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讲 内能 (原卷版+答案版) 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讲 内能 (原卷版+答案版) 中考专区 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10 22:51:18

文档简介

第二十讲 内能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2024·宜宾中考)下列描述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A.桂花花香四溢 B.雪花漫天飘舞
C.灰尘空中飞扬 D.江面雾气弥漫
2.(2024·广东中考)如图是古代省油灯的示意图。它下层盛水,能减慢上层油的消耗。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A)
A.吸热,内能增加 B.吸热,内能减少
C.放热,内能增加 D.放热,内能减少
3.图中美食的烹饪过程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C)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利用铁的比热容大 
B.炒: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牛肉和河粉的内能增加
C.蒸:通过热传递,使鲈鱼蒸熟
D.拌:搅拌盐等配料,能加快分子的热运动
二、填空题
4.(2024·龙东地区中考)楼房中的“暖气”一般采用热水循环的方式将热带到房屋中通过热传递供暖,这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大,若暖气中50 kg的水,温度降低2 ℃,放出的热量是 4.2×105 J。[c水=4.2×103 J/(kg·℃)]
5.(2024·大庆中考)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这种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AB段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t1时物体的内能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t2时物体的内能。若相同时间内该物质吸收热量相等,由图象可知,这种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固态时的比热容。
三、实验探究题
6.(2024·齐齐哈尔中考)小姜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 10
水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 70
煤油温度/℃ 10 18 26 34 42 …… 90
(1)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各两个,以及 秒表 (填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含砝码)、水和煤油;
(2)选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目的是通过比较 加热时间 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实验中选取初温不同、 质量 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烧杯中,用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通过比较 升高的温度 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4)如图2所示,小姜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按照图中 B (选填“A”“B”或“C”)方法读数是正确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3所示为 66 ℃;
(5)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水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能力提升】
7.(2023·广州中考)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的低,那么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B)
A.甲的末温比乙的低,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B.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C.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D.无法判断甲、乙的末温哪一个高,且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8.(2024·烟台中考)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是0.3 kg的水和表中等质量的另一种物质进行对比,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图线 b (选填“a”或“b”)对应的物质为水,另一种物质为 煤油 ,这种物质在0~5 min 内吸收的热量为 2.52×104 J。
 
物质 比热容c/[J/(kg·℃)]
水 4.2×103
酒精 2.4×103
煤油 2.1×103
蓖麻油 1.8×103
9.(2022·广州中考)小明想了解热水在图1的哪个杯子中降温更快,他往两杯子中倒入等质量热水同时开始计时, 测得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
(1)由图2可推测 乙 (选填“甲”或“乙”)杯中的热水先降温至40 ℃;
(2) 乙 (选填“甲”或“乙”)杯中的水在0~10 min放出的热量较多,依据是 在0~10 min内,甲杯水降低的温度小于乙杯水降低的温度,即Δt甲<Δt乙,甲、乙杯中水的质量相同,根据Q=cmΔt可知,Q甲(3)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两杯热水降温快慢的不同,小明猜想可能是两个杯子开口散热面积的不同和杯身散热的不同。请设计实验探究热水降温快慢与玻璃杯开口大小是否有关,写出实验步骤(已提供足量热水,从图3中自造器材)。
答:①将玻璃杯A和玻璃杯B外表面包上隔热材料;②将玻璃杯A和玻璃杯B倒入质量相等的热水;③用温度计测量玻璃杯A和玻璃杯B中热水对应的温度t1;④每隔5 min再次测量温度,重复4次,在表中记录对应的温度:
项目 t1/℃ t2/℃ t3/℃ t4/℃ t5/℃
玻璃杯A
玻璃杯B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第二十讲 内能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2024·宜宾中考)下列描述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桂花花香四溢 B.雪花漫天飘舞
C.灰尘空中飞扬 D.江面雾气弥漫
2.(2024·广东中考)如图是古代省油灯的示意图。它下层盛水,能减慢上层油的消耗。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 )
A.吸热,内能增加 B.吸热,内能减少
C.放热,内能增加 D.放热,内能减少
3.图中美食的烹饪过程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利用铁的比热容大 
B.炒: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牛肉和河粉的内能增加
C.蒸:通过热传递,使鲈鱼蒸熟
D.拌:搅拌盐等配料,能加快分子的热运动
二、填空题
4.(2024·龙东地区中考)楼房中的“暖气”一般采用热水循环的方式将热带到房屋中通过热传递供暖,这是因为水的 大,若暖气中50 kg的水,温度降低2 ℃,放出的热量是 J。[c水=4.2×103 J/(kg·℃)]
5.(2024·大庆中考)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这种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AB段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t1时物体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t2时物体的内能。若相同时间内该物质吸收热量相等,由图象可知,这种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固态时的比热容。
三、实验探究题
6.(2024·齐齐哈尔中考)小姜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 10
水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 70
煤油温度/℃ 10 18 26 34 42 …… 90
(1)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各两个,以及 (填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含砝码)、水和煤油;
(2)选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进行实验,目的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实验中选取初温不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烧杯中,用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4)如图2所示,小姜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按照图中 (选填“A”“B”或“C”)方法读数是正确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3所示为 ℃;
(5)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能力提升】
7.(2023·广州中考)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的低,那么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 )
A.甲的末温比乙的低,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B.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C.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D.无法判断甲、乙的末温哪一个高,且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8.(2024·烟台中考)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是0.3 kg的水和表中等质量的另一种物质进行对比,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图线 (选填“a”或“b”)对应的物质为水,另一种物质为 ,这种物质在0~5 min 内吸收的热量为 J。
 
物质 比热容c/[J/(kg·℃)]
水 4.2×103
酒精 2.4×103
煤油 2.1×103
蓖麻油 1.8×103
9.(2022·广州中考)小明想了解热水在图1的哪个杯子中降温更快,他往两杯子中倒入等质量热水同时开始计时, 测得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
(1)由图2可推测 (选填“甲”或“乙”)杯中的热水先降温至40 ℃;
(2) (选填“甲”或“乙”)杯中的水在0~10 min放出的热量较多,依据是 ;
(3)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两杯热水降温快慢的不同,小明猜想可能是两个杯子开口散热面积的不同和杯身散热的不同。请设计实验探究热水降温快慢与玻璃杯开口大小是否有关,写出实验步骤(已提供足量热水,从图3中自造器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