,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与钛同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钛相同的元素有 种。
(2)与形成中键角比中键角大,原因是 ,中键角 中键角(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3)比较①乙酸②甲酸③二氯乙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填序号);比较①②③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填序号);比较①晶体硅 ②晶体锗 ③ ④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填序号)。
(4)在周期表中,与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 ,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等是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碳正离子可以通过在“超强酸”中获得1个而得到,而失去可得。
①是反应性很强的正离子,是缺电子的,其电子式是 。
②中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3个键角相等,键角应是 。
24.几种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的晶体类型为 ,金刚石晶胞中碳原子的配位数与晶胞中的配位数之比为 。
(2)晶胞与晶胞结构相似,晶体的熔点 (填“>”或“<”)晶体的熔点,原因是 。
(3)晶体生长过程中容易产生晶体缺陷,造成空位。用替换可改善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
(4)铁和碳形成的晶胞可以看成是铁晶胞中插入若干个碳原子,晶胞体积不变。铁碳晶体的化学式为 ,铁晶体转化为铁碳晶体时晶体密度净增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5.根据晶体结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为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所表示的化学式为AX3的是 。(填字母标号)
(2)Al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已知Al原子半径为dc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
①晶胞中Al原子的配位数为 。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 (用字母表示)。
(3)下图为氟化钙晶胞,试回答下列问题:
每个F-周围有 个Ca2+与之紧邻,每个F-周围与其距离最近的F-的数目是 。
(4)磷和钼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已知晶胞中Mo位于顶点和面心,而P原子位于棱边中点和体心。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以A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请在下图中画出晶胞中各原子沿z轴的透视图 (用“”代表Mo原子,用“”代表P原子,用“”代表Mo原子和P原子的重合) 。
26.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位于元素周期表 区。
(2)铁镁合金是目前储氢密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储氢时,H2分子位于晶胞体心和棱的中心位置。该合金储满氢后所得晶体的化学式是 。
(3)实验室用KSCN溶液、苯酚检验Fe3+。
①苯酚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②类卤素离子SCN-可用于Fe3+的检验,其对应的酸有两种,分别为硫氰酸(H—S—C≡N )和异硫氰酸(H—N=C=S ),异硫氰酸分子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 。
(4)FeBr2为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距一个Fe2+最近的所有Br-为顶点构成的几何形状为 。
27.硅、硼、铜、硒的单质及化合物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的核外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铜或铜盐的焰色试验为绿色,该光谱是 (填“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
(2)SeO中Se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比较与沸点高低,并说明原因: 。
(3)CuSO4和Cu(NO3)2是自然界中重要的铜盐,向CuSO4熔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产物的外界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Cu(NO3)2中的化学键除了σ键外,还存在 。
(4)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则M为 (填元素符号)。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MO的熔点比CaO的高,其原因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