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作业单】10、绿——部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作业单】10、绿——部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2 06:5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作业单
10、绿
一、基础达标。
1、根据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规范。
小院里的玫瑰花都开了,花朵娇艳欲滴,浓绿的枝叶jiāo chā( )在一起,你挨着我,我jǐ( )着你。一阵风吹来,花儿好像受到了zhǐ huī( ),所有的绿叶都抖动起来。我剪了几枝玫瑰,插在花 píng( )里,送给妈妈。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近日,钱塘江出现“十字交叉(chā chà)潮”,奔涌的大潮与太阳的倒(dǎo dào)影重(zhòng chóng)合,场面磅礴壮观。
3、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括号里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所有的绿集中起来。(聚集) B.绿得发黑、绿得出奇。(惊奇)
C.静静地交叉在一起。(交错) D.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飘舞)
4、下列对“深”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深:①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②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③深刻,深入;④(颜色)浓;⑤(感情)厚,(关系)密切。
(1)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
(2)夜很深了,城市终于回归了宁静。
(3) 他俩是多年的朋友,友情非常深。
(4)这里的河水很深,连水性很好的人也不敢在这里游泳。
A.④②⑤① B.②④③⑤ C.⑤②③① D.①②④⑤
5、按要求写词语。
(1)仿例写出诗中的“绿”。
(墨) 绿 ( )绿 ( ) 绿
( )绿 ( ) 绿 ( ) 绿
绿得(发黑) 绿得( )
(2)仿例写出你所知道的“绿”。
(碧) 绿 ( )绿 ( )绿
绿(油油) 绿( ) 绿( )
绿得(发亮) 绿得( )
6、在横线处补写汉字,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阳台上的花 里放着一束满天星。在交 绿叶间,白色的小花你挨着我,我 着你,偶尔起风,花叶就摇摇摆摆,仿佛向人们 动双手。
A.瓶 插 脐 挥 B.瓿 叉 挤 挥 C.瓶 叉 挤 挥 D.瓶 插 挤 晖
二、灵活运用。
7、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绿叶是镶嵌在枝头的绿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B.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C.柳树轻摆,翠绿的枝条如同绿色的丝带,在微风中轻轻飘扬。
D.公园内,绿树宛如一把把巨大的绿色伞盖,为游人撑起一片阴凉。
8、艾青的诗歌《绿》中的“绿”表面是写绿色,实际指的是( )。
A.绿色的流水 B.绿色的墨水瓶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D.太阳是绿的
9、给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选择正确的用法。
A.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B.表示语意未尽。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 )
(2)每年三月至五月间,这里的美人梅、榆叶梅、杏梅……次第开放。( )
(3)小亮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对大家说:“我们班……得……得了第一名。( )
10、下列对于诗歌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多选)
A.诗歌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的自然景象
B.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赞美了美好的生命和生活
C.作者用无奈、遗憾的心情描写了绿色的墨水瓶打翻时的情景
D.诗歌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描绘了大自然的绿色和在风的吹拂下绿色飘
动的画面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为拟人句)
(2)《绿》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写的。(修改病句)
(3)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4分)
例: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那玫瑰的红, ;那牡丹的粉, ;而那百合的 ,
!
三、碰撞书本。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绿》一文作者是 ,现当代 、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 的场景,赞颂了绿的美。
(2)《绿》这首诗共有五小节,第一节写 ;第二节写 ;第三节写 ;第四节写
;第五节写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 的赞美,对 的讴歌。
四、感受阅读。
13、阅读诗歌片段,完成练习(一)。
(1)品析第1小节,并完成练习。
①第1小节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整个空间都是绿的,写出了诗人 。
②风、雨等景物都没有颜色,为什么在诗人眼中都是绿的呢
(2)第2小节中的“ ”“ ”“ ”“交叉”四个字词,写出了绿的层次多,体现了景象的变化。下列图片中,哪一幅图片不符合诗句描写的画面 ( )
(3)结合下面的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读了阅读材料,联系《绿》整首诗,我发现《绿》和阅读材料都写了( ),不同的是《绿》( ),阅读材料( )。
A.大自然的绿 B.体现诗人独特的感受 C.景象比较写实
14、阅读诗歌选段,回答问题(二)。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 )/( )在一起……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填“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了 ,写出了 。
(3)下列对于所有的绿按着节拍飘动的原因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 (多选)
A.所有的绿看到舞蹈教练在指挥,就飘动起来了
B.原来大自然中的景象是静态的,静静地重叠着交叉在一起,风来了,这些景物就随风飘动起来
C.在风的吹拂下,大自然中的景物随着风起伏飘动,就像随着舞蹈教练的指挥在跳舞一样,景象十分美好
15、阅读《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完成练习。
绿茵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
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这究竟是为什么
(1)照样子,写词语。
绿茵茵(ABB式) 、 、
(2)诗句中“散落”说明发生战争的地区 ,“阻挡”突出了战争的 。
(3)“绿茵茵的草地,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了战争的残酷程度。
B.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草地的前后变化,突出战争带来的危害。
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现实的残酷。
(4)“这究竟是为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6、阅读《西湖漫笔》中的片段,完成练习。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 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茵茵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若一幅青绿山水。
(1)请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2)选段写了黄龙洞、屏风山、九溪十八涧和 四处景观的绿,它们的绿可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 、 和 。
(3)关于文中重点写青苔的作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突出苏堤的绿与众不同 B.突出了苏堤的形状有趣
C.表现了绿富有生命力 D.表达了对苏堤的喜爱和赞美
(4)读了艾青的《绿》和本选段,我发现二者的相同之处是都( ),都( );不同之处是《绿》( ),《西湖漫笔》(节选)( )。
A.蕴含着天马行空的想象 B.描写了大自然的绿
C.表达了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D.描绘了具体的景物
五、拓展延伸。
17、填上表示颜色的词,把诗句补充完整。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于二月花。
(2)日照香炉生 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儿童急走追 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 云团里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5)骝马新跨 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18、小练笔。
“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作者独特的感受。从下面景象中任选一种,仿照课文第3小节写一写大自然中的其他颜色。
晚霞笼罩的世界 白雪覆盖的世界
参考答案
1、交叉 挤 指挥 瓶
2、chā dào chóng
3、B
4、A
5、(1)浅 嫩 翠 淡 粉 出奇
(2)葱 草 莹莹 茸茸 鲜活
6、C
7、B
8、C
9、BAC
10、ABD
11、(1)缤纷的装饰 精彩的节目 绽开的笑脸
(2)天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
(3)《绿》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或:《绿》这首诗是艾青写的。)
(4)红得艳丽 粉得诱人 白 又是白得多么清新啊
12、(1)艾青 文学家 诗人 春天到处都是绿色
(2)眼前到处是绿色 绿色 深浅浓淡的丰富多彩 整个大自然都充满了绿色 静态的绿色 聚集、重叠的形态 绿色在风中飘动的动态 绿色 生命
13、(1)排比 对绿的感觉
因为绿色 是生命的象征,诗人希望绿色洒满人间。
(2)集中 挤 重叠 D
(3)A B C
14、(1)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
(2)比喻 风 舞蹈教练 风来时绿色景物的动态美
(3)BC
15、(1)绿油油 红艳艳 金灿灿
(2)不集中但很多 无情
(3)B
(4)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和抗议。
16、(1)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
(2)苏堤 幽 野 闲 满
(3)B
(4)BCAD
17、红 紫 黄 黑 白
18、远山是白的,田野是白的,树木是白的,房屋也是白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