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卤代烃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卤代烃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11 14: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一节 卤代烃
A组·基础达标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且都是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
C.卤代烃不属于烃类
D.卤代烃一定是饱和的
2.下列卤代烃中沸点最低的是(  )
A.CH3—CH2—CH2Cl
B.CH3—CHCl—CH2—CH3
C.CH3—CH2—CH2Br
D.CH3—CHBr—CH2—CH3
3.卤代烃RCH2CH2X的化学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B.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C.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D.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
4.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 ②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 ③甲烷与氯气光照 ④乙炔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氯乙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5.下列卤代烃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①    ②
③(CH3)3CCH2Cl    ④CHCl2—CHBr2
⑤    ⑥CH3Cl
A.①③⑥     B.②③⑤
C.全部       D.②④
6.(2024·四川绵阳南山中学期中)DDT曾经是使用广泛的杀虫剂,但因其极难降解而被禁止使用。DDT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DD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DT属于芳香烃,分子式为C14H9Cl5
B.DDT能发生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
C.DDT进行一氯取代后可生成五种有机产物
D.向DDT中滴加AgNO3溶液,能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
7.如图所示()是某种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双键或三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Cl3
B.该有机化合物能发生加聚反应
C.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σ键和π键
D.可由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得到
8.研究1-溴丙烷是否发生消去反应,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向反应后的①试管中加入少量的AgNO3溶液无法验证是否发生消去反应
B.若②中试剂改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到溶液褪色,则①中一定发生了消去反应
C.①试管中一定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
D.②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9.已知CH3CH2Br+2Na+CH3CH2Br―→2NaBr+CH3CH2CH2CH3,下列各组物质发生上述反应时能形成环丁烷的是(  )
A.CH3CH2CH2Cl
B.CH2BrCH2CH2CH2Br
C.CH3CHBrCH2CH2Br
D.CH2BrCH2CH2Br、CH3Br
10.(2023·安徽江南十校联考)1,2-二氯乙烷应用广泛,主要用于黏合剂和氯代烃的生产,也用作谷物和粮仓的熏蒸剂以及有机溶剂。1,2-二氯乙烷沸点为83.6 ℃,难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乙烯和氯气制备1,2-二氯乙烷,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1      图2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其中进水口为______(填“a”或“b”)。
(2)实验前,先向三颈烧瓶中加入少量1,2-二氯乙烷液体,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用乙醇制备乙烯时,还需要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___,制得的乙烯中可能含有SO2和水蒸气,除去杂质依次通过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发现工业上有一种利用氯化铜循环氯化联合生产1,2-二氯乙烷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写出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组成员若要测定1,2-二氯乙烷中氯的含量,必须用到的试剂有____________。
B组·能力提升
11.(2024·河北石家庄第二中学期中)利用“氧氯化法”以乙烯为原料制备氯乙烯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Ⅱ的名称为二氯乙烷
B.化合物Ⅱ与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可得到化合物Ⅰ
C.裂解时,另一产物X为HCl
D.化合物Ⅲ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聚氯乙烯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2.(2023·湖北十堰段考)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
C.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 mol该有机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反应
13.有两种有机化合物A、B,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均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
B.二者在NaOH醇溶液中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C.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
D.A物质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B物质的一溴代物有2种
14.有机化学反应因反应条件不同,可生成不同的有机产物。例如:
Ⅰ.
Ⅱ. AB(一氯代物)CDE(香料)
已知A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2∶2∶1。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物质C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5)这种香料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苯环上有羟基;②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③在一定条件下,自身能形成聚合物。
15.1 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沸点为71 ℃,密度为1.36 g·cm-3。
实验室制备少量1 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在仪器A中加入搅拌磁子、12 g正丙醇及20 mL水,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 mL 浓H2SO4;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24 g NaBr。
步骤2: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缓慢加热,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步骤3: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相。
步骤4:将分出的有机相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12 mL H2O、12 mL 5%Na2CO3溶液和12 mL H2O洗涤,分液,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得1 溴丙烷。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和____________。
(2)反应时生成的主要有机副产物有2 溴丙烷和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中需向接受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步骤2中需缓慢加热使反应和蒸馏平稳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4中用5% Na2CO3溶液洗涤有机相的操作:向分液漏斗中小心加入12 mL 5% Na2CO3溶液,振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置,分液。
参考答案
【A组——基础达标】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B 【解析】DDT中除了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Cl,它不属于芳香烃,A错误;该物质中含有—CH—CCl3,可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B正确;DDT分子的等效氢如图所示,C错误;DDT无法电离出Cl-,不能与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
7.【答案】D 【解析】该分子中含2个C、3个Cl、1个H(由球的大小确定),因此分子式为C2HCl3,结构中必有C===C键,能发生加聚反应,含有σ键和π键,A、B、C均正确;乙炔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可以生成C2H3Cl,还可以生成C2H4Cl2,D错误。
8.【答案】B 【解析】试管①中1-溴丙烷和NaOH的醇溶液加热,无论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丙醇和NaBr,还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和NaBr,两者都有Br-产生,因此向反应后的①试管中加入少量的AgNO3溶液无法验证是否发生消去反应,而且过量的氢氧化钠会干扰实验,A说法正确;由于所用试剂中有醇,醇有一定的挥发性,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若②中试剂改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醇和丙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观察到溶液褪色,不能说明①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B说法错误;溴的CCl4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不饱和烃,则①试管中一定发生了消去反应,C说法正确;②中溴的CCl4溶液褪色,是因为生成物丙烯和溴发生了加成反应,D说法正确。
9.【答案】B
10.【答案】(1)球形冷凝管 b
(2)溶解乙烯和氯气,促进气体反应物间的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3)浓硫酸,170 ℃ 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4)2CuCl2+CH2===CH2―→2CuCl+CH2ClCH2Cl
(5)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B级——能力提升】
11.【答案】C 【解析】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乙烯与氯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和水,1,2-二氯乙烷发生裂解反应生成乙烯和氯化氢,则X为氯化氢。化合物Ⅱ的名称为1,2-二氯乙烷,A错误;1,2-二氯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炔、氯化钠和水,不可能生成乙烯,B错误;根据原子守恒,1,2-二氯乙烷发生裂解反应生成氯乙烯和氯化氢,则X为氯化氢,C正确;聚氯乙烯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12.【答案】A 【解析】该物质不能电离出氯离子,则与硝酸银不反应,A错误;含碳氯键且与—Cl相连C的邻位C上含有H,可发生消去反应,苯环和饱和碳原子上的H原子可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该物质含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正确;苯环、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该有机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反应,D正确。
13.【答案】C
14.【答案】(1)  
(2)加成反应 碳碳双键
(3)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
(4) +HCl
(5) 、、
【解析】 由于A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2∶2∶1,所以A分子中必有2个等同的甲基,即A的结构简式为,光照条件下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B,即B为 (主要)或 (次要),然后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即C为,在H2O2作用下C与氯化氢加成生成D,即D为,D水解生成E,即E为,最后E被氧化为。
(5)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酚羟基,即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即苯环上有2个侧链,羟基与另一侧链处于对位;在一定条件下,自身能形成聚合物,说明含有碳碳双键等不饱和键。
15.【答案】(1)蒸馏烧瓶 防止暴沸 (2)丙烯、正丙醚 (3)减少1 溴丙烷的挥发 (4)减少HBr挥发 (5)将分液漏斗下口向上倾斜、打开活塞排出气体
【解析】(2)正丙醇在反应过程中,除了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还可能发生消去反应和分子间脱水,分别生成丙烯和正丙醚。(3)冰水浴是降低温度,根据信息,1 溴丙烷的沸点为71 ℃,所以为减少1 溴丙烷挥发,应将接受瓶置于冰水浴中。(4)蒸馏烧瓶中的反应原理是NaBr与浓硫酸反应生成HBr,HBr与正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 溴丙烷,所以缓慢加热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HBr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