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短诗三首》 重点内容梳理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短诗三首》 重点内容梳理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0 16:1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四下《短诗三首》重点
基础
(一)会写的字
● 繁(fán):上下结构,部首为“糸”,可组词“繁星、繁多、繁忙”。
● 漫(màn):左右结构,部首是“氵”,组词有“漫灭、漫长、漫步”。
● 灭(miè):上下结构,部首为“火”,比如“消灭、灭亡、熄灭”。
● 藤(téng):上下结构,部首是“艹”,可组“藤萝、紫藤”。
● 萝(luó):上下结构,部首“艹”,常见组词“萝卜、绿萝”。
膝(xī):左右结构,部首“月”,如“膝盖、护膝”。
● 涛(tāo):左右结构,部首“氵”,组词“波涛、浪涛”。
● 躲(duǒ):左右结构,部首“身”,像“躲藏、躲避”。
● 繁:上边的“每”最后一笔横变成提;“氵”的写法是先写点,再写短撇,最后写长撇,提的起笔在长撇的下方。
● 漫:右上部“曰”要写得扁一些,“又”的捺变点。
(二)会认的字
● 巢(cháo):鸟搭的窝,如“鸟巢、巢穴”。
● 莺(yīng):一种鸟类,“黄莺、夜莺
(三)词语解释
● 繁星:多而密的星星。
●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 藤萝:紫藤的通称。
● 思潮: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 波涛:大波浪。
二、作者及背景
● 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风格清新典雅、情感细腻。
背景:《短诗三首》选自诗集《繁星》,这些诗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的。大致创作于1920 - 1923年。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冰心以她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用短小精悍的诗歌表达了对生活、自然和爱的思考。
三、诗歌内容分析
(一)《繁星(七一)》
● 原文: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 赏析:这首诗通过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三个场景,营造出温馨美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母爱的深深眷恋。“永不漫灭”强调了这些回忆在诗人心中的深刻和永恒。
三)《繁星(一五九)》
● 原文: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赏析:诗中把“心中的风雨”比作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痛苦,把母亲的怀抱比作安全的港湾。通过“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的对比,以及鸟儿躲进巢里和“我”躲进母亲怀里的类比,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母亲是孩子在困难时刻的依靠,歌颂了母爱的温暖和伟大。
五、写作手法
● 修辞手法:三首诗运用了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如《繁星(一三一)》中的反问句,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繁星(一五九)》中把“心中的风雨”比作生活中的困境,形象生动。
● 意象运用:运用了“繁星”“大海”“母亲”“鸟巢”等意象,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例如“母亲”这一意象代表着温暖、安全和爱。
六 书后问题解答
(一)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朗读时要注意节奏和韵律,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来表现诗歌的情感。比如《繁星(七一)》要读得舒缓、温馨,读出对童年回忆的眷恋;《繁星(一三一)》要读得激昂,读出对大海的赞美;《繁星(一五九)》要读得轻柔,读出对母亲的依赖。
(二)“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句诗,短短几个词语就营造出了一幅温馨、宁静又美好的画面,能唤起许多人内心深处温暖、安宁和眷恋的感受。
温馨与安全感
这一场景极易让人联想到小时候在母亲身边那种无忧无虑的时光。月光轻柔地洒在园中,周围是繁茂的藤萝,孩子安静地依偎在母亲的膝上。母亲就像温暖的港湾,是孩子最坚实的依靠,她的怀抱、她的气息,都能给予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让人感觉整个世界都是那么的温馨惬意,所有的不安和恐惧都能被驱散。
对纯真童年的怀念
它唤起了人们对纯真童年的深深怀念。在那个时期,生活简单而纯粹,没有成年人世界的压力和烦恼,有的只是与亲人相伴的快乐时光。月明的园子、藤萝的叶下,这些美好的自然元素构成了童年生活中充满诗意的背景,而母亲则是这段美好时光的重要陪伴者,让人忍不住怀念那段天真无邪的岁月。
亲情的珍贵
诗句强调了亲情尤其是母爱在人们生命中的重要地位。母亲的膝上,象征着亲情的呵护与关爱。在这个特定的场景中,亲情被无限地放大和凸显,让人意识到亲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无论走多远、经历多少风雨,母亲的爱永远是心底最柔软、最温暖的角落,这种情感在长大后会愈发让人珍惜
第3首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个“风雨”:自然界的风雨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这里的“风雨”指的是大自然中真实的狂风和暴雨天气。在自然界里,风雨往往具有强大的力量,可能会对生物造成伤害。鸟儿在面对这样恶劣的天气时,会本能地寻找安全的庇护所,它的巢就是它躲避风雨的港湾,能够为它遮风挡雨,提供一个相对安全、温暖的环境。
第二个“风雨”:生活中的挫折、困难与烦恼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此处的“风雨”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象征着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挫折、困难、痛苦、烦恼等负面的境遇和情绪。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内心会感到不安、焦虑和无助,就如同置身于狂风暴雨之中。而母亲的怀抱则象征着温暖、安慰和依靠,在面对生活中的“风雨”时,“我”会本能地向母亲寻求庇护和慰藉,因为母亲的爱能够给予“我”力量,帮助“我”度过艰难的时刻。
这首诗通过两个不同含义的“风雨”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母亲的怀抱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表达了孩子对母亲深深的依赖和眷恋,以及母亲的爱对于孩子的呵护和保护作用。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