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7章 第2节 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第1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7章 第2节 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第1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10 14:0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苏科版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
第7章 第2节
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第1课时)
一、苔藓植物
通常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容易找到苔藓植物?
为什么苔藓植物为何这样微小?为什么它们的生存要依赖于潮湿的环境?
活动一:观察葫芦藓
一、苔藓植物
1. 量一量葫芦藓的高度。
2. 对照教科书的图7-7,用放大镜观察葫芦藓,回答以下问题:
(1)葫芦藓的“叶”“茎”有什么特点?
(2)假根有什么特点?猜测为什么称其为“假根”?
3. 取孢子囊放在载玻片上,用刀片切开,轻轻挤压,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你有何发现?
活动一:观察葫芦藓
一、苔藓植物
1.用镊子夹取一株葫芦藓,制成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假根和“叶”,你有什么发现?
2.剪下孢子囊,在载玻片上切开,滴加清水制成临时装片(适当挤压),观察孢子囊切口处有何现象。
一、苔藓植物
葫芦藓的假根
根尖结构模式图
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单列细胞构成的假根,主要起固着作用。
一、苔藓植物
葫芦藓“叶”
葫芦藓“叶”横切
中肋(主要起支持作用)
“叶”小而薄,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能直接吸收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一、苔藓植物
葫芦藓“茎”横切
“茎”细而短小,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
葫芦藓的“茎”
一、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依赖于潮湿环境的原因:
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依靠“叶”直接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
体内未分化出输导组织,吸水、保水和运输能力较弱。
苔藓植物矮小,生长受到限制。
一、苔藓植物
葫芦藓的孢子囊及孢子
低倍镜下
高倍镜下
孢子囊内生有大量的孢子
1. 葫芦藓的繁殖依赖于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2. 孢子囊是如何帮助繁殖的?
3. 这样的繁殖方式具有什么优势?
繁殖的过程依赖于水环境
孢子数量庞大,又小又轻,容易散播。孢子还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
一、苔藓植物
一、苔藓植物
活动二:观察归纳苔藓植物的共同特征
泥炭藓
立碗藓
地钱
金发藓
结构功能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一、苔藓植物
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假根主要起固着作用;有类似茎、叶的分化,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没有输导组织;有叶绿体
活动二:观察归纳苔藓植物的共同特征
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依靠孢子繁殖,依赖于水环境
苔藓植物
活动三:观察肾蕨
二、蕨类植物
1.对照教科书的图7-9、图7-10,观察肾蕨:
(1)肾蕨的叶子是什么形态的?是否可以观察到叶脉?
(2)肾蕨的茎有什么特点?生长在地上还是地下?
(3)根具有什么特点?
2. 比较肾蕨和葫芦藓的高度,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
3. 观察肾蕨叶片背面的“斑点”—— 孢子囊群,用放大镜观察孢子囊和其中的孢子。
二、蕨类植物
叶脉
叶脉中有输导组织
肾蕨叶横切
二、蕨类植物
实验材料:
肾蕨、烧杯、红墨水、刀片等
探究蕨类植物的茎内有无输导组织
二、蕨类植物
茎横切
将肾蕨的茎横切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输导组织
肾蕨的根、茎、叶中有真正的输导组织的分化
肾蕨根状茎横切
二、蕨类植物
孢子
二、蕨类植物
活动四:观察归纳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满江红
巢蕨
思考:与苔藓植物比较,蕨类有哪些更加适应于陆地生活的特征?
结构功能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二、蕨类植物
具有真正的根、茎、叶等器官,体内有输导组织;大多茎生长在地下;一般成熟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
活动四:观察归纳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大多数生活在背阴的环境中
依靠孢子繁殖,依赖于水环境
蕨类植物
三、苔藓、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苔藓植物作为植物界的拓荒者,于四亿多年前登上大陆,为地球提供稳定的氧气来源,为新生命的诞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蕨类植物与恐龙同时代,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数百万年,适应了各种环境,它们的多样性为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三、苔藓、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可以从农业、环保、食品业、医疗、工业等角度,调查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在该方面发挥出的重要的作用。
2.也可以选取一种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观察、了解它的主要特征,深入调查其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所具有的各方面价值。
整理调查结果,设计调查记录表或思维导图,做好交流展示的准备。
课后调查实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