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选 3)《文化交流与传播》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 务,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辩证理解战争 与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
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新时代教科书的“学材 ”功能,精选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突出重点和主线。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等形式自主开 展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一)课标内容与解读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 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 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课程标准解读:一是战争与人类文化的灾难;二是战争与多种文 化的碰撞;三是战争与人类文化的重构。其中的重点是战争对人类文 化的双重影响,难点是辩证理解战争与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战争不仅会给人类带来深 重的灾难,使物质财产遭到巨大破坏,而且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类文化 的毁损和断裂,甚至民族文化的失忆。例如,战争造成文化古迹的破
1
坏或文化典籍的毁灭;征服者的文化奴役或精神同化政策导致被征服 民族的传统和文化的失传或湮灭。人类要远离战争!从另外一个视角 来看,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在剑与火的战争 中,异质文化在碰撞中交汇,人们在反思传统文化和认知外来文化的 精神阵痛中,经过文化的选择与重构,促进了文化交融与完善。从这 个意义上讲,战争又往往为不同文化互相接触和碰撞提供了契机,也 是彼此交互的前奏,甚至就是渗透、融合的开始。
(二)教材内容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 美洲文化 ”,重点讲述独立战争前后美国、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表 现、形成原因和影响。第二子目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 重点讲述拿破仑战争给欧洲大陆政治文化产生的影响,战争后民主、 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普遍的政治诉求。第三子目是“欧 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重点讲述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给被殖民国 家带来的影响,被殖民者在不同程度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努力 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三个子目基本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战争对不同 区域文化的影响,展示近代战争带来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以及 世界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特点。
三、学情分析
总体来看,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储备和学习能 力,已形成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本课的内容 近代战争、西方文化的扩张,战争对文化产生的双重影响等知识,学
2
生相对比较陌生。所以需要老师重点讲述,并加以引导、分析。
四、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提供的图片资料、文字材料等,比较独立战 争后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表现的不同,并进一步分析其形 成原因。
2.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地图和教科书内容,分析拿破仑战争对欧洲 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3.学生通过教科书提供的图片、文字材料,理解欧洲殖民者的文化 侵略对被殖民国家带来的影响。
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近代战争对文化发展、交流产生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独立战争对美洲文化多元特征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拿破仑战争对整个欧洲大陆政治文化产生的影响;欧洲殖民者的文化 侵略对被侵略地区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2.教学难点:辩证理解近代战争对美洲、欧洲、亚洲国家文化发展 所产生的影响。
六、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设计主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 生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以“近代战争与文化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为立意设计本课教学,围绕近代美洲的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欧洲 的殖民战争对文化带来的不同影响展开教学,运用唯物史观说明近代 战争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让学生认识近代战争客观上推
3
动了世界文化不断呈现多元性特征。
首先,结合教科书文字,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独立战 争前后,美国、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说明独立战争对美 国、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后再引导学 生进一步思考美国、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呈现较大的差异的原因,认 识到殖民统治方式对美国、拉丁美洲带来的深远影响。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史料,如地图、文字史料等,引导学生分析 拿破仑战争前后欧洲文化发展的不同情况,从而说明拿破仑战争对欧 洲文化起到的重构作用。
再次,引导学生思考欧洲殖民者对亚洲地区文化侵略的含义、具 体形式,然后结合中国、印度、埃及等被殖民者采取的不同应对措施, 认识到欧洲的殖民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亚洲文化的多样性。
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本课设计中充分利用了详实的教材 资源,通过教材中丰富的地图资料、多种类型的史料呈现,重点培养 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 素养。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 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扩张,殖民扩张既有武力的侵略,也有文化的扩张。 近代战争会给不同地区的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导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动力。
4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1775 年北美人民在莱克星顿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6 年 《独立宣言》问世,宣告了美国的诞生。1777 年的萨拉托加战役是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以英军战败而结束。这场战役的胜利增 强了美国人民的信心,从此美军从战略防御逐渐转入战略进攻。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在美国独立的影响下,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拉 丁美洲也掀起了民族解放风暴。独立后的美国和拉丁美洲都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文化。
1、独立战争前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设问一:根据材料内容,对比分析独立战争前美国文化与拉丁美 洲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并完成下列表格。
独立战争前美国文化多样性与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比较项 美国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拉丁美洲多样性的表现
种族 多元;白人、黑人、印第安人融 合较少 多元;白人、黑人、印第安人融 合较多
血统 多源,但不是混血社会 多源,已形成混血社会
宗教 多种信仰 多种信仰,天主教为主要宗教, 印第安人的多神信仰仍然存在
语言 美式英语为主 拉丁语、印第安语
还有,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中,英国传统在新大陆得到了一定的延续, 并发生了变化:殖民地逐渐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地方自治权力,也广泛 流行着自由平等的风气、宗教宽容的氛围、重视教育、创新进取的精 神。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各殖民地形成了共同语言、统一的市场,
5
内部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一个新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在拉丁美 洲,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得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但印第安人 也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如拉丁舞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2、独立战争后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设问二:独立战争后,美国和拉丁美洲的文化多样性又有何新表 现呢,特别是在政治文化方面?
比较项 美国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拉丁美洲多样性的表现
种族 多元;白人、黑人、印第安人融 合较少 多元;白人、黑人、印第安人融 合较多
血统 多源,但不是混血社会 多源,已形成混血社会
宗教 多种信仰 多种信仰,天主教为主要宗教, 印第安人的多神信仰仍然存在
语言 美式英语为主 拉丁语、印第安语
政治文化 受欧洲意识形态影响,建立联邦 制共和国,实行权力制衡。 自由女神像是重要的文化符号。 实行大庄园黑人奴隶制,存在种 族歧视 受欧洲意识形态影响,大多数国 家建立联邦制共和国,考迪罗主 义盛行。 实行大庄园黑人奴隶制,存在种 族歧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独立战争前后美国和拉丁美洲地 区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帮助学生理解独立战争对美洲文化多样性所产 生的重要推动作用。
设问三:为什么独立战争前后美国和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差异 这么大呢?
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北美大陆长期处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深受英
6
国本土文化的影响,移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等; 而拉丁美洲国家深受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这两个国家仍是封 建专制国家,国内生产方式和农业发展相对落后,所以在殖民统治中 移植了原有的殖民制度和经济上发展单一的种植园经济,造成了拉美 国家的经济落后和考迪罗制度的出现。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殖民统治方式不同的角度,来分 析造成美洲、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差异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 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近代欧洲大陆国家同样也遭遇了外来侵略战争,1804 年拿破仑帝 国建立,随后发动对外扩张。从下面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拿破仑建 立起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鼎 盛时期影响范围占据大半个欧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直接感受拿破仑帝国的地理范围,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为后面分析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带 来的影响做铺垫。
1、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文化
设问一:在拿破仑战争前,近代欧洲国家兴起了哪些思想解放运
7
动?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拿破仑战争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4-18 世纪,西欧相继发 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 建王权与特权,打破宗教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特别是 17-18 世纪 的启蒙运动,宣传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思想, 在法国大革命以前,已经不断扩散到欧洲大陆国家。但大部分欧洲国 家仍未进行变革,普遍实行封建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帮助学生分析 拿破仑战争前,欧洲大陆国家文化发展的情况。
2、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
设问二: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教科书的内容,思考:拿破仑战争 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 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 社会的摧毁人。
——[德]恩格斯《德国状况》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
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拿破仑战争中军队所到之处传播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启蒙思想, 推行《拿破仑法典》,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但是,拿破仑也 压榨被征服地区,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正是在法国革命思想
8
的影响下,欧洲各地的近代民族、民主意识不断高涨。因此,拿破仑 战争之后,不仅是法国,整个欧洲的政治文化都得以重构,封建专制 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普遍的政 治诉求。俄国、波兰、德意志都出现了追求民主或独立的革命。因此, 拿破仑战争客观上推动了欧洲文化的重构,欧洲大陆国家逐渐走向近 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辩证分析拿破仑战 争对欧洲大陆国家带来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给被征服国家和地区带来 了压迫和奴役;一方面进一步传播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 打击了欧洲等级制度,推动了欧洲文化的重构。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设问一:什么是文化侵略呢?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有哪些表现 形式?
文化侵略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试图用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去 取代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淡化后者的民族认同感,从而 使其对外族文化产生一种依赖感,最终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西方殖 民者主要借助炮舰和基督教来进行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欧洲殖民者通过教育和其他文化活 动,在被殖民地区强行推行西方语言、宗教;强行改造被殖民地区的 社会政治结构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解读历史概念,准确把握历史概念,了解 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目的和手段,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文化交流、文
9
化交融与文化侵略这些概念。
设问二:面对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被殖民者会如何应对呢? 请同学们结合中国、印度、埃及的史实加以分析。
在中国,鸦片战争前后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 ”,随后兴起了洋 务运动、戊戌变法,开始学习西方的器物和制度。同时,在西方的基 督教传入中国后,文化冲突凸显,出现了许多教案,反洋教运动兴起,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殖民者的文化入侵,作出的自我保护。
在印度,上层精英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提出“印度人的印度 ”的口号。同时,印度的传统文化也被较多地保 留下来,如印度的传统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和种姓制度仍然具有很 大的影响。
埃及长期受法国、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后实行西方君主立宪制, 但仍保留传统宗教伊斯兰教和阿拉伯的传统生活方式。
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埃及,面对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 略,一方面不同程度地主动向欧洲文化学习,一方面努力保护自身传 统文化,其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 导学生理解被殖民国家在认识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时所遭受的 精神阵痛,以及这些地区的人民是如何对自己的文化进行选择和重构。
八、教学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自行拟定 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
10
表达清晰,300 字左右。)
九、板书设计
第 12 课 近代战争和西方文化的扩张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1.独立战争前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独立战争后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1.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文化 2.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文化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1.欧洲殖民文化侵略的含义
2.欧洲殖民文化侵略的具体表现 3.被殖民者的应对
十、教学反思
1、如何深入了解历史教科书单元、每一课的编写逻辑,了解每一个 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教师不断去结合课程标准进行解读。
2、大概念教学越来越被引入到历史教学中,对于单元知识的建构可 以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本单元都是在讲述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古代、近代战争还是现代的世界大战,对文化都起到了双重影 响。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在碰撞中也走向不断交流。
3、如何深入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如何深度解读历史事件,如 何做到处理整体把握历史与了解历史细节之间的关联,需要教师不断
11
研究、学习,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此次尚不成熟的教学设 计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敬请批评指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