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
课后作业一
一、基础巩固
1. 根据拼音写出字词,并给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春日的山林里,táo huā( )灼灼,一群yàn zi( )在柳丝间穿梭。溪水中,lú yá( )初露,xī shuǐ( )潺潺流淌。远处的山峦(luán lán)笼罩在薄雾中,仿佛一幅淡墨的画卷,燕(yān yàn)子的啼鸣声应和(hé hè)着风声,别有一番韵味。
2.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下打“√”。
(1)草长莺飞二月天 (①生长 ②长度 )
(2)拂堤杨柳醉春烟 (①喝醉 ②陶醉 )
(3)儿童散学归来早 (①放学 ②解散学习 )
3.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符合图画的内容?(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诗意品味 品读诗句,体会诗意。
1.读“两个黄鹂鸣翠柳”时,结合诗句,我知道“黄鹂”是( )。
A.一种植物 B. 一种鸟 C. 一种声音 D. 一种乐器
2.我知道“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的是( )。
A. 一群白鹭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B. 一只白鹭飞向蓝天
C. 白鹭在地上行走 D. 白鹭在水中嬉戏
3.对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这是写实,说明园子里的红杏太多,把墙都挤破了。
B. 这是以红杏来象征春天的蓬勃生机,表现出春天不可阻挡的生命力。
C. “一枝红杏”说明园中的景色不丰富,作者有些失望。
4.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诗时,我仿佛看到了 ,感受到了 。
三、拓展阅读 阅读贺知章的《咏柳》,完成练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前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中,把柳树比作 ,把柳条比作 ,把春风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树的柔美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思维拓展
学校要举办“古诗中的春天”主题朗诵会,除了课本上的古诗,你还能推荐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吗?请填写推荐卡片。
1.古诗:《 》
2.诗人:
3.最美诗句:
4.推荐理由: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
课后作业二
一、基础巩固
1. 根据拼音写词语,并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温暖的春风吹过,róng huà( )的冰雪汇聚成小溪,yuān yāng( )在水中自在嬉戏。岸边的jiǎn shǎo( )了几分冬日的孤寂,增添了许多生机,méi huā( )绽放,散(sàn sǎn)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了mì fēng( )忙碌采蜜,它们扇(shān shàn)动着翅膀,嗡嗡作响。
2. 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解释,在序号下打“√”。
(1)迟日江山丽(①迟到的日子 ②春日 )
(2)泥融飞燕子(①泥土湿软 ②泥土融化 )
(3)小溪泛尽却山行(①再,又 ②后退 )
3. 下列诗句描绘的画面中,有花朵开放的是( )
A.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二、诗意品味 品读诗句,选择正确答案。
1.“梅子黄时日日晴”中“梅子黄时”指的是( )
A. 初春 B. 初夏 C. 深秋
2.“正是河豚欲上时”描绘的是( )
A. 河豚在江面上跳跃 B. 人们准备捕捞河豚 C. 诗人想象河豚逆流而上的情景
3.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是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江面的花比火还红,江水比蓝天还绿。
B. 通过对比,突出春天江南江水的碧绿和江花的艳丽,展现江南春天的美景。
C. 意思是太阳出来后,江面上的花被晒红了,江水也变绿了。
4.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两句诗时,我仿佛看到了 ,感受到了 。
三、拓展阅读 阅读韩愈的《春雪》,完成练习。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前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中,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白雪当作人来写,使白雪仿佛有了人的情感。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
思维拓展 学校要举办“古诗里的四季”手抄报活动,你负责春天板块,除了课本上的古诗,再推荐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请填写推荐信息。
1. 古诗:《 》
2. 诗人:
3. 最美诗句:
4. 推荐理由: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一答案
一、基础巩固
1. 桃花 燕子 芦芽 溪水 luán√ yàn√ hè√
2. (1)①生长√ (2)②陶醉√ (3)①放学√
3. A
二、诗意品味
1.B 2.A 3.B
4.示例:眼前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各种鲜花盛开,五彩斑斓 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
三、拓展阅读
1. 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扮而成,无数的柳枝低垂下来,就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随风飘舞。 2. 碧玉 绿丝绦 剪刀
3. 表达了作者对柳树、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思维拓展 示例:
1. 古诗:《春晓》
2. 诗人:孟浩然
3. 最美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 推荐理由: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短短二十字就描绘出春天早晨的美好景象。“春眠不觉晓”写出了春天让人贪睡的惬意,“处处闻啼鸟”则从听觉的角度展现了春天鸟儿欢唱的热闹,读起来朗朗上口,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春天的活力。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二答案
一、基础巩固
1. 融化 鸳鸯 减少 梅花 sàn√ 蜜蜂 shān√
2. (1)②春日√ (2)①泥土湿软√ (3)①再,又√
3. B
二、诗意品味
1.B 2.C 3.B
4.示例:鲜嫩的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一只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 初夏时节小池的清新与灵动,以及大自然生物之间和谐有趣的画面。
三、拓展阅读
1. 新年已过,却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开放,直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小草冒出了新芽。
2. 拟人
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之情,以及看到春草初萌时的惊喜,同时也借白雪穿树飞花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春趣,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四、思维拓展 示例:
1. 古诗:《钱塘湖春行》
2. 诗人:白居易
3. 最美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 推荐理由: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景。“乱花渐欲迷人眼”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繁花似锦的热闹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浅草才能没马蹄”则细腻地展现了春草刚刚长出,还不太茂盛的状态,体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诗句用词精妙,将西湖早春的清新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放在手抄报的春天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