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上册2.4《濒临灭绝的生物》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海南黑冠长臂猿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2000多只,可是到了七十年代末仅剩7只,1980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后,现在才有22只.造成当年黑冠长臂猿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外来物种入侵
C.食物缺乏 D.人类乱捕滥杀和破坏其生存环境
2.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生环境中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度失踪了20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外来物种入侵 C.自然灾害 D.栖息地破坏
3.陆生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有许多形式的适应,这是因为( )
A. 陆地有较多生物 B. 陆地有较多动物
C. 陆地食物短缺 D .陆地环境因素经常变化
4.下列自然保护区中有我国特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的是( )
A.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B.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
C.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D.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5.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6.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科学兴趣小组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该实验的唯一变量。水蚤在不同水温中的时间均持续12小时。则通过该实验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通常水蚤生活的适宜温度是25℃
B.水蚤在20℃~28℃之间都能生存
C.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28℃时,水蚤肯定死亡
D.水蚤的个体之间对温度的要求存在差异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现象的是( )
A.在繁殖季节,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
B.温带地区的许多植物冬季出现落叶现象
C.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叶变为刺状
D.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量充沛
8.植物具有艳丽的花是适应一种什么环境( )
A.风力传粉环境 B.昆虫传粉环境
C.水流传粉环境 D.自身传粉环境
9.据了解,我市境内发现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242种鸟类,隶属于18目49科131属。其中像朱鹮(国家一级)、鸢(国家二级)、乌鸦(省一级)、喜鹊(省重点)等野生动物都曾经在温州市境内历史上分布过,现在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为了挽救这些生物,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B. 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 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 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10.右图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生柽柳。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多在200毫米以下,甚至小于50毫米,沙丘上干沙层很厚,这就迫使沙生柽柳等木本植物的根系都极发达,主根往往伸至地下水层,最深可达10余米。同时这些植物的叶表皮一般覆盖有蜡质且细胞壁和角质层较厚,气孔下陷。对于这些特征的形成,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沙生柽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它长期定向的变异形成的
B.是植物为了适应沙漠生活而不断改变自身结构的结果
C.是沙漠环境对沙生柽柳等植物定向选择的结果
D.在沙漠环境中,是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偶然形成的
11.近几年来,已经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了,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珍稀野生动物易感病害
C、天敌过多
D、丧失栖息地
12.有些无毒蛇具有毒蛇般鲜艳的环纹,这种现象属于( )
A.拟态 B.保护色 C.警戒色 D.适应的相对性
13.据科学家估计,近代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比历代灭绝的速度100万倍,这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
A.自然灾害 B.人为因素 C.生物间竞争 D.生物自身生命缩短
14.春游时同学们发现,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山洞里生活着许多蝙蝠,它们飞进飞出不会与岩石、洞口的树木相撞,蝙蝠对空间的定位依赖于( )
A、视觉 B、嗅觉 C、触觉 D、超声波
1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枯叶蝶的体色与体形与一片枯叶非常相似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叶片呈绿色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6.生命周期所经历的时间就是动物的寿命。下列与动物的寿命有关的是( )
A、动物的种类不同 B、气候、天敌和食物的改变
C、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D、以上各项都有关
17.濒临灭绝的动物犰狳是2014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犰狳俗称披甲猪,全身披挂,坚甲护身,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繁殖,并且每胎都生4只。出生后几个小时,小犰狳就已经可以跟着妈妈去觅食了,不过,断奶还要两个月后。由此可知( )
A、犰狳是爬行动物,卵生
B、犰狳是哺乳动物,胎生
C、犰狳是爬行动物,卵胎生
D、犰狳是甲壳动物,卵生
18.某种鸟类在营巢时,若发现巢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为实验结果。(表):蛋壳与蛋的距离和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
蛋壳与蛋的距离(cm) 被乌鸦吃掉的蛋(颗数)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颗数) 被吃掉的比率(%)
15 63 87 42
100 48 102 32
200 32 118 21
根据表中的数据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A.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
B.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增大了蛋被吃掉的机会
C.蛋壳离蛋越远,越可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
D.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吃掉的机会越大
二、填空题
19.鱼是最常见的水生动物之一,它用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呼吸,用_______游泳,身体一般呈_______形;这些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是为了________水生环境。
20.资料一:如图所示为两种狐(A、B),一种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种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资料二: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南极,由于冰雪融化,长期被冰冻的种子解冻萌发,在这里出现了新的物种;从南极冰盖钻取冰芯分析表明;半个世纪以来,地球一直在变暖。25年以来,南极气温上升了1℃。这些都说明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图中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___________。
(2)B狐耳朵较大,由此可推测,它生活在___________。
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那么极地狐将对_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直至濒临灭绝”)。
21.阳光、水气、水、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壤及各种各样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环境。生物既要 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 环境,并且成为其他生物的环境。
22.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 、 和热带湖泊。
23.根据下图所示生态系统,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
(2)图中分解者是指 _ 。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_ 。
(4)如果食虫鸟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导致禾谷类植物减产。原因是食虫鸟的多少对 _
的数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对禾谷类有间接影响。
24.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该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图中直接食物来源只有两种的消费者是 。
(2)右图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生物成分是 。
(3)太阳能通过 过程流入该生态系统,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4)组成生物体的碳、氮等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与 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C 6.C
7.D 8.B 9.C
10.C 11.D 12.A
13.B 14.D 15.B
16.D 17.B 18.B
19.鳃、鳍、纺锤、适应
20.(1)A(2)非洲沙漠、减少直至濒临灭绝
21.适应、影响
22.热带雨林、珊瑚礁
23.①绿色植物 兔鹰 ②细菌、真菌 ③太阳能 ④ 昆虫
24.(1)7、鹰 (2)分解者 (3)光合作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环境
【解析】(1)图中共有七条食物链,流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鹰的箭头有两个表示鹰作为消费者的直接食物来源只有两种。(2)食物链反应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图中未表示出的生物成分为分解者。(3)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为贮存在绿色植物中的化学能,以此流入生态系统,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不息的,即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的出现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