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一、城市群概况
1.主要城市:①长沙、②株洲、③湘潭。
2.位置: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④湘江流经这三个城市的中心城区。三市市区现有500多万人口,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3.彼此联系: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通常称其为长株潭城市群。
长株潭地区和长株潭城市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长株潭地区的范围更大,它包括了长株潭城市群下辖的县(或县级市)。
二、三市的发展差异
1.长沙:湖南省省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2.株洲: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沪昆等铁路在此交会。
3.湘潭:是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
三市的城市定位
三、三市的发展联系
1.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近些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制定了高水平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污染整治,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重难点 长株潭区域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对点训练】
下列关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长沙城市规模较大,教育、科技、文化均较发达,计算机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
B.株洲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航空枢纽
C.湘潭的机车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发达
D.长沙的衡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中,长沙城市规模较大,教育、科技、文化均较发达,计算机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A正确。
知识点1? 城市群概况
(河北唐山迁安市期中)读长株潭城市群位置图,完成1~3题。
1.穿过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区的河流是(B)
A.沅江 B.湘江 C.赣江 D.乌江
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群之一,穿过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城市中心城区的河流是湘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
2.长株潭城市群中湘江依次经过的城市顺序是(D)
A.A长沙、C株洲、B湘潭
B.A长沙、C湘潭、B株洲
C.B湘潭、C株洲、A长沙
D.B株洲、C湘潭、A长沙
湘江自南向北流,依次经过的城市顺序是株洲、湘潭、长沙。
3.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B)
A.三市位于湖南省南部
B.三市相距很近,呈“品”字形分布
C.湘江只流经了长沙市区
D.三市已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大城市
长株潭城市群三城市位于湖南省的中北部;三市相距很近,呈“品”字形分布;湘江流经了长沙、株洲、湘潭三城市;三城市一体化不代表完全融合。
知识点2? 三市的发展差异
4.某城市计算机、杂交水稻、新材料、工程机械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还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该城市是(C)
A.湘潭 B.株洲 C.长沙 D.澳门
5.千年书院——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它位于(A)
A.长沙市 B.岳阳市 C.湘潭市 D.株洲市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岳麓山。
6.(贵州六盘水盘州市期末)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历经几十年有效探索,已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和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支撑。有关长株潭城市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长株潭三市彼此相距很近,顺沅江分布
B.株洲有京广、沪昆、湘桂线交会于此
C.湘潭市是毛泽东同志故乡韶山的所在地
D.长沙的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南岳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沿湘江分布;株洲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沪昆等铁路在此交会;长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南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
(广西南宁期末)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三个城市各具特色:长沙是许多著名电视娱乐节目的出品地,株洲拥有高铁设备制造基地,湘潭所辖的韶山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读图,完成第7题。
7.题干反映了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各自的优势产业,它们分别是(A)
A.文化创意产业、机械工业、旅游业
B.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煤炭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食品加工业、纺织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
根据题干可知,长沙是许多著名电视娱乐节目的出品地,适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株洲位于京广线和沪昆线的交汇处,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拥有高铁设备制造基地,适宜发展机械工业,湘潭有毛泽东同志故居,旅游业相对发达,适宜发展旅游业。
8.读长株潭城市群示意图,图中属于铁路枢纽,又是我国重要电力机车生产基地的是(B)
A.长沙市 B.株洲市
C.湘潭市 D.韶山市
读图可知,株洲市是京广线与沪昆线的交会城市,它是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又是我国重要电力机车生产基地。
知识点3? 三市的发展联系
9.(山西临汾期末)为加强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各部门代表分别阐述了本行业的发展举措。其中,与实际不符且不合理的是(A)
A.电信部门 B.旅游部门
C.交通部门 D.环保部门
本题考查长株潭的发展联系。电信部门的措施不利于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合理措施应为把三市的电话改成一个区号,三市之间通话按市内标准收费。
(山东菏泽巨野县模拟)1997年,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省级协调机构正式成立,开始推进长株潭三市一体化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是中部六省城市中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被《南方周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据此完成10~11题。
10.长株潭城市群实施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不包括(B)
A.空间位置邻近
B.城市性质相同
C.国家政策支持
D.产业冲突较小,经济发展较协调
长株潭一体化是长沙、株洲、湘潭经济一体化的简称,长株潭城市群空间位置邻近,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冲突较小,经济发展较协调,三个城市性质不相同,B错误。
11.下列符合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思想的是(D)
A.将三个城市整合成一个特大城市
B.三个城市各自规划,发展红色旅游
C.将三个城市的行政管理统一,便于城市治理
D.在三个城市中建立统一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长株潭一体化并不是合成一个城市,统一管理,努力把长株潭打造成为全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区,A、B、C错误。在三个城市中建立统一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符合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思想。
(山西临汾洪洞县期末)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的典范,经济正在崛起。读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描述,正确的是(C)
A.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B.位于湖南省西部
C.地处湘中丘陵地区
D.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悬殊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从图示看,长株潭城市群并不在湖南省的西部,大体上位于湘中丘陵地区,略偏东;长株潭城市群自然地理条件相近。
13.图中字母A表示的湖泊是(A)
A.洞庭湖 B.巢湖
C.太湖 D.鄱阳湖
A位于湖南省北部,为洞庭湖。
14.(贵州遵义汇川区模拟)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长株潭城市群突出的优势是(C)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对外联系便利 ③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④城市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长株潭城市群因发展较晚,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劳动力价格低,矿产资源丰富;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劳动力价格高,又处于临海位置,对外联系便利,但矿产资源缺乏。
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该城市群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我国、非洲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工程机械需求旺盛。“绿心区域”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屏障,以农田、水域、森林、丘陵为主。下图为长株潭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城市建成区(C)
①位于江西省的东部 ②沿铁路分布 ③均有高速公路穿过 ④沿湘江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读图可知,该地城市建成区主要沿铁路和湘江分布。城市建成区位于湖南省中东部;由图可知,并非所有城市建成区均有高速公路穿过。②④正确。
16.该城市群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D)
A.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工厂建设
B.矿产资源丰富,提供原料燃料
C.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科技发达
D.市场的需求量大,水陆交通便捷
A、B项描述的是自然条件。长株潭地区位于湖南省,地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辽中南工业基地。
17.适合“绿心区域”发展的产业是(C)
A.食品加工业 B.汽车制造业
C.休闲旅游业 D.木材加工业
“绿心区域”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屏障,以农田、水域、森林、丘陵为主,所以适合“绿心区域”发展的产业是休闲旅游业,C正确。
18.(北京顺义二模节选)下图为长株潭城市群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部(填方位),地形以平原为主。
(2)长株潭城市群主要位于湘江沿岸,这样“临河设城”的好处有C、D(双项选择)。
A.科技力量雄厚 B.促进技术研发
C.水运交通便利 D.提供充足水源
按照《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到2027年,长株潭主城区间及周边重要城镇间基本形成“一小时通勤圈”,与周边主要城市、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实现1.5小时、3小时通达。
(3)长株潭都市圈的发展规划使区域内城市联系日益紧密,通过C(单项选择)实现“同城效应”,同城效应的影响是B(单项选择)。
A.构建海陆空完整的交通体系
B.构建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发展
C.加快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建设
D.率先构建区域数字化城市群
湘潭韶山市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随着“韶山—井冈山”铁路的开通,韶山与井冈山紧密相连。
(4)韶山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是(C)
①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相对集中
②地处长株潭都市圈内,客源量大
③从事旅游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较多
④便捷的高铁、高速公路连通四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写出“韶山—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专线的开通对两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至少两点)
对湘潭地区的有利影响:完善湘潭地区的交通网络,促进区域间的交流;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对井冈山地区的有利影响:促进井冈山红色文化的传播;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株潭城市群略图。
材料二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材料三 长株潭城市群近郊的某村庄,积极发展“观光农业”。3月份,油菜花、李花次第开放,金黄的油菜花胜似“金海”,雪白的李花宛若“雪山”,形成“金海雪山”的壮丽景观;6月份,沉甸甸的甜脆李子挂满枝头……该村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景赏花、摘果品果,“农家乐”生意火爆,农产品畅销,村民收入大增。
(1)株洲到长沙湘江段的流向变化是从株洲到湘潭是自东向西流、从湘潭到长沙是自南向北流。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风景这边独好!长沙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有橘子洲、岳麓山、马王堆、岳麓书院等。
(3)“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湘江好美!湘江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走廊”,其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湘江优化了当地城市群的环境建设,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开发。
(4)对材料三中某村庄积极发展“观光农业”的事件,作出简要的评价。
该村庄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带动了“农家乐”生意和农产品的销售,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说明农业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经验值得广大乡村借鉴和学习。
(5)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应该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够为建设“两型社会”做些什么?
可以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少用洗涤剂);节约用电(人走灯灭、夏季空调温度设定不过低,适当高点);植树种草;不乱丢垃圾;节约纸张;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物品;等等。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一、城市群概况
1.主要城市:① 、② 、③ 。
2.位置: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 部,地处 丘陵地区,④ 流经这三个城市的中心城区。三市市区现有500多万人口,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 区域。
3.彼此联系: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 之势,其间有 、公路和湘江相连,通常称其为 城市群。
长株潭地区和长株潭城市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长株潭地区的范围更大,它包括了长株潭城市群下辖的县(或县级市)。
二、三市的发展差异
1.长沙:湖南省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2.株洲: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 、 等铁路在此交会。
3.湘潭:是 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
三市的城市定位
三、三市的发展联系
1.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 ”。
2.近些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在 、 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制定了高水平的发展规划,推进 调整,加强环境污染整治,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重难点 长株潭区域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对点训练】
下列关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沙城市规模较大,教育、科技、文化均较发达,计算机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
B.株洲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航空枢纽
C.湘潭的机车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发达
D.长沙的衡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知识点1? 城市群概况
(河北唐山迁安市期中)读长株潭城市群位置图,完成1~3题。
1.穿过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区的河流是( )
A.沅江 B.湘江 C.赣江 D.乌江
2.长株潭城市群中湘江依次经过的城市顺序是( )
A.A长沙、C株洲、B湘潭
B.A长沙、C湘潭、B株洲
C.B湘潭、C株洲、A长沙
D.B株洲、C湘潭、A长沙
3.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市位于湖南省南部
B.三市相距很近,呈“品”字形分布
C.湘江只流经了长沙市区
D.三市已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大城市
知识点2? 三市的发展差异
4.某城市计算机、杂交水稻、新材料、工程机械等科技居全国领先水平;还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该城市是( )
A.湘潭 B.株洲 C.长沙 D.澳门
5.千年书院——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它位于( )
A.长沙市 B.岳阳市 C.湘潭市 D.株洲市
6.(贵州六盘水盘州市期末)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历经几十年有效探索,已成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和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支撑。有关长株潭城市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株潭三市彼此相距很近,顺沅江分布
B.株洲有京广、沪昆、湘桂线交会于此
C.湘潭市是毛泽东同志故乡韶山的所在地
D.长沙的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南岳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广西南宁期末)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三个城市各具特色:长沙是许多著名电视娱乐节目的出品地,株洲拥有高铁设备制造基地,湘潭所辖的韶山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读图,完成第7题。
7.题干反映了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各自的优势产业,它们分别是( )
A.文化创意产业、机械工业、旅游业
B.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煤炭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食品加工业、纺织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
8.读长株潭城市群示意图,图中属于铁路枢纽,又是我国重要电力机车生产基地的是( )
A.长沙市 B.株洲市
C.湘潭市 D.韶山市
知识点3? 三市的发展联系
9.(山西临汾期末)为加强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各部门代表分别阐述了本行业的发展举措。其中,与实际不符且不合理的是( )
A.电信部门 B.旅游部门
C.交通部门 D.环保部门
(山东菏泽巨野县模拟)1997年,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省级协调机构正式成立,开始推进长株潭三市一体化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是中部六省城市中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被《南方周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据此完成10~11题。
10.长株潭城市群实施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不包括( )
A.空间位置邻近
B.城市性质相同
C.国家政策支持
D.产业冲突较小,经济发展较协调
11.下列符合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思想的是( )
A.将三个城市整合成一个特大城市
B.三个城市各自规划,发展红色旅游
C.将三个城市的行政管理统一,便于城市治理
D.在三个城市中建立统一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山西临汾洪洞县期末)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的典范,经济正在崛起。读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B.位于湖南省西部
C.地处湘中丘陵地区
D.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悬殊
13.图中字母A表示的湖泊是( )
A.洞庭湖 B.巢湖
C.太湖 D.鄱阳湖
14.(贵州遵义汇川区模拟)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长株潭城市群突出的优势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对外联系便利 ③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④城市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该城市群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我国、非洲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工程机械需求旺盛。“绿心区域”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屏障,以农田、水域、森林、丘陵为主。下图为长株潭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城市建成区( )
①位于江西省的东部 ②沿铁路分布 ③均有高速公路穿过 ④沿湘江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6.该城市群发展工程机械制造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工厂建设
B.矿产资源丰富,提供原料燃料
C.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科技发达
D.市场的需求量大,水陆交通便捷
17.适合“绿心区域”发展的产业是( )
A.食品加工业 B.汽车制造业
C.休闲旅游业 D.木材加工业
18.(北京顺义二模节选)下图为长株潭城市群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 (填方位),地形以 为主。
(2)长株潭城市群主要位于 江沿岸,这样“临河设城”的好处有 、 (双项选择)。
A.科技力量雄厚 B.促进技术研发
C.水运交通便利 D.提供充足水源
按照《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到2027年,长株潭主城区间及周边重要城镇间基本形成“一小时通勤圈”,与周边主要城市、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实现1.5小时、3小时通达。
(3)长株潭都市圈的发展规划使区域内城市联系日益紧密,通过 (单项选择)实现“同城效应”,同城效应的影响是 (单项选择)。
A.构建海陆空完整的交通体系
B.构建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发展
C.加快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建设
D.率先构建区域数字化城市群
湘潭韶山市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随着“韶山—井冈山”铁路的开通,韶山与井冈山紧密相连。
(4)韶山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是( )
①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相对集中
②地处长株潭都市圈内,客源量大
③从事旅游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较多
④便捷的高铁、高速公路连通四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写出“韶山—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专线的开通对两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至少两点)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株潭城市群略图。
材料二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材料三 长株潭城市群近郊的某村庄,积极发展“观光农业”。3月份,油菜花、李花次第开放,金黄的油菜花胜似“金海”,雪白的李花宛若“雪山”,形成“金海雪山”的壮丽景观;6月份,沉甸甸的甜脆李子挂满枝头……该村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景赏花、摘果品果,“农家乐”生意火爆,农产品畅销,村民收入大增。
(1)株洲到长沙湘江段的流向变化是 。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风景这边独好!长沙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有 。
(3)“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湘江好美!湘江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走廊”,其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4)对材料三中某村庄积极发展“观光农业”的事件,作出简要的评价。
(5)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应该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够为建设“两型社会”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