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力与运动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力与运动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5-11 15:1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力与运动练习
一、选择题
.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甲车 B.乙车 C.两车都是 D.两车都不是
2.如图所示,将硬币下的硬纸片用手指突然弹出,下列描述错误的
A.硬币受到惯性作用落入杯中 B.纸片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硬币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弹纸片时手指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4.立定跳远测试中,小明想:地球自转会影响成绩吗?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向东跳有利 B.向西跳有利 C.向南或北跳有利 D.向各方向跳都一样
5.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惯性增大了B.“漂浮”在空间站的宇航员,惯性消失
C.系安全带可以减少驾驶员的惯性 D.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
6.下列事例中,属于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A.拍打被子去掉灰尘 B.乘客在紧急刹车时摔倒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得更远 D.投出的篮球飞向篮筐
7.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8.如图1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 B.8—1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t=1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m/s D.若16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中飞行的飞机,受到的升力就是空气对它的浮力
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C.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风吹树摇,风停树静,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10.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地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弹簧;释放木块,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到某一位置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在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所受弹力变大
B.木块离开弹簧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大
C.木块离开弹簧后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它有惯性
D.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性势能变大
11.如图,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伞的拉力大于伞对人的拉力 B.人和伞受的合力为零
C.人和伞的重力势能在增大 D.人和伞的动能在减小
二、填空
1.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___(相同/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先后让小车在棉布、木板、玻璃上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___.进一步推理,如果没有阻力,运动的小车将保持___(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
1.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2m高处有一盏灯成像在其中.灯的像距离该灯___m;若用手水平拨动转盘,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停止拨动转盘后,转盘还会继续转动,这是由于转盘具有___.
三、实验
1.人们发现汽车在行驶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汽车迎风面积S和汽车行驶速度有关。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得到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表1为汽车行驶速度ν=20m/s时空气阻力力Ff,与迎风面积S的有关数据,表2为迎风面积S=4.0m2时空气阻力Ff与汽车行驶速度v的有关数据)
表1表2
S/m2
1.0
2.0
3.0
4.0
Ff/N
103
206
309
412
v/m?s-1
10
20
30
40
Ff/N
103
412

1648
(1)由表1数据可知: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时,空气阻力与迎风面积成_______关系.
(2)表2漏填了一个数据,漏填的数据应为_______N.
(3)汽车在行驶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除了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_______有关.(写出一个因素即可)
1.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①小华将滑块放在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若F左>F右,则木板的___侧更粗糙,实验时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___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
②简述改进方法:___.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___(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___.

1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1)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____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探究二力是否_____。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_______。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_________。
17.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____,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___.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____.
四、作图
18.如图所示,木块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滑下,经水平木板表明上的B处,最终停在C处.画出木块在B处时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18.如图所示,灯笼用细线悬挂,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