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课时练(第2课时)
1.下列南亚国家与其盛行的宗教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佛教—印度 B.伊斯兰教—巴基斯坦
C.印度教—尼泊尔 D.佛教—不丹
2.下列关于印度的民族和宗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B.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基督教就发源于这里
C.印度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印度教
D.印度居民以白种人为主,通用英语
南亚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宗教文化对南亚各国有着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3、4题。
3.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 )
A.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B.佛教和印度教
C.犹太教和基督教 D.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4.在印度,牛受到尊敬且人们把牛看作是幸福吉祥的象征。下列哪种宗教将牛视为圣物,不得加以伤害(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印度教 D.犹太教
黄麻和棉花是印度的两种重要纺织工业原料。图甲为印度黄麻和棉花分布示意图,图乙为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读图,与黄麻分布区相比,印度棉花分布区( )
A.降水较少 B.热量充足
C.地势低平 D.灌溉便利
6.印度的棉纺织业中心最适宜布局在( )
A.孟买 B.加尔各答
C.新德里 D.班加罗尔
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部门以及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水稻喜高温、多湿、光热较好的平原,适宜的年降水量是700~1 600毫米。小麦是一种耐寒、耐旱的温带长日照粮食作物,适宜的年降水量是250~800毫米。
材料二 印度简图(图1)与南亚气候示意图(图2、图3)。
(1)图1中甲、乙两地都发展粮食种植业。根据材料一和图2、图3,小麦宜种植在其中的
地。理由是: 。
(2)读图2,南亚气候类型主要为 ,其气候特征为 。
(3)棉花也是南亚重要的农作物,棉花采摘后经加工就会成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图1四个城市中,最适宜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 ,其发展有利条件有 。
(4)南亚地区人口众多,保障粮食生产质量和数量非常重要。请根据学过的地理知识,给南亚农业发展提两条建议。
1.A 本题考查南亚的宗教及分布。虽然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但印度多信仰印度教。
2.B 本题考查印度的概况。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印度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印度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印度教;印度居民以白种人为主,通用英语。
3.B 4.C 本题组主要考查南亚的宗教。第3题,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第4题,在印度牛受到尊敬,印度教视牛为圣物,不得加以伤害。
5.A 6.A 本题组考查印度的农业及分布。第5题,读图可知,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地区,与黄麻分布区相比,印度棉花分布区降水较少。第6题,读图可知,孟买附近盛产棉花,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印度工业分布和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是印度的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分布。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印度经济与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关系。第(1)题,由图可知,小麦适合种植在甲地,原因是甲地降水较少,适合种植耐旱的小麦;乙地气温高,降水丰沛,水源充足,适合种植喜水热的水稻。第(2)题,由图可知,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三季,分别是雨季、凉季、热季,降水集中在雨季。第(3)题,棉花也是南亚重要的农作物,棉花采摘后经加工就会成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图1四个城市中,最适宜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孟买,其发展有利条件有靠近棉花产地,原料丰富;临海、多铁路经过,交通运输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第(4)题,南亚农业发展的建议是发展农田水利,降低旱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引进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量;提高专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水平。
答案:(1)甲 甲地降水较少,适合种植耐旱的小麦;乙地气温高,降水丰沛,水源充足,适合种植喜水热的水稻
(2)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一年分为热季、雨季、凉季三季,降水集中在雨季
(3)孟买 靠近棉花产地,原料丰富;临海、多铁路经过,交通运输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4)发展农田水利,降低旱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引进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量;提高专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水平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