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苏科版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
第8章 第2节
脊椎动物——鸟类
为什么鸟能在空中自由飞翔?
一、活动体验:飞行所需具备的条件
同时向远处扔一张白纸和用白纸做成的纸飞机,比较两者的远近。
减小阻力
一、活动体验:飞行所需具备的条件
用不同的力扔同一纸飞机。
增加动力
一、活动体验:飞行所需具备的条件
同时扔不同重量的纸飞机。
1张纸
10张纸
减轻重量
一、活动体验:飞行所需具备的条件
增加动力
减小阻力
减轻重量
飞行所具备的条件
二、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主要特征
组别及探究方向 家鸽适应飞行的特征
第一组:体型
第二组:翼
第三组:骨骼和肌肉
第四组:呼吸
第五组:消化
第六组:循环
第一组:体型
1.看一看:家鸽的体型
流线型
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第一组:体型
2.摸一摸:家鸽的羽毛
正羽
绒羽
尾羽
适于飞翔
平衡作用
保温作用
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总结:
第一组:体型
1.量一量:家鸽的翼展和体宽比。
第二组:翼
翼 展
体 宽
2.当家鸽飞行时,两翼的羽毛会撑开并增大其表面积,这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这些羽毛既有彼此重叠的部分,又相互留有空隙,这样既能扇动空气产生动力,又能减少阻力,能更好地借助风力与空气浮力。
总结:两翼宽大,能更好地借助风力与空气浮力。
第三组:骨骼和肌肉
1.观察家鸽的骨骼
骨 薄
骨 轻
长骨中空
小资料:
一只体重600g的家鸽,骨骼只有30g左右。
一只体重达11kg的鹈鹕,骨骼只有0.6kg左右。
鸟的骨骼只占体重的5%~6%,而人类骨骼约占体重的18%。
长骨坚固
2.观察家鸽的龙骨突
分析:绝大多数鸟类的胸骨腹侧正中具有1块纵突起,因像船底的龙骨,故称为龙骨突。常见于善飞的鸟类,供胸肌附着用;丧失飞翔能力的鸟类,如鸵鸟、鸸鹋等,龙骨突不发达或退化。
第三组:骨骼和肌肉
3厘米
3.摸一摸家鸽胸部的肌肉厚度,与其他部位的肌肉对比,有什么不同?
龙骨突两侧附有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动力。
第三组:骨骼和肌肉
第三组:骨骼和肌肉
总结:骨骼薄而轻,长骨中空,胸肌发达。
第四组:呼吸
1.观察
双重呼吸
2.模型演示
总结:家鸽用肺呼吸,用气囊辅助呼吸,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足够的氧气。
第五组:消化
鸟类无牙齿,直接吞食物。
将吞下的食物储存在嗉囊中。
第五组:消化
鸟类胃壁有发达的肌肉,能与吃进的砂粒一起磨碎食物。
嗉囊能软化储存食物。
肌胃
砂粒
嗉囊
第五组:消化
材料一:蜂鸟1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家鸽1天要吃掉满满1盒谷物。
材料二:绿头鸭吃进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半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家鸽的笼子1天就可以积累较多的粪便。
分析两段材料,尝试着归纳家鸽的消化系统有什么特点。
总结: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粪便快速排出,减轻体重。
第六组:循环
鱼
青蛙
蜥蜴
家鸽
2个心腔
3个心腔
3个心腔
4个心腔
1.鱼类: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静脉窦和动脉圆锥构成,单循环。
2.两栖类:心脏由两心房一心室、静脉窦和动脉圆锥构成,为不完全的双循环。
3.爬行动物:两心房一心室,静脉窦退化,动脉圆锥消失,心室出现不完全分隔,仍为不完全的双循环。
4.鸟类:两房两室,仅保留右体动脉弓,完全双循环。
总结:鸟类心脏有四个腔,心跳频率高,血液循环运输氧气能力强。
探究方向 家鸽适应飞行的特征
体 型
翼
骨骼和肌肉
呼 吸
消 化
循 环
骨轻而坚固,胸肌发达,提供飞行的动力
用肺呼吸,同时气囊辅助呼吸
消化能力强,为飞行提供能量
心脏有四个腔,运输氧气能力强
翼展宽大,更好地借助风力与空气浮力,有利于飞翔
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二、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主要特征
家鸽飞行所需具备的条件
增加动力
减小阻力
减轻重量
飞行所具备的条件
体型
骨骼、消化
翼、胸肌、呼吸、消化、循环
三、总结鸟类的主要特征
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并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骼轻而薄,胸肌发达,用肺呼吸,以气囊辅助呼吸。
思考:
1.企鹅属于鸟类吗?鸡、鸭、鹅等家禽属于鸟类吗 说一说理由。
2.从海洋到陆地,从极地到热带,从高山到平原,我们都可以看到鸟类的踪迹。与爬行动物相比,鸟类为什么能适应如此多变的环境
四、多种多样的鸟类
保护鸟类资源
1.生态平衡。
2.传播种子。
3.食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