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分层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分层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1 05:17:18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生产条件: 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2.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1)①为大豆,②为玉米,其中②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
(2)③为甜菜,④为花生,其中③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二、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
2.工业发展条件: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等;代表性工业基地有辽中南工业基地。
3.主要工业中心及其工业部门
4.工业分布特点:靠近原料产地。
5.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1)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断下降。
(2)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
东北矿产资源对工业的影响
重难点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及主要农作物
农业发展条件 主要农作物
不利 条件 ①纬度高,气温较低,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②春秋季节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灾害;③东北平原北部地区人烟稀少,沼泽遍布 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甜菜
有利 条件 ①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型机械化耕作;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对点训练】
水稻是喜温喜湿的粮食作物。哈尔滨市南部的五常大米享誉世界。读哈尔滨气候资料,判断水稻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C)
A.冬春低温,比较湿润
B.夏季温暖,比较干燥
C.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河流较多,水源充足
哈尔滨冬春低温,不适宜水稻生长,A错误;哈尔滨夏季温暖,比较湿润,B错误;哈尔滨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正确。
知识点1? 农产品生产基地
(贵州贵阳校级模拟)进入四月,温暖的春风吹向了东北平原,积攒了半年的冰雪消融,露出了黑土地的底色。各类农用机械上地轰鸣,一幅别开生面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结合东北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东北平原春季大面积播种的农作物最不可能是(A)
                
A.棉花 B.水稻
C.大豆 D.春小麦
2.和华北平原相比,东北平原春旱较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B)
A.春季降水多
B.积雪融水多
C.土壤肥沃
D.人口密度低
和华北平原相比,东北平原纬度较高,冬季积雪多,春季积雪融水多,因此春旱较轻。东北平原春季降水少与土壤肥沃和人口密度低无关。
3.(贵州铜仁万山区期中)下列关于东北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势平坦,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基地
B.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能一年两熟
C.气候寒冷,经常遭受低温冻害,粮食产量较低
D.土壤肥沃,水稻、小麦、油菜、甘蔗产量最多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为辽河平原,B为吉林省,C为松嫩平原,D为松花江,E为三江平原。
(2)东北地区粮食作物中玉米产量最大,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我国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是吉林省。
(3)东北地区甜菜生产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4)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除了自然条件外,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均耕地多,粮食产量大,消费量少。
知识点2? 重工业基地
(山东菏泽定陶区期末)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5~6题。
5.据图可知,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因素主要是(B)
A.市场条件 B.矿产资源
C.科技力量 D.森林资源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东北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6.20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
①资源枯竭 ②交通不便 ③产业结构单一 ④设备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东北地区濒临海洋,且有多条铁路相通,交通便利,②错误。
下图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其行政中心是哈尔滨,境内平原广阔,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在地势平坦区域因来水量长期大于蒸发量而形成)。近年来,该省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竞争力不强。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可知,该省是我国(A)
A.能源工业大省 B.高科技工业大省
C.汽车制造工业大省 D.纺织工业大省
读图可知,黑龙江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分布,这些都属于能源矿产。图中没有信息证明黑龙江是高科技工业大省、汽车制造工业大省和纺织工业大省。
8.为促进该省工业发展,需要(D)
①停止石油、煤炭开采 ②更新设备 ③加大技术投入 ④增加产品附加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黑龙江等老工业基地面临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因此需要更新设备、加大技术投入、增加产品附加值。停止石油、煤炭开采不利于经济发展。
(山东菏泽巨野县期中)读东北地区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完成9~10题。
9.据图可知,甜菜主要分布在(A)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海河平原
C.海河平原、松嫩平原 D.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据图可知,东北地区的甜菜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10.以下属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D)
A.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B.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
C.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甜菜等
D.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大豆、甜菜等,不适合棉花的生长;该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
(陕西西安长安区二模)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我国东北黑土地面积约103万平方千米,黑土层为30~100厘米,最大厚度可达2米,人们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黑土的肥沃。读中国东北黑土分布图和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黑土地(D)
A.分布在中低纬度
B.分布在地形平坦的盆地
C.分布区河流稀少
D.分布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读图可知,我国黑土分布的纬度范围大约是43°N~50°N,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温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众多;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12.东北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当下黑土地面临“变少、变薄、变瘦、变硬”等危机,我们需要(B)
①通过立法,保护黑土地 ②加强黑土地保护的科技支撑 ③加大开发,增加粮食产量 ④治理黑土地的水土流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加大开发,增加粮食产量,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13.(辽宁盘锦中考)盘锦市地处辽河下游,位于辽河平原的南端。读图,盘锦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C)
A.钢铁工业和石油开采工业
B.机械制造和电子电器工业
C.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学工业
D.纺织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
读图中的图例可知,盘锦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学工业。
(河南鹤壁校级月考)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完成14~15题。
14.甲、乙两处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系统分别是(D)
A.沼泽、草原 B.草原、森林
C.森林、沼泽 D.草原、沼泽
甲处位于内蒙古高原,这里主要的生态系统是草原;乙处是三江平原,这里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15.下列工业不宜在该地区发展的是(A)
A.天然橡胶加工 B.机械制造
C.实木家具制造 D.钢铁工业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天然橡胶属于热带经济作物,不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故不宜开展天然橡胶加工工业。
16.(山东菏泽牡丹区模拟)东北地区被誉为我国的“工业摇篮”。为了振兴东北,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东北地区地形格局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填“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或“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东北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多于西北侧,其主要原因是东南侧处于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3)为了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国家鼓励优先采用国产装备,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重塑东北装备竞争力。东北地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有①④。(填序号: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交通运输落后 ③气候寒冷干燥 ④国家政策支持)
(4)五常大米被《舌尖上的中国》评为中国最好的大米之一。请从气候、土壤角度,简要分析五常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生长周期长;土壤(黑土)肥沃。
(5)东北地区因矿产资源开采而形成了一批工矿城市,经过多年开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恶化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以东北振兴为主题的班级辩论会上,玲玲与贝贝有不同观点,根据“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你赞成谁?
贝贝。
17.(山东菏泽定陶区期中)用地理的眼光看世界,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图为三江平原的变迁示意图。
 
 
(1)依据图文资料,将框架图填写完整。
①低;②大;③增加;④恶化;⑤增加;⑥改善(修复或变好)。
(2)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由“北大荒到北大仓”,主要解决粮食(粮食安全)问题,“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体现的观念是人地协调(因地制宜或可持续发展)。
18.(山东泰安中考)大美吉林我的家。吉林省的小明同学,怀着对家乡深沉的热爱,用地理特有的视角,向远方的客人推介自己的家乡。请你结合小明同学的资料,一起感受美丽的吉林,并完成文中问题。
吉林有形态最美的雪花,有口感最好的大米,有世界级的山珍与水源,有秀丽的水乡泽国,更有硬气的老工业基地。吉林虽然低调,但从不缺少惊喜,这片18.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到底还藏着多少宝藏?听我娓娓道来。
【三个吉林】
(1)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的吉林,总体地势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以大黑山为界,可将吉林划分为三部分:“东吉林”是山地(长白山)(地形类型或地形区),山珍大多来自这里;“中吉林”是泛着油光的黑土地(东北平原),支撑起吉林80%的粮食产量;“西吉林”是茫茫草原、湖泊与湿地,牛羊成群,水产丰裕。
【中国粮仓】
(2)东北水稻,地处世界黄金粳稻带(北纬40°~45°)上的吉林中部地区,是东北优质水稻种植的核心区域(生产基地)。山好、水好、地好、气候好,加上勤劳的吉林人民,造就了洁白晶莹、质地密实、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的吉林大米,即使是生米也能闻到扑鼻的香味。请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吉林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2021年,吉林粳稻种植面积1 300万亩,稻谷总产量125亿斤,其中一半以上销往省外,供给全国。吉林玉米产量达到600亿斤左右,产量居全国第二,出口量稳居全国第一。吉林稻米和玉米的商品率高(高/低),原因是地广人稀,粮食自身消费少。
【北方肉库】
(4)吉林的中部和西部,都是我国北方优势肉牛的主产区。长春的某牛肉生产企业出口量连续多年占全国50%的份额。喂养牛羊的饲料来自作物秸秆,吉林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1 216万吨,实现了从“粮仓”到“肉库”的华丽升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秸秆饲料化对种植户和养殖户各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对种植户:秸秆资源化,增加收入。或对养殖户:利用秸秆饲料,节约成本,增加收入。(选择一方作答即可)
【商圈C位】
(5)吉林是东北亚经济枢纽,具有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韩国市场上80%的明太鱼来自吉林东部长白山区的延边,进口辣椒的80%来自吉林西部湿地草原上的洮南;近海的珲春,是东北亚重要的海产品加工集散地;群山环绕的梅河口,隐藏着一个“全球松子贸易帝国”;从“一汽解放”到“长客高铁”,“吉林制造”令国人骄傲。简要分析吉林占据东北亚商圈“C位”的位置优势。
位于东北亚中心位置,与俄罗斯、朝鲜相邻,与韩国、日本空间距离较近。
【希望田野】
(6)吉林农业种出了满满的“科技感”,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0%以上,生物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普遍应用,田地里安装摄像头,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田间环境实时掌控,育苗、插秧、收割、仓储、加工全程信息化,庄稼情况尽在农民伯伯的手机中。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角度分析科技发挥了哪些作用。
机械化的使用,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生物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生产条件: 资源丰富,气候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2.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1)①为 ,②为 ,其中②以 平原和 平原相对集中。
(2)③为 ,④为 ,其中③集中在 平原和 平原。
二、重工业基地
1. 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
2.工业发展条件:有丰富的煤、 、石油等;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等;代表性工业基地有辽中南工业基地。
3.主要工业中心及其工业部门
4.工业分布特点:靠近 产地。
5.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1)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 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断下降。
(2)措施:加快 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运用 改造传统产业,支持 型城市转型提升。
东北矿产资源对工业的影响
重难点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及主要农作物
农业发展条件 主要农作物
不利 条件 ①纬度高,气温较低,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②春秋季节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灾害;③东北平原北部地区人烟稀少,沼泽遍布 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甜菜
有利 条件 ①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型机械化耕作;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对点训练】
水稻是喜温喜湿的粮食作物。哈尔滨市南部的五常大米享誉世界。读哈尔滨气候资料,判断水稻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冬春低温,比较湿润
B.夏季温暖,比较干燥
C.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D.河流较多,水源充足
知识点1? 农产品生产基地
(贵州贵阳校级模拟)进入四月,温暖的春风吹向了东北平原,积攒了半年的冰雪消融,露出了黑土地的底色。各类农用机械上地轰鸣,一幅别开生面的“春耕画卷”徐徐展开。结合东北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东北平原春季大面积播种的农作物最不可能是( )
                
A.棉花 B.水稻
C.大豆 D.春小麦
2.和华北平原相比,东北平原春旱较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春季降水多
B.积雪融水多
C.土壤肥沃
D.人口密度低
3.(贵州铜仁万山区期中)下列关于东北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基地
B.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能一年两熟
C.气候寒冷,经常遭受低温冻害,粮食产量较低
D.土壤肥沃,水稻、小麦、油菜、甘蔗产量最多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为 平原,B为 省,C为 平原,D为 江,E为 平原。
(2)东北地区粮食作物中玉米产量最大,主要分布在 平原和 平原;我国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是 省。
(3)东北地区甜菜生产主要集中在 平原和 平原。
(4)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除了自然条件外,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知识点2? 重工业基地
(山东菏泽定陶区期末)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5~6题。
5.据图可知,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
A.市场条件 B.矿产资源
C.科技力量 D.森林资源
6.20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资源枯竭 ②交通不便 ③产业结构单一 ④设备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其行政中心是哈尔滨,境内平原广阔,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在地势平坦区域因来水量长期大于蒸发量而形成)。近年来,该省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竞争力不强。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可知,该省是我国( )
A.能源工业大省 B.高科技工业大省
C.汽车制造工业大省 D.纺织工业大省
8.为促进该省工业发展,需要( )
①停止石油、煤炭开采 ②更新设备 ③加大技术投入 ④增加产品附加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山东菏泽巨野县期中)读东北地区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完成9~10题。
9.据图可知,甜菜主要分布在(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海河平原
C.海河平原、松嫩平原 D.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10.以下属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B.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
C.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甜菜等
D.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陕西西安长安区二模)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我国东北黑土地面积约103万平方千米,黑土层为30~100厘米,最大厚度可达2米,人们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黑土的肥沃。读中国东北黑土分布图和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黑土地( )
A.分布在中低纬度
B.分布在地形平坦的盆地
C.分布区河流稀少
D.分布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12.东北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当下黑土地面临“变少、变薄、变瘦、变硬”等危机,我们需要( )
①通过立法,保护黑土地 ②加强黑土地保护的科技支撑 ③加大开发,增加粮食产量 ④治理黑土地的水土流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辽宁盘锦中考)盘锦市地处辽河下游,位于辽河平原的南端。读图,盘锦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和石油开采工业
B.机械制造和电子电器工业
C.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学工业
D.纺织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
(河南鹤壁校级月考)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完成14~15题。
14.甲、乙两处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系统分别是( )
A.沼泽、草原 B.草原、森林
C.森林、沼泽 D.草原、沼泽
15.下列工业不宜在该地区发展的是( )
A.天然橡胶加工 B.机械制造
C.实木家具制造 D.钢铁工业
16.(山东菏泽牡丹区模拟)东北地区被誉为我国的“工业摇篮”。为了振兴东北,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东北地区地形格局为 (填“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或“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东北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多于西北侧,其主要原因是 。
(3)为了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国家鼓励优先采用国产装备,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重塑东北装备竞争力。东北地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有 。(填序号: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交通运输落后 ③气候寒冷干燥 ④国家政策支持)
(4)五常大米被《舌尖上的中国》评为中国最好的大米之一。请从气候、土壤角度,简要分析五常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
(5)东北地区因矿产资源开采而形成了一批工矿城市,经过多年开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恶化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以东北振兴为主题的班级辩论会上,玲玲与贝贝有不同观点,根据“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你赞成谁?
17.(山东菏泽定陶区期中)用地理的眼光看世界,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图为三江平原的变迁示意图。
 
 
(1)依据图文资料,将框架图填写完整。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2)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由“北大荒到北大仓”,主要解决 问题,“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体现的观念是 。
18.(山东泰安中考)大美吉林我的家。吉林省的小明同学,怀着对家乡深沉的热爱,用地理特有的视角,向远方的客人推介自己的家乡。请你结合小明同学的资料,一起感受美丽的吉林,并完成文中问题。
吉林有形态最美的雪花,有口感最好的大米,有世界级的山珍与水源,有秀丽的水乡泽国,更有硬气的老工业基地。吉林虽然低调,但从不缺少惊喜,这片18.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到底还藏着多少宝藏?听我娓娓道来。
【三个吉林】
(1)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的吉林,总体地势 。以大黑山为界,可将吉林划分为三部分:“东吉林”是 (地形类型或地形区),山珍大多来自这里;“中吉林”是泛着油光的 ,支撑起吉林80%的粮食产量;“西吉林”是茫茫草原、湖泊与湿地,牛羊成群,水产丰裕。
【中国粮仓】
(2)东北水稻,地处世界黄金粳稻带(北纬40°~45°)上的吉林中部地区,是东北优质水稻种植的核心区域(生产基地)。山好、水好、地好、气候好,加上勤劳的吉林人民,造就了洁白晶莹、质地密实、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的吉林大米,即使是生米也能闻到扑鼻的香味。请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吉林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3)2021年,吉林粳稻种植面积1 300万亩,稻谷总产量125亿斤,其中一半以上销往省外,供给全国。吉林玉米产量达到600亿斤左右,产量居全国第二,出口量稳居全国第一。吉林稻米和玉米的商品率 (高/低),原因是 。
【北方肉库】
(4)吉林的中部和西部,都是我国北方优势肉牛的主产区。长春的某牛肉生产企业出口量连续多年占全国50%的份额。喂养牛羊的饲料来自作物秸秆,吉林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1 216万吨,实现了从“粮仓”到“肉库”的华丽升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秸秆饲料化对种植户和养殖户各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选择一方作答即可)
【商圈C位】
(5)吉林是东北亚经济枢纽,具有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韩国市场上80%的明太鱼来自吉林东部长白山区的延边,进口辣椒的80%来自吉林西部湿地草原上的洮南;近海的珲春,是东北亚重要的海产品加工集散地;群山环绕的梅河口,隐藏着一个“全球松子贸易帝国”;从“一汽解放”到“长客高铁”,“吉林制造”令国人骄傲。简要分析吉林占据东北亚商圈“C位”的位置优势。
【希望田野】
(6)吉林农业种出了满满的“科技感”,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0%以上,生物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普遍应用,田地里安装摄像头,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田间环境实时掌控,育苗、插秧、收割、仓储、加工全程信息化,庄稼情况尽在农民伯伯的手机中。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角度分析科技发挥了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