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11 10:0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肇东四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2.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
A.形式多样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D.个体经营
3.明朝中后期,世界新航路开辟,带动了物种的交流。先后传入中国的美洲独有物种除土豆、辣椒等之外,还有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刺激了当时中国()
A.生产工具迅速革新B.农业商品化发展
C.白银成为主要货币D.朝贡体制的终结
4.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美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全球联系
5.“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
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了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据此,20世纪以来美国食物储备技术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发明了新交通工具B.工业革命的发展与影响
C.工业生产方法的改进D.政府的推动作用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曲辕犁的发明是我国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B.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灌溉工具水排
C.宋朝的市彻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8、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乙:《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丙:《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丁:《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9.阿克莱特,出身贫穷,原是理发师,改进发明了新型的水力纺纱机,1771年,他与人合伙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创办机器纺纱厂,改西方原家庭手工业生产形式以及一大群从事手工业的工人简单聚集起来的生产形式,为工厂雇佣式的大机器集体分工合作的模式,被称为“英国现代工厂制度的奠基人”、“近代工厂之父”。可见阿克莱特的发明()
A.推动了机械的推广和使用B.使工业生产摆脱地域限制
C.推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确立D.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发展
10、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D.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
11.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的工作或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
A.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B.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C.给从事单纯重复劳动者带来失业风险D.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
12、观察下列图片,它们所反映的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B.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
C.知识经济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D.知识经济化和信息网络化
13.《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三国谯周《古史考》:“神农作市。高阳氏衰,市官不修,祝融修市。”据上述材料可得知()
A.当时“市”被限制在固定区域B.神农时官府已开始垄断商业
C.我国古代的“市”起源比较早D.当时的“市”并无时间限制
14.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A.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
15.16、17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由此可见,当时()
A.亚洲经济地位依然较高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C.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
16.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这些现象反映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D.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
17.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致使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可能导致多达6000万人陷入赤贫,某国际组织承诺在15个月内提供1600亿美元赠款和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新冠疫情。这一国际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D.世界银行
18.下面为1965-1995年期间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示意图。这反映了()
A.发达国家依然占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B.国际贸易总量逐渐增加
C.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D.经济全球化开始出现
19.耶莫遗址位于伊拉克北部摩苏尔以东,遗址有21座房屋,每座房子有好几个房间,房间里有炉灶、地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骨制工具,还有装饰品及女神的塑像。遗址人口为500人左右,是西亚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代表。耶莫原始村落产生的原因是()
A.西亚最早培植大麦、小麦B.原始农耕的产生,开始定居生活
C.赫梯人最早学会冶铁技术D.西亚地区最早产生了阶级与国家
20.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在公共建筑、城市规划、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独特而惊人的创造至今仍影响着西方乃至世界。下列属于其“独特而惊人的创造”的是()
①城市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②集体住宅和复合式公寓的建筑形态
③主次分明、院落有序的住宅布局结构④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的建筑特征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1.1881年的《申报》载文:“人之称誉上海者,以为海外各地准数法国巴黎斯为第一,今上海之地,不啻海外之巴黎。"1922年的《上海指南》这样形容上海:“上海,世界第六大都市;上海,东方的巴黎;上海,太平洋西岸的纽约。”由此可见,近代上海()
A.是列强竞相投资的场所B.引领世界时尚潮流
C.城市化的水平明显提升D.工业发展领先世界
22.据统计,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48%,而城市人口占52%。同期,法
国、美国等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意志、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的城市化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些“巨大的村庄”。材料说明()
A.英国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B.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
C.法美产业结构优于德俄意D.德俄意尚未开始工业革命
23.共和国时期,罗马已经修筑了通向南方卡普亚的阿庇安大道。帝国建立后,罗马人筑路的步伐并未停止,如德鲁苏斯战役后,克劳迪亚大道“使得阿尔卑斯山脉可以通行”;1世纪末2世纪初,罗马道路修筑至中东地区等。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A.对外扩张促进交通发展B.交通进步保障边境安定
C.道路修建维持帝国繁荣D.边疆开发加快道路建设
24.英国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对幼年(1830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据此判断,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
A.蒸汽机车B.帆船C.飞机D.汽车
25.世界第一条铁路出现于1825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出现于1876年;世界第一辆汽车出现于1885年,中国第一辆汽车出现于20世纪初;世界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03年,中国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09年。从三种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看出()
A.中国日益融入世界B.中国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C.中国近代经济不断发展D.近代交通工具受到国人欢迎
26.在古代,旅游多是限于少数人的奢侈活动。到了近代,旅游主体队伍日益驳杂和扩大,他们不再满足于在本国、本民族的疆土上游历观光,竟相憧憬并实践着跨海到异域畅游。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进行B.思想解放的推动
C.国家政策的转变D.交通成本的降低
27.人类与瘟疫的抗争从未停止,一些世界名画记录了“战疫史”。意大利画家皮耶特·布鲁格尔在1562年绘制的板面油画《死亡的凯旋》,记录了这场让人类历史陷入绝望的黑死病瘟疫。这场疫情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许多人开始信奉科学胜过信奉上帝B.欧洲社会从中世纪走向了文艺复兴
C.改变了欧洲乃至全世界文明的方向D.使人们更加信仰天主教的说教
28.北京开幕的中国首届华佗文化节,集中展示了传统中医的优秀成果,旨在推动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
③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9.19世纪,接种疫苗、隔离受传染的病人、保护供水、掌握有关抗菌剂的知识......这一切使西北欧的死亡率,从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30%降低到1914年每千人的15%左右。欧洲的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表明,西北欧死亡率降低和欧洲人口的增长()
A.受益于医学知识普及和发展B.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C.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巩周D.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展
30.2009年3月,我国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改革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逐步实现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这表明我国政府()
A.不断地完善医疗卫生体制 B.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C.工作重点是基层社会保障 D.有效缓解医疗卫生不平衡现象
二、非选择题(1题18分,2题22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主人的极好关切话语,饮茶成了英国人享受悠闲的慢节奏生活的一种方式。英国著名的茶叶研究学者艾伦·麦克法兰甚至说:“中国的茶叶缔造了大英帝国,没有茶叶,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英国的现代文明”。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材料二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从 17世纪起,随着糖的“加盟”,上流社会的女性开始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典雅的象征。相应的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这正是由加糖红茶的特性决定的,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百倍。工人们喝红茶大多是为了提神,由于加糖红茶具有这些重要性,所以它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
-摘编自【日】川北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茶叶如何缔造了大英帝国。(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糖红茶普及的原因。(10分)
2、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通过长期和疾病作斗争,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元明清时期,瘟疫流行,温病学得到了长足发展。自近代以来,社会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使中医药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中医药界面临危机四伏的险境。
-摘编自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等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发展大事件
年份及事件:
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1988年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3年国家制定中医药标准体系。
2015年屠哟哟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分离了青蒿素,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7年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2003年、2019年SARS时期、新冠肺炎突发时期再显中医药神威。
2019年国内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 65809个,中医中药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朱建平《中国医药与改革开放40年》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医学发展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医药在新中国焕发新生机的原因。(12分)
肇东四中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3 C B B B C C D A A C A B D D A B C C A A A A D D B A A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1、【答案】
(1)茶叶贸易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业革命发生发展;茶文化影响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8分)
(2)工业革命,市场扩展;糖产量增加;糖价格下降;工人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糖本身的特性。(10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中国的茶叶缔造了大英帝国,没有茶叶,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英国的现代文明”可知,茶叶贸易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工业革命发生发展;根据材料“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主人的极好关切话语,饮茶成了英国人享受悠闲的慢节奏生活的一种方式“可知,茶文化影响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2)根据材料“相应的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这正是由加糖红茶的特性决定的,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百倍。工人们喝红茶大多是为了提神,由于加糖红茶具有这些重要性,所以它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工业革命,市场扩展;糖产量增加;糖价格下降;工人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糖本身的特性等方面分析原因。
2、【答案】
(1)特点:历史悠久;传播范围广;影响海外(影响大);分科体系不断(完备,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发展具有阶段性(随着时代变化面临巨大考验)。(10分)
(2)原因:党和政府的重视;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制定法律;推行了中医药现代化标准体系;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双百”方针的落实;科学家的努力钻研。(1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