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1.范围:东北地区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
2.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3.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a朝鲜及b俄罗斯为邻;西接c内蒙古自治区;南连d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一般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分析。
(1)绝对位置:一般从经纬度范围、所在半球、所处温度带等方面分析。
(2)相对位置: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一般从相邻的国家或地区、所在的大陆和临近的海洋以及与其他特殊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等方面分析。
二、地形特征
1.主要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2.地表结构
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外围 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中间 山地和丘陵
内部 广阔的平原
3.主要地形区
(1)东北平原:由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c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2)主要山脉:A 大兴安岭、B小兴安岭、C长白山脉。
三、气候特征
类型及特征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具体特点 气温 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 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1.东北地区冬季冷湿,不是寒冷干燥的原因
东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多降雪。
2.东北地区年降水量不多,但东部和北部属于湿润地区的原因
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东北地区虽然降水量不多,但纬度高,气温低,蒸发比较弱。
知识点1? 地理位置
读四幅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完成1~2题。
1.下列省区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D)
A.① B.② C.③ D.④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图中①是黑龙江省,②是吉林省,③是辽宁省,④是山东省。
2.东北三省中邻河北省的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东北三省中的辽宁省与河北省相邻。
3.(贵州六盘水期中)“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打虎上山》选段中的唱词。剧中故事发生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南临渤海和黄海
B.北、东两面与俄罗斯、朝鲜为邻
C.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D.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山西省
东北地区与山西省并不相邻,山西省在东北地区的西南方向,D错误。
4.下图所描述的是一个区域的(B)
中国古代以山南水北
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A.绝对位置 B.相对位置
C.交通位置 D.经纬度位置
知识点2? 地形特征
(河北唐山路南区期中)读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略图,完成5~7题。
5.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山脉分别是(A)
A.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B.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C.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D.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甲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界山——大兴安岭;乙是小兴安岭;丙是长白山。
6.河流①(D)
A.是中朝两国间的重要界河
B.是②河最大的支流
C.径流量较小,结冰期较长
D.流域内森林资源丰富
河流①是黑龙江,是中国、俄罗斯和蒙古的重要界河;②松花江是①黑龙江的最大支流;黑龙江径流量较大;流域内森林资源丰富。
7.东北地区地表特征主要表现为(B)
A.山河相间,规则排列
B.山环水绕,呈半环状
C.地势开阔,荒漠连绵
D.河网密布,沃野千里
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地表特征主要表现为山环水绕,呈半环状,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知识点3? 气候特征
(山东菏泽单县期中)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8~9题。
8.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A)
①纬度高 ②离冬季风源地近 ③地势高
④距海远 ⑤蒸发量小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且离冬季风源地近,气候寒冷,①②⑤正确。东北三省地势并不高,③错误;东北三省距海较近,④错误。
9.造成①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原因最可能是(A)
A.位于大兴安岭,海拔高,气温低
B.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
C.位于长白山脉,海拔高,气温低
D.位于迎风地带,降水多,气温低
①地位于大兴安岭,受地势的影响,该地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方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山东菏泽曹县期中)2024年元旦,哈尔滨冰雪旅游市场异常火爆,各地游客纷纷到哈尔滨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发展冰雪相关产业也是哈尔滨经济振兴的重要途径,东北文旅局甚至把鄂伦春族都请出来,穿着传统服饰走上大街。图1为哈尔滨位置示意图,图2为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哈尔滨发展冰雪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是(C)
A.夏季气温较低,旅游不易中暑
B.降水集中在冬季,积雪深厚
C.冬季寒冷漫长,冰雪不易融化
D.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哈尔滨冬季寒冷漫长,冰雪不易融化,这是该地发展冰雪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C正确;冰雪旅游多在冬季进行;哈尔滨降水集中在夏季;基础设施完善属于社会经济条件。
11.哈尔滨这个冬季旅游火爆的原因有(B)
①独特的冰雪文化 ②热情的服务态度 ③丰富的石油资源 ④当地旅游政策的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丰富的石油资源不是冬季旅游火爆的原因。
12.鄂伦春族的传统服饰原料主要为兽皮,冬季用长毛、厚毛皮,其主要作用是(C)
A.美观 B.防雨 C.御寒 D.防晒
我国东北冬季寒冷,鄂伦春族传统的服饰在冬季选用长毛、厚毛皮,所以可以判断出其传统服饰的主要作用应当为防寒。
(河北石家庄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D)
A.甲地年降雪量可能为130毫米
B.乙地雪期比丙地短
C.甲地年降雪量比乙地小
D.丙地雪期长的原因是所处纬度高
读图可知,甲地年降雪量在150毫米以上;乙地雪期比丙地长;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大;丙地雪期长的原因是所处纬度高。
14.图中所示区域(D)
A.山河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以黄土地为主
C.MN沿线地势变化特点是中部高、两边低
D.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东北地区的山河分布特点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地区以肥沃的黑土著称;MN沿线地势变化特点是中部低、两侧高,中部是平原,两侧是山地;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较低,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进入2024年9月,黑龙江漠河市气温日渐走低,最低气温降至0 ℃以下。9月10日,当地供热部门正式对全市居民开栓供暖,比计划开栓时间提前15天。读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5~17题。
15.以下关于漠河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漠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B.漠河是我国最北的城市
C.漠河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起点城市
D.漠河所在省级行政区简称黑
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一线,漠河不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起点城市。
16.下列关于漠河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冬季寒冷而漫长
B.属于寒带气候
C.年平均气温在0 ℃以上
D.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漠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0 ℃以下,影响漠河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17.位于漠河的北极村也被称为“不夜城”,原因是该地存在一天内太阳落山到升起只间隔三个小时的现象。这一天最可能是(B)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漠河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时间是夏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平分,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
18.【项目化学习】
项目主题 东北三省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项目背景 贵州某班中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有关资料,开展主题为“东北三省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项目化学习。全班同学分为服饰组、饮食组、民居组,搜集东北三省的相关资料,以幻灯片的形式分享了相关成果。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服饰组】东北冬季传统服饰
头戴皮帽,身穿厚厚的棉衣、皮袍,足蹬皮靴。
(1)东北三省冬季传统服饰的原料以皮毛(填“皮毛”或“丝绸”)为主,可以看出当地传统农业以狩猎(填“养殖”或“狩猎”)为主;该地冬季传统服饰共同的特点是保暖性能强,目的是适应当地冬季气候寒冷的特征。
【饮食组】东北冬季传统饮食
“吉祥喜庆黏豆包”“不吃鲜菜吃酸菜”
黏豆包是我国东北三省常见的传统发酵食品,而糯玉米是发酵黏豆包的优质原料。
从前没有反季节的大棚农作物,人们为了在冬天吃到绿色蔬菜而发明了腌酸菜这种冬贮大白菜的方法。
(2)从黏豆包的原料可知,东北三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东北三省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从前没有反季节的大棚农作物,所以通过腌制的方式储存蔬菜。大口吃肉,大盘装菜,大碗盛汤是东北饮食的写照,请你写出一道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菜品:小鸡炖蘑菇、锅包肉等(合理即可)。
【民居组】东北木屋
在长白山深处有一处自然形成的古村群落——锦江木屋村,这里成为东北三省和长白山仅存的一处传承性的满族木屋群,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被保护最好的木屋群落,被称为长白山脚下的“国宝”。
(3)东北木屋的原料是木材,可以看出当地森林资源丰富;木屋屋顶坡度较陡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排雪。
(4)总结:东北三省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生动反映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理观念。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1.范围:东北地区包括A 省、B 省和C 省,简称“东北三省”。
2.面积: 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3.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 位置,东、北两面与a 及b 为邻;西接c 自治区;南连d 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一般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分析。
(1)绝对位置:一般从经纬度范围、所在半球、所处温度带等方面分析。
(2)相对位置: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一般从相邻的国家或地区、所在的大陆和临近的海洋以及与其他特殊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等方面分析。
二、地形特征
1.主要地形:以 、丘陵和山地为主。
2.地表结构
地表结构大致呈 状的三带
外围 、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中间 山地和丘陵
内部 广阔的
3.主要地形区
(1)东北平原:由a 、b 、c 三部分组成。
(2)主要山脉:A 、B 、C 。
三、气候特征
类型及特征 属于 气候,冬季 ,夏季
具体特点 气温 自南向北跨 、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 多集中在 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1.东北地区冬季冷湿,不是寒冷干燥的原因
东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多降雪。
2.东北地区年降水量不多,但东部和北部属于湿润地区的原因
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东北地区虽然降水量不多,但纬度高,气温低,蒸发比较弱。
知识点1? 地理位置
读四幅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完成1~2题。
1.下列省区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东北三省中邻河北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贵州六盘水期中)“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打虎上山》选段中的唱词。剧中故事发生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临渤海和黄海
B.北、东两面与俄罗斯、朝鲜为邻
C.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D.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山西省
4.下图所描述的是一个区域的( )
中国古代以山南水北
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A.绝对位置 B.相对位置
C.交通位置 D.经纬度位置
知识点2? 地形特征
(河北唐山路南区期中)读东北地区山河分布略图,完成5~7题。
5.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B.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C.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D.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6.河流①( )
A.是中朝两国间的重要界河
B.是②河最大的支流
C.径流量较小,结冰期较长
D.流域内森林资源丰富
7.东北地区地表特征主要表现为( )
A.山河相间,规则排列
B.山环水绕,呈半环状
C.地势开阔,荒漠连绵
D.河网密布,沃野千里
知识点3? 气候特征
(山东菏泽单县期中)读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8~9题。
8.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 )
①纬度高 ②离冬季风源地近 ③地势高
④距海远 ⑤蒸发量小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9.造成①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位于大兴安岭,海拔高,气温低
B.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
C.位于长白山脉,海拔高,气温低
D.位于迎风地带,降水多,气温低
(山东菏泽曹县期中)2024年元旦,哈尔滨冰雪旅游市场异常火爆,各地游客纷纷到哈尔滨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发展冰雪相关产业也是哈尔滨经济振兴的重要途径,东北文旅局甚至把鄂伦春族都请出来,穿着传统服饰走上大街。图1为哈尔滨位置示意图,图2为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哈尔滨发展冰雪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夏季气温较低,旅游不易中暑
B.降水集中在冬季,积雪深厚
C.冬季寒冷漫长,冰雪不易融化
D.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11.哈尔滨这个冬季旅游火爆的原因有( )
①独特的冰雪文化 ②热情的服务态度 ③丰富的石油资源 ④当地旅游政策的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鄂伦春族的传统服饰原料主要为兽皮,冬季用长毛、厚毛皮,其主要作用是( )
A.美观 B.防雨 C.御寒 D.防晒
(河北石家庄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年降雪量可能为130毫米
B.乙地雪期比丙地短
C.甲地年降雪量比乙地小
D.丙地雪期长的原因是所处纬度高
14.图中所示区域( )
A.山河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以黄土地为主
C.MN沿线地势变化特点是中部高、两边低
D.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进入2024年9月,黑龙江漠河市气温日渐走低,最低气温降至0 ℃以下。9月10日,当地供热部门正式对全市居民开栓供暖,比计划开栓时间提前15天。读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5~17题。
15.以下关于漠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漠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B.漠河是我国最北的城市
C.漠河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起点城市
D.漠河所在省级行政区简称黑
16.下列关于漠河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寒冷而漫长
B.属于寒带气候
C.年平均气温在0 ℃以上
D.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17.位于漠河的北极村也被称为“不夜城”,原因是该地存在一天内太阳落山到升起只间隔三个小时的现象。这一天最可能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
18.【项目化学习】
项目主题 东北三省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项目背景 贵州某班中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有关资料,开展主题为“东北三省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项目化学习。全班同学分为服饰组、饮食组、民居组,搜集东北三省的相关资料,以幻灯片的形式分享了相关成果。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服饰组】东北冬季传统服饰
头戴皮帽,身穿厚厚的棉衣、皮袍,足蹬皮靴。
(1)东北三省冬季传统服饰的原料以 (填“皮毛”或“丝绸”)为主,可以看出当地传统农业以 (填“养殖”或“狩猎”)为主;该地冬季传统服饰共同的特点是 ,目的是适应当地冬季气候 的特征。
【饮食组】东北冬季传统饮食
“吉祥喜庆黏豆包”“不吃鲜菜吃酸菜”
黏豆包是我国东北三省常见的传统发酵食品,而糯玉米是发酵黏豆包的优质原料。
从前没有反季节的大棚农作物,人们为了在冬天吃到绿色蔬菜而发明了腌酸菜这种冬贮大白菜的方法。
(2)从黏豆包的原料可知,东北三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小麦;东北三省主要属于 气候,从前没有反季节的大棚农作物,所以通过腌制的方式储存蔬菜。大口吃肉,大盘装菜,大碗盛汤是东北饮食的写照,请你写出一道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菜品: 。
【民居组】东北木屋
在长白山深处有一处自然形成的古村群落——锦江木屋村,这里成为东北三省和长白山仅存的一处传承性的满族木屋群,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被保护最好的木屋群落,被称为长白山脚下的“国宝”。
(3)东北木屋的原料是木材,可以看出当地 资源丰富;木屋屋顶坡度较陡的主要原因是 。
(4)总结:东北三省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生动反映了 的地理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