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24)七下 第三单元第8课《未来城市》课件(24页)+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美版(2024)七下 第三单元第8课《未来城市》课件(24页)+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3-11 16:43:40

文档简介

七下艺术美术第八课《未来城市》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城市建筑的风格特点、设计理念以及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理解仿生设计理念在城市建筑和景观中的应用,并能分析相关案例。
知晓未来交通和工业变革的趋势,以及其在艺术设计方面的体现。
认识雄安新区等未来智慧新城的规划理念和创新之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图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组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锻炼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布置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艺术创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城市发展和艺术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未来城市的美好向往。
增强学生对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认同感,体会美术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分析上海市浦东夜景、嘉兴火车站、深圳湾文化广场、阿联酋迪拜街景等现代城市建筑的艺术特色和设计思路。
探究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和四川省成都市西村大院的仿生设计理念及人与自然融合的设计手法。
展望未来交通和工业变革中的艺术创新,了解雄安新区未来智慧岛的规划亮点。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美术角度深入理解不同城市建筑和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功能需求与艺术表达的关系。
启发学生将对未来城市的想象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创作,如绘画或文字描述。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历史背景、设计理念等知识内容。
欣赏法:展示大量城市建筑、景观以及未来概念设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艺术魅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促进思维碰撞。
引导法:在学生思考和创作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和启发。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具有科幻感的未来城市概念图作为课程封面,提问学生:“同学们,在你们心中未来城市是什么样的?从这幅图中能看到哪些可能在未来城市出现的元素?”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城市印象之现代风采
上海市浦东夜景:展示高清的浦东夜景照片,详细介绍浦东从滩涂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讲解建筑风格特点,如陆家嘴金融区高楼的现代主义风格,分析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强调灯光设计在塑造夜景中的艺术效果,提问学生:“灯光的色彩和亮度变化对营造城市氛围有什么作用?”
嘉兴火车站:展示嘉兴火车站建筑外观图片,讲述其设计理念是融合现代交通功能与地域文化特色。从美术角度分析建筑线条的流畅性、色彩搭配与当地环境的协调性,提问学生:“这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设计,给你们带来怎样的视觉感受?”
深圳湾文化广场:呈现广场全景及场馆细节图,阐述其 “文化 + 自然 + 科技” 的设计理念,分析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提问学生:“在这个广场中,哪些设计元素体现了艺术审美价值?”
阿联酋迪拜街景:展示迪拜现代化街景图片,介绍迪拜通过大规模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都市的过程,分析其建筑风格的多元化,提问学生:“迪拜的建筑风格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融合?”
(三)自然灵感的城市仿生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展示滨海湾花园的超级树、植物冷室等景观图片,详细讲解仿生设计理念的应用,如超级树模仿树木结构和功能,植物冷室模拟不同气候环境。强调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与艺术化呈现,提问学生:“这种仿生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有哪些积极影响?”
刘家琨设计的四川省成都市西村大院:展示西村大院的全景、内部街巷空间和建筑外立面图片,分析刘家琨从传统川西院落空间获取灵感并运用现代建筑手法创新设计的过程。探讨建筑布局和形式的艺术特色,提问学生:“西村大院的设计是如何体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社区生活融合的?”
(四)未来交通与工业变革
未来飞行工具设想:展示科幻电影或概念设计中的未来飞行工具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未来交通需求变化。分析飞行工具设计面临的技术挑战与艺术创新方向,如外形设计兼顾空气动力学与审美需求,色彩搭配与城市环境协调性,组织小组讨论:“你们认为未来飞行工具还可以有哪些创新设计?”
走向工业 4.0:展示工业 4.0 相关的智能工厂图片,简单介绍工业 4.0 概念。探讨工业设计在工业 4.0 时代的转变,如产品设计注重人机交互、智能化体验,以及工业景观的变化与艺术表现,提问学生:“工业 4.0 时代的产品设计与传统设计有哪些不同?”
(五)智慧新城的蓝图展望
展示雄安新区规划图、智慧岛概念设计图,介绍雄安新区的战略意义和规划理念。强调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创新性,如绿色环保建筑标准、智能化城市管理系统,分析未来智慧岛如何将艺术与科技融合打造宜居宜业未来之城,提问学生:“雄安新区的规划理念对未来城市发展有什么启示?”
(六)课堂总结与畅想
总结要点:回顾本节课介绍的城市建筑案例、仿生设计理念、未来交通工业设想以及雄安新区规划亮点,强调美术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畅想环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心中未来城市的样子,引导学生从建筑、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想象。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绘画或文字形式描绘自己设计的未来城市片段。
五、教学资源
相关城市建筑、景观、未来概念设计的图片、视频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对于学生在讨论和畅想环节中的创意和想法,要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课后对学生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分析,总结教学效果,以便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