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新版】七下8.3《西亚》课时练(第1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新版】七下8.3《西亚》课时练(第1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1 11:0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亚》课时练(第1课时)
1.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艘油轮进出,被人们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 )
西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读下图,回答2、3题。
2.西亚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 )
A.黑海 B.阿拉伯海
C.里海 D.红海
3.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
A.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
B.阿富汗、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C.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
D.阿富汗、伊朗、阿曼
(2023·宜宾学业考)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2月18日在卡塔尔圆满结束。卡塔尔为举办这场赛事,新修建了多个体育场馆,并用清洁能源发电供给冷却系统,以调节环境温度。如图为卡塔尔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卡塔尔的气候类型是( )
5.卡塔尔在修建比赛场馆过程中最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泥石流
C.干旱 D.沙尘暴
6.卡塔尔最具有优势的清洁能源是( )
A.水能 B.太阳能
C.风能 D.潮汐能
(2023·岳阳学业考)在中国积极斡旋下,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两国外长于2023年4月6日在北京宣布恢复外交关系。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探究沙特阿拉伯的气候类型。据图回答7、8题。
7.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恰当的是( )
A.①位于南半球
B.②地处温带
C.③各月降水量大于100mm
D.④热带沙漠气候
8.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框图所探究的气候无关的是( )
A.大多居民信仰基督教
B.骆驼为传统交通工具
C.墙厚窗小的传统民居
D.宽大的白色长袍为传统服饰
9.(2023·内江学业考改编)西亚历来是全世界的热点地区,2023年4月6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宣布恢复外交关系,正式实现和解,如图为西亚地区地理简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从海陆位置看,伊朗属于 (选填“临海”或“内陆”)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伊朗为 国家。
(2)西亚地处亚洲、欧洲、 洲交界地带,沟通大西洋、 洋的“两洋三洲”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3)据板块运动方向判断,红海面积将会 。
(4)为沙特阿拉伯缓解水资源匮乏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10.(2023·阳泉学业考)【寻“枣”记】小丽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种叫椰枣的果品,发现与产自我国的红枣不同。为了寻找并了解椰枣的“家”,某地理社团开启寻“枣”之旅。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慧眼识枣
椰枣是枣椰树的果实,口感香甜、软糯,富含果糖、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被誉为“沙漠面包”。
(1)说出椰枣的营养价值。
探究二 探访寻枣
枣椰树是热带、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耐干旱、耐高温、喜阳光,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人们形象地称它是“头长在火中,脚浸在水里”。位于沙特阿拉伯东部的哈萨绿洲拥有该地区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该国最大的椰枣产地。
(2)简要分析哈萨绿洲成为该国最大椰枣产地的原因。
探究三 头脑风暴
同学们通过查阅材料了解到椰枣既可当粮食,又可制糖和酿酒。于是大家围绕“是否可以在沙特阿拉伯大规模推广种植椰枣”展开讨论。
(3)针对上述问题,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踏着寻“枣”的脚步继续探访,请将你对该国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更多了解归纳并整理在信息卡上。
我眼中的沙特阿拉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 本题考查霍尔木兹海峡的地理位置。被人们称为“世界油阀”的海峡是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的霍尔木兹海峡,A选项表示的是该海峡,B选项为直布罗陀海峡,C选项为马六甲海峡,D选项为白令海峡。
2.C 3.A 本题组考查西亚的位置及主要国家。第2题,西亚周围的“五海”中,里海叫“海”不是“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第3题,读图可知,①是伊朗,②是伊拉克,③是沙特阿拉伯。
4.B 5.D 6.B 本题组考查卡塔尔气候、资源等。第4题,卡塔尔地处阿拉伯半岛,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A、C、D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第5题,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多风沙,在此修建比赛场馆最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沙尘暴;气候干旱,降水少,难以形成泥石流,台风主要影响西北太平洋海域;干旱是卡塔尔的常态,为适应干旱环境多种植耐旱的农作物,因干旱产生的损失较小。第6题,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匮乏;风能、潮汐能不是最具优势的清洁能源。
7.D 8.A 本题组考查沙特阿拉伯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7题,沙特阿拉伯7月气温最高,该国家①位于北半球,最低月平均气温大于15℃,②该国家位于热带,③各月降水量小于100mm,该国家属于④热带沙漠气候。第8题,沙特阿拉伯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该现象与气候无关,骆驼为传统交通工具、墙厚窗小的传统民居、宽大的白色长袍为传统服饰都与热带沙漠气候有关。
9.【解析】本题考查西亚概况。第(1)题,从海陆位置看,伊朗属于临海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伊朗为发展中国家。第(2)题,西亚地处亚洲、欧洲、非洲交界地带,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两洋三洲”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第(3)题,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红海的面积会不断扩大。第(4)题,沙特阿拉伯可以通过节约用水、海水淡化等措施缓解水资源匮乏问题。
答案:(1)临海 发展中
(2)非 印度
(3)扩大
(4)节约用水,海水淡化。
10.【解析】本题考查西亚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第(1)题,根据材料回答即可。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枣椰树耐干旱、耐高温、喜阳光,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哈萨绿洲位于沙特阿拉伯,为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同时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纬度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周边荒漠广布,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同时根据材料可知,当地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枣椰树的灌溉。第(3)题,若同意,则可以从椰枣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角度来分析。若不同意,则主要从大面积种植椰枣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角度来分析。第三个角度为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合理扩大椰枣种植规模,在增加居民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既能够扩大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又能合理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第(4)题,根据地理位置来看,该国位于波斯湾沿岸,有北回归线穿过该国中部,同时该国的气候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地形以高原为主,同时也是西亚地区重要的产油国,石油资源丰富;该国因为水资源较为短缺,海水淡化较为发达;该国大部分居民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由于该地区气候炎热,传统建筑以厚墙和小窗为主。
答案:(1)富含果糖、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其他营养物质。
(2)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地下水资源丰富等。
(3)观点一:同意。理由:可以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等。观点二:不同意。理由:加剧水资源短缺;导致土地荒漠化;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等。观点三:合理扩大。理由: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椰枣种植面积,可以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等。
(4)位于波斯湾沿岸,北回归线穿越中部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地形以高原为主 石油资源丰富 海水淡化王国 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传统建筑呈现厚墙、小窗的特点等(任答3条)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