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3.2.2体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3.3.2.2体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10 17:4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呼吸的过程
第二节
第三章 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
(冀少版)七年级

学习目标
01
第二课时
体内的气体交换
01
学习目标
02
激趣导入
03
实验探究
04
新知探究
05
开眼界
09
板书设计
08
作业布置
07
课堂小结
06
课堂练习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理解呼吸系统对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分析气体交换过程中气体含量变化,运用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的方法,理解气体交换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提升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能力。
认识呼吸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01
激趣导入
长时间在封闭的教室里学习,常常会感到头晕。这是大家不断呼吸,使教室里氧气含量减少而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缘故。为什么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的成分不一样呢
02
实验探究
03
1.实验目标
(1)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多二氧化碳。
(2)尝试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实验现象。
2.材料用具
澄清石灰水,100毫升小烧杯2个,较大气球2个,硬塑料吸管2根,打气泵1个,细线若干条,记号笔1支。(学科融合: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方法步骤
(1)用嘴将一个气球吹到一定大小,在离气球口约2厘米的部位用细线扎紧,并打活结,用记号笔在吹起的气球上标注A。
(2)用打气泵向另一个气球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同样在离气球口约2厘米的位置用细线扎紧,并打活结,标注为气球B。
一、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
03
(3)将A、B两个气球口部余下的2厘米分别套在塑料吸管上,用细线固定。
(4)取两个烧杯,分别倒入10毫升澄清石灰水。
(5)将套有气球的吸管分别插到两个烧杯底部,同时解开扎紧的气球,将球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6)观察两烧杯内石灰水的变化。
空气
呼出气体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实验探究
03
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
1.哪个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得更混浊
2.呼出的气体中多出的二氧化碳来自哪里
3.肺泡与血液是如何完成气体交换的
A烧杯澄清石灰水变得更混浊
气体成分 氧气 二氧化碳
在大气中的含量(%) 21 0.03
在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 16 4
资料
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得更混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新知探究
04
气体扩散原理
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至平衡,肺中的气体就是以扩散的方式进行交换的
学科融合
最后一排的同学你知道老师喷洒的香水是什么味的吗?
隔这么远为什么最后排同学也能闻到香味?
新知探究
04
二、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的气体浓度
在呼吸过程中,由于进入肺泡的外界空气中氧的浓度比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的浓度高,而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又比毛细血管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低。
2.肺内的气体交换
(毛细血管中)
肺泡
毛细血管
红细胞
氧气
二氧化碳
3.气体交换结果
肺泡内的气体完成交换之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降低,随即被呼出体外。
肺泡
血液
新知探究
04
三、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外界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氧气
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在组织细胞里,有机物不断被氧化分解,释放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红细胞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意义:
新知探究
04
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就完成了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呼吸的过程包括肺通气、肺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呼吸系统直接参与的是肺通气和肺内的气体交换。
呼吸道是否通畅会影响肺通气。一旦呼吸道意外受阻,肺通气就会被阻断。
溺水
噎食
呼吸道受阻
四、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新知探究
04





组织细胞









心脏
肺泡
氧气
二氧化碳







肺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人体呼吸全过程
1. ① —⑦分别代表什么结构?
2.用箭头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途径。
3.该图表示了哪些生理过程。
新知探究
04
在一些特殊环境中,比如储菜的地窖、废弃的水井,二氧化碳浓度高,氧气比较稀薄,人贸然进入,常常会因为肺内的气体交换无法正常进行而发生意外。
五、特殊环境或情况影响肺内气体交换
菜窖中贮藏的蔬菜不停呼吸,使菜窖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因此,人在下菜窖前应先将菜窖盖打开通风或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窖内。若蜡烛熄灭,则不能下窖。为什么呢?
新知探究
04
会造成环境中一氧化碳增多。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得多,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引起组织细胞缺氧。环境中一氧化碳增多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也叫煤气中毒。中毒后,轻者头晕、头痛、胸闷、恶心,严重者危及生命。
煤气泄漏会造成什么危害?
对于煤气中毒患者,应迅速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如果患者已经停止呼吸,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遇到煤气中毒患者应该如何做?
五、特殊环境或情况影响肺内气体交换
新知探究
04
开眼界
05
人工心肺机
人工心肺机属于体外循环装置,由氧合器(人工肺)、血泵(人工心脏)和辅助设备组成,主要用于患者的心脏和肺部手术及重症心肺患者的辅助治疗。使用人工心肺机时,通常用腔静脉插管将患者的静脉血引流到人工肺里补氧,使患者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之后再由人工心脏将动脉血泵回患者体内。人工心肺机为心肺衰竭的危重患者赢得了生的机会。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在治疗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患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课堂练习
06
B
1.右图为肺泡结构及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情况,以下关于图中信息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表示肺泡,很容易扩大和缩小
B.②表示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③包绕在肺泡周围,且它的壁很薄
D.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
2.呼吸系统若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常会引起头痛、恶心、心慌、气短等症状。诊断治疗时,对于不同的诱因,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尘肺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纤维化,他们出现以上症状,是病态表现。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海拔地区后,出现以上症状,是急性高原反应。燃气热水器质量不达标或安装不合理,天然气燃烧不充分,洗澡时出现以上症状,是一氧化碳中毒。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课堂练习
06
(1)上述三种情况,属于肺泡结构损伤引起呼吸功能改变的是_________。
(2)以下情况引起上述症状的原因与诱发急性高原反应的原因最接近的是( )
A.在通风不畅的地窖中停留
B.流感引发急性肺炎
C.轻度溺水被救上岸
D.用燃气热水器洗澡
(3)针对上述三种情况,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缓解症状
尘肺病:洗肺、吸氧等;
急性高原反应:吸氧、转移到低海拔地区;
一氧化碳中毒:转移到通风处、解开束缚物、送医高压氧治疗。
尘肺病
A
课堂小结
08
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
体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
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
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作业布置
09
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和气体交换,下节课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10
第二课时 体内的气体交换
一、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含较多二氧化碳
二、肺泡处气体交换
1.过程:肺泡→氧气→血液;血液→二氧化碳→肺泡
2.原理:气体扩散(高浓度→低浓度)
三、组织细胞处气体交换
1.过程:血液→氧气→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血液
2.原理:气体扩散(高浓度→低浓度)
四、煤气泄漏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呼吸的过程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