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课时练(第2课时)
(2024·广东学业考)银蚁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其生存绝技是能以0.855米/秒的速度在高温天气出巢觅食,被称为“快银”。图( )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 )为银蚁分布地区气候资料及银蚁外观图。完成1、2题。
1.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
A.呈半环状分布
B.呈放射状分布
C.南北纵列分布
D.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银蚁在觅食时快速移动主要是为了避免( )
A.高温灼伤 B.暴雨淋洗
C.强风袭击 D.低温冻伤
3.非洲“复活草”植株枯萎后,种子可随风流浪数十年,遇水快速生长、开花、结出种子,该植物最可能生长在( )
A.尼罗河三角洲 B.刚果盆地
C.撒哈拉沙漠 D.乞力马扎罗雪峰
读图认识非洲,完成4~6题。
4.图中能够说明非洲是“热带大陆”的信息有( )
①地形起伏 ②纬度位置
③气候类型 ④海岸线轮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从图中可知( )
A.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B.东非高原是热带沙漠气候
C.南纬3°附近地势西高东低
D.非洲大陆平原面积广大
6.关于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受地形影响,尼罗河自北向南流
B.刚果河流经赤道附近,水量大
C.刚果河比尼罗河水量季节变化大
D.尼罗河比刚果河结冰期长
(2024·重庆期末)电影《上帝也疯狂》讲述了发生在非洲卡拉哈里地区的故事。那里每年有9个月的时间是干旱无雨的,许多动物都因为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而纷纷离开。如图是电影《上帝也疯狂》剧照。完成7、8题。
7.通过剧照可知,该地主要人种是( )
A.黑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黄色人种 D.白色人种
8.该故事主要发生在( )
A.亚洲西部 B.非洲北部
C.非洲中南部 D.欧洲北部
非洲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在肯尼亚的东北部建设了大规模光伏发电站,电站的修建大大降低了当地清洁能源的价格,如图为非洲主要矿产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
9.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黑、富、高”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热—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黑—以黑种人为主
C.富—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D.高—出口工业产品,经济收入高
10.肯尼亚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 ②政府支持
③降水季节变化大 ④地形平坦开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黑种人蓬松的头发、黝黑的皮肤,主要是为了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 )
A.气候潮湿炎热 B.太阳辐射强
C.昼夜温差大 D.极昼天数多
(2024·泉州模拟)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万计的角马、瞪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之间迁徙。图1示意东非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2示意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12~14题。
12.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的气候类型都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3.11月至次年3月,东非食草野生动物的迁徙方向是( )
A.由马赛马拉向北 B.由马赛马拉向南
C.由塞伦盖蒂向北 D.由塞伦盖蒂向南
14.这种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
A.降水的季节差异 B.地形的空间差异
C.热量的季节差异 D.地势的空间差异
(2024·重庆学业考)2024年1月,小华与父亲前往马达加斯加岛(如图)旅行,在甲地看见了能用粗壮树干蓄水的猴面包树景观,之后来到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森林中,看见了物种古老而独特的狐猴、番茄蛙,完成15、16题。
15.马达加斯加岛至今存在着狐猴、番茄蛙等古老物种的主要原因是该岛( )
A.地形崎岖 B.气候干旱
C.经济落后 D.位置孤立
16.最适宜生长猴面包树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7.《非洲三万里》是作家毕淑敏乘坐蒸汽机列车“非洲之傲”,从南非的开普敦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后写下的旅行心得。据此,结合非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开普敦位于 (南/北)半球,地处 洋和 洋的交汇处,开普敦属于 气候。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3)作者乘坐“非洲之傲”,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
A.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
B.草原上悠闲漫步的长颈鹿
C.一望无际的沙漠
D.高原上飞快奔跑的藏羚羊
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旅行时,毕淑敏和导游有一段对话。
毕老师:“面对干季刚刚过去雨季尚未来临的干瘪草原,实在难以想象它如何养活庞大的动物群。”
导游:“你想的很有道理,但请不要忘了,动物是活的,它们会迁徙。”
(4)结合多多马的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毕老师此时旅行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5)书中提到“尼罗河虽然是非洲第一长河,却不是流量最大的河,刚果河才是非洲流量最大的河。请说明刚果河流量大的原因: 。
(6)书中写道“当地人把非洲比作一只长长的象牙,它的尖端(南非)一点儿都不穷,真正穷苦的地方多集中在非洲中部。”南非经济发达的原因有 (双项选择)。
A.地理位置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产业结构单一 D.热带作物丰富
(7)近几年,巴马科地区草场退化、沙化严重,请你提出解决的措施。
1.D 2.A 本题组考查非洲的气候。第1题,赤道穿过非洲大陆的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气候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第2题,读图可知,银蚁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是全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所以,银蚁在觅食时快速移动主要是为了避免高温灼伤。
3.C 本题主要考查非洲的气候。读材料可知,“复活草”对水分需求量很少,只要一丝水汽就可以生根,一点微雨就可以快速生长、开花、结出种子。说明该地终年降水稀少,因此,“复活草”最可能生长在撒哈拉沙漠。
4.D 5.A 6.B 本题组考查非洲的气候特征和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图中能够说明非洲是“热带大陆”的信息是非洲的纬度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与地形起伏和海岸线轮廓无关。第5题,由图可以看出,刚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南纬3°附近地势是东高西低;非洲大陆的高原面积广大,有“高原大陆”称号。第6题,受地形的影响,尼罗河自南向北流;刚果河流经赤道附近,降水充足、河流水量大;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刚果河比尼罗河水量季节变化小;两条河流都没有结冰期。
7.A 8.C 本题组考查不同人种的特征与分布。第7题,根据剧照中人种特征,卷发,黑皮肤,厚嘴唇,可知是黑色人种。第8题,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南部,由此推断,卡拉哈里沙漠是非洲中南部的主要地形区。
9.D 10.B 11.B 本题组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环境。第9题,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热”的特点,其原因是该地区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黑”的特点,其原因是该地区居民主要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富”的特点,其原因是该地区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该地区有“富饶大陆”之称;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高”的特点,其原因是该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第10题,肯尼亚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干季时太阳能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人文条件是政府支持,中国企业承建,技术先进。第11题,黑种人蓬松的头发、黝黑的皮肤,主要是为了适应太阳辐射强烈的自然环境。
12.C 13.B 14.A 本题组考查非洲区域地理特征。第12题,由图可知,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都属于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别是两地区所属的半球不同。第13题,角马是逐水草定期迁徙的动物,11月至次年3月为塞伦盖蒂的多雨期,角马群应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第14题,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降水的季节差异,导致水源和植被随着干、湿两季的变化而产生枯荣变化,故野生动物要逐水草迁徙。
15.D 16.C 本题组考查马达加斯加的自然地理特征。第15题,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中间高、两侧低,地形崎岖会导致物种的复杂度,不会影响物种的古老程度;该地东西两侧分别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大;经济落后与物种的古老无关;该岛四面环海,和外界联系不方便,导致物种进化缓慢。第16题,猴面包树利用粗壮的树干存水,说明该地降水季节差异较大。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该地在大陆西岸;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且分布在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植被以荒漠为主,无高大树木。
17.【解析】本题考查非洲的地理知识。第(1)题,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地处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开普敦属于地中海气候。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非洲气候分布规律是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第(3)题,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在这里能看到草原上悠闲漫步的长颈鹿、斑马等。第(4)题,从多多马的降水量柱状图看出,该地10月时干季刚刚结束,雨季尚未来临。第(5)题,从图中看出,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因此河流流量大。第(6)题,南非经济发达的原因有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等。第(7)题,近几年,巴马科地区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其解决的措施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草,合理放牧等。
答案:(1)南 大西 印度 地中海
(2)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3)B
(4)D
(5)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因此河流流量大
(6)AB
(7)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草,合理放牧等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