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课时练(第1课时)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6日,在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的达令港,一排排印有中文或英文“龙舟赛”字样和中国龙图案的黄旗迎风招展,锣鼓声和欢呼声不绝于耳。为期三天的悉尼新春龙舟赛正式开幕。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完成1~3题。
1.澳大利亚( )
A.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岛国
B.仅由澳大利亚大陆组成
C.全部位于印度洋海域
D.地跨热带和南温带
2.参与此次活动的居民交流多使用( )
A.汉语
B.英语
C.阿拉伯语
D.葡萄牙语
3.此次活动开幕地坐落于( )
A.宽广低缓的西部高原区
B.“大自流盆地”
C.大分水岭的山麓平原上
D.大堡礁附近
(山东菏泽成武县模拟)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图1)和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图2),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为大分水岭
B.B为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
C.C为墨累河,注入太平洋
D.D为西部高原,沙漠广布
5.下列关于澳大利亚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B.b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为地中海气候
C.a、b、c气候东部沿海狭长分布受海陆因素影响
D.呈半环状分布
澳大利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桉树,占森林总面积的70%,桉树的树皮、树叶富含油脂。近年来,澳大利亚面临“百年大旱”,多处发生了持续数月的山火,下图是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6.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东部气候区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8.阅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有什么特点
(2)大分水岭东西两侧降水有何差异 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3)说出澳大利亚的整体地势特征,并从地形、纬度角度简要分析该国大部分地区炎热干燥的主要原因。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水资源十分贫乏。该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业。
材料二:为了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状况,澳大利亚实施了“雪山工程”,调雪河水入墨累河。图为“墨累一达令河局部流域及澳大利亚‘雪山工程’示意图”。
(1)图中,城市密集区主要分布在甲 (填山脉名称)东侧、 洋沿岸。受 (选填“纬度”“海陆”)位置影响,单位面积最大载畜量分布在 (选填“乙”“丙”“丁”)区域。
(2)雪河地处甲山 (选填“迎风”“背风”)坡,降水较 。“雪山工程”从雪河引水,通过 (填运输方式)向墨累河调水,在 (选填“AB”“BC”)段可实现自流。
(3)“雪山工程”实施的积极意义有 、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1.D 澳大利亚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不是岛国;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组成,位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2.B
3.C 澳大利亚地形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悉尼坐落于东部大分水岭的山麓平原上。
4.C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为墨累河,注入印度洋。
5.D 澳大利亚的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b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为地中海气候;a、b、c气候东部沿海狭长分布受地形因素影响;澳大利亚的气候呈半环状分布。
6.C 7.B 本题组考查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和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第6题,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为南半球的夏季,丙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易引起火灾;甲地的热带草原气候正值湿季,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植被稀少,丁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引起火灾的可能性都小。第7题,澳大利亚东部分布有南北走向的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使东部气候区南北狭长分布,故东部气候区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8.【解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第(1)题,由图可知,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第(2)题,大分水岭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东侧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多,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第(3)题,澳大利亚的整体地势特征是东西高,中间低,其东部地形主要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炎热干燥的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区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海拔较高,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中部地区;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区,气候炎热。
答案:(1)呈半环状。
(2)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西侧降水少。东侧位于迎风坡,西侧位于背风坡。
(3)中部地区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海拔较高,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中部地区;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区,气候炎热。
9.(1)大分水岭 太平 海陆 乙
(2)迎风 多 管道运输 BC
(3)缓解水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优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电能;改善航运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等。
【解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密集区主要分布在甲山脉东侧,太平洋沿岸,其中甲为纵贯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分水岭山脉。单位面积最大载畜量分布在乙区域,乙区域位于大分水岭山脉的背风坡,主要是受到海陆位置的影响,降水相对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2)读图可知,雪山地处甲山的迎风坡,受到来自东面太平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积雪多,“雪山工程”从雪河引水,采用的是输水管道,所以运用的是管道运输的方式向墨累河调水。河流自流必须满足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的特点,所以应该在BC段可实现自流。
(3)“雪山工程”的实施对当地可带来一系列的积极影响,比如缓解水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优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电能;改善航运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