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检测(第六章)
(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读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C)
A.主要位于北温带
B.地形以平原、山地和丘陵为主
C.地处黄土高原以东
D.东、北两面与朝鲜和俄罗斯相邻
东北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以东。
2.下列地区与东北地区既不相邻也不隔海相望的是(C)
A.内蒙古自治区 B.山东省
C.北京市 D.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与东北地区西部相邻;山东省与辽宁省隔海相望;北京市不临海,也不与东北地区相邻;河北省与辽宁南部相邻。
读我国东北地区简图,完成3~4题。
3.下列对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①②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B.甲、乙、丙分别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C.④⑤分别为渤海、黄海
D.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吉林、沈阳
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
4.对东北地区工农业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B)
A.辽中南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突出
B.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不能种植水稻
C.东北地区制糖工业原料充足
D.东北地区粮食作物为春小麦,春季播种,秋季收获
虽然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于南方,但是东北地区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十分适合水稻的生长,并且种植的水稻品质优良。
读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④四地中人口稠密的是(D)
A.① B.② C.③ D.④
④地位于铁路线沿线地带,纬度最低,气候最温暖,人口最为稠密。
6.东北地区的城市大多集中在铁路沿线地区,图中⑤⑥⑦三条铁路线交会处的城市是(A)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⑤是从哈尔滨到满洲里的滨洲线、⑥是从哈尔滨到绥芬河的滨绥线,⑦是从哈尔滨到大连的哈大线,三条铁路线交会处的城市是哈尔滨。
春节期间,深圳的程程趁公司放假,驱车回到图中所示的地方看望奶奶。这里的乡村外面冰天雪地,屋里温暖如春,室内全靠火炕来取暖。下图是该地民居和原野图。读图,完成7~8题。
7.推测奶奶家在(B)
A.广东东莞 B.吉林公主岭
C.湖北十堰 D.青海格尔木
由图示景观及“火炕”可判定奶奶家位于东北地区,广东东莞和湖北十堰位于南方地区,青海格尔木位于青藏地区。
8.该地民居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
A.窗户大 B.墙体厚
C.屋顶坡度大 D.屋顶厚
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降雪多,传统民居房屋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
读我国东北地区及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9~10题。
9.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D)
A.茶树、小麦、花生 B.棉花、青稞、玉米
C.甘蔗、玉米、水稻 D.甜菜、小麦、大豆
茶树主要生长在亚热带、热带的低山丘陵地区。青稞性喜温凉,是耐旱、耐寒的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甘蔗、水稻均喜高温、喜湿,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甜菜、小麦、大豆耐低温,适宜在东北地区生长。
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辽中南工业基地是(B)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高科技工业基地 D.综合性工业基地
图示为辽宁某市工业结构与辽宁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辽宁省的一些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你认为图1所示城市为(A)
A.鞍山 B.大连 C.沈阳 D.丹东
读图1可知,该市以钢铁工业为主,钢铁工业占比最大。读图2图例可知,鞍山铁矿资源丰富,因此该城市是鞍山,A正确。]
12.20世纪90年代,辽中南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其原因不包括(D)
A.设备老化 B.资源枯竭
C.产业结构单一 D.交通不便
辽中南工业基地铁路交通便利,海上交通发达,交通便利。
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50年代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物繁多。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国有农场,“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文材料,完成13~15题。
13.1950—2010年间,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和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分别是(C)
A.增大 增大 B.减少 减少
C.增大 减少 D.减少 增大
读图可知,1950—2010年,三江平原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14.东方白鹤必须在湿地中生存繁殖。1975—2000年东方白鹤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是(B)
A.人类狩猎 B.湿地面积减少
C.猛禽增多 D.老鼠增多
东方白鹤的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是湿地面积减少。
15.如今的人们要将“北大仓”变回“北大荒”,主要采取的措施是(D)
A.草地改良 B.封沙禁牧
C.坡耕地改梯田 D.退耕还湿
国家为保护湿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主要措施是退耕还湿,建立自然保护区,维持生物的多样性等。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2023年12月,哈尔滨旅游热度大增,带火“东北地区”旅游热度。下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同学们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围绕三个主题对东北地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开展小组探究。
主题一:地形的文化内涵
(1)对于东北地区的范围有不同的解释,上图为东北地区核心区的范围。核心区因位于我国的东北部而得名,包含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环水绕”的“水”指的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2分)
主题二:哈尔滨与冰雪
(2)哈尔滨市所处的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多降雪天气。吸引了许多南方游客来此赏雪游玩。2023年12月哈尔滨市与广东顺德进行了一场冰上龙舟赛。南方游客到达哈尔滨后,请你为他们推荐一项雪上运动项目:滑雪、滑冰等。(2分)
主题三:东北地区与粮食安全
(3)东北地区有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地形平坦;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里盛产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是我国机械化水平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2分)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与其联系密切的国家有A。(2分)
①美国 ②日本 ③朝鲜 ④韩国 ⑤俄罗斯 ⑥蒙古 ⑦哈萨克斯坦
A.②③④⑤ B.①②⑥⑦ C.②④⑥⑦ D.①③⑤⑦
(2)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C)(2分)
A.黑龙江省 B.辽宁省 C.吉林省 D.河北省
(3)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2分)
(4)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2分)
大连位于40°N以南,是东北地区纬度最低的城市,而且依山傍海,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5)哈尔滨拥有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中心城区至今仍保留有许多典雅别致的欧式楼宇,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哈尔滨位于哪条河流沿岸?(2分)
松花江。
1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东北三省锚定高质量目标,发力新项目、撬动新产业、聚焦新业态……
图1 东北地区交通及资源分布简图
图2 东北地区积雪厚度局部图
(1)图中A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两条。(2分)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农耕区与牧区分界线等。(任答两条即可)
(2)读图2,比较长春、延吉两地积雪厚度的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延吉比长春积雪厚度厚,延吉位于山地且距海近。(1分)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图中①代表的是三江平原,此处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①地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主要原因是A(单项选择)。(2分)
A.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B.开发历史太悠久了,需要休耕
C.我国粮食已大量剩余
D.利用沼泽,种植菱、藕等水生植物
(4)结合上面资料分析①地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地广人稀,地形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科学技术水平高;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2分)
(5)东北地区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读图1,分析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为了开采矿产;发展边境贸易(或便于国防建设)。(2分)
(6)②工业基地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年以来,②工业基地的许多企业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请你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合理的建议: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耗能的产业等;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等(任答两条即可)。(2分)
19.【神奇的北纬4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我国的东北地区因其具备优越的地形、气候和水源等自然条件,形成了北纬47°“黄金种植带”(下图中的阴影区域),成为世界著名的优质农产区。
探究一:走进“黄金玉米带”
作为“舶来品”的玉米登上东北历史舞台不过百余年,然而优越的自然条件让东北地区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如今东北地区玉米的总产量更是超过了大米的总产量,在该地所产粮食作物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1)分别写出“黄金玉米带”所在的甲、乙、丙省级行政区的名称。(3分)
黑龙江、吉林、辽宁。
(2)请概括“黄金玉米带”所在地形区的山河分布特征。(1分)
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探究二:玉米生长有保障
黑龙江、松花江和嫩江给予了东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东北地区湖泊群也是中国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众多的河流为玉米的生长期提供了水源保障。
(3)写出两点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对应分析其形成条件。(2分)
①由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河流有结冰期;②春季积雪融化,夏季风带来降水,一年有两个汛期。(合理即可)
探究三:发展玉米新能源
国务院率先在东北老工业区推广乙醇汽油,目前东北地区的乙醇汽油主要以玉米和玉米秸秆为原料。
(4)请简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率先推广乙醇汽油区域的有利条件。(2分)
玉米产量高。过关检测(第六章)
(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读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位于北温带
B.地形以平原、山地和丘陵为主
C.地处黄土高原以东
D.东、北两面与朝鲜和俄罗斯相邻
2.下列地区与东北地区既不相邻也不隔海相望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山东省
C.北京市 D.河北省
读我国东北地区简图,完成3~4题。
3.下列对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B.甲、乙、丙分别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C.④⑤分别为渤海、黄海
D.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吉林、沈阳
4.对东北地区工农业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辽中南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突出
B.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不能种植水稻
C.东北地区制糖工业原料充足
D.东北地区粮食作物为春小麦,春季播种,秋季收获
读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④四地中人口稠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东北地区的城市大多集中在铁路沿线地区,图中⑤⑥⑦三条铁路线交会处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春节期间,深圳的程程趁公司放假,驱车回到图中所示的地方看望奶奶。这里的乡村外面冰天雪地,屋里温暖如春,室内全靠火炕来取暖。下图是该地民居和原野图。读图,完成7~8题。
7.推测奶奶家在( )
A.广东东莞 B.吉林公主岭
C.湖北十堰 D.青海格尔木
8.该地民居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窗户大 B.墙体厚
C.屋顶坡度大 D.屋顶厚
读我国东北地区及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9~10题。
9.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 )
A.茶树、小麦、花生 B.棉花、青稞、玉米
C.甘蔗、玉米、水稻 D.甜菜、小麦、大豆
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辽中南工业基地是( )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高科技工业基地 D.综合性工业基地
图示为辽宁某市工业结构与辽宁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辽宁省的一些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你认为图1所示城市为( )
A.鞍山 B.大连 C.沈阳 D.丹东
12.20世纪90年代,辽中南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其原因不包括( )
A.设备老化 B.资源枯竭
C.产业结构单一 D.交通不便
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50年代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物繁多。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国有农场,“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文材料,完成13~15题。
13.1950—2010年间,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和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增大 增大 B.减少 减少
C.增大 减少 D.减少 增大
14.东方白鹤必须在湿地中生存繁殖。1975—2000年东方白鹤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是( )
A.人类狩猎 B.湿地面积减少
C.猛禽增多 D.老鼠增多
15.如今的人们要将“北大仓”变回“北大荒”,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草地改良 B.封沙禁牧
C.坡耕地改梯田 D.退耕还湿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
2023年12月,哈尔滨旅游热度大增,带火“东北地区”旅游热度。下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同学们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围绕三个主题对东北地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开展小组探究。
主题一:地形的文化内涵
(1)对于东北地区的范围有不同的解释,上图为东北地区核心区的范围。核心区因位于我国的 部而得名,包含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环水绕”的“水”指的是 。(2分)
主题二:哈尔滨与冰雪
(2)哈尔滨市所处的纬度较高,冬季 ,多降雪天气。吸引了许多南方游客来此赏雪游玩。2023年12月哈尔滨市与广东顺德进行了一场冰上龙舟赛。南方游客到达哈尔滨后,请你为他们推荐一项雪上运动项目: 。(2分)
主题三:东北地区与粮食安全
(3)东北地区有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地形 ;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里盛产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是我国机械化水平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2分)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与其联系密切的国家有 。(2分)
①美国 ②日本 ③朝鲜 ④韩国 ⑤俄罗斯 ⑥蒙古 ⑦哈萨克斯坦
A.②③④⑤ B.①②⑥⑦ C.②④⑥⑦ D.①③⑤⑦
(2)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2分)
A.黑龙江省 B.辽宁省 C.吉林省 D.河北省
(3)沈阳是国家 名城,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 枢纽。(2分)
(4)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2分)
(5)哈尔滨拥有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中心城区至今仍保留有许多典雅别致的欧式楼宇,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哈尔滨位于哪条河流沿岸?(2分)
1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东北三省锚定高质量目标,发力新项目、撬动新产业、聚焦新业态……
图1 东北地区交通及资源分布简图
图2 东北地区积雪厚度局部图
(1)图中A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两条。(2分)
(2)读图2,比较长春、延吉两地积雪厚度的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1分)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图中①代表的是 平原,此处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①地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2分)
A.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B.开发历史太悠久了,需要休耕
C.我国粮食已大量剩余
D.利用沼泽,种植菱、藕等水生植物
(4)结合上面资料分析①地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2分)
(5)东北地区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读图1,分析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2分)
(6)②工业基地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年以来,②工业基地的许多企业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请你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合理的建议: 。(2分)
19.【神奇的北纬4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我国的东北地区因其具备优越的地形、气候和水源等自然条件,形成了北纬47°“黄金种植带”(下图中的阴影区域),成为世界著名的优质农产区。
探究一:走进“黄金玉米带”
作为“舶来品”的玉米登上东北历史舞台不过百余年,然而优越的自然条件让东北地区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如今东北地区玉米的总产量更是超过了大米的总产量,在该地所产粮食作物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1)分别写出“黄金玉米带”所在的甲、乙、丙省级行政区的名称。(3分)
(2)请概括“黄金玉米带”所在地形区的山河分布特征。(1分)
探究二:玉米生长有保障
黑龙江、松花江和嫩江给予了东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东北地区湖泊群也是中国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众多的河流为玉米的生长期提供了水源保障。
(3)写出两点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对应分析其形成条件。(2分)
探究三:发展玉米新能源
国务院率先在东北老工业区推广乙醇汽油,目前东北地区的乙醇汽油主要以玉米和玉米秸秆为原料。
(4)请简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率先推广乙醇汽油区域的有利条件。(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