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第1课时共价键的极性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第1课时共价键的极性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10 17:3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第1课时 共价键的极性
[课程标准] 1.知道共价键可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知道分子可以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极性与分子中键的极性、分子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3.根据分子结构特点和键的极性来判断分子的极性,并据此对分子的一些典型性质及其应用作出解释。
任务一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的极性,实验操作如下:
①在酸式滴定管中加入四氯化碳,打开活塞让四氯化碳缓缓流下,可看到四氯化碳呈直线状垂直流入烧杯中。
②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四氯化碳液流,观察到四氯化碳的流动方向不变。
③向另一酸式滴定管中加入蒸馏水,进行同样的实验,观察到水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
问题1:通过上述实验操作及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2:分析CCl4和H2O分子中的化学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并结合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判断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
提示:问题1:水分子中存在着带正电荷的正极和带负电荷的负极,能被带电体吸引;四氯化碳分子中无正极和负极之分,不能被带电体吸引。
问题2:CCl4:含有极性键,分子结构对称,非极性分子;H2O:含有极性键,分子结构不对称,极性分子。
1.键的极性
分类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成键原子 不同元素的原子 同种元素的原子
电子对 发生偏移 不发生偏移
成键原子 的电性 一个原子呈正电性(δ+) 一个原子呈负电性(δ-) 呈电中性
2.分子的极性
(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键的极性的向量和不为零。
(2)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
3.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
(1)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2)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如果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则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3)极性分子中一定有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例如CH4是非极性分子,只含有极性键。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为非极性分子,如H2O2是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1.正误判断,错误的说明原因。
(1)以非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答案:正确。
(2)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答案:错误,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若分子空间结构对称,正电中心、负电中心重合,就是非极性分子,如CH4、CO2、CCl4、CS2等。
(3)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
答案:错误,CO2、CCl4等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但都不是双原子单质分子。
(4)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答案:错误,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如CH4、CO2等。
(5)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答案:错误,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如果空间结构不对称,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不重合,则为极性分子,如H2O2。
2.①NH3;②CO2;③SiCl4;④BF3;⑤C2H4;⑥H2O2;⑦Cl2;⑧P4;⑨H2S。
(1)含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含非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__________。
(3)含极性共价键的极性分子:__________。
答案:(1)②③④⑤ (2)⑤⑦⑧ (3)①⑥⑨ 
解析:NH3中存在N—H键,CO2中存在C===O键,SiCl4中存在Si—Cl键,BF3中存在B—F键,C2H4中存在C===C非极性共价键和C—H键,H2O2中存在O—O非极性共价键和O—H键,Cl2中存在Cl—Cl非极性共价键,P4为正四面体结构存在P—P非极性共价键,H2S中存在H—S键,据此答题。
(1)含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为CO2、SiCl4、BF3、C2H4,符合条件的非极性分子为②③④⑤;(2)含非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为C2H4、Cl2、P4,符合条件的含非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为⑤⑦⑧;(3)含极性共价键的极性分子为NH3、H2O2、H2S,符合条件的含极性共价键的极性分子为①⑥⑨。
归纳总结
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任务二 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羧酸是一大类含羧基(—COOH)的有机酸,羧基可电离出H+而呈酸性。羧酸的酸性可用pKa的大小来衡量,pKa越小,酸性越强。阅读教材不同羧酸的pKa,讨论交流:
问题1:为什么甲酸、乙酸、丙酸的酸性逐渐减弱?
问题2:为什么三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二氯乙酸的酸性?
问题3:硫酸、磷酸的结构简式分别为,它们的酸性强弱是怎样的?
提示:问题1:烷基是推电子基团,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所以,甲酸的酸性大于乙酸的,乙酸的酸性大于丙酸的……随着烷基加长,酸性的差异越来越小。
问题2:由于Cl3C—比Cl2CH—多一个氯原子,使Cl3C—的极性大于Cl2CH—的极性,导致三氯乙酸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氢离子。
问题3:非羟基氧原子的吸电子效应使O—H极性增强,更容易电离出H+,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分子的酸性越强,故硫酸的酸性强于磷酸。
1.酸性强弱的表示方法
羧酸的酸性强弱与其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有关,羧酸的酸性可用pKa表示,pKa=-lg Ka,pKa越小,酸性越强。其中Ka为弱酸的电离常数,不同羧酸pKa如下:
羧酸 pKa
丙酸(C2H5COOH) 4.88
乙酸(CH3COOH) 4.76
甲酸(HCOOH) 3.75
氯乙酸(CH2ClCOOH) 2.86
二氯乙酸(CHCl2COOH) 1.29
三氯乙酸(CCl3COOH) 0.65
三氟乙酸(CF3COOH) 0.23
2.两点结论
(1)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这是由于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F—C的极性大于Cl—C的极性,使F3C—的极性大于Cl3C—的极性,导致三氟乙酸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H+。
(2)烷基是推电子基团,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所以甲酸、乙酸、丙酸……随着烷基加长,酸性逐渐减弱。
1.正误判断,错误的说明原因。
(1)由酸性:FCH2COOH>CH3COOH,可知酸性:ClCH2COOH>CH3COOH。
答案:正确。
(2)室温下,酸性:CH3COOH>CF3COOH。
答案:错误,分子中存在强吸电子基团,能使—OH上的H原子活泼性增强而使该物质的酸性增强,三氟乙酸中,氟的电负性最大,吸引电子的能力强,而且数量多,所以室温下,酸性:CH3COOH(3)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导致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的酸性。
答案:正确。
(4)无机含氧酸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越多,酸性越强。
答案:错误,无机含氧酸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越多,酸性越强。
(5)酸性:CCl3COOH>CHCl2COOH>CH3COOH是因为Cl原子为吸电子基团,使得羟基O—H键极性增强,易电离出H+。
答案:正确。
2.CH3COOH是一种弱酸,而氯乙酸(ClCH2COOH)的酸性强于CH3COOH,这是因为—Cl是一种强吸电子基团,能使—OH上的H原子具有更大的活泼性;有的基团属于推电子基团,能减弱—OH上H原子的活泼性;这些作用统称为“诱导效应”。试依据上述规律填空:
(1)HCOOH显酸性,而H2O显中性,这是由于HCOOH分子中存在________(填“吸”或“推”)电子基团,这种基团是________。
(2)CH3COOH的酸性弱于HCOOH,这是由于CH3COOH分子中存在________(填“吸”或“推”)电子基团,这种基团是________。
(3)—C6H5属于吸电子基团,故C6H5COOH的酸性比CH3COOH的酸性________(填“强”或“弱”)。
(4)下列酸中:CF3COOH、CCl3COOH、CHCl2COOH,CH2ClCOOH,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答案:(1)吸 —CHO (2)推 —CH3 (3)强
(4)CF3COOH
解析:(1)HCOOH显酸性,H2O显中性,说明HCOOH分子中存在强吸电子基团,能使—OH上的H原子活泼性增强而使该物质的酸性大于水,HCOOH中含有—CHO,属于强吸电子基团。
(2)CH3COOH的酸性弱于HCOOH,说明CH3COOH分子中存在推电子基团,能减弱—OH上H原子的活泼性而使该物质的酸性减弱,CH3COOH中含有—CH3,—CH3属于推电子基团。
(3)—C6H5属于吸电子基团,—CH3属于推电子基团,故C6H5COOH的酸性比CH3COOH的酸性强。
归纳总结
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1.无机含氧酸可写成(HO)mROn,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值越大,酸性越强,如HClO2.非羟基氧原子数目越多,酸性越强。  
1.下列无机含氧酸分子中酸性最强的是(  )
A.HNO2 B.H2SO4
C.HClO4 D.H3PO4
答案:C
解析: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但O、F元素除外,N、P、S、Cl四种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ClO4,所以HClO4的酸性最强。故选C。
2.在我国南海300~500 m深的海底存在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它会分解成水和甲烷,因而得名。下列关于甲烷和水这两种分子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B.两种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C.CH4是极性分子
D.H2O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
答案:D
解析:水是V形结构,是极性分子,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是非极性分子。
3.两种非金属元素A、B所形成的下列分子中一定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
A. B.B—A—B
C. D.
答案:D 
解析:A项,如果是甲烷,则为正四面体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B项,如果是呈直线形的BeCl2,则为非极性分子;C项,如果是BF3,则呈平面三角形,属于非极性分子;D项,呈三角锥形,一定属于极性分子。
4. 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1)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NH3+CO2―→+H2O (未配平)
①三聚氰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该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②三聚氰酸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形成的是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键。三聚氰酸属于________分子。
(2)近年来,利用电化学催化方法进行CO2转化的研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如图是以Cu作为催化剂时CO2转化为甲酸的反应过程。
①过程Ⅱ和Ⅲ分别形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填结构简式)极性键。
②CO2和HCOOH中均含有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键。HCOOH属于________分子。
③每1 mol CO2完全转化为甲酸需得到________ mol电子。
答案:(1)①C3H3N3O3 sp2 ②极性 非极性
(2)①O—H C—H ②极性 极性 ③2
解析:(1)①该分子中C与N形成双键,则采取sp2杂化。②碳原子与氮原子间形成极性键。三聚氰酸分子各键排列对称,为非极性分子。(2)③CO2转化为甲酸时,碳元素由+4价变为+2价,故1 mol CO2完全转化为甲酸需得到2 mol电子。
课时测评11 共价键的极性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题点一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下列各组分子中,按共价键极性由强到弱排序正确的是(  )
A.HF H2O NH3 CH4
B.CH4 NH3 H2O HF
C.H2O HF CH4 NH3
D.HF H2O CH4 NH3
答案:A
解析:共价键极性的强弱取决于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的电负性,其电负性相差越大,形成的共价键极性越强。
2.下列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
A.H2S B.N2
C.CS2 D.H2O2
答案:D
解析:A项,H2S分子中只含有H—S极性共价键,错误;B项,N2分子中只含有氮氮非极性共价键,错误;C项,CS2分子中只含有碳硫极性共价键,错误;D项,H2O2分子中含有氧氢极性共价键和氧氧非极性共价键,正确。
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的是(  )
A.NH3和H2S B.CH4和Br2
C.BF3和CO2 D.BeCl2和HCl
答案:A
解析:NH3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H2S为V形,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且含有极性键,属于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满足条件,故A正确。CH4含极性键,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Br2含有非极性键,为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不满足条件,故B错误。BF3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CO2中含有极性键,但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BeCl2中正、负电荷的中心是重合的,为非极性分子;HCl为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故D错误。故答案选A。
4.下列分子是非极性分子且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的是(  )
A.CS2 B.NH3
C.SO2 D.SO3
答案:D
解析:A项,CS2分子中中心原子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2+×(4-2×2)=2,中心原子C原子上无孤电子对,因此中心原子C原子采用sp杂化,分子呈直线形,分子结构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因此是非极性分子,不符合题意;B项,NH3分子中中心原子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3+×(5-3×1)=4,中心原子N原子上有1个孤电子对,因此中心原子N原子采用sp3杂化,分子属于极性分子,不符合题意;C项,SO2分子中中心原子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2+×(6-2×2)=3,中心原子S原子上有1个孤电子对,因此中心原子S原子采用sp2杂化,分子呈V形,属于极性分子,不符合题意;D项,SO3分子中中心原子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3+×(6-3×2)=3,中心原子S原子上无孤电子对,因此中心原子S原子采用sp2杂化,分子呈平面三角形,属于非极性分子,符合题意。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氮原子是在3个氢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碳原子处在4个氯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C.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氧原子不处在2个氢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D.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碳原子不处在2个氧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答案:C
题点二 有机酸的酸性强弱判断
6.(2023·天津南开高二校考期末)下列羧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
A.HCOOH B.CH3COOH
C.CH2ClCOOH D.CHCl2COOH
答案:B
解析:烷基是推电子基团,导致羧基中O—H的极性减小,电离氢离子能力减弱,酸性减小,故酸性:HCOOH>CH3COOH;Cl的电负性比H大,C—Cl的极性大于C—H,导致羧基中O—H的极性增大,电离氢离子能力增强,酸性增强,C原子数相同时,Cl原子越多,酸性越强,故酸性:CHCl2COOH>CH2ClCOOH>CH3COOH,故酸性最弱的是CH3COOH,B项符合题意。
7. 数据是科学推理中的重要证据,由下表中的数据,所得推论正确的是(  )
羧酸 pKa=-lgKa
丙酸(C2H5COOH) 4.88
乙酸(CH3COOH) 4.76
甲酸(HCOOH) 3.75
氯乙酸(CH2ClCOOH) 2.86
二氯乙酸(CHCl2COOH) 1.29
三氯乙酸(CCl3COOH) 0.65
三氟乙酸(CF3COOH) 0.23
A.相同浓度下,乙酸的酸性一定强于氯乙酸
B.烷基是吸电子基团,烷基越长,吸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
C.卤素原子是推电子基团,卤素原子使得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变小,导致二氯乙酸的酸性强于氯乙酸
D.氟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氯原子,使F3C—的极性大于Cl3C—的极性,使三氟乙酸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增大,导致三氟乙酸容易电离出氢离子
答案:D
解析:A项,由表可知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0-4.76,Ka(CH2ClCOOH)=10-2.86,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电离程度越大,则相同浓度下,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错误;B项,烷基为推电子基团,碳原子数越多,推电子能力越强,则酸性越弱,故酸性有:甲酸>乙酸>丙酸,错误;C项,卤素原子为吸电子基团,卤素元素电负性越大,吸电子能力越强,故酸性:二氯乙酸>氯乙酸,错误;D项,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F的电负性大于Cl,则F—C极性大于Cl—C的极性,F元素吸引电子能力较大导致F3C—C极性大于Cl3C—C的极性,则三氟乙酸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氢离子,所以三氟乙酸的酸性较强,正确。
题点三 无机酸的酸性强弱判断
8.已知含氧酸可用通式(HO)nXOm来表示,如X是S,则m=2,n=2,这个式子就表示H2SO4。一般而言,该式中m大的是强酸,m小的是弱酸。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HClO4 B.H2SeO3
C.H3BO3 D.H3PO4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通式,HClO4表示为(HO)ClO3,m=3;H2SeO3表示为(HO)2SeO,m=1;H3BO3表示为(HO)3B,m=0;H3PO4表示为(HO)3PO,m=1。HClO4的m值最大,酸性最强。
9.由徐光宪院士发起院士学子同创的《分子共和国》科普读物生动形象地戏说了BF3、NH3、H2S、O3、CH3COOH、SOCl2等众多“分子共和国”中的明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键角:NH3<BF3
B.酸性:CH3COOH>CF3COOH
C.SOCl2分子()中只存在σ键,不存在π键
D.H2S、O3分子的空间结构均为直线形,且均为非极性分子
答案:A
解析:A项,NH3中的N为sp3杂化,BF3中的B为sp2杂化,故键角:NH3<BF3,正确;B项,氟的电负性较强,使O—H的极性增强,更易电离出氢离子,故酸性:CH3COOH<CF3COOH,错误;C项,该分子中含有两个S—Cl键和一个S===O键,单键是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错误;D项,H2S、O3分子的空间结构均为V形,均为极性分子,错误。
10. 硫—氮化合物是现代无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图是已经合成的某硫—氮化合物(S4N4)的分子结构。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B.其分子中只含极性键
C.其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D.其与化合物S2N2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A
解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若形成两个共价单键,则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若形成3个共价单键,则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据图可知,A项正确;该物质的分子中既含S—N极性键,也含N—N非极性键,B项错误;该分子正、负电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C项错误;同素异形体描述的对象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D项错误。11. S2Cl2是橙黄色液体,少量泄漏会产生有窒息性的气体,喷水雾可减慢挥发,并产生酸性悬浊液,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S2Cl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非极性分子
B.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C.与S2Br2结构相似
D.分子中S—Cl键的键能大于S—S键的键能
答案:A
解析:A项,从S2Cl2分子的空间结构可知,该分子空间结构不对称,为极性分子,错误;B项,S2Cl2中Cl—S键属于极性键,S—S键属于非极性键,正确;C项,同主族元素的结构相似,正确;D项,氯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半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所以分子中S—Cl键的键能大于S—S键的键能,正确。
12.已知,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PtCl2(NH3)2可以形成两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PtCl2(NH3)2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平面四边形”或“四面体形”)。
(2)淡黄色固体物质由____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下同)组成,黄绿色固体物质由__________组成。
(3)请在以下横线上画出这两种固体分子的空间结构图:淡黄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黄绿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平面四边形 (2)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3)  
解析:(1)由于PtCl2(NH3)2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所以是平面四边形结构。
(3)因为水是极性分子,所以淡黄色固体是非极性分子,黄绿色固体是极性分子,因此空间结构图分别是。
13.20世纪60年代,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了一个经验规则:设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ROm,其中(m-n)为非羟基氧原子数。鲍林认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与非羟基氧原子数(m-n)的关系如下表:
m-n 0 1 2 3
含氧酸酸性强弱 弱 中强 强 很强
实例 HClO H3PO4 HNO3 HClO4
试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按此规则判断,H3AsO4、H2CrO4、HMnO4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2)H3PO3和H3AsO3的形式一样,但酸性强弱相差很大。已知H3PO3为中强酸,H3AsO3为弱酸,试推断H3PO3和H3AsO3的分子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此规则判断碳酸应属于________酸,与通常认为的碳酸的强度是否一致?__________,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3AsO4(2)
(3)中强 不一致 溶于水的那部分CO2不能完全转化为H2CO3
解析:(1)根据题中非羟基氧原子数与酸性强弱的关系可得:
酸 H3AsO4 H2CrO4 HMnO4
m-n 1 2 3
酸性:H3AsO4(3)H2CO3中非羟基氧原子数为1,应为中强酸,与通常认为的碳酸是弱酸不一致。其可能原因是溶于水的那部分CO2并不能完全转化为H2CO3。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