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 专题二 五人墓碑记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三 专题二 五人墓碑记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1 15: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五人墓
桑调元
吴下无斯墓,要离冢亦孤。
义声嘘侠烈,悲吊有屠沽。
阘冗朝廷党,峥嵘里巷夫。
田横岛中士,还敌五人无?
【注】 ①要离:春秋时刺客,曾被吴公子光派往卫国刺吴王僚之子庆忌,事成后伏剑自杀。墓在苏州,与五人墓毗邻。②屠沽:屠夫和卖酒人,指普通市人。③阘(tà)冗,卑微低贱的意思。④朝廷党:指身居高爵显位的人。⑤峥嵘:高尚,不平凡。⑥里巷夫:指平民。⑦田横岛:楚汉相争时,齐国旧贵族田横曾自立为王,汉朝建立,他与部属五百人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降。他与二客同赴,因耻于臣汉,自杀于洛阳附近。二客葬田横后亦自杀以殉,岛中五百人闻讯后全部自杀。
义义五人墓碑记 张 溥 自读课文第1~2自然段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思考:
1.第1、2段,交代为五人修墓立碑的由来 ,五人因何而死?后人修墓立碑的目的是什么?
2.第2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把五人和那些人进行对比?他们的死有何不同?对比有什么作用?
检 测
注音:蓼洲、逆阉、湮没、皦曒
解释: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请于当道
3、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补充: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4、以旌其所为
5、去今之墓而葬焉
6、独五人之皦曒
liǎoyānyānmòjiǎo被当权者表扬距离,筑墓明亮的样子整治,山脚1. 五人因何而死?后人修墓立碑的目的是什么?死因:
激于义而死
目的
旌其所为

2.第2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把五人和哪些人进行对比?他们的死有何不同?对比有什么作用? 五人 独五人之皦曒




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之徒 死而湮没无闻
草野之无闻者
对 比人固有一死,
舍生取义
重于泰山;
苟且偷生,
轻于鸿毛
(突出五人
之死的意义
与价值)
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1、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组员合上课本,组长对组员轮流提问重点字词
3、思考:为五人立碑修墓是为了“旌其所为”,五人做出了怎样的的义举呢?(形成书面成果)
检 测
注音:敛赀财、缇骑、抶而仆之、溷藩、傫然、詈
解释:
1、丙寅三月之望
2、敛赀财以送其行
3、噪而相逐
4、按诛五人
5、呼中臣之名而詈之
6、颜色不少变
7、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Liǎnzī Tí jìchìhùnlěilì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同“资”,钱财动作偏指一方追究,查办骂脸色用棺材收殓翻译: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2、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3、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翻译: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
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翻译: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道:“在为谁悲痛”翻译:大家不能再忍受,把他们打倒在地2.为五人立碑修墓是为了“旌其所为”,五人做出了怎样的的义举呢? 伸张正义
保护忠良
英勇抗暴
视死如归
自读课文第5~6自然段1.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第5、6两段对比议论,高度评价了五人之死的意义。两段共有几组对比,有什么作用?
检 测
注音:缙绅、矫诏、逡巡、投缳、赠谥、户牖、忠义暴于朝廷
解释:
1、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2、且矫诏纷出
3、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4、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5、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民间假托的关闭,到增修,坟墓空,这jìnjiǎoqūnhuánshìyǒupù翻译:
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3、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士大夫,
这么大的中国,能有几个人呢?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品行,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
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
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也可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
也有重要的作用啊。2.两段共有几组对比,有什么作用?
三组对比

五人舍生取义 缙绅附逆失节
五人的慷慨义举 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
五人身后显荣 设想五人庸庸终老


对比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为义而死
虽死犹生)文章内容小结  作者在这篇碑记中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颂扬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要求:为文中所叙的五义士写一幅挽联,力求表现五人的精神及其牺牲所具有的意义。
示例:
①自作孽必死,一独夫臭名遗千载
激于义而发,五壮士浩气干九霄
②一夫谋于私而缢,死轻于鸿毛
五贤激于义而发,亡重于泰山
③五豪杰驱恶殁身明正义
千秋事永铭人心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