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 (原卷版+答案版) 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讲 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 (原卷版+答案版) 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10 22:44:13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
1.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大气压强
1.产生原因:大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方向:在大气压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验证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4.测定:
(1)测量实验: 托里拆利 实验,第一个测量大气压的实验。
(2)1标准大气压:p0= 1.013×105 Pa,粗略计算时可取1×105 Pa,相当于 76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5.变化:
(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海拔越高,大气压 越小 。在海拔3 000 m 以内,大约每升高10 m,大气压减小100 Pa。
(2)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 越低 。
【名师点拨】 (1)水银柱的高度只与大气压有关,与管是否倾斜,管的粗细、形状无关。
(2)大气压不能用公式p=ρgh计算,因为大气密度是变化的,只能用气压计测量。
(3)大气压也受天气影响,晴天比阴天气压高,冬天比夏天气压高。
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
2.关系: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越小 。
3.飞机的升力:如图所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 大 ,压强较 小 ;下方的空气流速较 小 ,压强较 大 。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重难点一】大气压的测量
【典题1】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玻璃管长约1米,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
760 mm
B.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 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780 mm
C.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大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变式】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自制的气压计,他将气压计从一楼拿到六楼时,细玻璃管中液面会升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用玻璃瓶和细玻璃管自制气压计时,瓶中的水不能装满
B.细玻璃管中液面升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大
C.利用自制气压计可以精确测量大气压的数值
D.细玻璃管越粗水柱高度变化越明显
【重难点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典题2】如图,小华利用自制喷雾器浇花。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吸管内水面上升,这是因为吸管上方空气(B)
A.流速大,压强大 B.流速大,压强小
C.流速小,压强大 D.流速小,压强小
【技法点拨】
流体流速快的位置压强小;若是水流过一段内径粗细不同管子,则水在“细管”处流速快,压强小。
【变式】根据学过的连通器原理,当水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如图当水流动时,竖直细管中水柱的高度却不相同,说明水平管中的压强也就不相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C)
A.甲管中水流速大,压强大 B.甲管中水流速大,压强小
C.甲管中水流速小,压强大 D.甲管中水流速小,压强小
【命题点一】大气压强
1.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B)
A.帕斯卡裂桶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阿基米德实验    D.伽利略斜面实验
2.如图,可以用吸管“吸”取杯中的饮料,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C)
A.公路旁用隔音墙“吸”收部分噪声
B.大树通过根从土壤中“吸”取养分
C.化学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3.有一种“天气预报瓶”,如图所示,A为上端开口玻璃管,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当气温升高时,A管液面上升
B.将天气预报瓶由高山拿到地面,A管液面逐渐升高
C.晴天的气压会升高,A管液面高于阴雨天
D.B球内气压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
4.(2023·广东中考)如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吸盘上戳一个小孔,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 大 。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 小 。
【命题点二】 流体压强
5.(2024·苏州中考改编)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B)
6.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A)
A.风总是从B口吹入A口吹出 B.风总是从A口吹入B口吹出
C.风总是从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7.(2024·烟台中考)春节期间,小明和父母乘飞机去上海旅游。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外界大气压强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座位上的小明相对于窗外的机翼是 静止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机翼 上 (选填“上”或“下”)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因此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8.(2024·广东中考)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乘客听到列车即将进站的广播声,广播声通过 空气 传播到人耳。由于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小 ,如图所示,乘客候车时不应越过安全线。
9.(2024·广州二模)(1)如图甲,把重力G=4 N的测力计向上压在水平板上,测力计显示对板的压力F=20 N;与板的接触面积S=8×10-3 m2,用题中所给字母写出测力计对板的压强表达式为 p= ,该压强是 2 500 Pa。
(2)如图乙,在液体中插入玻璃管,在玻璃管上方向水平方向吹气,则管内液面会 上升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如图丙,用抽气机将足够长玻璃管内液面上方不间断抽真空,液体密度为ρ,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g,此时A点受到向下的压强pA= ρgh2 。
跟踪诊断,请使用 “高效提分作业”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
1.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大气压强
1.产生原因:大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方向:在大气压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验证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4.测定:
(1)测量实验: 实验,第一个测量大气压的实验。
(2)1标准大气压:p0= Pa,粗略计算时可取1×105 Pa,相当于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5.变化:
(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海拔越高,大气压 。在海拔3 000 m 以内,大约每升高10 m,大气压减小100 Pa。
(2)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 。
【名师点拨】 (1)水银柱的高度只与大气压有关,与管是否倾斜,管的粗细、形状无关。
(2)大气压不能用公式p=ρgh计算,因为大气密度是变化的,只能用气压计测量。
(3)大气压也受天气影响,晴天比阴天气压高,冬天比夏天气压高。
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
2.关系: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
3.飞机的升力:如图所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 ,压强较 ;下方的空气流速较 ,压强较 。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重难点一】大气压的测量
【典题1】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玻璃管长约1米,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
760 mm
B.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 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780 mm
C.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的大气压值偏大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变式】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自制的气压计,他将气压计从一楼拿到六楼时,细玻璃管中液面会升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瓶和细玻璃管自制气压计时,瓶中的水不能装满
B.细玻璃管中液面升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大
C.利用自制气压计可以精确测量大气压的数值
D.细玻璃管越粗水柱高度变化越明显
【重难点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典题2】如图,小华利用自制喷雾器浇花。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吸管内水面上升,这是因为吸管上方空气( )
A.流速大,压强大 B.流速大,压强小
C.流速小,压强大 D.流速小,压强小
【技法点拨】
流体流速快的位置压强小;若是水流过一段内径粗细不同管子,则水在“细管”处流速快,压强小。
【变式】根据学过的连通器原理,当水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如图当水流动时,竖直细管中水柱的高度却不相同,说明水平管中的压强也就不相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管中水流速大,压强大 B.甲管中水流速大,压强小
C.甲管中水流速小,压强大 D.甲管中水流速小,压强小
【命题点一】大气压强
1.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
A.帕斯卡裂桶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阿基米德实验    D.伽利略斜面实验
2.如图,可以用吸管“吸”取杯中的饮料,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公路旁用隔音墙“吸”收部分噪声
B.大树通过根从土壤中“吸”取养分
C.化学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3.有一种“天气预报瓶”,如图所示,A为上端开口玻璃管,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时,A管液面上升
B.将天气预报瓶由高山拿到地面,A管液面逐渐升高
C.晴天的气压会升高,A管液面高于阴雨天
D.B球内气压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
4.(2023·广东中考)如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吸盘上戳一个小孔,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 。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 。
【命题点二】 流体压强
5.(2024·苏州中考改编)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6.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
A.风总是从B口吹入A口吹出 B.风总是从A口吹入B口吹出
C.风总是从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7.(2024·烟台中考)春节期间,小明和父母乘飞机去上海旅游。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外界大气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座位上的小明相对于窗外的机翼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机翼 (选填“上”或“下”)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因此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8.(2024·广东中考)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乘客听到列车即将进站的广播声,广播声通过 传播到人耳。由于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如图所示,乘客候车时不应越过安全线。
9.(2024·广州二模)(1)如图甲,把重力G=4 N的测力计向上压在水平板上,测力计显示对板的压力F=20 N;与板的接触面积S=8×10-3 m2,用题中所给字母写出测力计对板的压强表达式为 ,该压强是 Pa。
(2)如图乙,在液体中插入玻璃管,在玻璃管上方向水平方向吹气,则管内液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如图丙,用抽气机将足够长玻璃管内液面上方不间断抽真空,液体密度为ρ,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g,此时A点受到向下的压强pA=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