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五单元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 历史 必修一 第五单元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1.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2 10:3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历史高一必修一第五单元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同步练习
1.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
①论述了阶级斗争学说
②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
③否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性
④阐明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释了社会主义取得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工人阶级的斗争理论和方式,所以①④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②出现在第二国际会议之上,③《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性,所以②③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2. “它是法国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的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从此巴黎通过革命迫使全法国接受新制度的时代被划上句号。”这一历史事件
A.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使法国共和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C.推动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宣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从材料“19世纪法国的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从此巴黎通过革命迫使全法国接受新制度的时代被划上句号”可以看出这是指的巴黎公社,故选A。B项与材料通过革命手段不符;C项说的时间应该在1848年之前,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应该是1917年,是20世纪的俄国。
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基本史实。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追求公正与公平。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最终失败。但是却为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此外,巴黎公社的背景、措施也需要掌握。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英、法、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运动
C.汲取人类19世纪早期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
D.马克思、恩格斯与工人运动相联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但最基本的历史条件需要从这一理论产生的经济基础方面分析,即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故选A。
点评: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包括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4.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表明( )
A.资本主义正在走向灭亡 B.国际工人运动走向联合
C.社会主义思潮由空想变成科学理论 D.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为实践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指明了革命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基本力量、实现目标的手段及其理论依据等,所以说其诞生表明社会主义思潮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理论,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5. 马克思、恩格斯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
A.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明确指出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D.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理论。根据材料信息 “社会乌托邦”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们”应当指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的发展,指出了阶级斗争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故选C。ABD项都是说的马克思主义的其它内容,与材料关系不大。
点评:共产党宣言》说明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发展规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的指导,工人运动在一个更加深的层次发展起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巴黎公社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需要掌握。
6. 公社军事代表克吕泽烈在致国民自卫军的通告中指出:“不要忘本……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仍然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我们正是因为代表道德反对邪恶,代表克己奉公反对滥用职权,代表廉洁清正反对腐化堕落,所以才获得胜利的——这点千万不可忘记。”这主要体现了巴黎公社的
A.团结联合的精神 B.普遍的民主精神
C.关注民生的精神 D.甘为公仆的精神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材料“今天仍然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强调的公仆的本色,始终把自己成为劳动者的一员。故选D。A项中的团结合作的问题、BC项的民主与民生的问题材料均未体现。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追求公正与公平。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最终失败。但是却为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此外,巴黎公社的背景、措施也需要掌握。
7.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答案:D
解析:
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说法错误,这不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而是个人的探索;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说法错误,欧文不属于无产阶级;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说法错误,此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空想社会主义
点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1)经济前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也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突出。(2)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3)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4)实践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深刻揭露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1847年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负责起草同盟纲领。
8. 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答案:D
解析:
分析:巴黎公社革命已经在1871年3月爆发,A项在时间上错误;“工农联盟”没有有效巩固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排除B;分地给农民、分工具给工人,这是承认私有制,排除C;D项符合题中材料强调的让“乡下劳动者”等得利,希望得到其支持的意图。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基本史实。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追求公正与公平。虽然失败了,但是却为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此外,巴黎公社的背景、措施、失败的原因也需要掌握。
9. 19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试图探寻公正的理想王国。这些代表人物主要来自 ( )
①法国 ②美国 ③英国 ④德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考查的空想社会主义相关问题。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由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等。其中圣西门和傅里叶是法国人,欧文是英国人。故选C。
点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也日益显现,社会不公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思想家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一些并未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而是寄托在富人和国王的身上,注定要失败。因此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科学社会主义等也需要掌握。
10. 傅立叶认为:现实的工业文明或工业制度是新成立的奴隶制,是对人类的危害以及人类的耻辱。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看法
A.是正确的,揭示了工业资本主义的罪恶
B.是错误的,抹杀了工业文明成果
C.是片面的,没能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制度
D.是激进的,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
答案:C
解析:
分析:傅立叶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看到了资本主义随着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弊端,认为其实新成立的奴隶制度,但从历史角度看,现实的工业文明或工业制度也具有其历史进步性,如使生产力飞速发展,近代政治民主化发展等,所以傅立叶得说法是片面的,故选C。
点评:本题需要对傅立叶人物及其背景了解,并能全面看待工业文明和工业制度。还可以考查其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思想,如欧文,圣西门等。
11. 伯特兰·罗素在谈到西方哲学史时说:“马克思把它的历史哲学纳入了黑格尔辩证法所提出的模子,但事实上只有一个三元组是他关心的:封建主义,以地主为代表;资本主义,以工业雇主为代表;社会主义,以雇佣劳动者为代表。黑格尔把民族看作是传递辩证的运动的媒介;马克思将民族换成了□□。”此处省略的是
A.国家
B.阶级
C.个人
D.社会
答案:B
解析:
分析:“封建主义,以地主为代表;资本主义,以工业雇主为代表;社会主义,以雇佣劳动者为代表”这实际上体现了阶级分析法,即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进步作用,断言资本主义必将为共产主义所取代。还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它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因此选B。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综合题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12. 有人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意思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B.《资本论》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C.《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工人运动兴起
D.《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资本主义已经走向衰亡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是指《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斗争的武器,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
点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对此应该予以关注和系统总结:(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固有基本矛盾的逐渐暴露。(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3)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理论来源。(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人工人群众,总结工运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广泛汲取优秀思想成果。
13. 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其依据是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的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1)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这就突出反映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空想性,而不是科学的。这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2)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共产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在于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空想社会主义无法实现,但提出的一些天才设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非常重要的,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之一。
14.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议会制B.普选制度 C.民主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D
解析:
分析:“新政治制度”是指巴黎公社实行的政治制度,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建立新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代替旧的国家机器,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公社的原则:①巴黎公社建立新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代替旧的国家机器的原则(即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必须打碎和摧毁现成的国家机器);②实行普选制,保证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原则;③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和罢免的原则。
15.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1948年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作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后延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根源是( )
A.伴随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法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过于强大
C.马克思主义没有被公社社员接受,而且缺乏革命政党领导
D.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之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A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B、C分别巴黎公社失败的客观、主观方面的原因。故选D。
点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16. 之所以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 )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C.吸取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基本力量、实现目标的手段及其理论依据等,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以说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答案为D。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17. 为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36周年,某高三历史班同学举办了一个座谈会。同学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②巴黎公社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的背景下发生 ③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 ④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②不对,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仍然为历史主流,这也是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排除后选C。
点评: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是一次突发性的城市武装起义,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仍处于上升阶段,因而革命失败也是必然的。然而,意义却是深远的,但教训也是深刻的。
18. 19世纪中期,工人开始走上“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这条“阳光大道”指的是
A.封建主义B.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D.修正主义`
答案:C
解析:
分析: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因此选C.
点评: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工人运动不断高涨。19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进步思想和工人运动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由理论向制度发展。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中俄两国革命胜利后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积极探索。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待完善,但已经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时并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人类社会又出现了一条建设现代化的新道路。
19. 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批判地汲取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其中不包括( )
A.德意志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欧洲启蒙思想
答案:D
解析: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思想来源是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欧洲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潮,故选D。
点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使资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暴露。
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独立的工人运动的兴起,失败的结果表明他们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思想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到工人运动中总结经验。
20. 巴黎公社( )
①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②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④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直接指导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在1871年,但是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①项不正确;巴黎公社缺乏先进政党领导;没有建立工农联盟,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直接指导的产物,④不正确;②、③是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故选D。
点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正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闭幕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写过两个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在这基础上,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二 一般说来,激进主义对现存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怀有强烈的不满,对现存社会制度抱有彻底的否定态度,急切地希望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急剧和即时的改变。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其特色为重视已建立之体制并试图加以维护,并且尊重传统,视传统为不同时代所累积的智慧结晶。
——据百度·百科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共产党宣言》。
答案:《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产物。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答到3点即可)
(2)19世纪70年代法国工人的激进之举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历史背景。
答案:激进之举:巴黎公社革命。
背景: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传播;国际工人运动推动;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以及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行为的刺激;法国激进主义传统。(答出3个要点即可)
解析:
分析:第一问从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角度回答。第二问从时间信息可知法国工人的激进之举是巴黎公社,联系教材知识回答“历史背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伟大的实践。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了。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些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了城外。 ——《公社第一次宣言》(1871年3月30日)
材料二 巴黎公社社员英勇就义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指出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巴黎公社是怎样成立的?
答案: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性质的工人政权。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失败后,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威胁法国首都,巴黎人民组织自卫军,后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工人群众发动了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成立巴黎公社。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简要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答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法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3)巴黎公社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答案: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英勇斗争精神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解析:
分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审清题意,着重从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失败原因的多方面分析,至于第(3)问最好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一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巴黎公社的相关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巴黎公社的背景、性质、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新和谐村”并不是真正与世界隔绝的,加入这个公社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抱有各自的目的,追求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这样,入社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加上宗教信仰不同和民族的偏见,使这个公社远不像欧文预想的那么“和谐”。……同时,按照欧文的理论,公社经济活动的目的,只是满足公社社员的需要,因此,“新和谐村”不仅没有积累,而且消费超过了生产。
材料二 社会经济领域内实行的最有意义的改革措施,便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把从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下来的工业企业转交工人生产合作社的法令。5月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根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
材料三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总结了经验并作了艰苦的理论探索,给无产阶级锻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欧文的“新和谐村”走向失败的原因。
答案:原因:公社成员成分复杂,存在诸多差异;公社建设处于探索过程,且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公社内部矛盾突出,且脱离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是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
答案: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工人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材料二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答案:欧文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设想和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巴黎公社的改革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解析:
分析:(1)材料一中有三句话,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新和谐村”失败的原因,即其一,公社成员成分复杂,无法统一,第二,公社矛盾尖锐,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三,公社运行脱离了社会实际;(2)从材料二中可以直接归纳出巴黎公社管理社会经济的措施有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工人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可以从教材中补充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的内容;(3)空想社会主义与巴黎公社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斗争经验的总结。
点评:对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应从多方面加以把握:①社会经济条件(根本条件):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②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兴起。 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④主观原因:马克思、恩格斯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同时还要关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83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
——【美】态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工人革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经济和思想基础。
答案: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三大理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据材料二,概括“工人运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作用。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
答案:扩大公民选举权;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或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工人运动丰富马克思主义)。
(3)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史实,说明这一主张在思想和实践方面的主要表现。
答案: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思想:工农武装割据;实践: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答案: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运用要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1)从材料“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可以看出,工人运动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的专政;当时,西方世界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这是这一理论提出的经济条件;思想条件是当时西欧流行的三大理论。(2)此问应该仔细的阅读材料,在材料中进行分析归纳,注意不要摘抄原文。(3)从材料可以看出,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主张马克思主义应该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4)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的理论,产生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是理论,需要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25.2011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这一运动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马克思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巴黎公社是巴黎人民在1871年3月28日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材料2: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尝试”指的是什么?巴黎公社是怎样“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的?
答案: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由公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社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这充分“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2)据材料2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恩格斯观察这一问题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答案: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经济实力,即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恩格斯观察历史问题的主要着眼点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结合法国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这种观点错误。19世纪70年代,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发展时期,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法国的资产阶级统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主要是因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即民族矛盾引发阶级矛盾,才导致了革命的爆发。19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仍然继续发展,也说明了巴黎公社并没有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
解析:分析:(1)问关键是要理解巴黎公社运动的实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3)在民主制度建设方面,有许多创新的做法,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2)第一小问的解答主要是准确理解恩格斯的观点;第二小问应当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角度来解答。(3)问实际上考查巴黎公社运动的影响。题目中的说法夸大了其影响,要注意从法国历史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论证。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是一次突发性的城市武装起义,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仍处于上升阶段,因而革命失败也是必然的。然而,意义却是深远的,但教训也是深刻的。
点评:在复习“社会主义理论到制度”时,要从宏观上把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曲折性,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站在国际工人运动史的高度认识十月革命,比较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异同点;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认识苏维埃体制,能够正确理解苏维埃体制与西方三权分立体制的异同点,认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主要比较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异同点及其原因,说明选择革命道路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道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8 页 (共 1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