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1 10:1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一)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学校 姓名 班级 分数
字词基础(25分)
1. 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稀疏(sū shū) 倘若(tǎng shǎng) 绮丽(qǐ yǐ)
应和(hè hé) 卜落(bo bǔ) 纤细(qiān xiān)
2. 看拼音,写词语(8分)
wèi jiè zhuāng shì shā tān hé xié māo tóu yīng
dūn shǒu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 tián mì
3.辨字组词(6分)
藉( ) 篱( ) 赖( )
籍( ) 离( ) 懒( )
4.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8分)
天( )地( ) ( )( )勃勃 ( )( )和谐
( )( )人静 月( )人( ) ( )( )蜜蜜
(1)这里的田园风光充满诗意,人与自然( )。
(2)夏日的夜晚,( ),只有偶尔的虫鸣声。
二、句子练习(15分)
1. 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改为反问句)
(2)孩子们在雨中奔跑。(扩句,至少扩两处)
(3)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仿写拟人句)
2. 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4分)
(1)乡下人家住着小小的房屋。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2)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 鸭子从不吃惊。
3. 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5分)
(1)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3)那是一个小玻璃天窗,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
(4)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
(5)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
三、知识积累(15分)
1.诗句默写(6分)
(1)日长篱落无人过, 。
(2) ,飞入菜花无处寻。
(3) ,溪上青青草。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 顺序和 三季、 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 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
的美好品质。
(2)《天窗》描写了在乡村里一个 的玻璃天窗,在不同的天气和时间里给孩子们带来的 。阵雨时,孩子们对 的想象和向往;晚上,孩子们又从天窗看见 ,听到 ,想象到 。
3. 文学常识填空(3分)
(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是 代诗人 。
(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 代词人 。
四、阅读理解(20分)
1.课内阅读(10分)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文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分)
(2)“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3)“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竹笋怎样的特点?(3分)
2. 课外阅读(10分)
乡村的黄昏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处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还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怀抱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抬起头来,面对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惬意。
乡村的黄昏多么美啊!如果我有架照相机,我一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吭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欢这乡村恬静的生活!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乡村黄昏景色的?(2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3)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4)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五、习作表达(25分)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乡村场景或乡村趣事,请以“乡村 ”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乡村的美景、乡村的生活,也可以写在乡村发生的事情。 要求:1. 把题目补充完整;2.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 不少于350字。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一)答案
一、字词基础
1. 稀疏(shū√) 倘若(tǎng√) 绮丽(qǐ√) 应和(hè√) 卜落(bǔ√) 纤细(xiān√)
2. wèi jiè(慰藉) zhuāng shì(装饰) shā tān(沙滩) hé xié(和谐) māo tóu yīng(猫头鹰) dūn shǒu(蹲守)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龙凤呈祥) tián mì(甜蜜)
3. 藉(慰藉) 篱(篱笆) 赖(依赖) 籍(书籍) 离(离开) 懒(懒惰)
4. 天(高)地(阔) (生)(机)勃勃 (自)(然)和谐 (月)(明)人静 月(落)人(息) (甜)(甜)蜜蜜
(1)自然和谐 (2)月明人静
二、句子练习
1. (1)小小的天窗难道不是你唯一的慰藉吗?
(2)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如丝般的雨中欢快地奔跑。
(3)那轻柔的微风,抚摸着路边的小花小草。
2. (1)虽然乡下人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是他们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2)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鸭子也从不吃惊。
3. (1)比喻 (2)拟人 (3)比喻、排比 (4)比喻、拟人 (5)排比
三、知识积累 1. (1)惟有蜻蜓蛱蝶飞
(2)儿童急走追黄蝶
(3)茅檐低小
2. (1)空间;春、夏、秋;白天、傍晚、夜间;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家园、美化生活
(2)小小的、唯一;慰藉;外面世界;一颗星、一朵云;风声、雨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3. (1)宋;杨万里 (2)宋;范成大 (3)宋;辛弃疾
四、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 文段中描写了瓜架、瓜、藤、叶、花、竹、笋这些景物。
2. “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乡下人家屋前的瓜架及上面的瓜、藤、叶。这样写将乡下人家屋前的装饰与高楼门前的石狮子、大旗杆作对比,突出了乡下人家装饰的可爱、质朴和独特,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
3. “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竹笋长势旺盛、充满生机的特点。
(二)课外阅读 1. 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乡村黄昏景色的。
2.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西瓜比作胖娃娃,把瓜蔓比作母亲的怀抱,“爱抚”“催它们入睡”赋予夕阳和西瓜人的情感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瓜在夕阳余晖下的可爱模样,表达了作者对乡村黄昏景色的喜爱之情。
3.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乡村黄昏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乡村恬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4. 示例:《乡村的迷人黄昏》
五、习作表达(略) 需根据自身经历和感受完成作文写作,重点在于紧扣乡村场景或趣事,按照题目要求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情感真挚、字数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